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改革大潮下,家長最關心什麼

2020-12-25 騰訊網

關注我們獲得更多精彩瞬間

12月14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加強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工作的成就。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介紹,全國已有9個省份開始試點美育中考。前段時間,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學校美育工作進行了深化設計,引發關注和熱議。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506名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5.0%的受訪家長關注《意見》的發布。推進學校美育工作,62.2%的受訪家長最關心怎樣安排課程設置,67.9%的受訪家長建議探索符合不同年齡層的美育方式。

推進學校美育工作,62.2%受訪家長最關心怎樣安排課程設置

在北京工作的呂彬(化名),孩子正在上小學。她說,美育進中考的消息一出,朋友圈、家長群就討論開了,「大家都很關心學校美育工作的進一步規劃」。

調查中,95.0%的受訪家長表示關注《意見》的發布。交互分析發現,二線城市的受訪家長更關注(96.7%),小學生家長(96.5%)和初中生家長(95.9%)關注度更高。

來自遼寧的程豔(化名),孩子上小學三年級。孩子從3歲開始接觸繪畫。「那個時候我們偶然發現,孩子對色彩變化有興趣,就想把繪畫作為她的興趣愛好來培養」。

雖然自家孩子在繪畫上起步並不算晚,但關於美育與未來考試,程豔還是有很多疑問,「非常認可加強孩子的審美教育和藝術素養,但如果以應試為指揮棒,究竟要怎麼考、怎麼學?」

數據顯示,對於學校美育工作,受訪家長最關心怎樣安排課程設置(62.2%),接下來是是否進入升學考試(57.2%)和如何加強師資力量(55.8%)。其他方面還有:怎樣開展好藝術實踐活動(47.9%)、如何公平考察(44.6%)、怎樣培育良好的美育氛圍(33.5%)以及如何改善藝術場館設施設備(32.5%)等。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美育要根據學生的興趣、課程標準來開展,同時改革評價體系,讓評價更為多元。

67.9%受訪家長認為要探索符合不同年齡層的美育方式

北京90後崔蘭(化名),有個4歲大的孩子。她覺得美育首先應該讓孩子熱愛美,認同美的價值。崔蘭回憶起小時候的成長經歷,「我父母也很重視教育,不僅關注我的學習成績,也注重培養興趣愛好。那時我特別喜歡書法,學了硬筆和軟筆。但在音樂上我就沒什麼『天分』,五音不全也不會樂器。但我記得上音樂課時,老師不僅教我們唱歌,還給我們講各種民族樂器,帶我們賞析各種樂曲,我覺得受到了很多薰陶,直到現在我都對古典音樂、民族音樂很有興趣」。

「我感覺美育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內涵也很豐富,究竟如何細化,可能需要不斷地探索。」呂彬覺得,美育要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陶冶情操,讓孩子熱愛藝術,積極向上地生活。

如何理解美育教育?調查中,66.8%的受訪家長認為要提升孩子對藝術經典、傳統文化的認同感,66.1%的受訪家長認為要培養孩子的藝術特長。其他還有:陶冶情操、增強審美能力(58.7%),提高創造性、激發創新活力(55.3%),熱愛生活、提高生活品質(36.5%)等。

來自河南安陽的趙夢(化名),有個正在上小學的女兒。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趙夢比較在意孩子的素質教育。趙夢覺得藝術素養的培養,離不開教學資源和氛圍,因此她非常關注美育教育的開展和評價標準的設定。「像我小時候在老家縣城上學,藝術對我們來說都是『奢侈品』。我很希望孩子能夠享受更為優質的教育、全面發展」。

趙夢覺得,推進美育教育更需要「因材施教」,同時評價標準也要更加多元化、科學化。「比如藝術的類型多種多樣,孩子如果不擅長畫畫,喜歡篆刻也可以。另外,城市、農村的孩子能接觸到的美育教育是不一樣的,但鄉村也有不少城市所不具備的特色,有些地方有很好的鄉土藝術,可以考慮進入當地教育課程」。

調查中,67.9%的受訪家長建議探索符合不同年齡層的美育方式,67.3%的受訪學生家長建議完善美育教學的軟硬體條件,60.2%的受訪學生家長建議將美育與其他教育相融合。其他還有: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52.3%),彌合城鄉之間的教育差距(31.2%)等。

關注我們

了解更多

相關焦點

  • 推進學校美育 超六成受訪家長最關心課程設置
    推進學校美育工作,62.2%的受訪家長最關心怎樣安排課程設置,67.9%的受訪家長建議探索符合不同年齡層的美育方式。  受訪家長中,來自一線城市的佔29.9%,二線城市的佔48.1%,三四線城市的佔19.8%,城鎮或農村的佔2.2%。幼兒家長佔13.5%,小學生家長佔56.9%,初中生家長佔22.4%,其他佔7.2%。
  • 推進美育改革發展:轉變思想觀念很「核心」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蘇州4月15日訊(記者 王家源)「進入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一個最突出的變化,就是我們重新去認識、審視、思考和踐行學校美育的總體育人功能和它特殊的育人價值。」
  • 美育進中考丨造藝助力, 補齊短板,鎖定教育改革突破口
    同一起跑線下:城市和農村學生各自的優勢和長處體現在哪裡,需要特別關注與提升的點是什麼,城市和農村美育下一步的發展方向又是何方?總結、歸納,全國青少年造型藝術作品大賽使之一覽無餘。「幫助鄉村兒童從藝術與表達中建立自信,並激勵他們在鄉村改變中發揮作用,這是在鄉村開展美育教育的真正價值。」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教授卜衛說。「分,分,學生的命根」,無論哪一科納入升學考試,都是最直接的指揮棒。美育考試進入中考,學生對其也必定是分分必爭。於是,各種培訓班爭相歡呼;眾多家長頭腦發懵,打電話,報培訓……大可不必。
  • 教育部:加快推進學校體育美育改革,打好體育美育改革發展攻堅戰
    多知網12月8日消息,近日,教育部在北京召開貫徹落實新時代學校體育美育文件工作推進會,對教育系統抓好中辦、國辦《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落地落實進行安排部署。
  • 加快推進體育美育改革 教育部要求打好體育美育改革發展攻堅戰
    北京商報訊(記者 程銘劼 趙博宇)12月7日,教育部召開了貫徹落實新時代學校體育美育文件工作推進會,對教育系統抓好中辦、國辦《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落地落實進行安排部署。
  • 體育和美育即將納入中高考,會加重學生和家長的負擔嗎?
    體育美育將在中高考中「硬起來」。考什麼練什麼;定考決定定教;定教決定定練。同時可以降低枯燥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堅毅頑強拼搏的性格。音體美納入全面考核,肯定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肯定有利於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肯定有利於培養個性化的人才,肯定能給更多學生提供成才的機會。
  • 美育對學生成長的意義
    作為五育中以藝術教育為核心的美育,它對於學生的素質教育等方面都具有促進和優化作用。美育對於學生成長的意義是表現在多方面的,首先毋庸置疑的是,美育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美育的最終目的在於培養出具有優良審美情趣和正常審美能力的學生,人人的心中都有對美的定義,而美育在這方面的作用便是引領和發掘,使得學生能夠通過系統科學的途徑表達對美景美物等事物的心之所向。美育能夠促進學生想像力的發展,對於智力的提升也有幫助作用。
  • 美育納入中高考,家長直呼更累,專家稱只會讓孩子多受益少受罪
    2022年美育全面納入中考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提出推進學校美育評價改革。 該《意見》出臺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家長反響強烈。
  • 家長們注意啦!!教育部重磅改革:美育科目與其他學科同等重要!
    》(下稱《意見》)。探索將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改革試點,納入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計分科目。到2022年,學校美育取得突破性進展,美育課程全面開齊開足,教育教學改革成效顯著,資源配置不斷優化,評價體系逐步健全,管理機制更加完善,育人成效顯著增強,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明顯提升。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覆蓋、多樣化、高質量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學校美育體系。
  • 高考區分度是什麼?語文學習的「秘訣」是什麼?家長老師最關心
    高考改革關係著千家萬戶,關係著千萬學子的命運。高考改革方案是指揮棒、是風向標!決定著中、高考考什麼。、老師最關心孩子的分數有人會問:「家長、老師最關心什麼?」人們自然就會毫不猶豫地回答:誰不知道家長和老師最關心孩子的中高考分數?是的,「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學生的命根!」新時代,家長、老師應該與時俱進,了解高考改革的巨大變化。如《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等,立德樹人,轉變思想觀念。
  • 教育部介紹學校美育改革發展及全國第五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有關...
    如何更好地調動各級政府和學校重視美育工作,加大對美育工作的投入,如何調動學生和家長重視美育,這需要我們在評價體系、激勵機制上去不斷地探索更加有效的做法。下一步我們將在四個方面加大對美育改革的推進力度。第一個方面,是要想方設法採取各種途徑加大宣傳,不斷提高全社會對美育工作的認識,提高對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重要性的認識。
  • 國家政策利好美育!小天鵝胡雪:美育,更能體現教育的真善美
    3、教育是培養人的,要按照人的本性來培養人,最成功的教育是使每個人都發現自我,從而成為自我。美育教育也許是將學生還原為自然體屬性的一抹頑強的教育倫理之光。4、中國教育正在回歸教育倫理,中國孩子正在回歸成長,中國家長正在回歸平和。美育將會真正改變我們的下一代。
  • 2022年美育將納入中考,家長們該如何應對?
    今年下半年,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提出,到2022年,學校美育評價體系逐步健全;探索將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改革試點。其實美育課在素質教育中本身就存在,只是作為一門文化課的形式,是一種補充學科的形式存在,甚至經常被其他應試學科佔用,小編認為:這次政策的目的,並不在於讓孩子們在美育中考多少分,而在真正能夠實現讓孩子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地步。
  • 「美育納入中考計分」徹底打響,但99.9%的家長不知道這些潛規則
    兩極分化的意見在這條新聞下,吃瓜群眾和家長們議論紛紛。另一部分家長的擔憂就更為實際,他們覺得一旦給美育制定了考核標準,雖然目前分值不高,但對於「寸分寸金」的殘酷考場來說,每一分都尤為重要,這勢必就會讓美育發展為應試教育,而應試教育,必求高分。這種情況,家長們難免蜂擁去給孩子報藝術培訓班,這無疑會加大經濟負擔。
  • 體育、美育將納入中考?是治標不治本,還是代表未來新趨勢?無錫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兩份文件,教育部就此展開了新聞會。其中明確表示:學校的體育中考要逐年增加分值,達到跟語數外同分值的水平。而到2022年,要全面實行美育中考。
  • 深化美育的時代意義
    近年來,國家和教育部推出一系列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舉措,如舉辦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工作專題研討班;與各省(區、市)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籤署學校美育改革發展備忘錄等,從學校美育的實踐趨勢探討,到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構建協同推進學校美育改革發展有效機制,推動美育工作在新時代的創新發展
  • 美育對孩子的重要性:不修滿學分不能畢業
    本次《高校美育意見》結合發展形勢,再次強調公共藝術課程學分,各校要根據實際情況,在確保底線要求的前提下,更好地推動高校公共藝術課程學分化建設,有條件的高校可以在此基礎上提出更高的學分目標。    這些專業的師範生將迎來好機會    根據《意見》,藝術師範教育也是高校美育工作重點。
  • 教育部美育浸潤行動計劃項目落地文昌 帶動海南省中小學校美育改革發展
    8月6日,教育部美育浸潤行動計劃項目海南師範大學基地學校掛牌儀式暨美育成果展在文昌舉行。展覽展出了志願者們精心製作的美育教具,文昌當地學生的創意作品及文創衍生產品。據悉,2019年11月,海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對口支持文昌市聯東中學項目入選教育部體育美育浸潤行動計劃。該項目以文昌當地學生的自身發展特點為基礎,引導學生對海南文化進行更深入的了解與學習,推動我省鄉村美術教育發展。
  • 2020年廣東省中小學校美育改革發展成果交流活動在珠海舉行
    ,珠海市教育局承辦,珠海市香洲區教育局協辦的「2020年廣東省中小學校美育改革發展成果交流活動」在珠海舉辦。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邱克楠同志肯定了全省中小學校在2020年美育工作上做出的成績,並對我省新時代、新背景、新起點下的學校美育工作提出了新標準、新要求。
  • 2022年「美育」中考全覆蓋,家長「著慌」,專家:不用報輔導班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提出,探索將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改革試點,納入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計分科目。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表示,美育中考要在試點基礎上儘快推廣,到2022年力爭全覆蓋,全面實行美育中考。美育考試,是為了考查學生的審美能力和人文素養是否有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