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就餐主動打包率近九成 專家建議從三個方面加強糧食節約

2020-12-20 中國江蘇網

近日,記者走訪市區多家餐廳調查發現,適量點餐、不剩菜、不剩飯正成為大部分市民的自覺行為,市民到大眾餐飲酒店消費,普遍養成了打包的好習慣。同時,餐飲行業也在加快推廣「光碟行動」,引導顧客文明就餐、理性消費。

杜絕浪費 打包袋從要到主動給

8月16日中午,大張烙饃村南三環店內座無虛席。市民李先生過生日,和家人一起聚餐,點了一桌子美食。開開心心就餐後,李先生起身買單,服務員張大姐主動迎上前,告知李先生到一樓吧檯買單,同時詢問是否還需要打包袋。李先生當即表示,有些菜吃得不多,肯定要打包的。

「現在客人基本都會打包,我們都已習慣了,有的菜因為有湯汁,酒店還會提供打包盒。客人就餐打包,我們打掃房間也省事很多。」張大姐告訴記者。

酒店總經理杜輝說,幾年前,到酒店就餐的客人很少會打包,尤其是商務宴請,更不會主動打包。但這兩年,到酒店就餐的客人,九成以上都會主動打包。「即便是商務宴請,把客人送走後,也會返回房間再打包。」

杜輝說,從酒店近兩年增長的打包袋、打包盒費用支出就可以看出,打包的客人在增多。婚宴以往打包的也不多,但現在,只要開始上甜湯,參加宴請的客人就會拿起打包袋打包,尤其是點心和饅頭,客人都會打包帶走,沒有剩餘。

「我們也積極響應市裡的『光碟行動』號召,曾經推出只要打包地鍋雞就送土豆片的活動。」杜輝說,酒店下一步還會擺放「節約糧食,杜絕浪費」等宣傳牌,提示顧客適度消費、拒絕浪費。

適量點餐 成為消費者普遍共識

記者發現,「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倡導已得到徐州廣大餐飲企業的積極響應,不少餐飲企業都採取了積極舉措來提倡消費者踐行節約。一些飯店提供「小份」「套餐」等服務,一些連鎖火鍋店可點「半份菜」,不少餐飲店還提供免費的打包袋和打包盒,主動幫助有需要的顧客進行菜品的打包,以各種方式積極倡導廣大消費者踐行「光碟行動」。

8月15日下午,記者來到位於戶部山街區的家有美味餐館。在餐館的大廳門柱和每桌旁邊的醒目位置,都貼有「厲行節約,杜絕浪費」「文明餐桌,節儉養德」「光碟行動,使用公筷」等文明標語。店員告知顧客需要通過掃碼點餐,隨後提醒顧客「我們家菜量大,您別點多了,吃不完可就浪費了。」

在位於淮海西路上的什一特色餐廳,用餐完畢的梁先生主動向店員要來打包袋,將剩菜打包帶走。他說:「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勤儉節約,拒絕浪費。每次出來吃飯,我都是點夠自己吃飽就行。這次和朋友出來聚聚,多點了兩個菜,沒吃完的就打包帶回家,不能浪費。」

專家建議

從三方面推動糧食節約

江蘇師範大學傳媒與影視學院賈廣惠教授曾專門展開過相關調研,他還注意到,近年來糧食浪費已經出現新情況,目前最火的外賣,產生的浪費不容小覷。

「外賣基本都是用塑料盒和塑膠袋裝送,不少訂餐者因訂得多,往往吃了三分之一,剩餘三分之二依舊裝在盒子裡用塑膠袋一套就扔掉了。正常餐飲吃剩的菜,可以作為廚餘垃圾進行加工處理,但外賣剩下的菜,則因裝在盒子和塑膠袋裡,既不具備任何利用價值,還產生大量不可降解的塑料垃圾。」賈廣惠表示,外賣造成的糧食浪費更嚴重,還汙染環境。

賈廣惠建議,要從三個方面推動解決舌尖上的浪費:首先是政府部門作為主導,積極出臺地方性法規,約束糧食浪費行為,提倡「N-1」的點菜模式等;二是學校將培養節約糧食理念納入到素質教育體系中,加強中小學以及大學生們的勤儉教育,堅決抵制奢侈浪費之風,使得整個社會逐漸形成勤儉為榮的風氣;三是媒體加強輿論引導,提倡不鋪張浪費。

「能吃多少,就點多少。」賈廣惠說,堅持合理消費、適量點餐,做到不剩飯不剩菜、文明用餐,是城市文明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

文/徐報融媒記者 朱友欽 見習記者 李雨昕 圖/徐報融媒記者 譚歌

相關焦點

  • 近九成學生做到「光碟」揭秘高校「網紅食堂」的節約秘籍
    在南京高校圈有&34;的說法,學校食堂不僅有網紅美食,還出臺措施幫助師生養成節約糧食的習慣,減少舌尖上的浪費。  午餐時間,記者來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食堂,發現就餐人數不少,學生大多打兩到三個菜外加一份湯。
  • 河北積極響應文明就餐拒絕浪費 節約用餐蔚然成風
    市民:普遍認同「適量點餐」,浪費現象明顯減少。11日傍晚,記者在石家莊吉木自助烤肉華強店看到,取餐檯前,「少取勤拿,杜絕浪費」八個大字被張貼在顯眼的位置。大多數顧客都有序排隊挑選喜愛的食物,每次拿一點到桌上慢慢吃。12日中午,記者在渝鄉辣婆婆川越食空店看到,顧客點餐時,服務員會及時提醒:「您點的菜數量已經差不多了,不夠再點吧。」顧客就餐完畢後,服務員還會主動建議「打包帶走」。
  • 台州市教育局部署「節約糧食杜絕浪費」工作
    近日,台州市教育局印發《在全市教育系統倡導「節約糧食杜絕浪費」活動方案》,全面部署「節約糧食杜絕浪費」工作。方案共分為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工作原則、重點任務、工作要求等五個部分,現將主要內容發布如下。要以解決學生生活中的飲食問題和培養良好生活習慣為出發點,提高學生在生活中正確選擇食物、優化搭配、簡單製作和養成節約習慣的能力,將所學知識和技能主動應用、融合到生活中。(三)趣味性原則。要通過形式多樣的種植體驗和食物製作等勞動實踐,提高學生的實踐興趣,從快樂和趣味中激發學生求知和實踐的動力,增強勤儉節約的自覺性和自發性。
  • 鄲城:節約糧食在校園蔚然成風
    為加強學生節約糧食的意識,鄲城縣各學校積極行動,多措並舉倡導師生節約糧食、杜絕餐飲浪費,打造文明節儉的校園食堂文化。此外,食堂的每張餐桌上,都張貼了「節約糧食」「光碟行動」等宣傳標語。雙樓一中校長田振說:「我們學校在這個就餐供應方面
  • 上海精細化落實節約糧食理念 遏制舌尖上的浪費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全區8個機關食堂第一時間行動起來,推出半份菜、小碼菜。區會議中心這兩天的半份菜就頗受市民歡迎,年糕、冷麵、炒飯、水餃等品種都可以做半份,原來滿滿一碗水餃售價5元,現在,飯量小的可以要求點半碗,售價降到2.5元。
  • 我校傳媒學院開展「節約糧食,文明就餐」主題活動
    為倡導勤儉節約、拒絕鋪張浪費,引導學生從一絲一縷,一粥一飯做起,自覺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9月1日,傳媒學院在東區食堂開展以「節約糧食,文明就餐」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黨總支、院團委和部分師生代表、學生幹部參加活動。
  • 厲行節約 根治「舌尖上的浪費」 高校食堂多舉措節約糧食
    記者近日走訪我市多所高校發現,雖然尚未開學,但「節約糧食、拒絕浪費」已漸成津城高校大學生和食堂的行動共識,不僅很多高校大學生的節約意識明顯增強,而且不少高校學生食堂推出節約新招,食堂中浪費糧食的現象明顯減少,節儉在校園中逐漸蔚然成風。在天津大學的食堂內,「珍惜糧食」「節約」等字樣的主題宣傳滿眼皆是。隨著學生陸續返校,食堂裡打飯的師生逐漸增多。
  • 嘉陵:一紙紀律檢查建議書帶來「舌尖上的節約」
    ……近日,前來嘉陵區政府機關食堂就餐的幹部職工發現,食堂內不僅張貼著一張張醒目的宣傳標語,還有工作人員專門「站崗」,提醒前來就餐的幹部職工厲行節約、適量取餐、杜絕浪費。「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以前有的同志就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費,現在大家明顯變得更加自覺。」「適量取餐,拒絕浪費,每個黨員幹部都應該帶頭遵守。」前來就餐的幹部職工對機關食堂的做法紛紛點讚。
  • 節約糧食 重慶大中小學這樣做!
    9月25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了解到,開學以來,重慶各大中小學校響應「節約糧食」的號召,開展了豐富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創設了許多節約妙招,師生們爭做厲行節約的行動者。學校青協組織學生志願者在食堂充當「勤儉節約勸導員」,對校園中的餐飲浪費現象進行制止和勸導,引導學生主動打包,食堂也將有償提供環保打包盒、打包袋。目前,學校師生積極踐行「光碟行動」,成為「光碟俠」是當前西政校園文明餐桌新風尚。
  • 石家莊市大中小學校建立節約糧食管理制度
    石家莊市教育局日前就做好大中小學節約糧食提出要求,要求各學校通過校長(老師)陪餐制,引領學生養成節約感恩、杜絕浪費的文明習慣,建設節約型校園。石家莊市各學校將建立校園食堂就餐監督管理和學校節約糧食管理制度,指定專人加大食堂就餐巡視力度,強化學生自我教育和管理,引導學生樹立糧食安全觀,遵守餐桌文明,拒絕鋪張浪費。結合實際,科學營養配餐、提高飯菜質量。
  • 「江南糧倉」江西倡導節約糧食「新食尚」出妙招
    江西理工大學供圖中新網南昌8月14日電 (李韻涵)用「光碟」換水果、倡導「小碗菜」……連日來,江西各地頻出妙招,倡導節約糧食「新食尚」。「只要把盤裡的飯菜吃乾淨了,就獎勵一個水果。」「這個活動能夠引導同學們參與光碟行動,避免鋪張浪費,讓大家形成一種自主節約的意識。」劉富強認為,這種形式還可以減少食堂阿姨的工作量,讓阿姨不用那麼辛苦。江西理工大學校園服務與校產管理中心主任王俊懿表示,學校舉行「光碟換水果」活動期間,每天能減少三分之二以上的浪費,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也將把這個活動延續下去。
  • 超九成受訪家長認同節約糧食應成為孩子重要品質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2000名未成年孩子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8.3%的受訪家長表示會教育孩子節約糧食,71.6%的受訪家長會告訴孩子一粥一飯來之不易,要珍惜糧食。97.8%的受訪家長認為,節約糧食應當成為孩子成長中重要的品質。
  • 校園節約新風尚|西電食堂推出「小份套餐」殘食減少三分之一以上
    編者按:有一種習慣叫「節約」,有一種節約叫「光碟」。大中小學校園食堂,是節約糧食的重點區域,為響應「節約糧食」倡議,「學習強國」陝西學習平臺、西部網、陝西頭條特推出「校園節約新風尚」專題,關注陝西學校在抵制浪費、節約糧食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讓節約糧食的理念深入學生心中,影響更多家庭踐行節約理念。
  • @西安各學校「節約糧食」行為將納入學生考核
    加強食堂管理,把落實餐飲節約的各項措施貫穿食堂管理的各個環節,最大限度減少糧食浪費;教育師生在家庭中傳承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帶動督促每名家庭成員樹立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觀念,珍惜來之不易的糧食,自覺養成艱苦樸素習慣;教育師生帶頭在全社會倡導健康、文明、節儉的餐飲消費方式,適量點餐、理性消費、文明用餐,自覺踐行「光碟行動」,切實防止「舌尖上的浪費」,以自身的示範行動帶動更多人踐行節儉節約新風尚,共建節約型社會
  • 開學第一天,上好「節約糧食」第一課!通城五千名中小學生籤節糧「軍令狀」
    香城都市報訊(通訊員 李世鵬 桂麗娟 皮江星) 「同學們,我們算一筆帳,倘若每個人每天節約一粒米,那麼14億人可節約多少?八千公斤啊,一年可以節約近三千萬斤,折合人民幣是6千多萬元,可以蓋60座希望小學呢,可以讓很多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你們有沒有觸動啊?」9月1日上午,在通城縣城關中學的教室裡,班主任盧凡老師正在組織全班學生開第一節主題班會。
  • 蘭溪:開學第一課 從節約糧食開始
    9月2日,中共蘭谿市委宣傳部、蘭谿市融媒體中心、蘭谿市教育局共同推出了開學第一課——《浪費可恥 節約為榮》,通過詳實的數據、身邊浪費現象以及拒絕「舌尖上的浪費」的各類做法,用事例來教育孩子們浪費糧食的危害性和節約糧食的重要性。
  • 節約糧食從娃娃抓起,這個幼兒園的做法很有趣!
    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而不是說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費得起就可以浪費。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為。培養節約意識,要從細微處做起,從小時候開始。下面這個幼兒園的做法就很接地氣。,來之不易」,珍惜糧食就是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果實的道理。
  • 光碟行動倡議書丨節約糧食我先行,反對浪費樹新風
    小小餐桌文化,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尊重勞動、珍惜糧食的美德。節約糧食、文明就餐、光碟行動,不僅是個人良好素質的體現,更是一種勤儉節約的美德。我們是新時代的學生,更要從小養成愛糧節糧的好習慣,從我做起傳承勤儉節約,這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 「光碟」 成共識 高明學校多種形式倡導學生節約糧食
    記者觀察到,學生在食堂就餐基本能做到按需點餐、適量點餐、積極「光碟」。「要讓學生愛惜糧食,不能只靠老師來教育,食堂大廚做的菜好吃點,學生們愛吃,自然就不會浪費了。」滄江中學後勤服務中心主任助理嚴能基說,一頓午餐也是一堂食育課,不僅能教育學生要節約糧食,還能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 拒絕餐飲浪費 甘肅多所高校多舉措節約糧食
    「節約糧食、拒絕浪費」已漸漸成為高校大學生和食堂的行動共識,不僅大學生的節約意識明顯增強,而且學生食堂也推出不少節約新招,浪費糧食的現象明顯減少,節約糧食在校園中逐漸蔚然成風。小餐桌,大文明,承載的不僅是人類的生生不息,更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尊重勞動、珍惜糧食、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通過班會,使同學們對文明就餐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讓校園的學生們進一步明白用餐禮儀的重要意義,更懂得了要節約糧食、愛護公物。從而促進了學生養成自覺遵守公共秩序、文明用餐的良好生活習慣,共同積極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