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九成受訪幼兒家長關注普惠園建設

2020-12-22 新華教育

進一步推進。新華社供圖

  近兩年,各地紛紛大力建設普惠性幼兒園,增加學前教育學位,降低了價格,緩解了「入園難、入園貴」問題。你關注所在地區普惠園的建設嗎?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wenjuan.com),對1967名幼兒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4.3%的受訪家長關注所在地區普惠園的建設。對於普惠園,受訪家長最關心的問題是校園安全管理(59.4%)、辦園主體和教師等人員資質(56.3%)、食品安全(55.4%)和教育理念(54.0%)。61.9%的受訪家長希望對普惠園的教師進行培訓,55.5%的受訪家長希望政府多給予普惠園財政支持。

  二線城市受訪家長最關注普惠園建設

  在青島居住的李霞(化名)是一個5歲孩子的媽媽,她的孩子就讀的民辦幼兒園因為經營困難,今年轉成了普惠園。「今年上半年孩子不能入園,學校經費來源出現問題,所以轉成普惠園。老師說,這樣能享受到一些政府補貼和房租方面的優惠政策」。

  北京某連鎖雙語幼兒園老師裴雯(化名)告訴記者,今年她所在的幼兒園也遇到了一些資金上的困難,但是有集團支持,還可以維持。裴雯也在關注普惠園的情況。「這兩年北京普惠園建設力度很大。我認識一些私立園的同行,從他們那裡得知,一些之前收費幾千元的私立園,轉普惠園後,收費降到了六七百元」。

  調查顯示,94.3%的受訪家長關注所在地區普惠園的建設。分地區來看,二線城市受訪家長(96.4%)最關注普惠園建設,然後是一線城市受訪家長(94.4%)。

  裴雯覺得,普惠園的收費確實很低,而且提供了更多學位,能起到緩解「入園難、入園貴」的作用。但普惠園也分不同級別,學費、師資會有差異。而且學費一樣的幼兒園,質量也不一定相同。「質優價廉」的幼兒園依然是稀缺資源。

  調查顯示,對於普惠園,受訪家長最關心的問題是校園安全管理(59.4%)、辦園主體和教師等人員資質(56.3%)、食品安全(55.4%)和教育理念(54.0%)。

  家住河北某縣的魏臻(化名)有個兩歲的女兒,孩子明年就要到入園年齡,她很關注幼兒園相關信息。「最近幾年,我們這裡開了很多私立幼兒園,規模都不大,不知道會不會變成普惠園。其實作為家長,我最關心的不是普惠的性質,而是想知道質量是否更有保障」。

  對於普惠園,受訪家長關心的其他問題還有:設施和玩教具質量(49.7%)、離家距離(46.1%)、學費(40.4%)、班額(33.6%)等。

  61.9%受訪家長希望對普惠園的教師進行培訓

  雖然現在倡導發展普惠園,但一些家長還是不惜犧牲生活質量,送孩子進更貴的幼兒園。對於這種做法,43.8%的受訪家長認為沒必要,幼兒園階段的教育水平差異對孩子影響不大,43.1%的受訪家長認為有必要,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13.1%的受訪家長表示不好說。

  李霞回憶,當初為了給孩子挑幼兒園,她費了很多心思,比較了很多不同級別的幼兒園。「國際園挺好的,但每年十多萬元的學費是我們負擔不起的。我們小區的幼兒園很一般,很多老師都只有高中學歷。我最後給孩子找了個小一點的雙語幼兒園,在孩子教育質量和家庭生活質量之間找個平衡」。

  「評價一個幼兒園好不好,首先當然要看安全和規範性,然後看教育理念。」裴雯向記者介紹,幼兒階段的孩子主要還是在進行五大領域的學習,即健康領域、語言領域、社會領域、科學領域和藝術領域,而不是學科知識的學習。「有的幼兒園,只有一兩個兼職外教就敢叫雙語園、國際園,或者做了一些裝修,就敢叫蒙氏園,亂炒概念,提高收費。家長就要多了解一些相關知識,擦亮眼睛」。

  魏臻希望,國家能給予普惠園更多的資金和政策支持,同時加強監管,保證普惠園的規範性。

  怎樣支持普惠園發展?61.9%的受訪家長希望對普惠園的教師進行培訓,55.5%的受訪家長希望政府多給予財政支持,54.2%的受訪家長建議請專家進行教研指導,53.6%的受訪家長呼籲民營普惠園也納入評級和獎補制度,50.9%的受訪家長希望向民營普惠園派駐公辦教師,37.0%的受訪家長建議對其減免房屋等租金。

  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劉焱指出,把普惠性學前教育納入基本公共服務,可以強化政府促進普惠性學前教育發展和供給的責任,為普惠性學前教育的發展提供制度和財政保障。

  李霞認為,普惠性幼兒園在保證規範辦園的基礎上,最需要提升的是師資水平。「希望儘量讓私立普惠園的老師和公立園的老師享有一樣的培訓機會,提升他們的職業素養。這樣一來,家長才能放心地把孩子交到老師手裡」。

  受訪家長中,72.8%的人的孩子在普惠園就讀。來自一線城市的佔29.9%,來自二線城市的佔49.0%,來自三四線城市的佔19.4%,來自城鎮或農村的佔1.6%。(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周易)

相關焦點

  • 青島超九成幼兒享普惠性學前教育!來看基礎教育「大數據」
    據悉,青島市超九成幼兒享受普惠性學前教育。普惠學前教育資源不斷擴增三年新增幼兒學位近140萬個  根據省學前教育信息管理平臺數據,截至目前,全省幼兒園總量達到28037所,在園幼兒408.3萬人,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0.4%,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5%,分別比2017年增加9017所幼兒園、131萬在園幼兒,普及率和普惠率分別提高5.4和10個百分點,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
  • 青島超九成幼兒享普惠性學前教育 山東發布基礎教育「大數據」
    基礎教育關係萬千家庭,12月22日,省教育廳舉行「基礎教育改革攻堅新聞通氣會」,通報了控輟保學、消除大班額、整治配套園等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情況。我省56人及以上大班額教學班動態清零,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失學輟學兒童實現應入盡入,基本完成城市居住區配套幼兒園整治任務,全面完成教育民生「三個清零」。據悉,青島市超九成幼兒享受普惠性學前教育。
  • 廣州:近九成家長傾向公辦園 過半家長盼高質量教育
    選公辦園是主流據悉,《2018廣州學前教育發展調研報告》(下稱報告)由羊城晚報教育發展研究院和華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課題組共同完成,調查以問卷的形式開展。共回收家長問卷6376份,教師問卷752份。記者留意到,報告主要從家長對幼兒園的基本需求、教師隊伍建設、家園共育基本情況等方面進行調查和分析,並給出了相關建議。
  • 六成受訪家長稱今年找幼兒園遇到了問題 最大困擾是學費高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wejuan.com)對1009名幼兒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中,60.3%的受訪家長稱今年找幼兒園遇到了問題,「入園貴」是困擾受訪家長的最大問題。受訪家長最支持教育部門辦幼兒園,然後是街道和社區。
  • 六成受訪家長稱找幼兒園遇到問題 最大困擾是學費高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wejuan.com)對1009名幼兒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中,60.3%的受訪家長稱今年找幼兒園遇到了問題,「入園貴」是困擾受訪家長的最大問題。受訪家長最支持教育部門辦幼兒園,然後是街道和社區。
  • 六成受訪家長稱找幼兒園遇到了問題 最大困擾是學費高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wejuan.com)對1009名幼兒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中,60.3%的受訪家長稱今年找幼兒園遇到了問題,「入園貴」是困擾受訪家長的最大問題。受訪家長最支持教育部門辦幼兒園,然後是街道和社區。受訪家長最大的困擾是學費高趙燕(化名)的女兒在北京朝陽區一家民辦幼兒園讀小班,最近剛剛開學。
  • 六成受訪家長稱找幼兒園遇到了問題,最大困擾是學費高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1009名幼兒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中,60.3%的受訪家長稱今年找幼兒園遇到了問題,「入園貴」是困擾受訪家長的最大問題。受訪家長最支持教育部門辦幼兒園,然後是街道和社區。
  • 普惠園佔比超九成 鹽田率先完成學前教育「5080」目標
    2020年9月1日,鹽田區舉辦庚子首義中山紀念學校綜合樓暨七所公辦園揭牌儀式。記者了解到,七所公辦園的正式揭牌標誌著鹽田區在全市率先完成了學前教育「5080」目標,在打造「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先行示範城區取得實質性進展。截至目前,轄區公辦園在園兒童佔比超50%,普惠園佔比達96%。區委書記陳清,區委副書記、區長鄧飛波,區領導梁景海、武威、喬宏彬、莫熙玲參加揭牌儀式。
  • 民辦園也有普惠!上海今年3所民辦幼兒園轉普惠園!學費還降低了
    這期入園君給大家講講民辦普惠性幼兒園近期有家長反映今年民辦園好多都轉為普惠園了轉為普惠的民辦園和以前有什麼不同嗎國家也並未就普惠園的具體認定條件出臺統一規定,也未明確普惠園是否必須舉辦成非營利性民辦學校。
  • 一年新增普惠性民辦園196所,普惠園覆蓋率升至88%——南京:普惠園...
    「開園一年多來,家長對幼兒園的滿意度很高,很多小區居民跟我說以後要把孩子送到這裡來。」該園執行園長童孝嬙告訴記者,從開發商手中接收園舍後,玄武區教育局先後投入750萬元用於幼兒園的硬體建設和文化打造,力求給孩子們創設一個充滿童真童趣的樂園。與此同時,作為一所公辦園,幼兒園的師資配備也得到了充分保障。
  • 學前教育「普惠」泉城,孩子「好入園」「入好園」
    今年也是濟南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年,讓幼兒、家長切實受益,濟南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的目標帶著溫度落地。新建改擴建幼兒園68處擴大公辦學前教育資源供給11月28日,槐蔭區天琅幼兒園開園,設置9個班,100名幼兒入園。
  • 北京家長通宵排隊搶學位!這所熱門民辦園今年轉為普惠,錄取超嚴
    在北京共有4所分園,分別分布在海澱區、豐臺區。今天,入園君就來詳細介紹一下布朗幼兒園最火爆的分園——西馬園!在今年正式轉為普惠!學費大大降低,每月僅900元!每學期舉辦超多特色活動!園內幼兒還攬獲不少國家級的獎項!可以說從小就贏在了起跑線!
  • 全區126公辦園,深圳龍華超額完成公辦園和普惠園建設任務
    原標題:全區126公辦園,深圳龍華超額完成公辦園和普惠園建設任務 12月10日,龍華教育發布消息,龍華區現有公辦園126所,在園兒童佔比為53.3%;公辦園和民辦普惠園共計200所,普惠園在園兒童數66588人,佔比達85.2%,超額完成「5080」建設任務目標。
  • 平原縣115所幼兒園 普惠園佔比超9成
    走在幼兒園內,記者看到這裡不僅設有活動室、休息室,還有學習生活用房、舞蹈室、衛生保健室、多功能廳等相關配套設施,是集幼兒快樂學習、健康生活為一體的綜合性教學樓。「九一之前附近公辦幼兒園沒有學位了,孩子一直沒上學,非常焦急,後來聽說附近的第二實驗幼兒園(湖畔園)開始招生,得到消息第一時間給孩子報了名,設施很先進,老師也非常負責任,作為家長非常放心。」
  • 民辦幼兒園轉普惠園 還需「一園一策」
    但新華社記者調查發現,部分「退場」的營利性民辦園,面臨前期投入無法收回的困局;部分轉為普惠性的民辦園,則因補償不到位,靠降低教師工資、興趣班收費等方式維持辦學質量。意在解決「入園難」「入園貴」的民生舉措,在個別地方出現家長、辦園者、教師和開發商都不滿意的窘境。
  • 北京將督導幼兒園普及普惠,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50%
    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5%,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80%,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50%。2021年3月底前,各區將完成一輪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導自查自評,並形成自評報告。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翁忻暘 攝9月9日,北京市教委官網發布《北京市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導評估工作方案》,明確督導評估的主要內容包括普及普惠水平、政府保障情況、幼兒園保教質量三個方面的17個「考點」。
  • 北京將督導幼兒園普及普惠,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50%
    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5%,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80%,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2021年3月底前,各區將完成一輪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導自查自評,並形成自評報告。9月9日,北京市教委官網發布《北京市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導評估工作方案》,明確督導評估的主要內容包括普及普惠水平、政府保障情況、幼兒園保教質量三個方面的17個「考點」。
  • 部分民辦園「轉公轉普」園方喊冤家長叫苦
    廣州珠江帝景幼兒園家長吳可擔憂,受制於成本經費,幼兒園很難招到好老師,最終受影響的還是孩子。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說,為了達到80%普惠園和50%公辦園的目標,部分地方採取強制方法來解決,導致一些民辦園撤出。
  • 發展普惠優質學前教育 讓冰城幼兒健康快樂成長
    學前教育是人生教育的開端,是幼兒身心健康成長的基石。發展普惠優質的學前教育實現「幼有所育」是百姓關注的重大民生工程。由市政協和哈爾濱日報社共同打造的陳政協熱線,連日來向廣大市民徵集「推進學前教育普惠發展」的意見建議,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9月22日,市政協將圍繞「推進學前教育普惠發展」召開常委會進行專題協商,為加快我市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提升全市學前教育水平,推動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 全市在園幼兒 58.14 萬人,近九成就讀普惠幼兒園
    11月26日,在廣州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三次會議上,廣州市政府作關於落實《廣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促進我市學前教育普惠優質健康發展的決定》情況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據《報告》,截至 2020年10 月,廣州市在園幼兒58.14萬人,比2017學年增加約9.79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