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暑假前,在接送兒子的校門口,好幾家培訓機構發宣傳單,我一直沒搭理。直到後來了解到兒子班上孩子都在上各種興趣培訓班之外,還在補習語文數學英語等,加上兒子學習成績一直倒數,正好有一家機構優惠,100元可以上半個月的課,想著孩子成績不好,就給報了名。
然後加入到了這個群,裡面就看到了有個家長要退課。原因是給孩子報得太滿了。有多滿呢,暑假期間,從早上到晚上,基本上沒有空閒的時間。從早上到中午,午休都沒多少,一直到晚上,數學語文英語書法,晚上還有遊泳課。這比大人上班還累呀!
群裡有另外一個家長就說了,還是不要給報太多班了,給孩子壓力和焦慮感,給自己焦慮感,然後艾特了所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自由快樂中成長。然後退群。
但後面的家長沒幾個退群的,依舊堅持給孩子上培訓班。
當然,這些家長都是素質很不錯的,報不報培訓班,在於自己的選擇,不報或者退群,是因為報的太滿,或者不想給孩子太大壓力等。但報補習班的,肯定是為了讓孩子的學業能跟上,能超越其他孩子,以後能成為一個成績相對優秀的孩子。這都能理解。各人根據孩子和自己的情況選擇就行。
但也有些家長,非常抱怨報培訓班這件事,認為學生拼命報培訓班,製造了一種焦慮和緊張的社會風氣,也造成了不公平競爭,所以呼籲禁止興趣班之外的文化課補習班。
我之前就有一個朋友,很反感那些培訓班,尤其是文化課培訓班。提起現在那麼多培訓班,一個個收費高昂,家長們卻一個個瘋狂報名,什麼小學就開始報寫作、奧數、英語等等,到了中學各個文化課程都要報培訓班。學了書本上的,還要學一堆書本外的,做了一套又一套題,把孩子都學成機器人了。朋友對此深惡痛絕,認為這樣的社會風氣製造了緊張的應試氛圍,弊大於利,孩子沒有一個自由歡快的成長環境,沒有很好的培養孩子多種素質能力,就讓孩子做題考試了。他說的很有道理,也埋怨、批判的很有道理。
但是,後來,我的這位朋友也給孩子報了文化課。因為,他們孩子的成績在班上一直倒數,老師都看不過去了,讓好好想辦法給補補課,他只有給報培訓班了。因為一個班上,都在報培訓班,都學習考試很厲害,就他家沒有報培訓班的孩子,成績比較差。可能也有個別沒有報名的,但人家孩子可能聰明些,但孩子不同啊,你差了,落伍了,要不要跟上呢?結果報了之後,還真的好了點。
所以,對於要不要報培訓班,培訓班到底好不好,也是眾說紛紜。
雖然很多家長埋怨,但另外的家長卻依舊瘋狂給報名,甚至報得很滿。你不服也罷,這是別人的自由。你也不能怪別人拼命學習。
這世界上人和人不同,我見過的孩子裡面,有些真的很厭學,對於到培訓班上課很是牴觸。對於這樣的孩子,真的不要再報那麼多培訓班了。
而我也見過不少這樣的孩子,你不讓他上培訓班,他就給你急。他就要上更多更多的培訓班,是自己要求。他看到班上有人報,他就要報,他很好學,很上進。那你就努力給報。
當我們走入社會,會發現這世界上的很多問題都要辯證地看待,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辯證地看,那就是很多事情沒有絕對的錯或者對,就像報培訓班,可能對有些孩子就是對的,給了他機會、平臺,他會學得更好。不然閒著就是浪費,他很上進啊!
可是對別人是良藥,對有些人就是毒藥。你讓有些孩子每天不停地去學習上課,就想讓他去上墳、上刑一樣。這樣的孩子,你就想著先調整好他的狀態再說,或者先別讓急著補習文化課了,先去整點其他訓練性格和行為的活動。
然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地選擇,要不要報,要報什麼,要報多少等。總之,我認為沒有必要絕對化,根據自己情況和外界情況來確定就行了。也要辯證看待這個問題。
總之,家長還是不要太為難自己,太為難孩子,不要一邊埋怨各種培訓班,一邊又瘋狂給報。這種焦慮感,或許來自外界的壓力和風氣,讓人覺得焦慮,所以要去報。
就像現代人都活得累,還不如過去幾十年的人活得輕鬆,那時候生活簡單、也沒有多少欲望和壓力,現在呢?但你能回到過去嗎,讓你回到山村過那種悠哉樂哉的日子你願意嗎?所以,還是要面對現實,但也不要完全人云亦云,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選擇差不多的適合自己的就行了。
不想讓孩子有焦慮感,那就自己先別有那麼強的焦慮感。讓孩子學會從容面對,需要報就報,覺得學習已經可以了,就可以不報,或者報點興趣班等,也不用太滿,適而可止吧!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小蟲大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