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著無法苟活,面對校園霸凌,學校和被霸凌者都必須堅決亮劍

2021-01-12 騰訊網

近日,「初中生刺死霸凌者獲刑8年」一案在網上引起熱議,眾多網友紛紛表達個人觀點。

有人從專業的角度分析,認為當事人在被人毆打情況下,持刀刺死一人,是明顯的故意傷害行為,應該以故意傷害罪追究刑事責任。

有人從正當防衛的角度分析,認為面對人數數倍於自己的霸凌者時,被霸凌者無法預判事件的走向,人身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法律應該支持其無限制正當防衛權力。

縱觀歷史與現實,人與人之間可能會出現霸凌行為,國與國之間也會出現霸凌行為。

但事實都證明,面對霸凌行為,忍氣吞聲解決不了問題,只會讓霸凌者變本加厲。

《左傳·桓公十二年》中有一個成語沿用至今,叫城下之盟,說的是戰敗國在敵人兵臨城下(或大軍壓境)的嚴重威脅下被迫訂立的屈辱性條約。

仗著國力強盛,違背他國意願,逼迫他國籤訂協議,這是霸凌行為的一種表現。

仗著人多,在校園中耀武揚威,動輒欺負其他同學,這也是霸凌行為的一種表現。

校園是教書育人的聖地,更是培養下一代接班人的關鍵場所,面對霸凌行為,學校應該堅決出手,不能和稀泥,更不能坐視不管。

校園

霸凌只有一次和無數次,對待霸凌者,應該嚴厲打擊,該記過的記過,該退學的退學,該扭送公安局的扭送公安局。

讓霸凌者感受到切膚之痛,才能強制其有所收斂,才有可能讓其改過自新。

面對霸凌者,被霸凌者無需害怕,堅決反擊,大聲呼救,報告學校和家長,正義站在你的一邊。

越是退縮避讓,越會助長霸凌者的囂張,越是忍氣吞聲,越會受到更加嚴重的傷害。

如何有效打擊校園霸凌,美國校園的經驗或許值得借鑑。

上世紀80年代,美國學校的霸凌事件越來越嚴重,主要原因是電腦時代來臨,孩子們喜歡玩暴力電腦遊戲,缺少社交及社交技能訓練,上世紀九十年代,美國校園霸凌達到高峰。

要有理有據地打擊霸凌行為,背後一定需要法律來撐腰。

如今,美國50個州全部制定了反霸凌法,根據法律規定,學校擁有對霸凌行為的懲罰權,對霸凌行為「零容忍」的政策有堅強的法律支撐。

美國法院大樓

一旦學校發現霸凌事件,或者有學生報告霸凌行為,必須立即進行查證並對霸凌者進行處理。

嚴重的霸凌行為,可以直接開除施加霸凌行為的學生。

涉及刑事犯罪的,司法部門應及時介入,進行司法調查。

如果案情更加嚴重,即使霸凌者是未成年人,也可以按成年人判罪。

俗話說打蛇打七寸,霸凌者有恃無恐的根源,就在於認為沒有法可以治他們,一旦有了明確的法律規定,霸凌者將會束手就範。

近年來,我國各地為防止校園霸凌也採取了許多有效措施。

上海市6部門曾共同印發《關於加強本市中小學校法制副校長工作的若干意見》,這個文件中明確表示上海市中小學最少應該配備1名法制副校長。

學生

法制副校長負責哪些工作?

他的主要職責就是負責治理校園霸凌方面的工作,督促學校建立完善的方案。

希望未來學校反對霸凌行為的措施和制度更加完善,確保學生安全、安心地學習。

相關焦點

  • 《失物招領》反思校園霸凌:面對霸凌者,唯有「愛」可救贖
    校園霸凌一直是社會密切關注的話題,最近一部動畫短片《失物招領》把校園霸凌的現實狀況和反思都拍了下來。它談到的是愛對小霸凌者&34;的教育意義,還有家庭教育中如何利用愛幫助孩子的現實方式。動畫片中,學校的角落裡安安靜靜地躺著一個失物招領的小盒子,裡面裝滿了小孩子丟失的玩具、書本、文具,但是所有人都把這些東西遺忘了。
  • 每年有1300萬孩子遭受到校園霸凌,霸凌者和被霸凌者都有這些特點
    前不久很熱門的電影——《少年的你》,其中反映了當代一個社會性問題:校園霸凌事件,其真實性和激烈性都引發了很大的震撼,很多家長在看完這部電影後,對自家孩子在學校裡的生活多了幾分擔心。其實霸凌事件可能每時每刻都在發生,不不僅僅是發生在孩子身上,也可能是發生在大人身上。
  • 霸凌者和被霸凌者,他們都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
    【羅玲專欄】霸凌者和被霸凌者,他們都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原創作者|羅玲01近日,校園題材的電影《少年的你霸凌的範圍從簡單的一對一到複雜的團體霸凌,其中必然包括一個或一個以上的霸凌者,以及未必每起霸凌事件皆有的協助者。霸凌可以發生在任何人際互動的場所中,包括學校、家庭、工作場所、社區等。霸凌行為可能透過言語、肢體、集體、網絡、電話、文字等媒介行為,使被霸凌者在身體、心理、社會適應中(一項或一項以上)受到傷害。
  • 霸凌者的4個心理根源:如何擊敗校園霸凌、網絡噴子們?
    現在有個詞非常流行,叫做「霸凌」,比如校園霸凌、網絡霸凌(也就是網絡噴子)等。「霸凌」這個詞來源於英語單詞bully的音譯,意思就是「欺負弱小者、威脅恐嚇」。有些霸凌者從小在暴力的環境中長大,比如他的父親會經常毆打自己和母親,導致他產生一種錯誤的認識—暴力解決一切問題,暴力是強者的象徵。有些霸凌者本身就是沒有本事的弱者,長期的弱者的處境,使他特別壓抑,特別自卑。因此,他把氣撒在了比自己更加弱小的人身上,比如小孩子、女人、老人,來滿足卑微的自尊心。
  • 「原創」面對校園霸凌,你咋辦?
    有些受害者可能終其一生都走不出被霸凌的心理陰影。  二、校園霸凌中存在的不同角色了解霸凌中不同角色的意義在於:在幹預霸凌時,我們不能將視角局限於直接參與霸凌行為的學生,霸凌行為對每一孩子都會造成傷害。  霸凌者。
  • 14歲小明星遭校園霸凌,優秀的孩子更容易被霸凌,怎麼辦?
    雖然,後來,疑似小戲骨某位小演員的後援團和學校都進行了闢謠,但毫無疑問,這位小演員真實存在,而這位小演員被校園霸凌的事實也真實存在。而這個「演而優則被霸凌」的14歲孩子,正是無數因為優秀而被排擠的孩子縮影。
  • 日本學校霸凌創歷史新高,面對校園暴力,父母該怎麼辦?
    10月18日據外媒報導,日本教育部發布一項調查顯示,2018年度校園霸凌事件超54萬起,創歷史新高。其中42萬起涉及小學,初中為9萬起,高中為1.7萬起。在校園霸凌類別中,嘲笑和誹謗約佔50%至70%。使用個人計算機和手機的在線欺凌案件增加至16334件。
  • 在校生遭受霸凌,卻竟被勒令退學?家長們必知的5大校園暴力問題
    至於這間知名女校的說法則是:(疑似)霸凌事件的兩方是從幼稚園至今都是「朋友」,校方在獲報霸凌事件後已嘗試將兩人在課堂、班上分開,但一到下課或放學時間,(疑似)霸凌受害者卻會主動接近(疑似)霸凌者與其朋友。
  • 少年的你:每三個孩子中就有一個被霸凌,怎麼給孩子做霸凌教育?
    但是他成長的破碎和經歷的殘酷,都讓他身上帶著一種與年齡極度不相符的老成和痞氣... 在沒有光的地方,陰影更深。 在匱乏愛的地方,成長更痛。 在家長缺席的地方,霸凌者更肆虐。
  • 影后馬思純曾遭校園霸凌:面對霸凌,如何拯救少年的你?
    校園霸凌對被霸凌者的傷害無疑是十分嚴重的,除了身體上的傷害,如被抓頭髮、被打出血、被拉扯衣物等。對於這部分人下手代價小,所以霸凌行為也就肆無忌憚。 3.環境對霸凌行為的縱容,使霸凌者變本加厲 如果在一個環境裡,大家都對於霸凌別人的行為坐視不理,甚至起鬨,添油加醋,那麼,被霸凌者就很容易陷入孤立無援的狀態,也會有越來越多人加入霸凌的行列,霸凌者也會變本加厲。
  • 謹防對言語霸凌的群體性忽視
    實施方法中明確指出,給人起侮辱性綽號也屬欺凌——學校在進行批評的同時可給予懲戒,嚴重者可以給予留校察看、勒令退學、開除學籍的處分。明確提出「給人起侮辱性綽號也屬欺凌」打破了過去大眾對於霸凌的認知。2017年《看見校園霸凌:公共認知調查數據報告》顯示,我國大眾對霸凌造成的心理傷害的關注程度遠低於對物理傷害的關注程度。
  • 被霸凌者:自殺!or 殺人!容易被霸凌的孩子,都出自這樣的家庭
    而這些只是冰山一角,大部分霸凌根本不會出現在公眾視線,因為大部分孩子會選擇沉默,而大部分學校和老師根本意識不到這是「霸凌」。騰訊曾做過一次校園霸凌的樣貌調查,3萬6千名網友參與調查,超過一半的人親身經歷過校園霸凌,其中有1/4的人欺負過別人,而其中的絕大部分霸凌者也都被別人欺負過。
  • 林建廈獲死刑:那些我們不得不面對的校園霸凌問題
    這些都反映出的是對校園霸凌問題不夠重視,不知道該怎樣妥善處理這些問題的很可能導致無法挽回的後果。總有一些人把校園霸凌當成孩子間的小打小鬧,認為不至於上升到嚴重的程度,但霸凌就是霸凌,並不因為孩子小就可以無視掉,你當成的小打小鬧可能只是因為小孩子破壞力有限,這時候不加以管教等到他長大了闖下大禍你還會這麼以為嗎?
  • 少年被15人校園霸凌刺傷3人,面對校園霸凌,王朔這樣教育女兒
    儘管我們對校園霸凌深惡痛絕,但校園霸凌還是時有發生。全國無數個校園霸凌事件不知道對多少個孩子造成了不良影響。有的孩子在霸凌中死亡,而霸凌者由於年幼尚不到法定年齡,又不用承擔刑事責任。有的孩子在霸凌中造成精神障礙,而霸凌者卻逍遙法外,恣意妄為。面對霸凌,我們該怎樣教育孩子?
  • 校園暴力裡我曾是被霸凌者,也是惡魔 .
    校園暴力的事情最近幾年一直沸沸揚揚,流傳的視頻層出不窮,最近西安校園暴力的視頻,讓我想站出來談談。我們先來看看韓國說唱大佬Mad Clown在《高等Rapper》裡的這首《霸凌》,看看在Mad Clown的歌裡霸凌會對人造成什麼影響?
  • 反殺霸凌者獲刑:我們如何應對校園暴力?
    在我們的生活中,大部分的校園暴力處理結果都是無疾而終,因為不充分的證據和霸凌者的年紀,往往沒有辦法獲得一個公正的結果,而在2014年的時候,卻有這樣一起校園暴力案件,受害者反殺了霸凌者,正當防衛卻因為故意傷害罪被捕入獄,這樣的結果令無數人心寒:「霸凌他人致死只是管教,而反殺霸凌的未成年卻要獲刑,有點迷惑。」
  • 幸福課棧:面對校園霸凌,家長該如何應對?
    最近幾年校園霸凌事件頻發,曾也一度成為熱點問題,導致家長們很焦慮,擔心孩子在學校受到欺凌,影響孩子身心健康。有時候這種的新聞多了,家長難免有這樣的焦慮。今天幸福課棧小編給大家分享,面對校園霸凌,家長如何應對?家長們首先要明白一點,不是所有的欺負都是霸凌,家長需要冷靜判斷。孩子成長過程中打打鬧鬧也是難免的,那不屬於霸凌。
  • 15歲男孩遭同學圍毆致死:霸凌者的背後,都有一個「殘酷」家庭
    直到她結婚、生子、開店……霸凌也一直持續著。王女士上網收集證據,起訴了霸凌者。令人驚訝的是,霸凌者並不認識王女士,他只是知道有這麼一個人,就根據道聽途說的謠言,在網上加油添醋地取樂。有的孩子社會情感較低,無法處理好和他人的關係。也有的孩子社會關係上比較迴避,人際交往產生問題只懂得逃避。處在霸凌關係裡的孩子,無論是施暴者還是受害者,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
  • 關於校園霸凌
    此外,學校的保護不力與管理疏忽也是其中一個因素,還有的家庭不和諧、或是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得不到該有的關心和愛護,認為就算告訴父母也無濟於事;也許以上種種原因都摻雜了一些,無論觸犯哪一條,孩子都不會告訴學校和家長。
  • 我經歷和見聞的霸凌——推薦陳嵐《我們為什麼被霸凌》!
    你遭遇過霸凌嗎?有責任心的父母,要讀這本書,避免陷入被霸凌者哀嘆的那樣:大人又聾又瞎!沒有老師霸凌,同學之間的霸凌,就都是小意思了。因為我成績好,那些喜歡霸凌的人,多少會對我客氣點(學生時代,成績差的同學對成績好的同學會有一種敬畏),幾乎沒人霸凌我。偶爾有人試圖霸凌,我也可以靠自己的智慧搞定。到了高中,高一和高三的班主任很好,但高二時的班主任是個會霸凌的勢利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