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中學生學習活動的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原來後者更重要

2020-12-13 文藝之美

《中學生學習心理及有效學習方法指導》為學者楊明權編著的一本教育理論書籍,雖然作者在編者語中表明這本書是寫給中學生的,但是我認為父母和教師更值得閱讀。

本書主要從中學生學習心理和中學生有效學習方法兩大方面展開論述。書籍前四章內容主要闡述學習原理問題,後面六章內容主要闡述學習方法問題。

我在讀完本書後,覺得作者除了教育理論知識淵博、編輯此書用心、細心外,還特別有愛心——站在學生角度,全方位考慮問題。

因為在本書的後面,作者還特別添加了附錄一和附錄二內容,即「中外名人學習方法選萃」和「中華經典100句」。這不僅開闊了讀者的知識視野,更有利於讀者知識的積累和寫作的提高。

讀完全書,我反思自己幾十年的專業成長理論實在匱乏。雖然自己也曾參加過許多大大小小的各種教育理論培訓和學習,但是那些理論和知識在大腦中始終是碎片化的,從來沒有針對一個問題或一種現象做過系統、全面、深入的學習和研究。

所以,今後自己在學習方面,要向此書的作者學習,針對要解決的問題,做全面化、精細化、深入化、創造性學習和研究。

感謝作者為學生和家長及教育者提供這樣一本有價值的書籍。讀完這本書,對我啟發最深的是作者在前四章中闡述中學生學習原理的內容,即中學生學習心理兩大因素——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

對於組成學習活動的兩大因素來說,孰輕孰重?二者什麼關係?書中已經給出正確觀點。我們先來看一看實際生活中,一些人對待二者的態度。

現實生活中,作為孩子的父母,你或許這樣做過:孩子在家裡時,只要他認真學習,別的什麼都可以讓他不做。

起床,被褥不用疊;吃飯,碗筷不用端;洗碗、掃地、洗衣服、揀菜、做飯等等更是不用說,全是父母包攬到底。孩子在學校時,只要他認真學習,那些亂七八糟的各種活動能不參加,就不參加。

作為學生的老師,你或許這樣認為:只要學生用功學習,學校舉辦的桌球比賽書畫比賽、 演講比賽、志願服務活動等等,儘量少參加。還有那些不考試的體音美等副課,學生可以學,也可以不學。

上述兩種現象反映了一些家長和老師只重視智力因素的培養,而輕視了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從《中學生學習心理及有效學習方法指導》一書中,我們知道:學習活動過程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動過程,它包括智力活動和非智力活動兩大方面。學習的成功取決於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協調發展和發揮。

所謂智力因素,通常是指人們在學習的認知過程中所表現的如觀察、注意、記憶、思維、想像等心理因素,這些因素負責對學習對象進行加工,發揮著認知功能。

而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參與認知過程,但能夠對認識過程起直接制約和調節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需要、興趣、動機、理想、信念、世界觀、情感、意志、氣質、性格等,它對學習活動起著激發、調節、控制、維持等作用,是構成學習等活動的動力系統。

智力因系與非智力因素相互影響,同時作用於學習活動中,任何一個方面的缺乏與不足都會影響學習活動的成功。只有用智力因素促進非智力因素的提高,用非智力因素增強智力的發展,學習才能取得最終成功。

國外教學研究統計資料表明,絕大多數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20%與智力因素相關, 80% 與非智力因素相關。下圖中「學生智力、非智力個性特徵及學習成績之間的關係」也充分說明了非智力因素在學習中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

教師平常對學生所說的那句話:態度決定一切。這裡的態度即屬於非智力因素。

因此,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家長和教師一邊在抓好孩子智力因素的培養同時,更要抓好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而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環境,大部分來自家庭生活和學校開展的各種有益活動,以及體育、美育等方面。

既然非智力因素這麼重要,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家長和教師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培養呢?《中學生學習心理及有效學習方法指導》一書的作者主要從六個方面為讀者提供方法。

一是培養孩子積極樂觀的心態和學習興趣;二是培養孩子勤奮和堅強的意志;三是培養孩子自信的品質;四是孩子自制力的培養;五是培養孩子獨立做事與自我支配的品質;六是孩子交往與合作的培養。

孩子學習和家長、老師教育孩子從來都不是輕鬆的事情,我們只有找對有效的學習方法和教育方法,成功才會離我們彼此越來越近。

相關焦點

  • 淺談非智力因素對學生學習發展的重要意義
    影響學生學習與成才的因素有很多,外部因素有學校辦學條件、班級學習風氣、教師的教學水平等等;內部因素除了學生的身體狀況外,最主要的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兩個方面,即人們常說的智商和情商。對於一個學生來說,影響其學習與成敗的各種外部因素和智力因素,在一定時期基本上是已定的,那麼,影響其學習與成才效果的可變量就主要是非智力因素了。何為非智力因素?
  • 應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關於形式邏輯思維,雖然在中學階段已得到一定訓練,但從本科低年級學生在學習中較為普遍存在三怕現象(一怕概念、二怕推理證明、三怕複雜的綜合運算)來看,還不能說已經掌握了形式邏輯思維。關於辯證邏輯思維,基本上是中學生未涉足的。大學課程的內容充滿了辯證法,若不掌握辯證邏輯思維,要想學好大學課程是困難的,更不要說將來的發明創造了。
  • 注重學生非智力因素培養
    學生成績的優劣及人的成就大小,主要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兩方面來決定。非智力因素決定人的基本精神面貌、學習興趣、情緒情感、意志力等,它對智力因素有巨大的制約作用和提供動力的作用,因此,重視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推廣全面育人教育的今天,在注重智力因素的同時,老師和家長也要關注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培養。明確學習目標,激發學習動機。
  • 思維是智力因素的核心
    思維是智力因素的核心2017-11-13 14:25 來源: 科普中國 化學實驗室應該是學生學習的最有效和收穫最豐富的場所,培養化學科學素質,不僅要傳授知識,最重要的是發展學生的智力。智力因素包括動手、觀測、查閱、記憶、思維、想像、表達七種能力,其中思維是智力因素的核心。
  • 高考中的非智力因素
    高考人生中的第一大考,人生中的最重要轉折點,是一場不見硝煙的戰鬥。高考中的智商佔百分之八十,非智力因素佔百分之二十。但它往往決定成敗。高考中的非智力因素:一、高考前的減壓是否適當正確;二、考試中的文字書寫和卷面是否整齊規範;三、考試時間的把握,在分值時間內答題;先易後難,儘量不留空白;四、考完志願填報,興趣為主,就業為輔,不追風,量力而為。五、聽從專業人士或大局觀強的朋友建議。因人制宜,與時俱進。歡迎轉發,私聊。
  • 影響智力發育的因素有哪些?
    1.基因基因和智力的關係猶如硬幣的兩面女兒受爸爸媽媽雙方的基因影響,兒子則受媽媽的基因影響更多。但是,遺傳基因對智力的影響具有隨機性,不排除基因變異所導致的遺傳性智力低下的情況。2.大腦發育大腦是決定人智力高低的一個主要器官。智商和腦電波能量的利用效率相關,大腦的功能和人體五官之間有密切聯繫。
  • 成績備受人們的關注,那麼影響中學生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呢?
    中學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點,在這個時期,他們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一定的可塑性,是學生發展和學習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內,他們既要關注自己的身心發展,又要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其中學業成績在他們這個時期佔據著重要位置。學生的教育問題和其學業成績備受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應該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是各個因素合力形成的結果,而非某一因素的單獨作用。
  • 這些因素影響BB智力 你一定要明了
    這些因素影響BB智力 你一定要明了 父母們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更聰明伶俐呢~現在,小編告訴大家,孩子的智力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若是想要如願以償,先來看看影響寶寶智力的關鍵因素吧。
  • 助孩子提升考試成績的非智力因素
    在今天信息技術網際網路時代,所有考試都是網上閱卷,書寫等非智力因素在提升高考分數中起著不小的作用。身邊有些考生有的差一兩分與北大清華無緣,有的差一兩分落榜,有的差幾分上不了自己的理想大學……這些慘痛的教訓值得我們好好反思:如何最大限度地讓考生或孩子發揮出最高水平,取得理想的高考成績,不給自己留下遺憾,除了智力因素外,僅非智力因素書寫一項就可讓你提高一至兩個分數段。
  • 一個人的智力是天生的嗎?他都受哪些因素所影響?
    早期父母的影響。近年來心理學界普遍認為,如果父母與孩子建立一個安全的依戀關係,有助於孩子身心發育。就智力而言,安全的依戀關係可以使孩子信任你,在你的陪伴下敢於探索世界和新知,這對其發育是有很多積極影響的。隨後,父母的也會極大地影響孩子語言的學習。語言能力的快速發展對隨後的智力發育顯然是有積極作用的。3. 幼兒園、小學教育質量。
  • 中學生犯罪因素探析
    對於上述分類,筆者認為並不是很科學,因為上述所並列的四大類,並不屬於同一個層次,如社會、學校和家庭因素顯然屬於同一層次,屬於外界的影響因素,外界的影響因素應該和個人因素相對,即個人因素比社會、學校、家庭因素更高一層次。因為個人因素是中學生主體潛在的的一種意識,而社會、家庭和學校則是外界的一種客觀存在,在客觀存在的作用、影響之下,意識才會發生變化。
  • TSH值升高會影響胎兒智力,除了TSH,影響胎兒智力的還有5種因素
    TSH值升高,會影響胎兒的智力,首先要明確的一點,那就是TSH值是什麼,為什麼會影響胎兒的智力?除了TSH值,是不是還受別的因素的影響。這篇文章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TSH值升高為什麼會影響胎兒的智力,以及影響胎兒智力發育的因素還有哪些,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 影響兒童學習英語的因素
    兒童學習英語最好的激勵是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兒童一旦有了某種興趣,就會對該事物或活動表現積極肯定的情緒。對於英語也不例外。  二、個性與氣質  考察了小學生英語學業成績與智力和性格特徵的關係。結果表明:性格因素對提高英語學習成績和促進智力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而由於性格結構特徵的差異,形成了學生獨特的個性。
  • 孩子的智力差距在3歲之前就定下來了,影響孩子智力的有5大因素
    孩子的智力在3歲之前基本確定我們都講孩子的智力如何如何,但其實我們生活中通俗所謂的智力是一個很複雜的概念,包含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感、記憶力等等方面,而這其中的很多方面其實是方法而不是智力的範疇。真正決定孩子智力的是指孩子的大腦皮層發育得如何。
  • 影響智力發展的兩大重要因素——神經系統、心理髮育
    影響智力發展的兩大重要因素——神經系統、心理髮育最近天才少男少女層出不窮,例如天才少女岑怡諾一天300首詞牌,2000首詩;何宜德8歲考入南京大學等等;很多家長表示羨慕並不斷紛紛效仿;每天都會有人說自己的孩子報了這個班,那個班,學了這個樂器,習了那個技術;但不知道他們是否知道,孩子發育的關鍵期是在何時,該如何利用
  • 血型成為影響智力第三因素,不是迷信,已經被證實了
    這對他的學習以及人生發展,也會有一定的幫助,家長也會因為孩子智商高而感到光榮。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智商受遺傳的影響,也受後天教育的影響,但大家知道嗎?血型也成為影響孩子智商的第三因素,這可不是迷信,已經被科學證實了。
  • 影響孩子成績的因素不是智力,而是這個,後悔才看到
    1、是什麼影響學習成績你覺得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什麼?大部分家長第一想到的就是智力因素。你有沒有發現,有些孩子在生活上表現的很聰明,但就是學習不好。學習差不是因為笨,而是因為缺少專注力和堅持力。沒有這兩項素質,就不可能有好成績。成人缺少這兩項素質也不可能有所成就。其實他們不是不想專注,而是沒能力專注。人們形容說,屁股長刺坐不住。科學上來講是因為大腦對身體無法控制,是身體缺少協調性的一種表現。
  • 5個可以決定孩子智力高低的「潛在因素」,家長要留意
    我們通常誇獎孩子聰明都喜歡用智商高來形容,其實這就是孩子智力高的表現形式,但在日常生活當中,有許多「潛在因素」可能會決定到孩子的智力,並且大部分家長都絲毫沒有留意。這些潛在因素看似和孩子的智力毫無關聯,但實則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
  • 懷孕後,這些因素要注意,會影響孩子智力發育
    每個爸爸媽媽都希望生一個健康又聰明的寶寶,於是爸爸媽媽都為這個願望而努力,不管是在懷孕的時候,還是在寶寶出生之後,會想方設法促進寶寶智力發育。但是爸爸媽媽卻忽略了,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有些物品也會危害其智力發育。尤其是在懷孕的過程中,要使胎兒的智力不要被損害,孕媽媽一定要注意以下事項。
  • 決定孩子智力發育的,是這2大因素!
    先說結論:順產與剖宮產均不影響寶寶智力發育。也沒有科學依據可以證明,分娩方式會影響寶寶的智力! 所以,生產時頭被「夾」了一下,並不會讓神經細胞變得更大,自然不能讓寶寶的智力變得更強。 人的智商,一定程度上還和大腦腦溝、腦回上的褶皺有關係,它們能夠直接增大腦的表面積,進而增加神經細胞數量。短暫的產道擠壓,並不會對已經形成的腦溝、腦回產生任何影響。因此,並不會讓寶寶的腦神經細胞數量變多。 變聰明?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