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推薦 | 對校園霸凌大聲說「不」,學會正確保護自己

2020-07-25 繪本森林
繪本推薦 | 對校園霸凌大聲說「不」,學會正確保護自己

「媽媽,班裡有同學給我起外號」

「爸爸,今天有個小朋友打踢我」

「奶奶,今天有人把我的水果搶走了」

......


類似的話語,每個家長几乎都會從孩子口中聽到。很多家長都認為,這是孩子之間的小打小鬧,甚至有的家長會對孩子說「這是他(她)對你表達喜愛的方式啊」。殊不知,這一句句「開脫」,卻為「校園霸凌」埋下了種子。


挪威學者丹·奧維斯將校園霸凌定義為「一名學生長時間並且重複地暴露於一個或多個學生主導的負面行為之下」,並指出霸凌並非偶發事件,而是長期性且多發性的事件。

繪本推薦 | 對校園霸凌大聲說「不」,學會正確保護自己


//如何引導孩子認識校園霸凌

校園霸凌實際上是指孩子們之間權力不平等的欺凌與壓迫,它一直長期存在校園中,發生這些同學間欺壓的行為,可能包括肢體或言語的攻擊、人際互動中的抗拒及排擠,也有可能是類似性騷擾般的談論性或對身體部位的嘲諷、評論或譏笑。


主要分為暴力霸凌、言語霸凌、社交霸凌、網絡霸凌四大類,最常發生的是言語霸凌,比如起外號、威脅、恐嚇、嘲弄、惡意中傷等等。

繪本推薦 | 對校園霸凌大聲說「不」,學會正確保護自己


一般來說,霸凌主要有以下6個特點:

  • 男孩與女孩都會有霸凌行為。
  • 男孩進行霸凌的行為更多。
  • 一般而言,男孩大多只會被男孩霸凌。女孩則會被男孩及女孩霸凌。
  • 言語霸凌是最常見的霸凌方式。
  • 男孩較常使用暴力霸凌,女孩則是以散播謠言、社交霸凌為主。
  • 被霸凌時間長了,孩子會產生心理障礙
繪本推薦 | 對校園霸凌大聲說「不」,學會正確保護自己


//面對校園霸凌,該怎麼做?

害怕是沒用的

要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表現淡定,「壞人」是遇強則弱的,所以氣勢上要壓倒對方。


逃為上策

若被很多學生圍著,這時就要鬥智鬥勇,儘量周旋拖延時間,逮到機會撒腿就跑;如果遇到對方先未動手,而是」談判「,先嘗試談判,見機不妙撒腿就逃。


人身安全第一

面對圍困時要避免使用挑釁性語言激怒到對方,防止暴力發生或升級。


向成年人求助

當看到有同學被同學欺負時,應儘快報告老師(家長)。如果是看到低年級的學生,高年級的學生可以介入驅散,防止暴力持續或升級。


繪本推薦 | 對校園霸凌大聲說「不」,學會正確保護自己


其實,霸凌本身是一個習得的過程。那麼也就意味著在這個習得過程中,大人及早發現、幹預和制止,並對孩子進行心理及行為上的疏導,讓孩子能夠認識到什麼是「校園霸凌」,掌握面對該類事件時的正確處理方式,讓他們在事件發生時能第一時間想到解決辦法,勇於對校園霸凌說「不,並能正確處理,就能夠有效地預防霸凌事件的發生。


// 《大聲說「不」》,給最勇敢的你!

繪本推薦 | 對校園霸凌大聲說「不」,學會正確保護自己

《大聲說「不」》是國內首套原創的針對校園霸凌進行自我保護的繪本,適合3~6歲的孩子閱讀。書中通過故事的形式,講述了孩子們在生活會遇到的各種霸凌事件,讓孩子學會辨別校園霸凌事件,並教孩子遇到此類事件應該如何進行自我保護,擁有一個身心健康的快樂童年!


該套繪本共8冊,通過8個不同的小故事,教孩子學會分辨語言暴力 | 身體暴力| 社交欺凌,幫助孩子勇敢面對 | 學會處理 | 智慧化解

繪本推薦 | 對校園霸凌大聲說「不」,學會正確保護自己

繪本推薦 | 對校園霸凌大聲說「不」,學會正確保護自己

繪本推薦 | 對校園霸凌大聲說「不」,學會正確保護自己

繪本推薦 | 對校園霸凌大聲說「不」,學會正確保護自己

繪本推薦 | 對校園霸凌大聲說「不」,學會正確保護自己

繪本推薦 | 對校園霸凌大聲說「不」,學會正確保護自己

繪本推薦 | 對校園霸凌大聲說「不」,學會正確保護自己

繪本推薦 | 對校園霸凌大聲說「不」,學會正確保護自己


// 本套書的特色

01


主題選取備受受關注的校園霸凌自我保護題材,分為面對身體暴力、語言暴力、社交欺凌三類時的不同自我保護大類。


02


資深幼教專家張冬梅編寫,故事都源自孩子的日常生活,符合兒童的閱讀特點和喜好。


03


插圖溫暖童趣,用最貼合主題的、深受孩子歡迎的畫風來闡述故事。


04


讓孩子學會辨別校園霸凌事件,並引導孩子找到合理有效的處理方式。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自我保護能力?


幼兒園是孩子們所接觸的第一個「社會」,在這個「社會」裡,孩子們會在與其他小朋友進行交往,會產生種種的「社交問題」,而這種情況在剛剛入園時候最為顯著,因而培養孩子的社交自我保護力就顯得尤為重要。要讓孩子養成社交自我保護力,首先要讓他們明確面對什麼樣的情況需要進行自我保護,如何分別來自其他小朋友的言語、動作等行為是善意的還是惡意的,是故意的還是無意的。


培養孩子的社交自我保護能力時,家長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 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價值觀教育,不能辱罵、毆打家人、小朋友和老師,暴力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 培養孩子的應變能力,讓孩子面對環境突變和突發事件時不會束手無策,有問題及時跟老師和家長說!
  • 注重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結合,多與老師交流孩子的情況,多多觀察孩子的日常言行,發現異常及時了解和糾正。


最後,希望孩子們面對欺凌時能勇敢大聲說「不」,正確地保護自己。


《大聲說「不」》系列繪本已在「繪本森林」APP上線,快去下載APP和孩子一起閱讀吧!


繪本推薦 | 對校園霸凌大聲說「不」,學會正確保護自己

相關焦點

  • 教孩子學會反抗 親貝網小編推薦反霸凌啟蒙讀物
    霸凌是相當沉重的話題,不管是校園霸凌還是家庭、社會、職場霸凌;其實霸凌一直存在於校園內,它也許是通過肢體接觸、語言凌辱、群體孤立的形式,對於肉體上的霸凌其實很容易復原,那麼心理上的霸凌恐怕要伴隨一生乃至從此改變一個人,尤其是兒童時期的霸凌存在大多數孩子身上:家長一:我家的孩子不會反抗,人家打她她只會哭,如果我在旁邊她就眼巴巴的看著我哭!
  • 保護少年的你,如何讓孩子不被霸凌?
    ,電影故事的情節引發了很多網友的共鳴,校園霸凌不僅損害了被霸凌者的身體健康,同時對其心理造成了不可彌補的創傷,嚴重影響其學業發展和被霸凌者家庭幸福和諧。挪威心理學家歐維斯 (Dan Olweus)把「校園霸凌」定義為 :一名學生長時間並且重複地暴露於一個或多個學生主導的負面行為之下,霸凌並非偶發事件,而是長期性且多發性的事件。據不完全統計,僅在 2014 年~2019 年的六年時間裡,95 起重大校園霸凌事件被媒體報導,其中惡劣程度達至被霸凌者的死亡。不甚嚴重的案件,則普遍存在於未成年人的學習生活之中。
  • 反殺霸凌者獲刑:我們如何應對校園暴力?
    在我們的生活中,大部分的校園暴力處理結果都是無疾而終,因為不充分的證據和霸凌者的年紀,往往沒有辦法獲得一個公正的結果,而在2014年的時候,卻有這樣一起校園暴力案件,受害者反殺了霸凌者,正當防衛卻因為故意傷害罪被捕入獄,這樣的結果令無數人心寒:「霸凌他人致死只是管教,而反殺霸凌的未成年卻要獲刑,有點迷惑。」
  • 入園前國外父母用這些繪本,教3-7歲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意願
    具有這項能力的孩子,大多有以下表現: 了解自己的情緒感受; 能站出來為自己和別人說話; 避免和拒絕霸凌行為; 自尊自信,也尊重別人; 習慣和別人協商;
  • 校園暴力裡我曾是被霸凌者,也是惡魔 .
    校園暴力的事情最近幾年一直沸沸揚揚,流傳的視頻層出不窮,最近西安校園暴力的視頻,讓我想站出來談談。我們先來看看韓國說唱大佬Mad Clown在《高等Rapper》裡的這首《霸凌》,看看在Mad Clown的歌裡霸凌會對人造成什麼影響?
  • 初中生反殺霸凌者獲刑8年,家長反省:從沒教孩子如何保護自己
    而陳泗翰的家長,一直覺得對不起孩子,在他的成長中,只是注重他的學習,從沒有教過他要如何保護自己,出了這樣的校園霸凌事後,認為是因為自己的無知,沒能力給他爭取到好結果。
  • 拒絕霸凌!讓我們一起保護孩子們的美好童年!《遙遠的星系》NO.04 |...
    簡單地說,就是一個學生因力量弱小而長期被一個或多個學生故意欺負,導致其身心受到嚴重傷害的事件。霸凌有暴力霸凌,還有言語霸凌、社交霸凌和網絡霸凌這幾種方式,每一種行為都能對被霸凌的學生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1、暴力霸凌:暴力霸凌就是肉體上的欺凌行為,在小學生之間常常表現為打人、故意損壞或拿走他人的東西、做出讓人反感的侮辱性手勢等。
  • 每年有1300萬孩子遭受到校園霸凌,霸凌者和被霸凌者都有這些特點
    而霸凌事件的發生並非偶然,而是有跡可循,與霸凌者和被霸凌者雙方的心理情況及成長環境息息相關。什麼樣的孩子容易被霸凌呢?答案是軟弱及非常不鎮定的孩子!首先,軟弱,凡事忍讓的孩子往往是被選擇霸凌的對象。正是這一次次的忍讓,不但沒有使得他保全自己,反而搭上了自己的性命。通過對校園霸凌事件的研究顯示,一般被打的孩子性格都比較軟弱,處處忍讓別人,不會爭取自己的利益,不會還手,最後導致了悲劇的發生。其次,非常不鎮定的孩子也容易被霸凌。
  • 初中生反殺霸凌者獲刑八年,家長要反省:沒教孩子如何保護自己
    雖然在獄中考取了法律專業的大專文憑,但他常說:「一張白紙上,如果有一個黑點,那麼,大家看到第一時間看到的只會是這個黑點。」而陳泗翰的家長,一直覺得對不起孩子,在他的成長中,只是注重他的學習,從沒有教過他要如何保護自己,出了這樣的校園霸凌事後,認為是因為自己的無知,沒能力給他爭取到好結果。
  • 《失物招領》反思校園霸凌:面對霸凌者,唯有「愛」可救贖
    直到有一天,一個小男孩發現了失物招領箱裡的秘密——所有的物品組成了一個紅色怪物,在怪物的幫助下擺脫校園霸凌的衝動,與其他小夥伴和諧相處。《失物招領》內容講的是一個校園霸凌男孩自我救贖的故事,他從霸凌他人、搶同學玩具,再到歸還玩具、道歉。這部影片給人最大的給觀眾對校園霸凌的反思是:面對霸凌者,&34;是救贖的良藥。
  • 【徵集】你經歷過言語霸凌嗎?
    發生在學校校園內、學生上學或放學途中、學校的教育活動中,由同學、校外人員,蓄意濫用語言、軀體力量
  • 「校園反霸凌」情景主題課,教孩子如何在學校生存
    這一次,就讓孩子們和兒童周末導師一起關注校園霸凌,化身實景小演員,模擬霸凌情景,認識霸凌事件,學會抵制霸凌侵害,同時學會關愛身邊的人,不做受害者,更不做悲劇的旁觀者!霸凌的形式有很多種,我們的認知的遠遠不夠。
  • 《我們為什麼被霸凌》:世上應該有堵牆,是保護這些無辜的孩子的
    在真相還不明的情況下,我們是不是應該用理性思考、耐心等待真相的公布來取代不分青紅皂白的站隊呢?要知道,雪崩發生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這讓我不由想起了陳嵐《我們為什麼被霸凌?》這本書,《我們為什麼被霸凌?》經過400天田野調查後,呈現了15個令人觸目驚心的校園霸凌故事。
  • 跪著無法苟活,面對校園霸凌,學校和被霸凌者都必須堅決亮劍
    有人從正當防衛的角度分析,認為面對人數數倍於自己的霸凌者時,被霸凌者無法預判事件的走向,人身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法律應該支持其無限制正當防衛權力。 縱觀歷史與現實,人與人之間可能會出現霸凌行為,國與國之間也會出現霸凌行為。
  • 我以為自己會是被霸凌者,卻不料自己卻是那個可憎的霸凌者!
    鄭淵潔曾經說男孩子對女生表示好感的方式就是不停地欺負她,我想這也適合我當時的心態吧?只不過對方卻成了霸凌的犧牲品。自己長大成人之後,也會想:為什麼?連我這樣一個看上去完全無害的女生,也居然搖身一變成了霸凌者?!首先來看哪些容易成為被霸凌者哪些容易成為霸凌者。
  • 孩子被霸凌怎麼辦?李玫瑾:低段位父母找老師,高段位父母這麼做
    家長也應該讓孩子學會如何正確的宣洩自身情緒,不可以像那些施暴者一般通過對他人施加暴力來宣洩自身的負面情緒。增強孩子體格,學會自我保護家長應當帶著孩子增加體育鍛鍊,增強孩子的體格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孩子有爆發力就不容易被人欺負。
  • 想知道孩子是否遭遇校園凌霸?多多關注這幾個方面
    親貝網小編了解到,最近校園凌霸頻頻上熱搜。有些是學生之間的,有些則是幼兒園老師的不當行為。不少父母都知道,孩子遭遇了校園凌霸之後,都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重大影響。而這片陰影,可能會跟隨孩子一輩子。現在也有不少調查研究表明,很多父母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遭遇了校園凌霸。而且很多孩子可能自己都意識不到,自己正在遭受校園凌霸。
  • 拒絕凌霸!讀繪本《交朋友的方法》,從小學會打開社交的正確方式
    校園凌霸幾乎隨時隨地在我們身邊發生著,造成了一個又一個的悲劇,所以從小教會孩子如何與別人相處,如何交到好朋友,如何培養社交能力,顯得尤為重要。我女兒性格是偏內向的,4歲的時候,帶她去小區玩,看到小區裡的小朋友在那裡奔跑、玩耍,她就很想加入,但不知道怎麼要怎麼做,只是緊緊地握著我的手,眼巴巴的看著那群玩耍的孩子們,於是我牽著她的手,朝那群孩子走去,跟裡面的幾個比較大的孩子說:「妹妹很想和姐姐你們玩哦,可以帶著她玩嗎?」姐姐們牽著她的手玩起來,開始她還有點扭捏,後面玩開了,也就融到一起去了。
  • #別怕有我#校園凌霸離我們很遠也很近
    每次看到新聞報導,「校園凌霸事件」,心裡都會莫名的憤怒,朋友不解,說:「你激動什麼,這種事情也就新聞上看到過,咱們身邊的孩子都還是很善良的。」聽了她的話,我心裡難免不安,她怎麼也想不到,我讀書時也遭遇過,而且記憶猶新。
  • 霸凌者永遠意識不到自己的惡意,除非他們自己也被霸凌
    大概會有人說總是被霸凌一定是因為我自己的問題,不錯,我承認我性格是有缺陷,但這絕不是我被欺負的理由。嗯,今天要跟大家聊一個比較沉重的話題——校園霸凌。其實我很幸運地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併且特別有趣的同事,上學時被欺負留下的心理陰影已經忘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