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九成受訪家長認同節約糧食應成為孩子重要品質

2020-08-30 中國青年報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山杜園春

節約糧食的觀念需要從小培養。對於家長來說,怎樣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節約糧食?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2000名未成年孩子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8.3%的受訪家長表示會教育孩子節約糧食,71.6%的受訪家長會告訴孩子一粥一飯來之不易,要珍惜糧食。97.8%的受訪家長認為,節約糧食應當成為孩子成長中重要的品質。

受訪家長中,來自一線城市的佔31.1%,二線城市的佔48.9%,三四線城市的佔17.6%,城鎮或縣城的佔1.9%,農村的佔0.6%。

71.6%受訪家長會告訴孩子一粥一飯來之不易,要珍惜糧食

在北京某事業單位工作的張雅(化名),孩子在上小學。張雅回憶,孩子上幼兒園時,就了解了很多關於糧食的知識。「幼兒園老師會要求小朋友吃光碗裡的飯。在家我們也進行教育,剛開始是帶她看繪本,了解糧食是怎麼來的,這個過程要付出很多勞動。等她大一些,我們就讓她自己盛飯,吃多少盛多少」。

北京某事業單位職員周曉(化名)覺得,家長首先要讓孩子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像最近討論的『大胃王』吃播,我覺得影響很惡劣,為了吸金不顧身體。看了這些視頻,小孩子可能會覺得吃得很多是對的,形成錯誤的飲食觀念。『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古詩應該人人都會背,但是真正領會它的含義,需要家長日常教導」。

調查中,98.3%的受訪家長表示會教育孩子節約糧食。具體來說,71.6%的受訪家長會告訴孩子一粥一飯來之不易,要珍惜糧食,70.1%的受訪家長會教育孩子民以食為天,糧食關乎國運民生。

西南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唐智松認為,家庭對孩子進行節約糧食的教育,非常重要且必要,「它是基礎性的環節,具有『習慣成自然』『養正於蒙』的教育機理支持」。

78.8%受訪家長認為家長要以身作則,開展「光碟行動」

在北京某國企工作的於菲菲認為,家長要教育孩子從小就知道一粥一飯來之不易,這不僅能培養他們節約糧食的意識,還會讓孩子更加懂得感恩。

調查中,97.8%的受訪家長認為,節約糧食應當成為孩子成長中重要的品質。

「讓孩子形成節約糧食的習慣,首先要讓他們形成這樣的觀念。家長可以給孩子看一些科普動畫片、圖書,有機會的話帶孩子去田間地頭走一走,感受一下農業勞作的艱辛。」張雅說。

於菲菲覺得,要把節約糧食的教育融入到孩子日常生活中,「比如平時吃黃瓜,就可以告訴他,黃瓜是怎麼從一粒籽長成藤上的黃瓜,中間經歷澆水施肥、搭架爬藤、開花結果,中間還可能遇到暴雨狂風」。

如何教育孩子節約糧食?調查中,78.8%的受訪家長認為家長要以身作則,開展「光碟行動」,66.4%的受訪者建議寓教於樂,用生動的方式介紹節約糧食重要性,62.1%的受訪家長建議帶領孩子參與社會活動,了解糧食生產過程,43.3%的受訪家長建議引導孩子適度點餐,妥善處理未食用餐品。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認為,對於家長而言,以身作則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另外,『要想小兒安,三分飢和寒』,孩子做到七分飽,才會健康成長。知道餓的感覺,懂得食物的甘美,感受食物的來之不易,節約糧食的意識就在潤物細無聲中養成了」。

唐智松認為,培養孩子節約糧食的習慣,家長可以從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培養孩子養成吃什麼取什麼、吃多少取多少的習慣;二是把孩子的節約行為與相應的獎勵掛鈎,對孩子自然表現出來的節約行為進行適當獎勵,激發動力;三是父母以身作則地踐行節約,給孩子做一個節約的好榜樣;四是對他人的浪費現象進行適度的消極性評價,鼓勵孩子在公共場合的節約行為。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九成多家長認同節約糧食應成為孩子重要品質
    有時候會陪孩子吃飯,會發現現在孩子他們因為不缺衣少食,所以他們把飯吃完和光碟的動力不是很強,有的時候說不好吃啦,不愛吃了就不吃,那我也是不斷地跟孩子講,但偶爾他還是會剩下飯,只能不斷地強調。看到一個消息說有個調查顯示,超過9成多的家長們都認同說節約糧食應該成為孩子的重要品質。
  • 節約糧食,從孩子抓起
    ¨汪登平本期開學,李溪鎮中心校集中開展了「珍惜糧食 拒絕浪費」主題活動。該校數千名師生集體朗誦古詩《憫農》,並在「珍惜糧食 拒絕浪費」牆上集體籤名,讓學生體會糧食的來之不易,從小樹立節約糧食、拒絕浪費的意識,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 超九成受訪青年認同勤勞奮鬥的人生更幸福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2019名18-35歲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4.1%的受訪青年會為自己是勞動者而感到光榮,92.8%的受訪青年相信通過勤勞奮鬥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
  • 超九成受訪幼兒家長關注普惠園建設
    61.9%的受訪家長希望對普惠園的教師進行培訓,55.5%的受訪家長希望政府多給予普惠園財政支持。  二線城市受訪家長最關注普惠園建設  在青島居住的李霞(化名)是一個5歲孩子的媽媽,她的孩子就讀的民辦幼兒園因為經營困難,今年轉成了普惠園。「今年上半年孩子不能入園,學校經費來源出現問題,所以轉成普惠園。
  • 推進學校美育 超六成受訪家長最關心課程設置
    她說,美育進中考的消息一出,朋友圈、家長群就討論開了,「大家都很關心學校美育工作的進一步規劃」。  調查中,95.0%的受訪家長表示關注《意見》的發布。交互分析發現,二線城市的受訪家長更關注(96.7%),小學生家長(96.5%)和初中生家長(95.9%)關注度更高。  來自遼寧的程豔(化名),孩子上小學三年級。孩子從3歲開始接觸繪畫。
  • 孩子人生第一粒扣子扣什麼 七成受訪家長認為是品德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992名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2.8%的受訪家長認為應該給孩子扣上的第一粒扣子是「品德」。在生活中,受訪家長會注重培養孩子禮貌待人(61.9%)、尊老愛幼(59.9%)和勤奮好學(54.5%)等品德。
  • 近九成受訪家長不放心孩子用眼習慣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505名中小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7.2%的受訪家長在開學前後帶孩子去醫院檢查視力。50.6%的受訪家長表示孩子視力降低了。恢復校園生活後,89.1%的受訪家長更擔憂孩子的用眼習慣和護眼意識。
  • 近九成受訪學生家長關心孩子怎樣度過課間十分鐘
    家長對此怎麼看?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908名中小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9.3%的受訪家長關心孩子在學校的課間十分鐘是如何度過的。學校不允許孩子課間外出玩耍,73.0%的受訪家長擔心孩子身心壓力不能得到及時緩解,53.6%的受訪家長擔心孩子因此視力下降。66.7%的受訪家長稱會鼓勵孩子課間注意放鬆。
  • 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家長請教孩子這樣做
    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如果能從小養成珍惜糧食、杜絕浪費的好習慣那是最好不過了。今天,幼師口袋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告訴孩子要珍惜糧食。在孩子們主動提出節約糧食時,家長也要記得及時鼓勵,強化孩子的這一行為哦~04丨節約糧食倡議書最後,為大家準備了一份「幼兒園解約糧食倡議書」,很適合發給家長和孩子。
  • 孩子在線上課 超六成受訪家長最關心學習效率
    新的學習模式對學生有了更高的要求,也給家長帶來了新的挑戰。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923名中小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47.7%的受訪家長認為孩子在線學習效果好,40.3%的受訪家長覺得一般。高三學生家長對孩子在線學習效果不滿意的比例最高。對於當前的在線學習模式,家長普遍關心孩子的學習效率和上課狀態。
  • 愛惜糧食,從我做起——節約糧食主題教育活動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讓幼兒形成節約的意識,麗惠幼兒園大大三班開展了「珍惜糧食,拒絕浪費」的活動,號召孩子們從小做起,從自我做起,培養幼兒愛惜糧食、勤儉節約的良好品質。
  • 澳大利亞廢除457籤證 逾九成受訪留學生表失望
    澳大利亞廢除457籤證 逾九成受訪留學生表失望 2017-05-09據一項新調查顯示,逾九成受訪留學生表示對這一決定感到失望,同時不少人擔憂該決定會讓澳洲留學的魅力大減。
  • 新疆庫車市:節約糧食從孩子抓起
    連日來,新疆庫車市各幼兒園多種方式開展「光碟行動」,將制止餐飲浪費和節約糧食的好習慣融入對孩子們平時的教育之中,培養幼兒從小養成節約糧食、愛惜糧食的良好習慣。10月9日,記者在庫車市第三幼兒園看到,老師通過動畫、圖片、食物等直觀、娛樂的方式向懵懂的孩子們講解什麼是光碟行動,告訴孩子們要節約糧食、拒絕浪費。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幼兒園把「節約糧食 拒絕浪費」貫穿所有班級,採用各式各樣、通俗易懂的方式打造「節約糧食 拒絕浪費」課堂,讓孩子懂得糧食來之不易,要珍惜、愛護糧食,節約光榮、浪費可恥。
  • 五裡墩校區:來自校長的開學首日封——讓我們共同培養孩子節約糧食的好習慣
    我們誠邀各位家長繼續與我們協作,共同護航孩子們的成長。新的學期,我們希望強化孩子們的節約意識,期待家校共育孩子們節約糧食的好習慣。 圖為梁蕾校長發表《懷節約意識  做美德少年》主題講話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一顆種子在人類的汗水與自然界的雨水交替潤澤中,才能拔節、抽穗、開花、成熟。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們就教他們背誦:「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 香港學校複課在即 民建聯調查指九成家長冀教職員參與病毒檢測
    民主建港協進聯盟(民建聯)18日在記者會上公布近期一項面向幼兒園、中小學家長的調查,指有九成家長認同全港學校教職員應參與新冠病毒檢測。9月15日至17日間,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柯創盛、張國鈞及鄭泳舜以電子問卷方式,進行了一項有關「疫情下學校複課安排與措施」的調查,共收回1324名幼兒園、中小學家長的有效回復。
  • 市民就餐主動打包率近九成 專家建議從三個方面加強糧食節約
    杜輝說,酒店下一步還會擺放「節約糧食,杜絕浪費」等宣傳牌,提示顧客適度消費、拒絕浪費。適量點餐 成為消費者普遍共識記者發現,「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倡導已得到徐州廣大餐飲企業的積極響應,不少餐飲企業都採取了積極舉措來提倡消費者踐行節約。
  • 【童樂雁門園】節約糧食,家長請教孩子這樣做!
    我園以積極響應黨中央、習近平主席倡導的「光碟行動」,「杜絕舌尖上的浪費」,讓我們行動起來,從我做起,以節約為榮,以浪費為恥,將愛惜糧食的教育滲透在幼兒的每日生活中,讓幼兒知道節約糧食既也是一種美德,也是對勞動的尊重。對於許多養尊處優的孩子來說,如果你直接告訴他「糧食很珍貴,要珍惜糧食」,孩子是很難理解的。
  • 教育孩子節約糧食,不必非要吃剩飯
    眼下正值開學之際,不少學校把反對浪費、珍惜糧食作為孩子們開學第一課,很及時也很有必要。然而,節約糧食這一課究竟該怎麼上,頗費思量。據中國小康網報導,9月1日在江西婺源,有一位女副校長去看學生吃早餐,發現孩子們剩下不少食物,就一言不發走到孩子們面前,把學生剩下的食物全部吃光。學生們排成一排,不敢出聲,面面相覷有點無地自容。視頻傳到網上,眾說紛紜,引發了大量討論。
  • 東方時評丨讓「節約糧食」也成為開學後的「常態課」
    開學伊始,不少學校、幼兒園開展「節約糧食 杜絕浪費」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幫助孩子們認識糧食的重要性,從小樹立愛糧、惜糧、節糧的意識。(9月2日新華社)開學了,孩子們又回到了熟悉的校園,而「開學第一課」究竟講什麼,近年來一直備受重視。眾所周知,今年的秋季學期無疑特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地各校都在確保萬無一失的情況下,力爭做到防疫與學業的雙豐收。
  • 河南開封:「節約糧食」成為開學第一課主題詞
    為了讓孩子們從小培養惜糧、節約的好習慣,今年開封市中小學、幼兒園的開學第一課,除校園安全、疫情防控知識教育等內容外,增加了一個新主題:節約糧食、拒絕浪費。幼兒園的孩子在小麥田裡了解食物的來源。「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朗誦著《憫農》名句,孩子們小手輕撫金黃麥穗,「惜糧節約」理念也在幼小心靈中深種。實驗幼兒園園長張曉奕說:「生活即教育,園裡多年來開設的生活教育課就有『不浪費糧食』的內容。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於是我們在開學第一課的課程設計和環境創設中著重體現了『節約糧食』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