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線上課 超六成受訪家長最關心學習效率

2020-12-22 中國青年報

    這學期,很多學生都處於「停課不停學」的居家學習狀態,主要通過看直播課、教學視頻等方式在線學習。與面對面互動不同,在線學習師生主要依靠網絡互動。新的學習模式對學生有了更高的要求,也給家長帶來了新的挑戰。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923名中小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47.7%的受訪家長認為孩子在線學習效果好,40.3%的受訪家長覺得一般。高三學生家長對孩子在線學習效果不滿意的比例最高。對於當前的在線學習模式,家長普遍關心孩子的學習效率和上課狀態。受訪家長認為在線學習對孩子的學習自主性和自控力要求更高了。

    受訪中小學生家長中,34.5%已經恢復線下辦公,40.2%居家辦公,24.5%全職在家。孩子讀小學的受訪家長佔68.9%,孩子讀初中的佔24.3%,孩子讀高中的佔6.8%。

    受訪家長普遍關心孩子在線學習的效率和上課狀態

    楊筱月(化名)是北京高一學生,她非常喜歡近期的網課形式,「如果哪裡知識點沒聽懂、沒跟上,可以回頭看重播。網課上,老師也會將一些重要知識點突出顯示,非常方便學生做筆記。我非常期待之後的網課」。

    張華(化名)的兒子今年讀高二,最近通過視頻和課件學習,「孩子每天平均要看4個小時的課程視頻。感覺他最近學習效果不理想,有點『放飛自我』了,上完課就玩手機,經常打遊戲、看電影」。

    調查顯示,47.7%的受訪家長認為孩子最近線上學習的效果好,40.3%的受訪家長覺得效果一般,13.3%的受訪家長直言效果差。

    交互分析發現,高三學生家長中,不滿意孩子在線學習效果的比例最高(19.5%)。

    對於這一數據,西南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唐智松教授分析,高三家長的滿意度較低,可能是因為,孩子升學考試在即,家長期盼儘早開學,同時高三已經進入到小單元知識的精深細微檢測階段,難度較大。

    王遠(化名)的女兒上小學二年級,他和愛人最近都在家辦公,能時刻監督孩子學習。「老師每天安排的學習任務,孩子都能按部就班地完成。這段時間不能上補習班,我和愛人就適當給她增加一些拓展內容,讓她保持學習興趣,跟上學習進度」。

    「我兒子上直播課時都是緊鎖房門,我完全看不到他上課的狀態。」張華認為,直播課的課堂形式和氛圍不同於在教室上課,更需要孩子自律,「我不知道他能不能適應這種上課模式,能不能跟上老師的講授進度」。

    調查顯示,對於在線學習模式,受訪家長普遍關心的兩方面是孩子的學習效率(68.4%)和上課狀態(64.7%),其他還有:課業進程(53.7%)、直播課質量(50.4%)和視力保護(40.1%)。

    受訪家長認為在線學習對孩子的自主性和自控力要求更高

    「我兒子比較貪玩兒,在學校時,課程表是固定的,有老師管著。現在在家學習,除了幾節視頻課的時間固定,其他時間主要靠自學,學習效果和孩子的控制力和學習自主性有很大關係。」張華坦言,她和老公看到兒子玩手機也會提醒他去學習,但效果不明顯。

    楊筱月表示,直播課以外的時間,沒有了老師的管教和約束,能否完成學科任務、跟著老師的節奏走,完全靠自律,想矇混過去也很容易。「為了保證學習效果,我每天除了完成老師布置的課業任務,還會在前一天晚上規劃好第二天的學習任務,針對自己的情況,加長短板、堅固長板」。

    與平時相比,居家在線學習對孩子的哪些方面要求更高?調查顯示,66.3%的受訪家長認為是學習自主性,65.7%的受訪家長認為是自控力,其他還有:科學用眼習慣(49.7%)、時間規劃能力(48.1%)和協調安排各科學習任務的能力(44.9%)等。

    唐智松表示,師生面對面的直接互動包含情緒感染,即時性更強,在線學習中,師生之間的互動是通過電腦進行的,這給教師、家長、學生都帶來了新的挑戰。「常態教學是教師向學生『推送』教學信息,學生即使被動學習,也能如期完成課堂學習任務。而網絡教學需要學生自己去『提取』教學信息,如果學生主體性作用發揮不夠,難以完成學習。所以,學生的主體性發揮是網絡教育的關鍵」。

    唐智松表示,網絡教育需要學生發揮完成任務的主動性、圍繞目的的自覺性、實現目標的自控性、展現卓越的創造性等。完成整個網絡學習過程,還需要學生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如有效協調學習與生活的時間、協調各學科學習時長等。

    如何提高孩子的在線學習效率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看會兒書就容易發呆、走神,學習上還得大人多費心。」王遠表示,最近他和愛人在工作之餘,輪流陪伴孩子學習,「這樣她學習時就不會覺得孤單,會更認真。我還會和老師交流孩子的學習狀態,了解學習進度」。

    楊筱月說,因為父母工作需要,她家裡有兩臺電腦,現在她用的是屏幕大些的。「爸媽覺得屏幕大些,我的學習體驗更好,對眼睛也好。我爸還專門給我的房間換上了護眼燈,調整了書桌和椅子的高度。父母工作日在家時,也會儘量保持安靜,說話輕聲細語,怕打擾我學習。到了晚上,他們才打開電視看一會兒」。

    張華最近讓兒子到家裡主臥睡覺和學習,「這段時間戶外活動少,孩子每天還要打卡學習,學習環境需要儘量寬敞明亮,有利於他保持好的情緒。主臥光照充足、視野開闊,孩子學累了能望望窗外,對視力好」。

    調查顯示,為了提高孩子的在線學習效率,71.8%的受訪家長會在孩子上直播課時保持安靜氛圍,69.2%的受訪家長會給孩子提供光線充足的學習環境,53.8%的受訪家長會儘量提供家中大屏幕電子設備給孩子學習用,48.1%的受訪家長會儘量多陪伴孩子,41.0%的受訪家長會就孩子線上學習情況及時與教師溝通反饋。

    「網絡教育作為教育的第四次革命,將會越來越廣泛地使用。家長需要為孩子做好準備工作。」唐智松給家長提出了幾點建議:第一,要學習網絡教育理論,理解孩子的網絡學習;第二,要提高網絡操作技能,有效指導孩子學習;第三,建立平等的家庭人際關係,讓孩子懂得自主、自律、信任、分享,成為自己的主人;第四,更新信息設備條件,提高網絡工具配置,保證孩子在線學習的效率。「對於有困難的家庭,政府、公益團體要給予支持」。

    對於當前的「停課不停學」,唐智松建議:第一,應針對不同學段、不同年級、不同課程的網絡教學做出針對性的指導;第二,針對大中城市、中小城鎮、鄉村的學校做出有差異性的指導,要求網絡媒體、電視媒體等在播放時段、推送方式上進行配合;第三,考慮學生家長的不同情況,在播放時間與次數上做精準的調節。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杜園春

相關焦點

  • 推進學校美育 超六成受訪家長最關心課程設置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506名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5.0%的受訪家長關注《意見》的發布。推進學校美育工作,62.2%的受訪家長最關心怎樣安排課程設置,67.9%的受訪家長建議探索符合不同年齡層的美育方式。
  • 南都民調:受訪教師家長呼籲家校保持溝通,確保線上教學效果
    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普遍擔憂在家學習可能造成學習效率降低。超六成受訪學生希望直播與錄播教學可以互相結合,方便回看複習;受訪的家長及教師則最希望家校間保持良好溝通,及時反饋教學情況並答疑。但隨著受訪學生學習階段的變化,教學形式也略有不同。調查結果顯示,小學階段更傾向於採用錄播視頻的形式開展教學,初中階段則以線上直播為主流。隨著學習階段上升,利用QQ、微信等社交工具上課或答疑的比例也逐步上升,並成為高中階段受訪學生最主流的學習形式。到了大學階段,線上直播又再次佔據主導地位。
  • 課後在校時間如何安排 六成受訪家長希望多安排體育項目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4名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學校承擔課後服務責任,62.3%的受訪家長關注活動安排是否豐富,58.2%的受訪家長關心課程內容是否合理科學。對於課後時間安排,64.3%的受訪家長希望學校多安排課外體育運動項目,讓孩子動起來,59.6%的受訪家長希望設立圖書閱讀場所,讓孩子自由自主閱讀。
  • 美柚發布中國辣媽「宅」生活報告:超六成全程陪伴孩子在線學習
    受疫情影響,平時忙於工作無暇顧家的媽媽們化身「全職奶媽」,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寶寶。日前,全國最大的純女性網際網路平臺美柚發布了《中國辣媽"宅"生活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數據顯示,59%的受訪辣媽已經超過30天沒出過門,25%的受訪辣媽10天以上沒出過門,「宅」不僅是辣媽們生活的普遍現象,也刺激她們在生活方式上出現顯著變化。
  • 視力防護開啟 六成受訪家長會督促孩子隔窗遠眺
    家長都怎樣幫助孩子保護眼睛?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425名中小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43.5%的受訪家長表示孩子每日在線學習時長在3小時以上,高中生在線學習時長最長。62.8%的受訪家長會督促孩子經常隔窗遠眺。
  • 近九成受訪學生家長關心孩子怎樣度過課間十分鐘
    課間十分鐘是中小學生學習之餘的放鬆時間,在課間適當活動一下有利於他們身心發育和創造力發展。但如今,本該熱鬧的課間十分鐘卻異常安靜。家長對此怎麼看?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908名中小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9.3%的受訪家長關心孩子在學校的課間十分鐘是如何度過的。
  • 超九成受訪幼兒家長關注普惠園建設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wenjuan.com),對1967名幼兒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4.3%的受訪家長關注所在地區普惠園的建設。對於普惠園,受訪家長最關心的問題是校園安全管理(59.4%)、辦園主體和教師等人員資質(56.3%)、食品安全(55.4%)和教育理念(54.0%)。
  • 近九成受訪家長不放心孩子用眼習慣
    新華社記者 彭張青/攝新學期,全國各地中小學生紛紛回歸校園,但經過長時間的居家防疫和在線教學,中小學生視力更加成了問題。教育部對9個省(區、市) 的14532位小學、初中和高中學生在疫情期間的視力變化進行的調研顯示,半年近視率增加了11.7%。
  • 六成受訪家長稱找幼兒園遇到問題 最大困擾是學費高
    六成受訪家長稱找幼兒園遇到了問題最大困擾是學費高受訪家長最支持教育部門辦幼兒園,然後是街道和社區今年秋天,各地幼兒園陸續恢復正常教學秩序。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wejuan.com)對1009名幼兒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中,60.3%的受訪家長稱今年找幼兒園遇到了問題,「入園貴」是困擾受訪家長的最大問題。受訪家長最支持教育部門辦幼兒園,然後是街道和社區。
  • 數據調查:超50萬家庭首選 VIPKID英語課學習效果最受認可
    調查報告顯示,多數家長傾向於讓孩子儘早學習英語,4-6歲兒童成為英語學習主力;隨著科技和網絡的發展,在線教育優勢愈發明顯,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通過網際網路為孩子連接全球優質教育資源,其中,近6成中國家庭選擇VIPKID平臺。據悉,VIPKID是全球最大的在線少兒英語教育品牌,平臺連接超過6萬名北美外教和超過50萬中國小學員。
  • 六成受訪家長直言育兒自媒體無用信息過多
    但是這些育兒自媒體門檻低、內容雜,專業性無法保證,有些內容會誤導家長,如何「去偽存真」也成了家長們頭疼的事情。你覺得育兒自媒體可信嗎?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978名未成年孩子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育兒有困惑時,91.0%的受訪家長會搜索育兒自媒體。
  • 六成受訪家長:無用信息過多
    自媒體時代,育兒公號、短視頻博主層出不窮,內容豐富,能及時給新手家長一些建議。但是這些育兒自媒體門檻低、內容雜,專業性無法保證,有些內容會誤導家長,如何「去偽存真」也成了家長們頭疼的事情。你覺得育兒自媒體可信嗎?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78名未成年孩子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育兒有困惑時,91.0%的受訪家長會搜索育兒自媒體。
  • 如何提升孩子線上課的學習效率?
    因為突出其來的疫情,線下課外班都改成了線上課。很多家長擔心孩子線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影響學習效率。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如何幫助孩子提升線上課的學習效率。同時我也想請家長們不要太擔心,積極的看待著這個問題。線上課是一個趨勢,正好可以利用這個閉關抗疫的機會幫助孩子掌握一項新的學習技能。對於線上課,家長們最擔心的問題就是孩子的專注力。
  • 育兒自媒體層出不窮 六成受訪家長稱無用信息過多
    自媒體時代,育兒公號、短視頻博主層出不窮,內容豐富,能及時給新手家長一些建議。但是這些育兒自媒體門檻低、內容雜,專業性無法保證,有些內容會誤導家長,如何「去偽存真」也成了家長們頭疼的事情。你覺得育兒自媒體可信嗎?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78名未成年孩子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育兒有困惑時,91.0%的受訪家長會搜索育兒自媒體。
  • 超八成受訪大學生表示選修課不只為學分
    超八成受訪大學生表示選修課不只為學分東北大學 馬佳序 中山大學 梁心璐 閩南師範大學 魏翠雲反覆核對課程代碼後,王禕和室友分坐在電腦前。她們準備在學校選課系統開放的瞬間,立即按下「選課」按鈕。中國青年報校媒聯盟調查結果顯示,81%的受訪大學生在選課時看重授課教師的名望和授課水平,57.3%的受訪大學生表示所選「課程內容是自己擅長,想進一步學習」。同時,71.4%受訪大學生會選擇考試簡單,作業少,學分易得的課程。對應屆生寇玲來說,大四的選課更讓人糾結。
  • 六成受訪家長稱找幼兒園遇到了問題 最大困擾是學費高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wejuan.com)對1009名幼兒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中,60.3%的受訪家長稱今年找幼兒園遇到了問題,「入園貴」是困擾受訪家長的最大問題。受訪家長最支持教育部門辦幼兒園,然後是街道和社區。受訪家長最大的困擾是學費高趙燕(化名)的女兒在北京朝陽區一家民辦幼兒園讀小班,最近剛剛開學。
  • 六成受訪家長稱找幼兒園遇到了問題,最大困擾是學費高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1009名幼兒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中,60.3%的受訪家長稱今年找幼兒園遇到了問題,「入園貴」是困擾受訪家長的最大問題。受訪家長最支持教育部門辦幼兒園,然後是街道和社區。
  • 9成受訪家長暑假期間給孩子報興趣班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蔣偲)近日,深圳一網站發起《@深圳家長們,暑期給娃報興趣班你花了多少錢》的問卷調查,問卷結果顯示,9成受訪家長在暑期期間會給孩子報一些興趣班,這其中近一半的家長會給孩子安排2~3個不同種類的興趣班。
  • 六成受訪家長稱今年找幼兒園遇到了問題 最大困擾是學費高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wejuan.com)對1009名幼兒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中,60.3%的受訪家長稱今年找幼兒園遇到了問題,「入園貴」是困擾受訪家長的最大問題。受訪家長最支持教育部門辦幼兒園,然後是街道和社區。
  • 1對1英語在線培訓受追捧 多數家長每年消費超萬元
    數據顯示,在國內市場,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成為在線少兒英語教育的主要市場,國內學員呈低齡化趨勢,平均年齡6歲左右;大部分家長願意每年為此消費超1萬元;國內在線少兒英語教育每天課時總量已超10萬節。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在線英語培訓,為何受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