給孩子立規矩,這3種方法簡單有效,比打罵省力多了

2020-08-23 十安育兒

媽媽要急著外出辦事,便催5歲的兒子把玩具收拾好。兒子嘴上應著,但並沒有動手收拾。幾分鐘後,媽媽經過客廳,發現兒子還在玩玩具,又催了他一次。

兒子答道:「好的,我很快就收拾。」

但等媽媽收拾好東西從房間出來的時候,兒子還在繼續玩他的玩具,半點收拾的意思都沒有。媽媽的脾氣就上來了:「怎麼每次都要要催來催去?」

「媽媽,我還想再玩一會兒。」兒子小聲地請求道。

「不行,說好我們要出去的,現在馬上收拾好!」

「我不。」兒子也很固執。

趕著外出的媽媽只好把兒子強行拉了起來,兒子哭鬧起來,氣極了的媽媽最後動手打了兒子。這樣的畫面是不是很熟悉?你急孩子不急,你催他卻不動,每次都是以打罵收場,鬧得大人小孩都很不開心。

為什麼孩子不肯聽你的?這與孩子的性格有一定關係,但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家長的管教方式。

俗語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把規矩立起來,管教就容易多了。

怎樣給孩子立規矩?

有時候並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孩子心中沒有可遵守的規矩。給孩子立規矩的兩大好處是:一,孩子行事有可遵循的規矩;二,大人管教孩子就有可參照的依據,避免因受情緒影響而胡亂責罵孩子。這樣的管教方式更利於親子感情發展,也更有效更省力。

給孩子立規矩3 種簡單有效的方法:

①提醒孩子望著你——引起重視

上面例子中,媽媽兩次提醒兒子收拾玩具時,都沒有停下手上的工作,而且兩次都是遠距離的。孩子正在專注地玩玩具,媽媽的話也許他根本就沒聽進去。

或者孩子有聽到媽媽的說話,但由於媽媽說話時還做著其他事,這就會給孩子一個錯覺:這件事並不是那麼重要,不一定需要馬上做。

所以,父母給孩子立規矩,第一要點就是要走到孩子身邊,提醒孩子望著你,與孩子產生眼神交流後,再說出你的規矩,這樣立的規矩才能引起孩子重視。

②規矩要簡單具體——易於執行

給孩子定規矩,要遵循簡單易執行的原則,而且規矩不能立得太多,一次一個就可以了。

怎樣的規矩才叫簡單具體?比如你覺得孩子房間較亂,你想孩子把房間收拾乾淨。不要用「把房間收拾一下」這樣帶多個動作,且對孩子來說較為複雜的指令。

應該把這個指令拆解為多個簡單且具體的指令,例:a、把書本放回書架上,b、把衣服放回衣櫃。

而且每次只說一個指令就可以,這樣孩子執行起來才會更簡單,也更容易。

③監督並跟進規矩——確保執行

和孩子說了規矩後,爸爸媽媽不要立即走開,要站在旁邊督促孩子執行規矩。這一步對孩子執行規矩非常重要,父母在旁看著,其實無形中是給施予一定的壓力,讓孩子加快去執行指令。

當然了,孩子能及時執行規矩,爸爸媽媽別忘了給孩子來一個具體有力的誇讚。例如:你這麼快就整理好書本了,做得真好!

相關焦點

  • 給孩子立規矩,這3種方法簡單有效,比打罵省力多了
    你急孩子不急,你催他卻不動,每次都是以打罵收場,鬧得大人小孩都很不開心。為什麼孩子不肯聽你的?這與孩子的性格有一定關係,但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家長的管教方式。俗語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把規矩立起來,管教就容易多了。怎樣給孩子立規矩?
  • 給孩子立規矩,這3種方法簡單有效,比打罵孩子有用多了
    給孩子立規矩,這3種方法簡單有效,比打罵孩子有用多了孩子不聽話,父母說好幾遍都不管用,看著不聽話的孩子就惱火,有時候甚至打罵孩子,孩子會更加叛逆,更不聽家長的話,有些家長管教幾次之後孩子還是不聽話,就會放棄管教孩子,任由孩子自己發展,這是非常不正確的
  • 給孩子立規矩原來這麼簡單,只需要3個方法,比打罵省力多了
    3歲的可樂年前就因為愛打人和搶玩具被之前的幼兒園勸退了,現在還不知道換哪家好。「怎麼說也不聽,給他立了那麼多規矩都不管用,啥時候才能長大懂點事......」可樂媽媽在群裡吐槽。在立規矩上,像可樂媽這樣,寄希望於孩子長大就懂事了的家長可不少。但,育人就像種樹,小時候樹苗就是彎的,長大要扶直,可以說幾乎不可能。
  • 高情商父母怎麼給孩子立規矩?這6種方法很合適你
    教育孩子立規矩當然也是非常重要的。為什麼現在社會上有那麼多的「熊孩子」呢,就是因為家長沒有在立規矩的年齡給他們正確的示範。張鳴曾在《熊孩子背後有個熊大人》裡這樣說:好習慣不見得會傳代,但壞毛病一定會遺傳。熊孩子之所以熊,恰是因為有熊大人在前面做榜樣。
  • 3歲再立規矩就難了,何時給孩子立規矩最管用?這1個方法很有效
    導讀:3歲再立規矩就難了,何時給孩子立規矩最管用?這1個方法很有效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3歲再立規矩就難了,何時給孩子立規矩最管用?這1個方法很有效!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該給孩子立規矩的年齡段就得立,別留下遺憾
    從孩子2歲後,孩子開始進入規則的敏感期,也有了自己的意識和簡單的判斷能力,這是他第一個獨立期,也是叛逆期,特別喜歡說「不」,來證明自我。很多家長都說,我也經常去給孩子立規矩啊,但總是不管用,說了孩子也不聽,真不知道怎麼辦。有時候,可能是家長的方式不對,給孩子立規矩時,有種方式一定要避免。
  • 給3歲的孩子立規矩,最好使用這三個「絕招」,否則以後很難管教
    但是在孩子這個歲數,又不能對他太過縱容,否則耽誤了孩子的成長,以後只能後悔。所以早點給他立規矩還是有必要的。只是如何立規矩才能讓他乖乖聽話成為了一個問題。給3歲的孩子立規矩,使用這三個「絕招」簡單有效,否則以後會越來越不服管。
  • 4歲再立規矩就難了,何時給孩子立規矩最管用?這3個方法很有效
    3歲的可樂年前就因為愛打人和搶玩具被之前的幼兒園勸退了,現在還不知道換哪家好。「怎麼說也不聽,給他立了那麼多規矩都不管用,啥時候才能長大懂點事......」可樂媽媽在群裡吐槽。我們都知道, 6歲前的孩子對規則是高度認同的,在6歲前幫助孩子樹立規則意識,遵守基本的行為規範,對他們獨立人格的形成和未來發展很重要。道理和方法都看了不少,可為什麼你給孩子立規矩就是不管用?
  • 比起打罵、貶低、斥責懲罰孩子,這5個科學方法,說不定更有效
    然而這頓打也沒改變樂樂在小區裡「混世小魔王」的稱號,今天不是打了這個小朋友就是明天破壞小區公物。打也打不聽、罵也罵沒用,可愁壞了樂樂媽媽。也不知道這孩子的性子隨誰,從小就折騰個沒停,各種教育的方法(打罵、斥責、冷處理等)用遍了,樂樂的不良行為仍舊沒有一點改變。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會出現行為或習慣問題,面對家長好言相勸、說教卻屢屢不改的情況,家長該如何做呢?
  • 不打不罵,如何讓孩子聽話?學會給孩子立規矩很重要
    面對這樣的熊孩子,很多父母會使用打罵教育,但是打罵教育存在著很多的弊端,其實想要讓孩子聽話,給孩子立規矩非常重要。2.影響孩子脾氣我們都知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模仿對象,如果父母經常向孩子發脾氣,動不動就對孩子實行打罵教育,這樣的暴力行為會間接傳染給孩子。等孩子長大的時候,也會學到父母的這種行為,他們面對問題不知道冷靜成熟的解決方法,反而習慣發洩情緒,甚至會用暴力解決問題。
  • 《規矩和愛》:何時給孩子立規矩最管用?這4個方法很有效
    這本書的作者是王濤,美國哈佛大學教育學博士心理,他一直致力於家庭教育,為多個家庭提供全方位培訓和指導。父母毫無原則的妥協,一味滿足孩子而逃避立規矩結果就是父母淪為孩子滿足需要的工具。父母憑藉情緒立規矩有些父母知道立規矩,但是立規矩時也只是依靠自己的情緒來制定。
  • 想給3歲的熊孩子立規矩太難?下面3招很管用
    人們都說,孩子3歲的時候是最難管的,也是最讓家長頭痛的一個年齡段,很多家長在孩子淘氣的時候,因為覺得3歲的孩子能懂什麼,所以不忍心打罵,但是過於的縱容,又會影響到孩子的教育和成長,針對這一棘手的問題,下面3招或許可以有效的幫助到各位家長!
  • 別再吼孩子了!孩子犯錯,家長用這6種簡單的方法,比打罵管用
    、學習乾貨等豐富內容,助力3-12歲兒童「學習、情商、性格」三方面優化!就像這位網友說的:最好的教育不是打罵,而是「讓孩子體驗後果」。叮噹派好習慣育兒專家推薦6種科學的懲罰方法,給孩子立規矩改錯誤,不傷自尊,還能提升能力,家長們趕緊收藏起來吧!1、排豆子改正孩子耐心不足、亂丟東西的缺點。
  • 5歲女孩亂扔香蕉皮,眾人皆稱「打輕了」,打罵就是教育孩子?
    說我的方法有點溺愛孩子我接受,說我不會教育孩子我也可以接受,但竟然有超過一半的人認為:這孩子是打輕了。這個我完全不能接受。你憑什麼管人家打不打孩子?」是啊,人家的孩子關我什麼事?打就打唄。可是,孩子不僅是你的孩子,他同時是這個地球上一個獨立的生命,雖然他不是我的孩子,但我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有尊嚴地長大。給孩子立規矩最有效的方法是始終如一的標準和父母堅定不移的態度,而不是打罵。如果孩子偶爾不聽,我選擇原諒和包容孩子,我相信孩子有正確的是非判斷能力。
  • 想教育好孩子,打罵不可取,講道理要慎用,做好這一點才是上策
    過了三歲,就要給孩子立規矩,打罵不可取,講道理算中等,做到這一點才是上策其實,要想把孩子教育好,也是有一定方法的。正所謂棍棒教育不可取,講道理只能算中策,懂得立規矩才是上乘。教育孩子時,立規矩是必須要執行的,特別是在孩子三歲以後,就應該著手考慮了。規矩無處不在,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家庭,沒有規矩的約束,就像是脫了韁繩的野馬,到處亂竄。
  • 別再這樣給孩子立規矩了,沒效果還坑娃
    如何給孩子立規矩? 其實這是一個典型的思維誤區,行為規則不是通過語言說教讓孩子明白的,而是孩子自己主動學習來的。打罵孩子,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觀念 打罵可能是最快制止孩子不恰當行為的一種方式,孩子會因為害怕,而盲目遵從父母的意志。
  • 「你不讓孩子玩手機,辭職帶娃吧!」和隔輩同住,給孩子立規矩難
    那些和隔輩同住的寶媽,得到的好處還是蠻多的。比如工作上不受影響、有人做一日三餐、逛街聚會有時間、孩子的衣食住行老人也能搭把手……但別看表面輕鬆,實際上箇中滋味只有自己清楚。尤其是在帶孩子方面,寶媽和老人也許不能達成一致。當出現育兒方面的分歧時,往往是激發矛盾,累人的時候。因為,孩子像棵小樹似的長歪了,家長就得給孩子立規矩。
  • 給孩子「立規矩」屢次失敗,可能是漏掉了這點,過來人教你方法
    6歲之前一定要立好規矩,3~4歲的孩子鬧,無非就是撒潑打滾;但是等到14歲,他可能會離家出走,甚至是輕生。立規矩說起來容易,我都試了大半年還沒成功,再不成功就真過了6歲的節骨眼了。」表姐遇到的問題,還真不是個例,不少寶媽都在給孩子立規矩這件事上,碰了一鼻子灰,感覺不是自己在「安排」娃,而是自己被娃「安排得明明白白」。
  • 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幾歲應該立規矩合適,規矩如何立?
    父母還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告知哪些事情是對的,哪些是堅決不能做的。3歲之前,父母先不著急給孩子立規矩,畢竟孩子對於語言的理解能力還是有限的。規矩應該怎麼立?1.以身作則孩子有一項特別的本領,就是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如果父母用說教的方法立規矩,孩子容易記不住,效果也不會太好。在孩子心裡父母是最親的人,她們特別喜歡模仿父母的行為。
  • 孩子撒謊怎麼「治」?比起打罵說教,這種方法更顯智慧也更有效
    昨天明明是需要交50塊的班費,卻找家長拿了一百塊,事後李平看到家長群裡的消息才知曉孩子有撒謊這件事。以前孩子撒小謊時,李平覺得孩子小沒多大關係,大些就自然會改善了。可如今兒子撒謊的次數和程度卻是愈發嚴重了,好說歹說、威脅也沒起效果,再想著如果再有下次直接打一頓完事,讓他長長記性。家長發現孩子撒謊該怎麼治更有效呢?比起打罵說教,這3種方法更顯智慧也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