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反殺霸凌者獲刑8年#
前些日,一條關於學校霸凌事件的案子在網絡上引起熱議,這件事情發生在2014年,霸凌者李小東被被霸陵者陳泗翰反殺,最後陳泗翰獲刑8年,因表現良好,坐了6年監獄的陳泗翰於2020年8月25獲假釋出獄。
看過相關報導的網友大都會為那位小孩抱不平,覺得陳泗翰是被霸凌者,屬於正當防衛,到底是過失殺人還是正當防衛,相信法律自會有公論。
但是對於陳泗翰來說,他為自己的這一步錯深感自責,覺得對不起家人。本是一名成績優異,常考進年級前10的初三學生,全家人本來對他充滿了期望,結果美好的青春時光卻在監獄裡度過。
雖然在獄中考取了法律專業的大專文憑,但他常說:「一張白紙上,如果有一個黑點,那麼,大家看到第一時間看到的只會是這個黑點。」
而陳泗翰的家長,一直覺得對不起孩子,在他的成長中,只是注重他的學習,從沒有教過他要如何保護自己,出了這樣的校園霸凌事後,認為是因為自己的無知,沒能力給他爭取到好結果。
希望他的人生能有一個好的重啟鍵,開始全新的自己,走好自己未走完的路。
校園霸陵屢屢發生,並未停止
近些年常看到關於校園欺凌的視頻流出,那些霸陵者的狂妄和囂張讓人瞠目結舌,其行為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
校園欺凌仍然時有發生,就在前兩日還看到校園欺凌新聞,2020年10月4日,江西萍鄉某校初二一女生被多名男女生輪流掌摑、腳踹。
什麼樣的孩子容易成為欺凌者的目標呢?
校園欺凌者一般喜歡挑軟柿子捏,往往喜歡找不合群的「落單」者下手,通過暴力手段,宣洩自己的情緒或者樹立自己的權威。
這些「落單者」不合群的原因,有的是因為身體外在因素,比如身體肥胖、過於瘦弱、矮小、殘疾、結巴、邋遢等,受到譏笑或歧視而產生自卑,從而不被同學接納,容易被排斥在同伴群體之外。
他們往往容易成為受欺凌的對象,另有一些學生因為性格懦弱、生性膽小、性格孤僻的也易遭受欺凌。
還有一類學生成績優秀,但是性情孤傲,獨來獨往,在班上不合群,也就是智商高情商不高的,這類同學有時也會被霸陵者找藉口施實霸陵。
所以,我們要教育孩子在學校除了要認真學習外,還要多交朋友,交益友,要學會處理好與同學的關係,要增強自身的自信和應變能力。
孩子在學校被霸凌,會給孩子造成什麼影響?
我們在學生時代,或多或少都有見過或者經歷過校園霸陵,如果是自己遭遇過校園霸陵,哪怕時間再久遠,你都會記憶深刻,因為它對被霸陵者的心理傷害遠遠大於肢體傷害。
孩子如果在學校被同學霸陵欺負,又沒有得到家長或者老師的及時關注,並且有效地解決這件事情的話,給孩子遺留的心理陰影是很深的。
1 、可能讓孩子變得膽小懦弱,缺乏自信。
2、可能讓孩子變得抑鬱寡歡,性格內向自閉。
3、可能讓孩子變得脾氣暴躁,缺乏耐心,有暴力傾向。
4、可能讓孩子產生以暴制暴的解決問題的觀念。
校園霸凌一般發生在小學和中學階段為多,特別是中學階段是高發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是青春期的孩子,遇事衝動,缺乏自制力和判斷力,很容易做出衝動的行為。
作為家長,該如何防止孩子在校園被霸凌的發生?
很多時候孩子在學校被霸陵沒有第一時間告訴老師或者家長,因為他們覺得這很丟臉,或者認為老師也管不了,又或者被威脅,擔心會遭到更多的報復。
那麼家長就要通過和孩子的溝通,及時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
1、多關心孩子,並成為孩子情緒上的朋友
很多家長是自行接送孩子,那麼在接送孩子的路程中,就是最好的和孩子溝通的時機。和孩子聊聊天,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有沒有遇到什麼新鮮事情,或者有沒有什麼不開心的可以和家長說說。
孩子放學回家後,不要對孩子愛理不理,也不要讓孩子一回到家就趕進房間做作業。家長要學會和孩子成為朋友,以朋友的身份跟孩子溝通,孩子有事情才願意和家長分享,碰到事情才會向家長尋找幫助。
有時家長可以在和孩子的聊天過程中,掌握到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或者捕捉到某些信息。並從而引導孩子說出家長想知道的事情來。
2、加強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家長不能光顧著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與別人產生一些小磨擦,有時你不犯人,但是別人可能會犯到你。
就象文章開頭的被霸凌者陳泗翰,因為排隊打飯的時候,別人連踩了他幾腳,而引起的矛盾。
所以家長應該平時要給孩子灌輸自我保護意識,告訴孩子誰也不能欺負自己,培養孩子自強的性格,同時也要孩子平時要遠離那些「壞孩子」。
另外也可以讓孩子學一些防身課程,或者是防身術,為的是避免自己受到傷害。並且教育孩子遇到霸陵時,不要硬碰硬,見勢不對,學會逃跑也是保護自己的明智選擇。
3、培養孩子堅強的性格,幫助孩子勇敢說不
平時要培養孩子堅強的性格,我們不欺負人,但也不能被別人欺負。在面對霸凌者,要教會孩子勇敢說「不」,如果你一味地示弱,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繼續被欺負。
只有自己站起來,強大起來,才會讓霸凌者望而卻步,讓孩子勇敢點,在面對學校霸凌,父母態度要堅決,給欺負自己孩子的那些人應有的懲罰,要讓孩子明白,父母永遠站在他這邊,父母就是他最大的保障。
4、要教孩子學會尋求幫助
如果萬一遭遇到校園霸凌,在自己沒有機會逃跑的情況下,首先保護好自己的重要器官,保護好頭部和腹部不受到傷害;
當有機會逃脫時,要抓住機會逃跑,並尋求老師的幫助;在校外遇到霸凌時,要及時報警或者尋找路人的幫助,並及告知家長。
孩子遭遇到校園霸凌,家長一定要安慰孩子的情緒,做好心理疏通和輔導,或者請心理醫生幫助,不要讓孩子心中留下陰影,同時家長要通過合法的途徑,讓對方受到嚴厲的懲罰,不可讓傷害繼續,也不可教育孩子以暴制暴去解決問題,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不管是霸陵者還是被霸陵者,都需要父母能拿出時間來多關心自己的孩子,關心他們的學校生活和心理健康。愛的缺失和家庭教育的野蠻的孩子,更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從而在外界找到情緒發洩的平衡點。
所以我們要多關心孩子的成長,既不要讓孩子成為霸陵者,也不要讓孩子成為被霸陵者,希望校園遠離霸陵,每位孩子能夠快樂地度過學習生涯。
(配圖源於網絡,侵聯刪)
本文原創|小李廣|歡迎關注我 ,一起學習更多的育兒及家庭教育知識,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給小李廣點讚並分享給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