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父母怎麼給孩子立規矩?這6種方法很合適你

2020-09-03 幸福律動

全文2106字

預計閱讀時間7分鐘


生活要想有秩序,處處都要我們遵守各種規則。教育孩子立規矩當然也是非常重要的。為什麼現在社會上有那麼多的「熊孩子」呢,就是因為家長沒有在立規矩的年齡給他們正確的示範。


張鳴曾在《熊孩子背後有個熊大人》裡這樣說:好習慣不見得會傳代,但壞毛病一定會遺傳。


熊孩子之所以熊,恰是因為有熊大人在前面做榜樣。



愛孩子,不是事事為他出頭,事事讓孩子當贏家,給孩子建立是非對錯的觀念,適當的立規矩才是真愛!


稻盛和夫說:「很多家長把不守規矩當作活潑可愛,把不講道理當作獨立自主。這種家長和孩子都需要教育。」因為你不管教孩子,社會會替你管。


《戰國策》中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如何計深遠呢?就要把做人最根本、最重要的東西,儘早地教給他們。而知好歹、懂規矩、會感恩都是為人的大素質、做人的大原則。


教會孩子這些,一定能讓孩子一生的路更順,活得更安穩。


做事要先學做人,懂規矩的人就是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扛,知道誠實守信的意義。當你用你的真誠回報社會的時候,社會也在用真誠回報你。


有一次帶女兒去餐廳吃飯,女兒在取食餐廳免費贈送的零食不小心將容器的蓋子碰到了地上,打碎了,當時周圍有很多人,都在看著女兒,女兒一下嚇懵了,滿臉通紅的看著我。


我走過去,先讓女兒去找店員借來了掃把簸箕,把碎片小心清理掉,然後讓女兒去跟餐廳經理道歉,並詢問價格後先借錢給她賠償了損失。


回家後女兒用零花錢還給了我這筆費用,雖然女兒的零花錢少了許多,但通過這件事情,女兒也懂得了做事不能太急和敢於承擔責任的道理。



教育家李玫瑾教授說過:

「三歲之前有恩與他,三到六歲立威與他,威就是規矩。愛其子而不教,猶為不愛也;教而不以善,猶為不教也。」


很多家長會說,我也會給孩子立規矩啊,但為什麼總是不管用呢?家長可以反思下,是否有遵守立規矩的2大原則——溫柔且堅定。


溫柔,是指家長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生氣,語氣平和地給孩子說理。在管教孩子的同時讓他感受到愛意。


長期通過打罵育兒管教,只會讓孩子變得膽小怯懦,低自尊心。


堅定,是指一旦制定好規矩,家長就不能隨意妥協。


立規矩的6種方法

01

孩子小的時候,不怕他聽不懂

1歲半的孩子,當他開始說「不」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開始給他立規矩了。


立規矩的時候,語氣誇張,表情豐富,把規矩說得簡單明了。


只要你語氣快樂,就會讓孩子受到初步的感染:遵守規矩是一件很好玩的事兒。


02

不要總通過說「不」的方式去立規矩

一味說「不」,只會教會孩子也去說「不」。要給孩子提供更多的選擇,讓孩子去探索,然後在這個過程中,正面強化那些對的選擇。


例如,孩子吃飯點兒卻吵著要吃餅乾,怎麼辦?


這時,我們給孩子提供兩個選擇:一個是,現在先吃半塊餅乾,然後吃飯,吃飯後沒有餅乾吃;另一個是,現在先吃飯,吃完飯後,可以吃兩三塊餅乾。問孩子,要選擇哪個方案。


如此,媽媽就將孩子的注意力從想要吃零食這件事情上,轉移到了我們提供的兩個選擇上。


這樣,我們不僅巧妙地立了規則,還幫助孩子學會延遲等待。


其他規矩的建立,也可以採用同樣的辦法,提供選擇,強化選擇,而不是一味限制。


03

規矩需要有彈性

比如一樣東西,孩子小不能摸。但是大一些後,危險性不存在了,自然可以調整這些規矩,不必一成不變。


所以,我們在跟孩子立規矩的時候,就可以多用「你可以做……,只不過得要等到……時候……」這樣的句型。這樣,其實也有助於幫助孩子學會延遲等待。


規則的彈性還表現在,和孩子共同討論規則的制定,允許有理由的通融。


04

並非規矩越多越好

立規矩之前,父母要想清楚,需要立哪些規矩。哪些是原則性的,必須要立規矩,哪些規矩可立可不立?


因為規矩並非越多越好,規矩太多,執行起來很複雜,如果大人立了規矩又不能堅持,那麼規矩就會成為擺設。


05

給孩子一個預熱時間

很多父母問:「我的孩子是不是有拖延症啊,做事怎麼這麼磨蹭啊?」


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看上去磨蹭,是因為他沒有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或者他想通過這種方式緩解自己內心的焦慮。


所以,我們需要給孩子一個預熱的時間。在孩子跟你說「不」之前,我們先給他一個理解,如「媽媽知道,你可能這會兒不想吃(不想睡)。那你先玩幾分鐘,然後我們再吃(睡)。」


給孩子幾分鐘的時間,讓他先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等他緩解過來之後,再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而不要強迫他。


06

好情緒是建立規則的前提

讓孩子保持一個好的情緒,往往會讓規矩建立事半功倍。


比如讓孩子好好吃飯這件事情。當孩子不高興的時候,當孩子愁眉苦臉的時候,你還硬逼他「把這口飯吃下去,不吃飯我揍你」。孩子只會更不願意去吃飯。慢慢地,他還會變得越來越不喜歡吃飯。


而當你發現,孩子越來越難好好吃飯了,身體日漸消瘦,而且他還開始挑食了……那個時候,你就會感到束手無措。


實際上,我們可以追溯到前面,就是因為你沒有給他一個快樂的吃飯體驗,所以才會導致這樣。



人一生中最大的財富源自於他的教養,而教養最直接的體現在於能夠處處為他人考慮,懂規矩,無時不刻把尊重和體諒放在心中。

相關焦點

  • 給孩子立規矩很重要,父母要選擇合適時間和方法,防止孩子走岔路
    文/詩韻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很多父母就會考慮到立規矩的事情。這件事情對於孩子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給他們從小就立下規矩,那麼對於他們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父母特別容易忽略這個問題。
  • 給孩子立規矩,這3種方法簡單有效,比打罵省力多了
    你急孩子不急,你催他卻不動,每次都是以打罵收場,鬧得大人小孩都很不開心。為什麼孩子不肯聽你的?這與孩子的性格有一定關係,但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家長的管教方式。俗語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把規矩立起來,管教就容易多了。怎樣給孩子立規矩?
  • 給孩子立規矩,這3種方法簡單有效,比打罵省力多了
    你急孩子不急,你催他卻不動,每次都是以打罵收場,鬧得大人小孩都很不開心。 為什麼孩子不肯聽你的?這與孩子的性格有一定關係,但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家長的管教方式。 俗語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把規矩立起來,管教就容易多了。
  • 2~6歲給孩子立規矩,父母首先注意這五點,否則說破嘴皮也沒用
    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你有沒有遇到過2~6歲孩子的這種情況?為了吃一口冰激凌,孩子在大街上差點哭得背過氣去。,一種是溺愛,另一種就是不立規矩。伯頓懷特教授表示,父母在孩子2歲的時候就要有立規矩的意識了,如果錯過最佳的時間,將會對孩子產生一生的糟糕後果。為什麼說2~6歲是孩子立規矩的最好時間?
  • 2~6歲給孩子立規矩,父母首先要注意這五點,否則說破嘴皮也沒用
    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你有沒有遇到過2~6歲孩子的這種情況?為了吃一口冰激凌,孩子在大街上差點哭得背過氣去。看到商場的玩具,躺在地上撒潑打滾地要買。他敏銳地指出,造成孩子出現「可怕的兩歲」的現象其實和父母的兩種行為脫不了關係,一種是溺愛,另一種就是不立規矩。伯頓懷特教授表示,父母在孩子2歲的時候就要有立規矩的意識了,如果錯過最佳的時間,將會對孩子產生一生的糟糕後果。
  • 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幾歲應該立規矩合適,規矩如何立?
    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幾歲應該立規矩合適麗麗今年十歲,一次在火車上閒著無聊,就拿手機看視頻。可是手機的音量放得特別大,自己還時不時地笑出聲音,嚴重了影響了周圍的旅客。旁邊的媽媽說了好幾次,麗麗就跟沒聽見似的,無動於衷。
  • 多大給孩子立規矩合適?晚於這個年齡,以後可能成為「問題少年」
    這正好被坐在旁邊的小敏看見了,小敏告訴女兒不能這樣子,並要求婷婷把菜放回去,婷婷無動於衷。聞聲趕來的婆婆說,「寶貝孫女喜歡吃,就放她前面唄!」不過,小敏覺得女兒那麼大了,這些規矩應該要教了,所以動手把蛋餃放回去原來的位置。這時,婷婷生氣了,把筷子一扔,哭了起來。婆婆連忙過來哄婷婷,並責怪小敏,孩子還那麼小,就應該由著她喜歡。多大給孩子立規矩合適?
  • 多大給娃立規矩合適?2歲最好,再晚別超過6歲,否則管理難
    說起立規矩這件事,寶媽們幾乎是一把辛酸淚,每次試圖給娃立規矩,都會無疾而終,得不到一個好的結果,十分頭疼。如果沒有從小立好規矩,長大之後孩子就會往不可救藥的方向去發展,那麼以後很容易成為一個違法亂紀的人。為啥給孩子立規矩那麼困難呢?立規矩的最晚年齡別超過六歲,三個方法寶媽們可以嘗試,非常有效。
  • 給孩子立規矩很重要,家長要注意哪幾個誤區?這四個方法可以試試
    給孩子立規矩是好事,若是沒掌握正確的方法,很容易適得其反。首先要知道在孩子什麼時候立規矩最合適,太早,或是太晚,都不可取。太早,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很大的個性,太早立規矩會扼殺他的天性。太晚,孩子已經長大了,很多生活、學習習慣都已成型,很難再糾正,再立規矩就沒多大意義,比較合適的年紀在孩子2~6歲左右。
  • 給孩子「立規矩」屢次失敗,可能是漏掉了這點,過來人教你方法
    離開了父母溫柔的懷抱,孩子們將面臨社會的毒打,這可真是急壞了人。可是為什麼每當我們準備正視給孩子立規矩的時候,總是屢戰屢敗、屢屢破功呢?立規矩說起來容易,我都試了大半年還沒成功,再不成功就真過了6歲的節骨眼了。」表姐遇到的問題,還真不是個例,不少寶媽都在給孩子立規矩這件事上,碰了一鼻子灰,感覺不是自己在「安排」娃,而是自己被娃「安排得明明白白」。
  • 給孩子立規矩,這3種方法簡單有效,比打罵孩子有用多了
    給孩子立規矩,這3種方法簡單有效,比打罵孩子有用多了孩子不聽話,父母說好幾遍都不管用,看著不聽話的孩子就惱火,有時候甚至打罵孩子,孩子會更加叛逆,更不聽家長的話,有些家長管教幾次之後孩子還是不聽話,就會放棄管教孩子,任由孩子自己發展,這是非常不正確的
  • 怎麼培養高情商的孩子?———父母要做
    孩子是父母愛情的結晶,是上帝送給父母的禮物。在父母眼裡,自己的孩子都是最完美的,最討人喜歡的。但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得到別人的喜歡,成為一個高情商的孩子。那怎麼才能高情商的孩子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言行。古語說的:「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就形象地說明了這一道理。所以要想自己的孩子成為高情商的孩子,你必須努力成為一個高情商的父母。同時,你的努力精神也會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
  • 父母第一課:你不捨得給孩子立規矩,就會有人給孩子長教訓
    孩子大了更管不住!我們明明是想讓他不受束縛快樂成長,怎麼變成這樣了呢?」閨蜜困惑不已。「很簡單。」我告訴閨蜜,「『無規矩不成方圓』,你錯就錯在,沒有給孩子立規矩。」 真正懂教育的父母,早就開始給孩子培養規則意識,讓他們從小立規矩。是父母,也是教練很多媽媽向我哭訴:養娃難,教育娃更難!剛出生的孩子就像一張白紙,父母拿著筆,卻不知道怎麼往上畫。生怕一不小心,把孩子的人生描摹成野獸派。
  • 孩子在家有這3種表現,說明被寵壞了,父母該立規矩了!
    現在生活好了,孩子不用像以前一樣去幹苦活,不說大魚大肉,至少也是吃飽喝足的。但是還是有很多父母,還是害怕孩子吃苦,過分的溺愛孩子,特別是家裡還有爺爺奶奶的,壓根就不讓孩子做一丁點兒的活!如果孩子在家裡出現這三種表現,就說明,孩子真的被寵壞了!
  • 6歲前不給孩子立規矩就晚了,父母做好這5點,孩子今後少走彎路
    軒軒的表現徹底讓表姐臉上掛不住了,拉著到門外就是一頓批評,屋裡大家也是議論紛紛,孩子這麼大了一點規矩教養都沒有,今後也是個「混小子,啃老本」。我父親特別囑咐我,孩子3-6歲是立規矩的黃金時期,這個階段一定要養成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懂規矩有教養,不然將來孩子越帶越累。
  • 抓住3-6歲給孩子立規矩的黃金時機:分年齡段來立規矩,更管用
    圓圓媽媽看見自己3歲的女兒在搶別人的玩具,趕緊出來制止,「你不能這樣的,如果軍軍搶你的玩具,你是不是會很不開心啊?」圓圓媽媽一直反覆說這句話,可是看樣子對圓圓並沒有起什麼效果。為什麼沒有什麼效果呢?因為3歲的孩子還不會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但是同樣的方法對於5、6歲的孩子就有效果了。因為每個年齡段孩子的心理成熟度不一樣。
  • 父母情商不高,怎麼培養出高情商孩子?
    「情商」這兩個字,估計大家都不陌生。都說「智商決定你的下限,情商決定你的上限」。那情商到底是什麼呢?每個家長都希望有個高情商寶寶,那自己情商一般,怎麼打造高情商孩子呢?希望本文對你有幫助。大家一般認為情商高的人八面玲瓏,人見人愛。其實,這只是大家的一個誤區。八面玲瓏的人情商確實不低,但高情商不僅限於此。
  • 「鄧倫」的高情商值得孩子們借鑑,這3種方法,孩子不宜錯過
    這和父母的後天培養有很大的關係。1.家長帶著孩子去看情商高的節目大家都知道鄧倫嗎?倫哥不論是在《密逃》還是《極挑》中都紛紛展示了自己高情商的一面,不知道你還有印象嗎?2.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環境要知道情商最重要的可是後天的培養,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在孩子出生以後給孩子創造一個溫馨的環境,長時間處在幸福美滿的家庭中,有助於培養孩子的性格及脾氣,相反要是在孩子出生後,每天環境不好,孩子總是能聽見父母吵架或者是家庭亂,這不但會影響孩子的是身心健康,還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及情緒、脾氣等。
  • 劉墉:父母捨不得從小給孩子立規矩,孩子長大後就會「長教訓」
    文/飛愛媽媽很多父母都會跟孩子做一些約定,但是每當孩子耍賴用一些行為變相讓父母妥協的時候,家長就會放棄自己的原則,孩子也變得越來越沒規矩。其實給孩子立規矩這件事是非常考驗父母的,如果父母狠不下心,規矩永遠立不好,最終只會給孩子形成不好的習慣。
  • 給孩子立規矩,我從來就沒贏過!立規矩的誤坑,你踩過嗎?
    不少家長嗤之以鼻:「這有什麼好難的!我經常給我的孩子立規矩:不許亂碰商店的東西!別人的東西不能要!要好好地吃飯和睡覺……」大多數父母,都習慣採用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給孩子立規矩。因為他們認為:規矩就是規矩,必須要遵守,沒有什麼條件可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