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小威:14歲入少年班,34歲成哈佛教授,與諾貝爾擦肩而過成「無冕之王」

2021-02-08 博愛雜誌
獲得科學突破獎的華裔女科學家莊小威有很多頭銜:生物物理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學化學和物理雙學科正教授。2019年11月1日,筆者專訪了莊小威的父母。跟隨著他們的講述,筆者帶您走進莊小威鮮為人知的成長故事。

莊小威父親莊禮賢和母親朱仁芝退休前均是中國科技大學教授。朱仁芝說:「比智力更重要的是品格和胸懷。胸懷廣闊,格局就大,看得就遠。小威從小就是一個心胸寬廣的孩子,但我們從未給她設限,教導她如何去做。現在看來,讓孩子養成大胸懷的最好方式,除了父母做好表率外,就是鼓勵孩子多讀名著,多讀偉人的傳記,讓孩子從小學會用偉人的眼光來看社會和自己。」


小威自上小學後,就酷愛看課外書,尤愛看中外名著。讀到精彩處,她會摘錄下來。那模樣兒,比學習課本知識還要認真。


1985年,13歲的小威以600多分的狀元成績進入蘇州中學科大預備班學習。當時,班上有個叫小桐的同學很喜歡拿別人東西,同學們很不喜歡他。


一次,小桐拿走了小威的一個鑰匙扣。這個鑰匙扣是爸爸出差時,特意給她買的,很漂亮。被小威發現後,小桐不僅不還給她,還把鑰匙扣扔進了水池裡。不久後的一天,小桐拿同學的錢被發現了。學校認為小桐偷拿別人的錢是品行問題,決定開除他。



小威知道後,趕緊跑去找校長。她對校長說:「如果開除他,他一輩子就完了,他很可能破罐子破摔。您給他一個改正的機會吧!」


校長聽了覺得有道理,就讓小桐暫時留了下來。有的同學很不理解,就問小威:「小桐也拿了你的東西,你為什麼還替他說話呢?」小威笑笑說:「其實,小桐是跟我開玩笑的。」


後來,小桐在小威的幫助和鼓勵下,漸漸改掉了偷盜習慣,學習也進步了很多。


班上還有個叫小宇的調皮孩子,特別愛惡作劇,喜歡往同學身上砸石子扔東西。有一次,小宇跟一位同學哄鬧,把一塊尖利的石頭砸在了無辜的小威臉上。小威的臉頓時破了一個血口子。朱仁芝很擔心,她對小宇說:「如果砸到眼睛,後果不堪設想啊!小宇媽是我同事,我明天跟她說下,讓她督促小宇改掉亂扔東西的壞毛病。」


小威卻著急地說:「媽媽,你一定要提醒阿姨不要打小宇,讓阿姨心平氣和地跟小宇講向別人亂扔東西的危險性就可以了。」


1991年,小威從中國科技大學本科畢業後,考取了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出國前期,在中科大校門口,小威遇見了一位剛刑滿釋放的同學小翔。看見小威,落魄的小翔急忙低著頭匆匆跑開了。小威追上小翔,主動跟他握了握手,然後不動聲色地鼓勵道:「你還記得當年我們跑步比賽嗎?我每次都跑不過你,你永遠都是我眼裡的Number one。」



不久,小翔的媽媽在街上遇見朱仁芝,她緊緊握著朱仁芝的手說:「小威那麼好,但一點兒都沒瞧不起小翔,小翔特別感動。他說,就憑小威的這份友好真誠,他也要活出個人樣來。」



小威讀5年級時,有一天,父親莊禮賢指著桌上的一杯水問小威哥哥:「這水杯受了多少力?」哥哥回答:「有水的重力,還有桌子的支持力。」


一旁的小威眨眨眼睛說:「還有一個空氣對水杯的作用力。」莊禮賢大喜,還未接觸到物理的小威已經表現出物理學科的天分來,有那麼一瞬間,這個研究空氣動力學的教授特別想把小威培養成物理學科方面的人才。但轉念一想,還是順其自然的好。如果她對物理感興趣,自然能學好物理。但倘若跟她提具體要求,條條框框限制她做不喜歡的事情,她反而會產生逆反心理。


小威從小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異,沒有偏科,每門功課都學得很棒。所以莊禮賢夫妻既不想做阻力也不想做助力。他們想讓小威自由發展,快樂學習才是最重要的,相信快樂的孩子做什麼事情都能做好。


當時,小威父母工作也特別忙,忙著科研和帶學生,根本沒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管小威的學習。而在家庭教育中,往往身教大於言傳。看到父母認真工作和生活,小威自然也會模仿父母去做。她很早就懂得:每個人都要各司其職,自己事自己做。



在莊禮賢印象裡,小威從讀小學到大學,學習一直都很輕鬆,但她有一個特點,就是在學習時,特別地專心致志,不願意受到外界打擾。一道題弄不懂,她就非要搞明白為止。


小威上初二的一個周末,朱仁芝做好午飯喊她吃飯。小威正在書房專心做一道物理題,聽到媽媽喊吃飯,她就走出了書房,但她臉上明顯不高興,不說一句話,吃飯也心不在焉,巴拉幾口飯後,就又去書房做題了。


在父母順其自然的態度中,小威順著自己心意和興趣,漸漸地對物理學有了強烈的學習動力和探求欲望。


1985年,中國科技大學和北京一所中學組織了一個全國性的少年物理競賽。13歲的小威作為中科大的參賽選手,與清華大學附中和北京大學附中的參賽選手一同比賽。當時,莊禮賢和朱仁芝只是抱著就此機會帶小威去北京玩一玩的心態參賽去了,對是否得獎並沒太在意。


夫妻倆帶著小威在北京開心放鬆地玩了幾天後,小威蹦蹦跳跳地參賽去了。參賽完,她就隨父母開開心心地回來了。沒想到幾天後,光明日報登出了這次競賽的新聞,小威拿了競賽一等獎。


進入中國科技大學讀本科後,同學們都稱小威為「學霸威」。她是同學們眼中的全才,幾乎所有知識都能隨口道來,而且還把物理學中《理論力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和《熱力學、統計物理》這四大力學全考了個滿分。這個紀錄至今無人打破。



到伯克利加州大學讀研後,小威選擇了實驗物理這個光學研究領域。1994年,小威研究生畢業。之後,她在伯克利加州大學繼續攻讀物理學博士。



1996年3月的一天,小威的導師沈教授對她說:「我答應了一個邀請,後天要去加州做一個學術大會的報告。但我實在抽不出時間,你幫我去做這個報告吧。」


小威也不推辭,她笑著說:「好,那我去準備一下。」但沈教授卻遭到了克利加州大學其他教授的責備。他們提醒沈教授:「參加這個學術大會的都是科學家,你怎麼能讓一個研究生去做報告呢?」


但沈教授仍決定讓小威去做報告,他說:「我相信小威。」果然,小威沒讓沈教授失望。小威做完報告後,臺下很多人一直在向她提問,各種各樣的問題,小威一直對答如流。


那次報告,讓原先反對小威去做報告的教授們刮目相看,他們都說沈教授沒看錯人,小威是青出於藍勝於藍。


莊禮賢說:「小威就是這樣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她的大膽,還表現在喜歡冒險上。」


1997年,25歲的小威博士畢業,美國不少學院給她拋來橄欖枝,邀請她去任教,小威選擇去了史丹福大學。史丹福大學原先給小威的職稱是助理教授,可卻臨時改了說法:「你先讀我們學校的博士後,再多做些科研。等你博士後畢業,你再做助理教授。」



小威一向不拿失敗當回事。那些年讀的古典名著,讓她的眼光長遠,思維深邃。在科研道路上,她一直警醒自己「不浮躁,不急於求成,不急功近利」。於是,小威又重整旗鼓,投到史丹福大學物理學教授朱棣文旗下去做博士後。


1998年的一天,小威跟隨朱棣文在實驗室做科研。她突發奇想,於是就對朱棣文說:「我想嘗試在別的科研領域做些新的東西。」朱棣文就問她:「要不要做生物?」小威笑著說:「Why not?」就這樣,她從多年的物理學研究領域跨入到了陌生的生物學研究領域。許多人看來,這是一個冒險的嘗試。但在小威的字典裡,葆有「動力、眼界和深度思考」的無畏精神,才能在科學領域深耕細研出成果來。


時間如沙漏,時間對於小威這種勇敢、堅定、一往無前著的科學家來說,更寶貴。2001年,小威博士後畢業,先後被哈佛大學聘為助理教授、化學和物理雙學科正教授。在哈佛的每一天,小威幾乎把大多數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科研上,而且全年無休。


科研做得好,就一定會被認可。小威在科學世界的成就,取得了業界內的公認。這些年,她先後取得了麥克阿瑟天才獎、賽克勒國際生物物理學獎、美國科學院分子生物學獎等獎項。2018年10月17日,她又獲得了2019年科學突破獎。當接到父母的祝賀電話時,小威哭了。多年來,她遠離著父母。雖然每天都記著給父母打一個電話,但對他們的思念以及歉疚,卻與日劇增著。


朱仁芝動情地說:「我期待跟女兒相聚的時刻。我夢見外孫女長高了,小威長胖了,然後我們一家人手牽著手在查爾斯河畔漫步……」


來源:《博愛》 

   編輯:李頎


相關焦點

  • 她15歲就考上中科大少年班,被譽為化學無冕之王,卻加入了美國籍
    她15歲就考上中科大少年班,被譽為化學無冕之王,卻加入了美國籍莊小威有一個好的家庭,父親和母親退休前都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在父母親的影響下,她打小就愛科學,喜歡物理這種嚴謹的推理之美。莊小威就已經展露出她的才華,表露出了遠超出同齡人的聰慧。在父母不在家時,她以五歲的年齡,就能自學煮飯炒菜。
  • 無冕之王——莊小威
    1985年,13歲時轉入離家較近的蘇州中學首屆中科大少年班預備班 。1987年,以高考600多分的成績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 ,在校期間取得了理論力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統計力學四大力學的滿分 。1991年,19歲時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業,獲得物理學學士學位,之後赴美留學,師從沈元壤。2012年5月1日,美國科學院公布新晉美國科學院院士名單,中國科大少年班校友莊小威名列其中。
  • 她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四大力學滿分傳奇紀錄,哈佛雙聘教授
    天才少女、 中科大少年班、 與諾貝爾獎最接近的華人女性、美國科學院最年輕華裔院士、哈佛大學雙聘教授、第一位獲美國「天才獎"的華裔女科學家、以她名字命名的哈佛實驗室...
  • 她15歲考入985名校,34歲成哈佛大學雙學科教授,今再獲美國大獎
    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莊小威1972年出生於江蘇如皋,也許是遺傳了父母(退休前都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的大好基因,她從小就表現出了在學習上的天賦。在如皋與爺爺奶奶生活了5年後,1977年莊小威被父母接到合肥,並直接入讀了中科大附小二年級,但學業始終在班上處於領先水平。中學時期,莊小威拿到了全國中學生數理化競賽第一名,憑藉此獎項被推薦到了科大少年班預備班。1987年,15歲的莊小威以高考600多分的好成績,順利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就讀專業物理學。
  • 【物理女神】她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四大力學滿分的傳奇紀錄,哈佛雙聘教授!
    天才少女、 中科大少年班、 與諾貝爾獎最接近的華人女性、美國科學院最年輕華裔院士、哈佛大學雙聘教授、第一位獲美國「天才獎"的華裔女科學家、以她名字命名的哈佛實驗室
  • 史上最可怕的中科大少年班,看完後忍不住感慨太牛了
    中科大少年班,起初叫「預科班」,後來改名叫「少年班」,最初由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教授的倡導下,在鄧小平、方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支持和推動下於1978年創立。三、無冕之王,難以打破的神話1972年出生的莊小威,憑藉著對物理的熱愛,一向不太在意成績的她,最後竟考了個四大力學課程滿分,一舉成為中科大少年班難以打破的神話
  • 莊小威:14歲考上中科大,留學後入籍美國,也曾貢獻中國
    莊小威的頭銜很多,比如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物理學雙聘教授等。除此之外,莊小威還是一位神童,是我國著力培養的學生,不過留學後入籍美國。莊小威,1972年出生於江蘇省如皋市。她的父母親均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
  • 中科大尹希31歲成哈佛正教授
    9月初,美國哈佛大學物理系網頁上發布了一條一句話消息「尹希晉升到正教授」,這短短一句話背後的信息量可大得很。據中科大官網早前的一篇採訪報導,尹希在小學二年級時,就對媽媽大學時學的微積分課本產生了濃厚興趣。「媽媽,你讓我看吧,我保證不影響學習,看微積分對我來說是一種享受,我愛看」。 跳級之後,9歲半的尹希考入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實驗班(簡稱少兒班)。1996年,不到13歲的尹希考入中科大少年班。
  • 中科大畢業生31歲成哈佛正教授
    新華網北京9月18號電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9月初,美國哈佛大學物理系網頁上發布了一條一句話消息「尹希晉升到正教授」,這短短一句話背後的信息量可大得很。  首先,本科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的尹希很年輕,1983年12月出生的他今年還未滿32歲。
  • 14歲進中科大少年班,28歲成哈佛博導!35歲成哈佛正教授!
    人們常說「知識改變命運」,而考入國內有著985、211之稱的雙一流大學,對於一般的學子們來說,真的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而拿今天主人公的事跡來說,就顯得考入國內的雙一流大學簡直就是「小兒科」,她就是蔡天西!
  • 4大力學全滿分,34歲的哈佛正教授,這女孩怎麼做到的?
    然而有人做到了,莊小威,初中開始就上的是中科大少年班預備班,一個不小心就把《理論力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和《熱力學、統計物理》四大力學全考了個滿分。前無古人,後面有沒有來者目前還不知道,但即使有來者,估計也是和她一樣的超級學神。
  • 天才科學家之莊小威
    莊小威15歲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在校取得四大力學滿分的成績。2014年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因為當年獲獎者引用了她的成果。哈佛大學物理,化學兩院雙聘教授,美國科學院,工程院,人文藝術院三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青大名譽教授喜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博弈論無冕王
    昨天上午,青島大學為經濟學家羅伊德·沙普利發去賀電,慶祝他獲得201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沙普利是博弈論領域的無冕之王,他還是青島大學的名譽教授。10年前,沙普利曾來青島參加「2002年國際數學家大會對策論及其應用衛星會議」。
  • 中科大畢業生31歲成哈佛正教授 二年級看大學課本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9月初,美國哈佛大學物理系網頁上發布了一條一句話消息「尹希晉升到正教授」,這短短一句話背後的信息量可大得很。  首先,本科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的尹希很年輕,1983年12月出生的他今年還未滿32歲。在尹希之前,同樣來自中科大少年班的莊小威在34歲時成為哈佛正教授。
  • 神童莊小威: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赴美留學後直接加入美籍
    後來,莊小威被舉薦到北京讀了半年的中科大預科班,當時的一些老教授一直在暗中觀察,他們要看看這個女娃子究竟還有多少潛力。1987年,莊小威參加了高考,沒成想,她竟以600分的成績考入中科大少年班,這個年僅15歲的女孩是當之無愧的神童。不過,這只是一個開始罷了,之後的幾年,她先後取得了「四大力學」滿分的成績,把院裡的幾個物理老師嚇了一大跳。
  • 神童莊小威: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赴美留學後選擇加入美籍?
    《易傳》中有言:「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所謂「三才」,即天才、地才和人才,這是根據一個人的天賦劃分的,從出生之日起就已經註定了。另外,《論語·季氏》中也提到了何謂天才:生而知之者。不得不承認,在這個世界上確實存在少數天賦異稟之人,起碼在智力層面,他們就要超出普通人許多,莊小威便是其中之一。
  • 此人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四大力學滿分的傳奇紀錄,哈佛雙聘教授
    自古以來總有人說起女子無才便是德。考察之後總結原因大概有三個,女子有才易不貞,女子有才命途多舛,女子有才導致政治統治的不穩定。我想這大概是說女子有才就會有錢又有權,會導致很多很多其他的問題出現。1987年,莊小威15歲,正當同齡的孩子都還在奮力備戰高考時,她已經以600多分的高考成績考入了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在學校的時間她學習了理論力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以及統計力學,並且都取得了滿分,如此相像我的大學,整天為高數大物煩惱真是感到慚愧。要記得,那個時候,她還是一個才15歲的孩子。
  • 莊小威:14歲上中科大,「四大力學」均獲滿分,物理系的一大奇蹟
    她14歲上中科大,「四大力學」均獲滿分,讓無數理科生崇拜!她就是中國女孩莊小威。年少求知1972年,莊小威出生於江蘇如皋,她的降臨對於這個家庭來說是巨大的喜悅。由於父母都是老師,忙著解惑授業,並沒有太多的時間照料她,因此在她幼齡的時光中,前五年都是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
  • 美國科學院院士莊小威:莊家有女是奇才—新聞—科學網
    隨便搜索一下「莊小威」三個字,人們大多會被她金光閃閃的履歷震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畢業生,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物理學雙聘教授,「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風光履歷的背後並不是一路坦途,在史丹福大學師從美國華裔物理學家朱棣文進行博士後研究時,莊小威也經歷過整整一年什麼都做不出來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