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家長們而言,小孩問題最多、事情最雜的時候,就是開始上小學、幼兒園的時候。
每當小孩從學校回來,除了學習上的知識問題外,還會碰到一些會讓家長措手不及、無法完美回答的問題。
比方說「被欺負」這問題上,我的女兒從幼兒園回來後,突然說了一句:「爸爸,我在幼兒園被小朋友打了,我該怎麼辦?」
作為家長的你,該怎麼回答?
如果說「他打了你,那你就打回去呀」,而小孩則回覆你「我打了他,他又打我更大力更疼了,該怎麼辦?」
簡單兩句話,足讓家長語塞,問題繼續循環,無法完美解決。
其實作為家長,面對孩子被欺負這問題上,用「打回去」其實無法解決問題,可如果選擇退縮,萬事忍耐、甚至不當回事,小孩無法做到像大人一樣忍讓,能屈能伸,反而會把這樣的退縮做法當成正確,被欺負了也不反抗,慢慢的性格也會變得軟弱,如軟柿子般隨意被揉捏,也不會吭聲。
「孩子被欺負」這問題上,與其說用「欺壓回饋給欺負別人的小孩,直接打回去」,不如把孩子培養出讓人覺得「不好惹」的能力與氣質,把孩子的膽子壯大,遇事不慌,大膽開朗,遇到挫折也不容易退縮,面對霸凌者也不會縱容,反抗回去。
孩子被霸凌欺負怎麼辦?這3條育兒策略,培養小孩「不好惹」能力!
一、要學會維護屬於自己的權利,勇敢說不:
記得小時候有個廣告說:「面對壞事一定要說「不」,不能害怕,否則迎接自己的,只會是不斷的欺凌」
孩子們對「被欺負」或「不願意做的事」敢說「不」,其實是要小孩培養大膽不退縮的性格,讓別人覺得不好惹,因為我們總有面對不公平的時候,面對被欺負時,就要學會維護自己權利與身心安全,大聲拒絕。
作為家長,只要小孩反抗是對的,一定要站在自己的小孩背後維護與支持,才能使小孩面對各種事情,做事更有力量、更勇敢,否則以後被欺凌時,也不會捍衛與反抗,逐漸變得孱弱,怕事又怕出錯。
二、學會策略性躲避,多結交對自己有利、能帶來群體力量的朋友:
不管幼兒園還是小學,總有些小孩非常調皮,到處惹是生非,最喜歡欺負弱小的同齡孩子,而我們就要教導孩子有意迴避、躲避與這類孩子接觸,減少與」喜歡欺凌別人的孩子「交流,減少學壞或被欺負的機會,同時要學會結交性格大膽,有能力處理事情的小朋友。
喜歡霸凌的小孩,最喜歡欺負的莫過於性格孤僻、膽小體弱的孩子,因為這類孩子往往是最容易得手的,也能滿足霸道性格。
所以就需要多結交不怕事的朋友,當我們的孩子被欺負時,這些成為朋友的同學,也能站出來與你共同對抗,減少被欺凌。
結交朋友以及有策略性的躲避,這是培養孩子社交能力與情商的關鍵,不僅是軟實力,也是讓霸凌者覺得你「不好惹」的能力。
三、多讓孩子鍛鍊身體,提高體能,還能防身:
現在很多家長在小孩四五歲、七八歲時送去學習跆拳道、遊泳、拳擊等運動,除了讓孩子身體素質提高,變得更自信,同時還能讓小孩遇到突發事情時,能有個自我保護的能力。
記得之前在網上刷過一個視頻,一個看似斯文的初中生,被幾個同齡學生圍攻欺凌,而這位初中生面對這樣壓倒性情況時,不僅沒慫,還進行反抗,反把這些欺凌的學生反擊打趴下,而且從反擊的動作來看,絕對是「練家子」。
正因為有加強運動的原因,體力得到鍛鍊,擁有了爆發力,保護自己不受欺負,能讓欺負他的同學知道,自己是「不好惹」的,而目的也就達到了。
同時,我們讓小孩通過運動鍛鍊,讓體能強壯後,也要教育他們不能主動欺負別人,否則自己也與霸凌者無異,還要學會面對喜歡霸凌的小孩時,不僅要刻意保持距離外,目光對視時,也不要表現得軟弱躲閃,有著目光接觸,讓霸凌的小孩有著心慌的意識,覺得你並不軟弱,不好惹。
關注@奶爸甘爹,我是兩個娃兒的逗比老爸甘先森,分享育兒心得和問題看法,如果你有對育兒困惑的問題,都可以給我發私信,對觀點有何看法,歡迎大家留言、關注、收藏、分享~
PS: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聯繫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