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大學:英語課有了「思政味兒」

2020-12-11 中國青年網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 寫好教育奮進之筆

聚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特別報導

江蘇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蔡珊珊的大學英語課堂上,經常出現「中國古代文明」「一帶一路」「創新創造」等詞語。「明朝是人類歷史上治理有序、社會穩定的最偉大的時代之一。在這一時期,由鄭和率領的船隊進行了7次大規模探險航行,比歐洲國家航海時間早半個多世紀。」在翻譯專題中,蔡珊珊的講解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把大學英語課程潤物無聲地上出「思政味兒」,源於江蘇大學思政改革的積極探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僅是思政課教師、輔導員、學業導師的職責,更是全體教師的共同職責。」江蘇大學黨委書記袁壽其說,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改革不僅要提升大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還應該幫助學生用批判性眼光看待西方文化及核心價值,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文化自信。

其實,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本身的困惑並不少。「課堂中頻繁出現的中西方社會文化差異如何處理?教育部頒布的《大學英語教學指南》中,反覆提及的『思想性』落腳點在哪兒?大學英語教學中的現實問題意識怎樣體現?用英文講好中國故事的前提是什麼?」長期從事一線教學工作的外國語學院教師孔令璇說。

面向全校除英語專業之外的所有專業本科生,江蘇大學大學英語課程包含了33門必修類、自主研學類和公共選修類相關課程。從2017年開始,外國語學院國際語言課程中心的21名骨幹教師組成專門研討力量,分「聽說、讀、寫、譯」四條線充分挖掘各門課程的思政教育資源。

對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文化價值觀,研討小組充分開發大學英語思政教學資源,不僅從現有主幹教材中挖掘出了蘊含豐富的思政教育元素,同時也從《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中英文版、中國文化典籍英譯、西方傳媒報導與評論等中,補充融英語語言教學和思政教育於一體的語言教學素材。

「教師要找到教學目標與思政教育之間的契合點,深挖主幹教材與思政教育之間的互補點,完成課程既定教學目標的同時使得思政教育課堂效用最大化。」課堂上,英語教師朱小羽講述邱吉爾的著名演講《永不放棄》時,就圍繞「敬業」一詞展開論證,而「敬業」正是24字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之一。

外國語學院院長助理吳鵬說,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改革的重點是「無縫對接」與「潤物無聲」,避免純粹的口頭說教,而要在常規大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真正理解、堅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四個自信」。

目前,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改革已經通過學院、學校兩次公開課觀摩,即將在全校層面全面鋪開,並面向江蘇省推出省內公開課。袁壽其說,通過這樣的思政課程改革,「要讓大學英語課程開到哪裡,思政教育就走到哪裡」。

相關焦點

  • 江蘇大學召開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育資源開發與教學設計研討會
    江蘇大學召開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育資源開發與教學設計研討會 2018-03-29 0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思政英語老師」徐德偉
    一開始,學生們覺得以自己的水平翻譯起來很困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通過徐德偉對其中重點詞語的講解,他們發現,這些看起來特別「高大上」的內容,其實用四級詞彙甚至高中詞彙就能自如地翻譯成英文,學起來很有成就感。除了每堂課10分鐘的雙語學「習」時間,徐德偉課上的其餘時間也都充滿了思政味兒。
  • ——江蘇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情況匯報
    近年來,江蘇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深入推動高校有效發揮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協同育人作用,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取得初步成效。  三、抓好課程建設「主戰場」,提高課程思政育人實效  高度重視「金課」建設,從精品視頻公開課、資源共享課到在線開放課,再到國家一流課程,產生了一批課程思政的優秀案例。
  • 把課堂「搬」進博物館 溫肯新生感受最具本土味兒的思政大餐
    「原來在宋代,溫州就是『百工之鄉』,還是第一回知道」、「都說溫州人做生意了不起,背後竟然有這麼多故事」……8月24日,在溫州博物館裡,溫州肯恩大學2019級的近800名新生,在學校團委和國情與文化教育中心的思政課老師的帶領下穿梭歷史的長廊,感受溫州
  • 黑龍江東方學院課程思政讓外語課更有「中國範兒」
    原標題:黑龍江東方學院課程思政讓外語課更有「中國範兒」大學英語作為高校公共基礎課程,覆蓋面廣、影響力大,如何將思政元素有機、自然地融入教學全過程是較大難點。黑龍江東方學院把課程思政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環節,將思想政治教育像「鹽入水中」一樣融入到大學英語教學中,引導學生在學好英語的同時樹立正確價值觀,具備用外語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通過課程思政,讓外語課更有「中國範兒」。教材中間寫滿「中國話」教材是一課之本,是實現課程思政進課堂、進頭腦的重要載體。因此,教材建設被學校列為課程思政的頭等大事。
  • 黑龍江東方學院:課程思政讓外語課更有「中國範兒」
    黑龍江東方學院把課程思政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環節,將思想政治教育像「鹽入水中」一樣融入到大學英語教學中,引導學生在學好英語的同時樹立正確價值觀,具備用外語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通過課程思政,讓外語課更有「中國範兒」。
  • 江南大學:打造有力量有溫度的思政課
    5月13日晚,第十屆國家督學、江南大學副校長紀志成教授走上講臺,為醫學院180餘名學生上「形勢與政策」課。校領導給學生講思政課,是江南大學落實高校領導幹部深入基層聯繫學生工作的具體要求,也是學校一直以來重視思政教育傳統的生動體現。
  • 江蘇大學2020級新生上第一堂思政課
    揚子晚報網9月16日訊(通訊員 高雅晶 莊偉楠 記者 萬凌雲) 新生如何邁好大學第一步?文科生如何培養「知農、愛農」情懷?研究生如何平衡自己的學業和生活?9月15日,江蘇大學黨委書記袁壽其以《悟初心,續情懷,做有擔當有夢想的青年人》為題,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與該校萬餘名2020級新生共話初心、情懷與夢想。
  • 南京醫科大學:疫情下的思政課,彰顯「身教」的力量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李豔玲 通訊員 蔡心軼)「老師的行為影響著學生,厄難來臨,我們學校馳援湖北的近600名醫務工作者中,年長的有江蘇援黃石醫療隊總指揮魯翔副校長,年輕的比你們大不了幾歲,懂得他們的挺身而出,你們穿上白大褂時,才會明白責任與擔當是什麼。」
  • 福建醫科大學:思政課特聘教授雲端開講
    4月15日下午,福建省第二批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特聘教授,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行政學院黨建部副主任劉明教授,走進福建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林明惠老師在嗶哩嗶哩網官方認證的直播間,為2018級預防醫學和英語專業學生,開設了題為「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建設方面的重要論述」的思政雲課堂。
  • 英語課上引經據典講思政,學子直呼這不是想像的英語課
    楚天都市報11月13日訊(記者肖楊 通訊員聶威 何友芳)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外語學部深入挖掘專業課程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政教育功能,讓所有課程都上出「德育味」,所有任課教師都挑起「思政擔」。
  • 一堂「有溫度」的思政課走進大學
    當天,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教育廳主辦,河南廣播電視臺承辦的「出彩河南人」楷模發布廳進校園活動走進河南師範大學,為河南師範大學及其附中、附小師生上了一堂生動的思政課。活動以一堂「有溫度」的思政課為主線,貫穿了整場活動的5個環節。
  • 專業課也是育人課——復旦大學從「思政課程」走向「課程思政」
    新華社上海2月7日電題:專業課也是育人課——復旦大學從「思政課程」走向「課程思政」 新華社記者季明、吳振東 高校思政課與專業課雖分屬不同領域,但都有「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的共同使命。在復旦大學,3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示範課程、2門「中國系列」課程、13門綜合素養課程、28門已融入「思政元素」的專業課程,初步構建起多層次互補、有機融合的大思政教育體系,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圈層效應正日益顯現。
  • 蘭州大學書記校長為思政課老師當助教
    蘭州大學書記校長為思政課老師當助教每日甘肅網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欣瑤)日前,一堂特殊的思政課在蘭州大學醫學校區開講,主講人是該校黨委書記馬小潔。這堂課馬小潔準備已久,除了前期與劉先春老師進行溝通。開課前兩周,他還來到劉老師的課堂,聽課、交流,探討自己的這堂課如何設置。這堂思政課的主題為「新時代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與單純的思政理論課不同,馬小潔結合自己的工作和人生體會與學生進行交流。
  • 小課堂大情懷:江蘇開放大學探索高校思政課「新的打開方式」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要求,江蘇開放大學近年來全面創新思政課模式,通過混合式教學、社會實踐教學等方式創新思政課形式,以「新的打開方式」,教育和引導大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在學思踐悟中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大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 「有風景的思政課」舉行年終公開課 大學教授談「中國自信」
    年初全民抗擊疫情,7月『天問一號』首次探索火星,11月RCEP正式籤署,12月『九章』問世、嫦五飛天……」在我省高校思政名師的盤點下,2020年發生的大事,是「中國自信」的生動寫照,是思政課上的生動素材。昨天,由「學習強國」浙江學習平臺、錢江晚報共同舉辦的「2020,自信的答卷——有風景的思政課年終公開課」在浙報集團演播廳舉行。
  • 書記當助教,蘭州大學這堂思政課不一般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欣瑤)日前,一堂特殊的思政課在蘭州大學醫學校區開講,主講人是該校黨委書記馬小潔。他在這堂課上的身份,是蘭大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劉先春的「助教」。蘭州大學黨委書記馬小潔(右)為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左)劉先春當助教。這堂課馬小潔準備已久,除了前期與劉先春老師進行溝通。開課前兩周,他還來到劉老師的課堂,聽課、交流,探討自己的這堂課如何設置。
  • 打造有意義又有意思的思政課
    這100門示範課程堅持直面現實,緊密圍繞學生關注的疑難點問題,正面解答、有力回應,努力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滲透到教育教學中,著力打造美味的思政課「營養大餐」。    將時政熱點融入教學「寒假結束後,很多同學都是坐高鐵回學校的。那麼大家想一想,中國高鐵已經有了『和諧號』,為何還要再製造一個『復興號』?」
  • 蘭州大學:校領導為思政課教師做助教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蘭州9月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馬富春)記者今天從蘭州大學獲悉,為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蘭州大學建立了校領導為思政課教師做助教工作制度,進一步推動思政課建設和發展。在日前召開的蘭州大學校領導為思政課教師做助教啟動會議暨集體備課會上,蘭州大學黨委書記馬小潔要求:全體校領導要迅速轉變角色、進入角色,從「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高度認識助教工作、做好助教工作;全體校領導與思政課教師要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在助教過程中與思政課教師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解決好思政課「講什麼、怎麼講、為什麼講」的問題;要強化組織領導和條件保障,確保校領導為思政課教師做助教工作落到實處
  • 蘭州大學:校領導為思政課教師做助教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馬富春)記者日前從蘭州大學獲悉,為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該校建立了校領導為思政課教師做助教工作制度,進一步推動思政課建設和發展。在日前召開的蘭州大學校領導為思政課教師做助教啟動會議暨集體備課會上,蘭州大學黨委書記馬小潔要求:全體校領導要迅速轉變角色、進入角色,從「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高度認識助教工作、做好助教工作;全體校領導與思政課教師要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在助教過程中與思政課教師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解決好思政課「講什麼、怎麼講、為什麼講」的問題;要強化組織領導和條件保障,確保校領導為思政課教師做助教工作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