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班裡有同學給我起外號」
「爸爸,今天有個小朋友打踢我」
「奶奶,今天有人把我的水果搶走了」
......
類似的話語,每個家長几乎都會從孩子口中聽到。很多家長都認為,這是孩子之間的小打小鬧,甚至有的家長會對孩子說「這是他(她)對你表達喜愛的方式啊」。殊不知,這一句句「開脫」,卻為「校園霸凌」埋下了種子。
挪威學者丹·奧維斯將校園霸凌定義為「一名學生長時間並且重複地暴露於一個或多個學生主導的負面行為之下」,並指出霸凌並非偶發事件,而是長期性且多發性的事件。
//如何引導孩子認識校園霸凌
校園霸凌實際上是指孩子們之間權力不平等的欺凌與壓迫,它一直長期存在校園中,發生這些同學間欺壓的行為,可能包括肢體或言語的攻擊、人際互動中的抗拒及排擠,也有可能是類似性騷擾般的談論性或對身體部位的嘲諷、評論或譏笑。
主要分為暴力霸凌、言語霸凌、社交霸凌、網絡霸凌四大類,最常發生的是言語霸凌,比如起外號、威脅、恐嚇、嘲弄、惡意中傷等等。
一般來說,霸凌主要有以下6個特點:
//面對校園霸凌,該怎麼做?
害怕是沒用的
要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表現淡定,「壞人」是遇強則弱的,所以氣勢上要壓倒對方。
逃為上策
若被很多學生圍著,這時就要鬥智鬥勇,儘量周旋拖延時間,逮到機會撒腿就跑;如果遇到對方先未動手,而是」談判「,先嘗試談判,見機不妙撒腿就逃。
人身安全第一
面對圍困時要避免使用挑釁性語言激怒到對方,防止暴力發生或升級。
向成年人求助
當看到有同學被同學欺負時,應儘快報告老師(家長)。如果是看到低年級的學生,高年級的學生可以介入驅散,防止暴力持續或升級。
其實,霸凌本身是一個習得的過程。那麼也就意味著在這個習得過程中,大人及早發現、幹預和制止,並對孩子進行心理及行為上的疏導,讓孩子能夠認識到什麼是「校園霸凌」,掌握面對該類事件時的正確處理方式,讓他們在事件發生時能第一時間想到解決辦法,勇於對校園霸凌說「不,並能正確處理,就能夠有效地預防霸凌事件的發生。
// 《大聲說「不」》,給最勇敢的你!
《大聲說「不」》是國內首套原創的針對校園霸凌進行自我保護的繪本,適合3~6歲的孩子閱讀。書中通過故事的形式,講述了孩子們在生活會遇到的各種霸凌事件,讓孩子學會辨別校園霸凌事件,並教孩子遇到此類事件應該如何進行自我保護,擁有一個身心健康的快樂童年!
該套繪本共8冊,通過8個不同的小故事,教孩子學會分辨語言暴力 | 身體暴力| 社交欺凌,幫助孩子勇敢面對 | 學會處理 | 智慧化解。
霸
凌
// 本套書的特色
01
主題選取備受受關注的校園霸凌自我保護題材,分為面對身體暴力、語言暴力、社交欺凌三類時的不同自我保護大類。
02
資深幼教專家張冬梅編寫,故事都源自孩子的日常生活,符合兒童的閱讀特點和喜好。
03
插圖溫暖童趣,用最貼合主題的、深受孩子歡迎的畫風來闡述故事。
04
讓孩子學會辨別校園霸凌事件,並引導孩子找到合理有效的處理方式。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自我保護能力?
幼兒園是孩子們所接觸的第一個「社會」,在這個「社會」裡,孩子們會在與其他小朋友進行交往,會產生種種的「社交問題」,而這種情況在剛剛入園時候最為顯著,因而培養孩子的社交自我保護力就顯得尤為重要。要讓孩子養成社交自我保護力,首先要讓他們明確面對什麼樣的情況需要進行自我保護,如何分別來自其他小朋友的言語、動作等行為是善意的還是惡意的,是故意的還是無意的。
培養孩子的社交自我保護能力時,家長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最後,希望孩子們面對欺凌時能勇敢大聲說「不」,正確地保護自己。
《大聲說「不」》系列繪本已在「繪本森林」APP上線,快去下載APP和孩子一起閱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