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圖公開課專題課程《絲綢之路與絲路之綢》講課現場
當前,網際網路已經融入社會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人們的閱讀習慣和學習模式正在轉向多元化。大規模開放式在線課程(MOOC)是新型網絡學習平臺,逐漸成為網際網路時代國民教育的重要方式。2014年6月,中宣部副部長黃坤明同志在國家圖書館調研時,要求國家圖書館認真謀劃,面向社會,舉辦歷史文化方面的公開課,並帶動全國各級圖書館開展面向社會的大講座,用便捷的方式把正宗的精神食糧輸送給廣大人民群眾。根據黃坤明同志的指示精神,國家圖書館精心策劃,全力籌備,於2015年4月23日正式推出國家級公共開放課程平臺「國圖公開課」。
「國圖公開課」致力於為社會公眾提供成體系的國民通識教育課程,鼓勵高尚精神追求,引導正確輿論導向,以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塑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重心,以服務國家戰略、提高公眾生活品質為主線,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思想價值的挖掘,梳理和萃取中華文化中的思想精華,以通俗易懂的表達形式,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為人們的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提供豐富的國家級開放課程資源。
一、逐步完善精品課程體系
截至目前,結合傳統文化傳承、「一帶一路」戰略和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等重點和熱點領域,策劃了《漢字與中華文化》《絲綢之路與絲路之綢》《天地同和道法自然——論古琴的文化精神》《中國的對日戰爭與日本的戰後處理》《崑曲》《中國大發明》等六門精品課程,已製作完成40講,發布上線22講。除新建課程,「國圖公開課」整合已有講座資源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精品講座系列,內容涉及經典閱讀、歷史文化、抗戰史實、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音樂欣賞、兒童教育、休閒生活等多個專題領域,共900餘場精品講座。同時為促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國家圖書館發揮自身優勢,依託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十餘年來遴選的數百種優秀圖書,邀請作者、評委和知名學者,從個人閱讀體驗出發,開展精品圖書推薦,為營造社會閱讀氛圍,培育公眾閱讀習慣,提升國民綜合素質提供高質量的導讀資源。讀書推薦欄目已製作31期,發布上線19期。
二、創新多元服務形式
「國圖公開課」自上線服務以來,不斷拓展線上線下多種服務形式,已初步形成了覆蓋全媒體、多終端的服務網絡。一是提供基於課程的知識服務。「國圖公開課」立足於國家圖書館館藏資源優勢,將與課程有關的背景知識、文獻信息,以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的形式嵌入課程之中,圍繞課程內容形成知識網絡,使讀者在聽課過程中,能夠隨時進行文獻閱讀與知識學習,實現對課程內容的準確理解和融會貫通。二是提供基於用戶體驗的個性化交互服務。「國圖公開課」為所有註冊用戶提供個人學習過程管理、內容分享與推薦、學習筆記添加、學習交流討論、在線師生互動等服務。目前,全國各省市公共圖書館的655萬實名用戶無須再次註冊就可以獲得「國圖公開課」的服務,用戶還可以使用個人QQ、新浪微博等社交網絡帳戶進行關聯登錄,並利用社交媒體直接分享學習內容。三是提供基於雲端的全媒體服務。「國圖公開課」利用雲計算技術,開通全國各區域的網絡加速服務,為讀者提供流暢的視頻課程訪問服務。「國圖公開課」服務已覆蓋手機、平板電腦等智能移動終端和網際網路電視平臺,用戶可以隨時、隨地、隨身進行自主學習。
三、開展立體宣傳推廣
為擴大「國圖公開課」的社會影響,吸引更多人走進公開課,國家圖書館調動各方面資源,進行全方位的宣傳推廣,成效顯著。截至目前,「國圖公開課」網絡訪問量月均45萬人次,平均每天1.5萬人次,並保持攀升態勢。
一是利用國家圖書館已有平臺進行宣傳推廣。目前,對「國圖公開課」的宣傳已覆蓋國家圖書館的網站、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掌上國圖、光明網「國圖播報」、有線電視「國圖空間」等所有服務平臺,特別是利用微信自媒體平臺招募現場觀眾,反響熱烈。
二是統籌全國公共圖書館聯合開展宣傳推廣。國家圖書館向全國各級公共圖書館提供「國圖公開課」共享服務,同時將部分課程視頻通過鏡像形式提供給黑龍江、江蘇、福建、安徽、四川、貴州等10家省級圖書館,並通過這些圖書館向當地公眾提供服務。
三是藉助社會力量開展宣傳推廣。國家圖書館與傳統媒體、網絡媒體開展廣泛合作,截至目前,已先後與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網際網路電視、中國網、優酷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北京人民廣播電臺達成合作意向,長期播出「國圖公開課」的專題課程和讀書推薦節目。
四是通過舉辦特色活動促進宣傳推廣。國家圖書館通過在重大節日、重要紀念日舉辦特別活動,擴大「國圖公開課」的社會關注度和影響力。例如,4月23日世界讀書日之際,「國圖公開課」特別邀請著名天文學家、科普作家卞毓麟先生和哲學家、作家周國平先生分別做了題為「閱讀與科學」和「閱讀與生活」的精彩演講,社會反響熱烈。在抗日勝利70周年之際,「國圖公開課」開辦抗戰主題課程,並首次嘗試舉辦媒體開放日,有60多家媒體進行了報導或轉載,國際廣播電臺還以日語、義大利語和越南語對外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