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學校美育 超六成受訪家長最關心課程設置

2020-12-19 中國教育在線

  12月14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加強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工作的成就。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介紹,全國已有9個省份開始試點美育中考。前段時間,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學校美育工作進行了深化設計,引發關注和熱議。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506名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5.0%的受訪家長關注《意見》的發布。推進學校美育工作,62.2%的受訪家長最關心怎樣安排課程設置,67.9%的受訪家長建議探索符合不同年齡層的美育方式。

  受訪家長中,來自一線城市的佔29.9%,二線城市的佔48.1%,三四線城市的佔19.8%,城鎮或農村的佔2.2%。幼兒家長佔13.5%,小學生家長佔56.9%,初中生家長佔22.4%,其他佔7.2%。

  推進學校美育工作,62.2%受訪家長最關心怎樣安排課程設置

  在北京工作的呂彬(化名),孩子正在上小學。她說,美育進中考的消息一出,朋友圈、家長群就討論開了,「大家都很關心學校美育工作的進一步規劃」。

  調查中,95.0%的受訪家長表示關注《意見》的發布。交互分析發現,二線城市的受訪家長更關注(96.7%),小學生家長(96.5%)和初中生家長(95.9%)關注度更高。

  來自遼寧的程豔(化名),孩子上小學三年級。孩子從3歲開始接觸繪畫。「那個時候我們偶然發現,孩子對色彩變化有興趣,就想把繪畫作為她的興趣愛好來培養」。

  雖然自家孩子在繪畫上起步並不算晚,但關於美育與未來考試,程豔還是有很多疑問,「非常認可加強孩子的審美教育和藝術素養,但如果以應試為指揮棒,究竟要怎麼考、怎麼學?」

  數據顯示,對於學校美育工作,受訪家長最關心怎樣安排課程設置(62.2%),接下來是是否進入升學考試(57.2%)和如何加強師資力量(55.8%)。其他方面還有:怎樣開展好藝術實踐活動(47.9%)、如何公平考察(44.6%)、怎樣培育良好的美育氛圍(33.5%)以及如何改善藝術場館設施設備(32.5%)等。

  「我認同要重視孩子的美育教育,應該讓他們儘可能地全面發展。」呂彬比較關心的是評價標準,「現在幾乎所有中考涉及的科目都有對應的補習班,現在孩子在語數英上已經有不小的學習壓力了,難不成為了升學再去專門報個美術班?」

  調查中,74.9%的受訪學生家長認為,《意見》的實施能有力促進孩子全面發展,與此同時55.9%的受訪家長也坦言,擔心美育教育會增加孩子的學業負擔。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美育要根據學生的興趣、課程標準來開展,同時改革評價體系,讓評價更為多元。

  67.9%受訪家長認為要探索符合不同年齡層的美育方式

  北京90後崔蘭(化名),有個4歲大的孩子。她覺得美育首先應該讓孩子熱愛美,認同美的價值。崔蘭回憶起小時候的成長經歷,「我父母也很重視教育,不僅關注我的學習成績,也注重培養興趣愛好。那時我特別喜歡書法,學了硬筆和軟筆。但在音樂上我就沒什麼『天分』,五音不全也不會樂器。但我記得上音樂課時,老師不僅教我們唱歌,還給我們講各種民族樂器,帶我們賞析各種樂曲,我覺得受到了很多薰陶,直到現在我都對古典音樂、民族音樂很有興趣」。

  「我感覺美育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內涵也很豐富,究竟如何細化,可能需要不斷地探索。」呂彬覺得,美育要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陶冶情操,讓孩子熱愛藝術,積極向上地生活。

  如何理解美育教育?調查中,66.8%的受訪家長認為要提升孩子對藝術經典、傳統文化的認同感,66.1%的受訪家長認為要培養孩子的藝術特長。其他還有:陶冶情操、增強審美能力(58.7%),提高創造性、激發創新活力(55.3%),熱愛生活、提高生活品質(36.5%)等。

  來自河南安陽的趙夢(化名),有個正在上小學的女兒。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趙夢比較在意孩子的素質教育。趙夢覺得藝術素養的培養,離不開教學資源和氛圍,因此她非常關注美育教育的開展和評價標準的設定。「像我小時候在老家縣城上學,藝術對我們來說都是『奢侈品』。我很希望孩子能夠享受更為優質的教育、全面發展」。

  趙夢覺得,推進美育教育更需要「因材施教」,同時評價標準也要更加多元化、科學化。「比如藝術的類型多種多樣,孩子如果不擅長畫畫,喜歡篆刻也可以。另外,城市、農村的孩子能接觸到的美育教育是不一樣的,但鄉村也有不少城市所不具備的特色,有些地方有很好的鄉土藝術,可以考慮進入當地教育課程」。

  調查中,67.9%的受訪家長建議探索符合不同年齡層的美育方式,67.3%的受訪學生家長建議完善美育教學的軟硬體條件,60.2%的受訪學生家長建議將美育與其他教育相融合。其他還有: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52.3%),彌合城鄉之間的教育差距(31.2%)等。

相關焦點

  • 美育改革大潮下,家長最關心什麼
    推進學校美育工作,62.2%的受訪家長最關心怎樣安排課程設置,67.9%的受訪家長建議探索符合不同年齡層的美育方式。 推進學校美育工作,62.2%受訪家長最關心怎樣安排課程設置 在北京工作的呂彬(化名),孩子正在上小學。
  • 孩子在線上課 超六成受訪家長最關心學習效率
    新的學習模式對學生有了更高的要求,也給家長帶來了新的挑戰。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923名中小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47.7%的受訪家長認為孩子在線學習效果好,40.3%的受訪家長覺得一般。高三學生家長對孩子在線學習效果不滿意的比例最高。對於當前的在線學習模式,家長普遍關心孩子的學習效率和上課狀態。
  • 課後在校時間如何安排 六成受訪家長希望多安排體育項目
    學校承擔課後服務責任,需要怎麼做?如何避免課後時間變成補課時間?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4名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學校承擔課後服務責任,62.3%的受訪家長關注活動安排是否豐富,58.2%的受訪家長關心課程內容是否合理科學。
  • 超九成受訪幼兒家長關注普惠園建設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wenjuan.com),對1967名幼兒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4.3%的受訪家長關注所在地區普惠園的建設。對於普惠園,受訪家長最關心的問題是校園安全管理(59.4%)、辦園主體和教師等人員資質(56.3%)、食品安全(55.4%)和教育理念(54.0%)。
  • 近九成受訪學生家長關心孩子怎樣度過課間十分鐘
    家長對此怎麼看?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908名中小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9.3%的受訪家長關心孩子在學校的課間十分鐘是如何度過的。學校不允許孩子課間外出玩耍,73.0%的受訪家長擔心孩子身心壓力不能得到及時緩解,53.6%的受訪家長擔心孩子因此視力下降。66.7%的受訪家長稱會鼓勵孩子課間注意放鬆。
  • 視力防護開啟 六成受訪家長會督促孩子隔窗遠眺
    家長都怎樣幫助孩子保護眼睛?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425名中小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43.5%的受訪家長表示孩子每日在線學習時長在3小時以上,高中生在線學習時長最長。62.8%的受訪家長會督促孩子經常隔窗遠眺。
  • 成都華德福學校學生家長心態調查報告
    華德福學校學生家長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產生更多的積極情感體驗:近八成成都華德福學校學生家長認為,孩子入學後,家庭成員間關係變得更加融洽了,高於其他家長近20個百分點;超八成華德福學校學生家長會「經常」體驗到快樂、享受和溫暖,高出其他家長近一倍。
  • 超八成受訪大學生表示選修課不只為學分
    超八成受訪大學生表示選修課不只為學分東北大學 馬佳序 中山大學 梁心璐 閩南師範大學 魏翠雲反覆核對課程代碼後,王禕和室友分坐在電腦前。她們準備在學校選課系統開放的瞬間,立即按下「選課」按鈕。中國青年報校媒聯盟調查結果顯示,81%的受訪大學生在選課時看重授課教師的名望和授課水平,57.3%的受訪大學生表示所選「課程內容是自己擅長,想進一步學習」。同時,71.4%受訪大學生會選擇考試簡單,作業少,學分易得的課程。對應屆生寇玲來說,大四的選課更讓人糾結。
  •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紮實推進美育課程建設
    日前,2019全國美育課程建設規劃編制工作會議在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召開,與會專家對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的美育課程建設給予了充分肯定。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積極落實國家有關美育政策,紮實推進美育課程建設,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路徑,取得了比較理想的育人效果。
  • 美術寶公開課用戶超120萬 美育課程受家長和孩子青睞
    在清一色的語數外網課遍天下的市場上,美育教育成為了一股清流,受到了家長和小朋友們的一致青睞。據統計,美術寶公開課第一季32期課程,學員共計完成作品820萬幅,家長點讚9248萬,覆蓋全球46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20萬家庭參與此次美育公益課程的學習,平臺總體訪問播放量達到了1.5億次。
  • 調查表明:工作繁忙、專業照護是選擇託育的主因,家長最關心的是……
    調查結果發現,場地及設施安全性是家長挑選託育機構時首要的考慮因素,超六成受訪者希望有關部門明確託育機構的註冊登記要求,定期檢查相關資質,並大力培養早教和學前教育人才。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已在3歲或以上的受訪家長中,有54.90%打算或已將孩子送往託育機構;孩子3歲以下的受訪家長中則有56.61%有相關打算或經歷
  • 南都民調:受訪教師家長呼籲家校保持溝通,確保線上教學效果
    在此之前,也已有不少學校組織師生嘗試利用社交軟體、網絡直播等方式開展線上課堂,為「停課不停學」做好準備。南都民調中心對此發起網絡調查,了解公眾對線上教學的看法。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普遍擔憂在家學習可能造成學習效率降低。超六成受訪學生希望直播與錄播教學可以互相結合,方便回看複習;受訪的家長及教師則最希望家校間保持良好溝通,及時反饋教學情況並答疑。
  • 七成受訪學生家長支持教育懲戒制度 最認可點名批評
    七成受訪學生家長支持教育懲戒制度 受訪家長最認可的教育懲戒方式是點名批評,最反感言語侮辱
  • 推進美育改革發展:轉變思想觀念很「核心」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蘇州4月15日訊(記者 王家源)「進入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一個最突出的變化,就是我們重新去認識、審視、思考和踐行學校美育的總體育人功能和它特殊的育人價值。」
  • 六成受訪家長稱找幼兒園遇到問題 最大困擾是學費高
    六成受訪家長稱找幼兒園遇到了問題最大困擾是學費高受訪家長最支持教育部門辦幼兒園,然後是街道和社區今年秋天,各地幼兒園陸續恢復正常教學秩序。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wejuan.com)對1009名幼兒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中,60.3%的受訪家長稱今年找幼兒園遇到了問題,「入園貴」是困擾受訪家長的最大問題。受訪家長最支持教育部門辦幼兒園,然後是街道和社區。
  • 如何有效推進學校體育美育工作?東華大學有良策!
    那麼,各大高校應該如何有效推進「面向人人」的學校體育美育工作?這所高校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鑰匙——在藝術資源極為豐富的魔都,通過打通校園內外藝術場館間的「牆」,主動借力,增強育人合力。 12月1日,東華大學體育美育工作推進會召開,亮出了學校體育美育工作的新定位、新目標,並發布東華大學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代體育、美育工作的實施辦法。
  • 74.3%受訪家長表示,支持學校引入「懲戒制度」,但不能接受辱罵
    其中,受訪的中小學生家長對此感受更為明顯,達到72.9%,受訪家長關於教師懲戒孩子,最認可的教育懲戒方式是點名批評,最反感的是言語侮辱。並且,紅星新聞也發起了一個投票,投票結果顯示,依然有80.35%的網友,也持有相同的觀點,「言語辱罵」也是大家最接受不了的懲戒孩子的方式。
  • 六成受訪家長直言育兒自媒體無用信息過多
    但是這些育兒自媒體門檻低、內容雜,專業性無法保證,有些內容會誤導家長,如何「去偽存真」也成了家長們頭疼的事情。你覺得育兒自媒體可信嗎?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978名未成年孩子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育兒有困惑時,91.0%的受訪家長會搜索育兒自媒體。
  • 六成受訪家長:無用信息過多
    自媒體時代,育兒公號、短視頻博主層出不窮,內容豐富,能及時給新手家長一些建議。但是這些育兒自媒體門檻低、內容雜,專業性無法保證,有些內容會誤導家長,如何「去偽存真」也成了家長們頭疼的事情。你覺得育兒自媒體可信嗎?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78名未成年孩子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育兒有困惑時,91.0%的受訪家長會搜索育兒自媒體。
  • 東莞超六成公辦小學提供校內下午課後服務
    參考學校招投標公告,南城陽光第五小學指出託管每課時不超15元、興趣小組班每課時不超35元,每天按兩課時計算;西溪學校託管每課時收費範圍為4—15元,興趣小組班每課時收費範圍為28—45元,每天按兩課時計算。在具體執行中,也有學校如南城陽光七小以先上課、後買單的收費方式執行,盧旺盛介紹,此舉在於進一步保障家長學生權利,督促第三方機構一如既往提供優質服務,暖心舉措受到家長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