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九成受訪青年認同勤勞奮鬥的人生更幸福

2020-12-23 中國青年報

94.1%青年會為自己是勞動者而感到光榮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品芝

近日,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強調,光榮屬於勞動者,幸福屬於勞動者。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新時代是奮鬥出來的。勞動模範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國的功臣。你為自己是勞動者而感到光榮嗎?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2019名18-35歲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4.1%的受訪青年會為自己是勞動者而感到光榮,92.8%的受訪青年相信通過勤勞奮鬥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

94.1%受訪青年會為自己是勞動者而感到光榮

山西省太原市某保險公司員工楊玉惠(化名)說,勞動光榮是父輩們最堅定的想法,他們都是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奮鬥出來的。當下社會,雖然物質條件比以前好了很多,但更要牢記這樣的理念。「可能勞動的含義發生了變化,以前是為了解決溫飽,現在是要心懷理想,通過奮鬥創造出一片天地,達到精神層面的滿足」。

調查中,86.1%的受訪青年認同「勞動最光榮」,3.4%的青年不認同,10.5%的青年表示要看是什麼勞動。

94.1%的受訪青年會為自己是勞動者而感到光榮。

「深圳飛速發展幾十年,可以說,今天的經濟奇蹟,離不開千千萬萬年輕人的勤勞奮鬥。」深圳某金融公司員工秦潔(化名)感覺,在大城市尤其是一線城市的青年非常辛苦。很多人都可以稱為新時代的勞模,工作強度非常大,也非常敬業,不停地加班、出差,有時在飛機上都在寫報告。

「大部分人都是身處平凡的崗位,但就是這一個個平凡崗位的堅守,才鑄就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楊玉惠說,今年在抗擊疫情的一線,很多普通的醫生、護士、社區工作者、保安、計程車司機等堅守崗位,才取得了一場場戰役的勝利,為復工復產迎來了良好局面。他們就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各個崗位上的勞動者聚沙成塔,就能展現出磅礴的力量。

秦潔認為,新時代對勞動者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有熱愛勞動的精神,還要與時俱進、精益求精。因為這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時代,年輕人要學好本領、創新思維,用自身的學識和技能來報效祖國。

94.4%受訪青年認同勤勞奮鬥的人生更幸福

調查中,92.8%的受訪青年相信通過勤勞奮鬥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

楊玉惠說,以前很多人靠炒房掙錢,房子一倒手就能獲得很多財富,但現在國家多次強調「房住不炒」且堅決執行,房價穩定了,各種投機的渠道堵住了,也會有更多年輕人通過勤勞奮鬥來實現理想,踏踏實實地學文化、長本領。「時代在發展,整個社會給年輕人提供的機遇更多了,只需要踏實奮鬥,努力了堅持了就會有回報,但如果只是浮躁地想要靠投機掙錢,就會得不償失」。

秦潔說,現在的年輕人在物質上是不缺的,但依然會去努力奮鬥,因為整個社會氛圍就是這樣的,會讓人特別有勁頭去拼搏。我們看到的是,大家都在通過努力實現理想,多工作就會有更多收穫、更多成長,每個人都很拼,身處其中會被感染,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努力,覺得再拼一些會更好。

本次調查中,94.4%的受訪青年認同勤勞奮鬥的人生更幸福。

「努力是會看到結果的,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這對年輕人來說是一個正向的激勵。」秦潔說,多做一個項目就能有更高的績效,多研究一些,寫出來的報告就會更深入、更有影響力。當你發現周圍人都已經是某些領域的專家了,自己還在原地踏步,就會很有危機感。

「奮鬥的人會珍惜每一寸時光,不蹉跎歲月,肯定更幸福。」楊玉惠覺得,在低頭努力的時候也要抬頭看路。眼光得放得長遠一些,不能只顧眼前,對人生、家庭都要有規劃。

受訪者中,00後佔13.5%,90後佔59.4%,80後佔27.1%。男性佔44.0%,女性佔56.0%。高中以下學歷的佔0.9%,高中/中專的佔7.2%,大專/高職的佔24.5%,本科的佔64%,研究生的佔3.4%。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超九成受訪青年確認「如果有下輩子還願意做中國人」
    11月中旬,中國青年報社聯合「志願中國」和共青團中央官微實施的「改革開放40年」大型青年調查顯示,92.9%的受訪青年肯定我國社會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相比20年前的這一數據,提高了正好3個百分點——在中國青年報社「1978~1998:中國青年眼中的20年大型調查」中,89.9%的受訪青年認為國家社會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 開學季調查:超九成受訪新生對大學生活有規劃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2名在校大學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3.4%的受訪大一新生期待大學校園生活。76.4%的受訪大學生將大學看作人生奮鬥的新起點。94.5%的受訪大學生步入大學前有過規劃,其中24.9%的受訪大學生有細緻明確的規劃。61.9%的受訪大學生希望學校設置學生意見箱,及時關注學生意見和建議並給予反饋。
  • 超九成受訪家長認同節約糧食應成為孩子重要品質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2000名未成年孩子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8.3%的受訪家長表示會教育孩子節約糧食,71.6%的受訪家長會告訴孩子一粥一飯來之不易,要珍惜糧食。97.8%的受訪家長認為,節約糧食應當成為孩子成長中重要的品質。
  • 近九成受訪少年兒童相信未來15年自己有更多機會成長成才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全國少工委微信公眾號,對7881名6—14歲少年兒童進行的「你心目中15年後的中國什麼樣」調查顯示,89.8%的受訪少年兒童確認,未來15年有更多有助於自己成長成才的機會。對於我國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受訪少年兒童的信心度平均達到了9.51分,79.9%的受訪少年兒童打出滿分10分。
  • 超六成受訪青年承認自己「口頭積極」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830名受訪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6.1%的受訪青年坦言自己是「口頭積極者」。70.2%的受訪青年建議將計劃細化,分階段執行。66.1%受訪青年坦言自己是「口頭積極者」米雪是北京師範大學的一名大三學生,平時做事總愛拖延。
  • 近九成受訪少年兒童相信未來15年自己有更多機會成長成才_新聞頻道...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全國少工委微信公眾號,對7881名6-14歲少年兒童進行的「你心目中15年後的中國什麼樣」調查顯示,89.8%的受訪少年兒童確認,未來15年有更多有助於自己成長成才的機會。對於我國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受訪少年兒童的信心度平均達到9.51分,79.9%的受訪少年兒童打出滿分10分。
  • 超九成受訪幼兒家長關注普惠園建設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wenjuan.com),對1967名幼兒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4.3%的受訪家長關注所在地區普惠園的建設。對於普惠園,受訪家長最關心的問題是校園安全管理(59.4%)、辦園主體和教師等人員資質(56.3%)、食品安全(55.4%)和教育理念(54.0%)。
  • 近九成受訪大學生曾期末通宵複習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919名在校大學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8.5%的受訪大學生有過期末通宵複習的經歷。57.7%的受訪大學生覺得這是因為平時學習不認真,臨時抱佛腳,56.2%的受訪大學生歸因於課業壓力過大,被迫通宵複習。
  • 澳大利亞廢除457籤證 逾九成受訪留學生表失望
    澳大利亞廢除457籤證 逾九成受訪留學生表失望 2017-05-09據一項新調查顯示,逾九成受訪留學生表示對這一決定感到失望,同時不少人擔憂該決定會讓澳洲留學的魅力大減。
  • 73.6%受訪青年認為了解家鄉地名有益理解文化民俗
    春節前夕,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88名18-35歲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5.8%的受訪青年想加深對家鄉地名文化的了解。73.6%的受訪青年覺得了解家鄉地名文化有利於進一步理解家鄉文化民俗,61.7%的受訪青年覺得能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
  • 超四成受訪大學生表示:自己或身邊人遇到過金融詐騙
    為此,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圍繞防範金融詐騙話題,對全國10518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四成大學生表示自己或身邊人曾遇到過金融詐騙,電信詐騙、非法校園貸、釣魚網站系導致被騙的常見類型,超九成受訪者認為大學生被騙原因是防詐騙意識淡薄,近六成表示喜歡通過短視頻獲取防騙知識。
  • 大學生選擇困難調查:超九成有選擇困難,主要是購物和飲食方面
    中國青年網北京11月28日電(記者 李華錫 實習生 張宇)在生活中,每天都會面臨很多選擇,大到人生機遇,小到吃飯購物。在這種情況下,有些人會出現選擇困難的現象,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正常生活。那麼,對於大學生而言,他們是否有選擇困難的情況?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對這種現象持什麼樣的態度?
  • 九成受訪應屆畢業生今年找工作更追求穩定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wenjuan.com)對1509名應屆畢業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0.9%的受訪應屆生今年找工作更追求穩定。從單位性質看,受訪應屆生最青睞事業單位(36.7%),然後是大型私企(35.3%)和國企(34.2%)。受訪應屆生認為大學生就業需要面試技巧、職業規劃和招聘信息等方面的支持。
  • 調查顯示:九成受訪應屆生今年找工作更追求穩定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1509名應屆畢業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0.9%的受訪應屆生今年找工作更追求穩定。從單位性質看,受訪應屆生最青睞事業單位(36.7%),然後是大型私企(35.3%)和國企(34.2%)。受訪應屆生認為大學生就業需要面試技巧、職業規劃和招聘信息等方面的支持。
  • 85.3%受訪青少年希望在未來15年能成為國家棟梁之材
    這代青少年的國家認同感如何?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針對14-35歲青少年進行的「你心目中15年後的中國什麼樣」調查顯示,85.3%的受訪青少年希望在未來15年能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愛國愛人民是受訪青少年認為成為國家棟梁最應具備的素質。滿分10分,受訪青少年的國家認同感得分達到9.44分。
  • 孩子人生第一粒扣子扣什麼 七成受訪家長認為是品德
    習總書記曾勉勵青年,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對於少年兒童來說,如何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更是關係他們未來的成長成才。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992名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2.8%的受訪家長認為應該給孩子扣上的第一粒扣子是「品德」。在生活中,受訪家長會注重培養孩子禮貌待人(61.9%)、尊老愛幼(59.9%)和勤奮好學(54.5%)等品德。
  • 超九成受訪大學生希望有更多跨校選課機會
    近期,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924名高校在校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2.5%的受訪大學生認為高校互選課可以讓學生體驗不同的校園文化,69.9%的受訪學生認為可以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機會。96.4%受訪大學生希望有更多跨校選課的機會。
  • 偉大復興從奮鬥時開始幸福人生在唐詩裡覺醒
    有人說,這首詩寫的是珍惜韶年華,也有人說這首詩寫的是不負好時光,我卻說,這首詩如咚咚戰鼓,如衝鋒號角,寫的是奮鬥,寫的是出發,寫的是前進,寫的是萬丈豪情,寫的是義無反顧,寫的是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誓言錚錚,寫的是胸懷激蕩血脈僨張人生激昂。
  • 87.5%受訪青年表示「文化消費」升級了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978名18-35歲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日常生活中,受訪青年最常觀看的表演是舞蹈和音樂會。87.5%的受訪青年感到,近些年年輕人的「文化消費」升級了。
  • 遊戲引入歷史 91.7%受訪青年指出要以尊重史實為底線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982名18歲-35歲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0.3%的受訪青年反感遊戲與史實不符的情況,73.0%的受訪青年認為遊戲可以和歷史很好地融合。91.7%的受訪青年認同,遊戲中引入歷史需要以尊重史實為底線。  調查中,93.6%的受訪青年平時玩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