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6%受訪中小學生家長擔憂孩子視力

2020-12-19 新華教育

  暑假來臨,一些中小學生幾乎每天都在手機、電腦的陪伴下度過,或者需要完成很多作業。雖然家長重視孩子用眼衛生,也常能從網上看到各種關於護眼的方法和產品,但掌握正確護眼方法的人並不多,比如不知道眼保健操的正確做法,不知道每天兩小時戶外活動對保護視力的重要性……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51名中小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2.7%的受訪家長表示孩子已經近視,91.6%的受訪家長擔憂孩子的視力問題,88.0%的受訪家長平時會注意孩子的用眼衛生,60.0%的受訪家長希望學校保證學生每天必要的戶外運動時間。

  91.6%受訪家長對孩子視力問題表示擔憂

  46歲的李冉(化名)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實驗學校中學部的教師,她的兒子今年剛高中畢業,小學三四年級就近視了,現在達到600多度。李冉對記者說,她兒子近視是玩遊戲造成的,「小學時我還能控制他每次最多玩一小時,到了初高中就控制不住了,天天玩兒,每次超過兩小時,中間不休息」。

  「近幾年學生近視的程度越來越嚴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實驗學校中學部高一教師金紅梅介紹,她班上戴眼鏡的學生超過一半,還有幾個學生已經是高度近視。「雖然學校不允許學生帶手機,可一到中午或者放學時間,學生第一件事就是拿出手機看」。

  調查中,72.7%的受訪家長表示孩子已近視,其中,孩子低度近視(300度以內)的佔34.5%,中度近視(300~600度)的佔32.8%,高度近視(600度以上)的佔5.4%。坐姿不正(62.7%)是最普遍的用眼不衛生問題,接下來是眼距書本距離太近(54.0%)和愛玩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53.7%),其他還有:長時間用眼不休息(49.5%),喜歡長時間在室內(17.8%),作息不規律(16.5%),經常熬夜(14.9%)以及用眼環境昏暗(10.3%)等。

  河南某中學學生陳偉偉(化名)過完暑假就升初二了,三四個月前剛得知自己近視了,左眼100度,右眼175度。「教室晚上照明不夠,只能勉強看清,偶爾趕上停電,幾個同學共用一盞檯燈。班裡有的高個同學用矮的桌椅板凳,不合適。有的同學沒寫完作業,被老師罰抄,晚自習一寫就兩個小時。還有同學晚上就寢關燈後不睡覺,黑著燈玩手機。這些都是導致學生近視的原因」。

  陳偉偉還告訴記者,學校的健身器材都在離教室較遠的地方,只有上體育課才能用。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眼科主任崔紅平對記者說,現在中小學生近視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繁重的作業、常用電子產品、戶外活動偏少,以及戶外活動少帶來的體質下降是導致近視的幾個主要原因。

  調查中,91.6%的受訪家長對孩子的視力問題表示擔憂。

  陳偉偉說,他的家人非常擔心他的視力問題,「我媽從配鏡大夫那兒諮詢了很多問題,經常叮囑我往遠處看,多看綠色。我姐姐在網上了解到護眼知識,也會發給我看,還給我買了能調節高低、亮度的檯燈」。

  李冉說,她的兒子學的是計算機專業,以後還會長時間跟電腦打交道,視力難免還會受到損害,「不行就給孩子做近視手術」。

  調查顯示,76.4%的受訪家長對「每天保證2小時戶外運動時間是保護視力最有效方法」有所了解,64.7%的受訪家長表示能夠保證孩子每天2小時戶外運動時間。交互分析發現,高中生家長更難保證孩子每天2小時戶外運動時間,45.1%表示不能做到。

  金紅梅對記者說,雖然學校每天都有30分鐘課間操時間,還有一節活動課,有時還有40分鐘的體育課,但學生作業多,每天無法保證2小時戶外活動時間。

  「很多中小學都達不到每天戶外運動2小時。」李冉說,現在有的孩子從小學甚至幼兒園就開始上課外輔導班,精神緊繃,直到高三畢業。

  60.0%受訪家長希望學校保證學生每天必要的戶外運動時間

  調查顯示,88.0%的受訪家長平時會注意孩子的用眼衛生。具體來說,70.8%的受訪家長會時刻注意孩子坐姿、用眼時長,55.1%的受訪家長會約束孩子玩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時間。其他還有:定期為孩子檢查視力(47.5%),查找愛眼食譜並做給孩子(44.1%),以身作則少看電視手機等(25.1%)。

  李冉家裡照明都是護眼模式的,她每次看到兒子玩遊戲都會提醒他注意休息,但孩子不聽,讓她很無奈。李冉也會經常提醒自己的學生注意用眼衛生,認真做眼保健操,「但認真做的學生十分之一都不到」。她認為,防止中小學生近視,關鍵要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多給孩子一些玩的時間。

  陳偉偉希望,學校能注重綠色環境的建設,經常檢查和更換教室照明設備,桌椅板凳能根據學生的身高來分配,讓每個學生都坐得舒服、看得清楚。他還建議,學校的健身器材設置在學生經常路過的地方,方便大家使用。

  保護學生視力,學校可以怎麼做?調查中,60.0%的受訪家長希望學校能保證學生每天必要的戶外運動時間,55.1%的受訪家長希望學校監督學生做好眼保健操,46.7%的受訪家長建議每節課縮短幾分鐘增加學生課外活動時間,45.8%的受訪家長建議教室採用透光大窗、多養綠植。受訪家長的其他建議和期待還有:及時更換教室、宿舍壞掉的照明設備(35.2%),按學生身高調整課桌椅高度(32.6%),班裡掛上視力表,及時關注學生視力(22.4%),老師少留作業(11.1%)等。

  金紅梅認為,保護學生視力,學校首先要監督學生做好眼保健操,其次要禁止學生將手機帶入教室。另外,學校要儘量保證學生的戶外運動時間。

  崔紅平建議,學校要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戶外活動場地、科學的照明,包括光線亮度、色溫等,要儘量達到國家的標準。另外,考慮到學生身高不同,有條件的要配備可調節高度的桌椅。「學校可以合理安排學生的體育活動,暑期可以組織夏令營等活動,讓孩子接觸大自然」。

  崔紅平表示,暑假期間是戶外活動、出門旅遊的好時期。家長首先要意識到戶外活動對近視的預防作用,陪伴或督促孩子進行戶外活動,其次要注意限制孩子玩電子產品的時間,另外要提醒孩子注意用眼衛生,儘量減少沒必要的課外輔導。他介紹,寫作業時標準的姿勢是「三個一」:眼睛和書本的距離是一尺,胸部離開桌面要有一拳,手持筆的位置和筆尖的位置應該有一寸。

  受訪家長中,孩子上小學的佔44.1%,上初中的佔39.7%,上高中的佔11.6%。孩子生活在一線城市的佔29.8%,二線城市的佔46.8%,三四線城市的佔19.2%,城鎮或縣城的佔3.7%,農村的佔0.5%。(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杜園春 實習生 陳子禕)

相關焦點

  • 近七成受訪中小學生家長稱孩子暑假期間視力下降
    孩子視力下降,82.8%受訪中小學生家長歸因於無節制地使用電子產品  當前,我國青少年近視率居高不下。暑假期間,大量補習班和作業,不節制地使用電子產品,以及不健康的用眼習慣,導致他們難以趁假期放鬆眼睛,很多人視力下降。
  • 七成受訪中小學生家長稱開學後孩子視力下降,男孩尤尤為嚴重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49名中小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新學期開學後,71.0%的受訪中小學生家長坦言孩子視力比之前有所下降,發現孩子視力下降的初中生家長、男孩家長相對更多。92.9%的受訪中小學生家長關注《方案》。
  • 近九成受訪家長不放心孩子用眼習慣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505名中小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7.2%的受訪家長在開學前後帶孩子去醫院檢查視力。50.6%的受訪家長表示孩子視力降低了。恢復校園生活後,89.1%的受訪家長更擔憂孩子的用眼習慣和護眼意識。
  • 視力防護開啟 六成受訪家長會督促孩子隔窗遠眺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425名中小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43.5%的受訪家長表示孩子每日在線學習時長在3小時以上,高中生在線學習時長最長。62.8%的受訪家長會督促孩子經常隔窗遠眺。
  • 近九成受訪學生家長關心孩子怎樣度過課間十分鐘
    課間十分鐘是中小學生學習之餘的放鬆時間,在課間適當活動一下有利於他們身心發育和創造力發展。但如今,本該熱鬧的課間十分鐘卻異常安靜。家長對此怎麼看?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908名中小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9.3%的受訪家長關心孩子在學校的課間十分鐘是如何度過的。
  • 孩子在線上課 超六成受訪家長最關心學習效率
    新的學習模式對學生有了更高的要求,也給家長帶來了新的挑戰。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923名中小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47.7%的受訪家長認為孩子在線學習效果好,40.3%的受訪家長覺得一般。高三學生家長對孩子在線學習效果不滿意的比例最高。對於當前的在線學習模式,家長普遍關心孩子的學習效率和上課狀態。
  • 低齡遊學 53.4%受訪家長擔心孩子照顧不好自己
    不少家長會為孩子選擇國內或國際遊學項目,豐富孩子的暑假,讓孩子在旅行的同時學習知識。近些年,遊學日趨低齡化,越來越多的小學生、學齡前兒童紛紛加入遊學隊伍。對此,家長們怎麼看?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67名幼兒園到高中階段學生的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4.3%的受訪家長曾讓孩子參加遊學項目,其中26.6%的受訪家長讓孩子參加過出國遊學項目。
  • 視力康復「治療」到底可不可信?背後貓膩不可不知
    法制日報記者 趙麗   今年7月,媒體對1951名中小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2.7%的受訪家長表示孩子已經近視,91.6%的受訪家長擔憂孩子的視力問題。
  • 盤點丨家長最怕孩子近視?盤點那些為保護兒童視力而生的產品
    近幾年來,孩子近視已經成為了父母們的最擔心的問題之一。父母們一邊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一邊擔心孩子的視力問題。中國青年報社曾對1951名小學生家長進行了一項調查:72.7%的受訪家長表示孩子已經近視,91.6%的受訪家長表示擔憂孩子的實力問題,88%的受訪家長平時會特別注意孩子的用眼衛生,60%的受訪家長則希望學校保證學生每天必要的戶外運動時間。
  • 六成受訪家長直言育兒自媒體無用信息過多
    但是這些育兒自媒體門檻低、內容雜,專業性無法保證,有些內容會誤導家長,如何「去偽存真」也成了家長們頭疼的事情。你覺得育兒自媒體可信嗎?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978名未成年孩子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育兒有困惑時,91.0%的受訪家長會搜索育兒自媒體。
  • 育兒自媒體層出不窮 六成受訪家長稱無用信息過多
    自媒體時代,育兒公號、短視頻博主層出不窮,內容豐富,能及時給新手家長一些建議。但是這些育兒自媒體門檻低、內容雜,專業性無法保證,有些內容會誤導家長,如何「去偽存真」也成了家長們頭疼的事情。你覺得育兒自媒體可信嗎?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78名未成年孩子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育兒有困惑時,91.0%的受訪家長會搜索育兒自媒體。
  • 網絡學習「陷阱」引擔憂,家長呼籲莫讓「毒瘤」侵蝕孩子
    面對教育平臺的種種問題,家長擔憂:怎能放心讓孩子在線學習?網課變「網遊」 網絡學習生態問題引擔憂當前,網絡已經成為未成年人學習、生活的主要平臺。在未成年網民上網經常從事的各類活動中,網上學習居首位,達89.6%。尤其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春季,我國中小學生曾一度全部居家在線學習,網課取代線下課堂,成為學習主陣地。但是,學習軟體曝出的問題令家長揪心。有些網際網路平臺、教育企業藉助提供網課的機會,變相向中小學生推廣網遊,網課學習版塊生態堪憂。
  • 六成受訪家長:無用信息過多
    自媒體時代,育兒公號、短視頻博主層出不窮,內容豐富,能及時給新手家長一些建議。但是這些育兒自媒體門檻低、內容雜,專業性無法保證,有些內容會誤導家長,如何「去偽存真」也成了家長們頭疼的事情。你覺得育兒自媒體可信嗎?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78名未成年孩子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育兒有困惑時,91.0%的受訪家長會搜索育兒自媒體。
  • 七成受訪學生家長支持教育懲戒制度 最認可點名批評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wenjuan.com),對2005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8.2%的受訪者坦言現在中小學老師不敢嚴管學生的情況普遍,受訪的中小學生家長對此感受更為明顯(72.9%)。受訪家長最認可的教育懲戒方式是點名批評,最反感的是言語侮辱。74.3%的受訪中小學生家長支持學校引入教育懲戒制度。
  • 「衢州家長看看中招了嗎」六成受訪家長直言育兒自媒體無用信息過多
    自媒體時代,育兒公號、短視頻博主層出不窮,內容豐富,能及時給新手家長一些建議。但是這些育兒自媒體門檻低、內容雜,專業性無法保證,有些內容會誤導家長,如何「去偽存真」也成了家長們頭疼的事情。你覺得育兒自媒體可信嗎?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78名未成年孩子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育兒有困惑時,91.0%的受訪家長會搜索育兒自媒體。
  • 孩子間發生衝突 49.5%受訪家長表示會幹預
    孩子間發生衝突 49.5%受訪家長表示會幹預孩子被打了,36.8%受訪家長支持打回去,30.8%受訪家長反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無法避免會與同齡人發生衝突。當孩子之間發生衝突,家長們會怎麼做?對於孩子之間的衝突,63.1%的受訪家長認為有些只是孩子之間的遊戲,不用過多幹預,62.7%的受訪家長認為不可避免,是孩子學習人際交往的好時機,52.4%的受訪者認為如果矛盾升級,家長一定要介入,避免孩子受到傷害。
  • 疫情下蘇州中小學生在線學習情況如何?98.6%的學生均可完成課後作業
    為了解疫情影響下蘇州中小學生在線學習情況及效果評價,國家統計局蘇州調查隊開展了快速調查。調查結果顯示,98.1%的受訪學生參加學校在線學習,98.6%的學生均可完成課後作業。98.1%的受訪學生參加學校在線學習據介紹,本次快速調查於3月5日至3月9日採用網上問卷方式進行。
  • 南都民調:受訪教師家長呼籲家校保持溝通,確保線上教學效果
    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普遍擔憂在家學習可能造成學習效率降低。超六成受訪學生希望直播與錄播教學可以互相結合,方便回看複習;受訪的家長及教師則最希望家校間保持良好溝通,及時反饋教學情況並答疑。同樣地,有69.11%的受訪學生表示自己在家學習效率下降,僅6.50%表示比在校時效率更高。
  • 中國青年報:孩子間發生衝突 49.5%受訪家長表示會幹預
    《中國青年報》 2021年1月7日題:孩子間發生衝突 49.5%受訪家長表示會幹預 孩子被打了,36.8%受訪家長支持打回去,30.8%受訪家長反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無法避免會與同齡人發生衝突。當孩子之間發生衝突,家長們會怎麼做?
  • 超九成受訪家長認同節約糧食應成為孩子重要品質
    對於家長來說,怎樣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節約糧食?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2000名未成年孩子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8.3%的受訪家長表示會教育孩子節約糧食,71.6%的受訪家長會告訴孩子一粥一飯來之不易,要珍惜糧食。97.8%的受訪家長認為,節約糧食應當成為孩子成長中重要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