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必備時間管理技能(3)—帕累託原則

2021-02-28 PM圈子

小故事

「有一位哲人看見一個農夫正在砍樹,每一斧頭下去都只能砍下一小塊樹皮——明顯是因為這把斧頭太鈍了。 
  「於是哲人就問農夫:為什麼你不先把斧頭磨快了再砍?

「農夫回答說:我沒有時間磨斧頭!

農夫是真的沒有時間嗎?磨刀不誤砍柴工,我們小時候就學過的道理,但是為什麼農夫會有這樣的思想呢?這時候就需要用到時間管理的重要利器——帕累託原則:

——是由19世紀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提出的。其核心內容是生活中80%的結果幾乎源於20%的活動。比如,總是那些20%的客戶給你帶來了80%的業績,可能創造了80%的利潤;世界上80%的財富是被20%的人掌握著,世界上80%的人只分享了20%的財富。因此,要把注意力放在20%的關鍵事情上。


根據這一原則,我們應當對要做的事情分清輕重緩急,進行如下的排序:

A.重要且緊急〔比如救火、搶險等)——必須立刻做。


除非是這些情況都同時出現(老天,請不要這種情形發生吧),否則你就能夠處理它們。因此它們的緊急和重要性,要比其他每一件事都優先。如果拖延是造成緊急的因素,則現在已經不能再拖延了。在這些情形下,時間管理就不會出現什麼問題了。 

B.重要但不緊急〔比如學習、做計劃、與人談心、體檢等)——只要沒有前一類事的壓力,應該當成緊急的事去做,而不是拖延。


我們生活中,大多數所謂重要的事情都不是緊急的,我們可以現在或稍後再做。在很多情形之下似乎可以一致拖延下去;而在太多的情形下,我們確定這樣拖延著。這些都是我們永遠沒有著手的事情。

例如:你要參加提升你專業技術的培訓班;你想找出時間先做一番初步資料搜集之後,再向老師提出你的計劃。 

這些工作都有一個共同點:儘管它們具有重要性,可以影響到你的健康、財富和家庭的福利,但是你如果不採取初步行動,它們可以無限期的拖延下去。如果這些事情沒有涉及到別人的優先工作,或規定期限而使它們成為緊急,你就永遠不會把它們列入你自己優先要辦的工作。 

C.緊急但不重要(比如有人因為打麻將「三缺一」,而緊急約你、有人突然打電 話請你吃飯等)——只有在優先考慮重要的事情後,再來考慮這類事。人們常犯的毛病是把「緊急」當成優先原則,而不是把「重要」當成優先原則。其實,許多看似很緊急的事,拖一拖,甚至不辦,也無關大局。


表面上看起來需要立刻採取行動的事情,但是如果客觀地來檢視,我們就會把它們列入次優先級裡面去。

例如:某一個人要求你主持一項籌集資金的活動、發表演講或參加一項會議。你或許會認為每一個都是次優先的事情,但是有一個人站在你面前,等著你回答,你就接受了他的請求,,因為你想不出一個婉拒的辦法。然後因為這件事情本身有期限,必須馬上去做,於是第二類的優先事情就只好向後移了。 

D.既不緊急也不重要〔比如娛樂、消遣等事情)一一有閒工夫再說。


我們常常在做更重要的事情之前先做它們,因為它們會分你的心——它們提供一種有事做和有成就的感覺,也是我們有藉口把更有益處的第二類工作向後拖延。如果你發現時間經常被小事情佔去了,你就要試一下學會克服拖延。 

帕累託原則有助於應付一長列有待完成的工作。面對著一長列工作,看起來常常是不可能一一完成,我們難免心存畏懼,於是大多數人在還沒有做之前就感到洩氣,或者先做最容易的。但是如果我們知道只要做到表中二三項,就可以獲得最大的好處,那就會對我們大有幫助。因此,列出這二三項,各花上一段時間集中精力把它們完成。不要因為沒有把表中所有工作全部完成而感到不舒服。如果你所決定的優先次序是正確的,那麼最大的好處,已經由你所選擇去做的二三項中獲得。 

因此,當你面臨很多工作,而不知如何著手時,就應該記著帕累託原則。你要問你自己哪些事項真正是重要的,就不會偏離首要工作而去做次要工作。 

相關焦點

  • 【職場充電】無處不在的帕累託法則,幫你了解自己的時間管理個性
    如何才能在獲得職業成就感的同時儘量減少承受的壓力,不用長時間「待機」去工作,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私人時間?如何才能達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不用做「工作狂」?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就必須了解時間管理最重要的一大原則——帕累託原則,它是開啟時間管理大門的關鍵。
  • EXCEL圖表之帕累託圖
    小橙子數據分析,微信公眾號同名可能聽到帕累託圖(Pareto chart)各位會(⊙ω⊙`),帕累託是什麼玩意!?說帕累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如果說著名的「二八原則」又叫「帕累託原則」大家可能就恍然大悟了。所以帕累託圖是專門用來分析「二八原則」的圖表,也是石川質量管理七工具之一(魚骨圖、控制圖、流程圖、直方圖、帕累託圖、趨勢圖、散點圖),目的就是為了找到一塊業務中佔比20%卻貢獻了80%的因素是哪個或哪幾個。
  • 帕累託
    帕累託出生於巴黎,其家族原是熱那亞的貴族。帕累託的第一部論經濟學的巨著《政治經濟學教程》中,他指出,在每一種政體中,總是少數統治階級剝削大多數被統治者。帕累託將關稅視為合法的掠奪、搶劫與偷竊的一個例子。帕累託肯定地指出,他的目標就是要根除所有這些被合法化了的搶劫者。
  • 孩子明明很努力成績卻不好,巧用帕累託法則改善,學會時間管理
    如果你家孩子也在面臨這樣的問題,那麼不妨試著了解一下帕累託法則,或許能夠讓孩子走出這個魔圈。法則當孩子努力了很多,卻沒有收穫時,學會巧用帕累託法則,或能幫助孩子打破禁錮。所謂的帕累託法則,又可以被稱為二八定律,來源於帕累託的一項實驗。帕累託法則強調的是學會分配時間和精力的重要性,要學會用百分之二十的投入創造出百分之八十的效率。那麼,如何合理地運用帕累託法則呢?
  • 帕累託法則原理及Python實戰
    什麼是帕累託法則帕累託法則(英文:Pareto principle,也稱作80/20原則、關鍵少數法則)指出,約僅有20%的變因操縱著80%的局面。也就是說:所有變量中,最重要的僅有20%,雖然剩餘的80%佔了多數,但貢獻度卻遠低於「關鍵的少數」。
  • 運用帕累託法則做好學習時間管理,就是要爭做時間的領跑者
    這就涉及到時間效率的問題。簡單來說,他是在學習上花了80%的時間,卻只產生了別人用20%的時間就能帶來的效率,這種現象其實就是"帕累託法則"在小波身上的典型體現。 一、帕累託法則與學習的關係。 1. 什麼是帕累託法則。
  • 帕累託法則:介紹和python-matplotlib可視化
    1 介紹====1.1 帕累託法則:20/80定律。1.2 在數據特徵分析中,又叫:帕累託分析(貢獻度分析),是一項很重要的數據分析方法。1.3 是由維爾弗雷多·帕累託(Vilfredo Pareto)(1848年7月15日 - 1923年8月19日)提出的。
  • 強大的帕累託分布——其可視化實現方法
    1.帕累託分布帕累託分布是一種冪律概率分布,以義大利土木工程師、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維爾弗雷多·帕累託的名字命名,用來描述社會、科學、地球物理、精算和其他各種可觀察到的現象。帕累託分配有時也被稱為帕累託原則或「80-20」規則,即社會財富的80%掌握在20%的人口手中。
  • 大數據分析「帕累託法則」的作用
    帕累託法則是一個非常簡單但功能非常強大的管理工具。企業高管長期以來一直將其用於戰略規劃和決策。諸如20%的商店產生80%的收入,20%的軟體錯誤導致80%的系統崩潰,20%的產品功能驅動80%的銷售等,受到廣泛歡迎,善於分析的企業嘗試在他們自己的商業世界中找到這樣的帕累託法則。
  • 帕累託精英理論概述
    關鍵詞:帕累託精英精英統治精英循環一、帕累託對精英的定義帕累託認為,人類社會始終存在資源分配的不平等,在任何社會中,總存在著被統治的廣大群眾與佔統治地位的一少部分人之間的分離和某種意義上的對立,後者就稱為 「精英」。
  • 「書評」無處不在的帕累託法則
    作者:拉斯洛·梅勒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時間:2020年11月義大利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維弗雷多·帕累託研究了收入分布情況,並且是應用社會精英概念的第一人。帕累託關注到,20 % 最富有家庭的收入約佔全國家庭總收入的80 %。在美國,約有20%的家庭收入超過10萬美元。繼續計算會發現,這些家庭的年收入實際上約佔全國家庭年收入的80 %。帕累託發現,這種不平衡不僅可以用來描述收入分布情況,還可以用來描述財富分布和許多其他類型的資源分布情況。
  • 善用「帕累託法則」,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在點滴中提高學習效率
    但如果家長能夠善用"帕累託法則"的話,不僅孩子的學習效率會提高,生活惡習也會得到改善。"帕累託法則"又稱作"二八定律",指的是"重要的少數與瑣碎的多數",即在任何特定群體中,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數因子即能控制全局。20%的投入和努力產生80%的效益。其本質就是強調時間管理的重要性。
  • Excel中帕累託圖是什麼?如何製作帕累託圖進行數據分析?
    也叫做帕累託法則。帕累託圖(也叫做柏拉圖)就是專門分析二八定律的圖表。比如排查質量問題,我們只要花費少量精力和時間解決累計佔比達到80%的導致問題的因素,就能顯著改善質量問題,沒必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解決20%的問題。
  • 關於帕累託法則
    封面圖片帕累託法則也就是我通常所說的「二八法則」或者關鍵少數法則,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發現的。
  • 日劇《帕累託的誤算》:一種徹底的絕望
    而今天要介紹的新劇《帕累託的誤算:社會福利機關調查員殺人事件》可謂是後者又一傑出的代表。《帕累託的誤算》海報橋本愛扮演的主角牧野聰美是某市政府福利科的非正式員工。聰美一邊承擔著給社會救濟人員發送福利的工作,一邊盼望有一天可以進入自己真正心儀的城市開發科。
  • 帕累託法則:除了努力,還需要學會時間管理
    這就涉及到時間效率的問題。簡單來說,他在學習上花了80%的時間,卻只產生了別人用20%的時間就能帶來的效率,這種現象就是"帕累託法則"在小波身上的典型體現。1897年,義大利經濟學者帕累託發現,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這就是著名的帕累託法則,又名二八定律。帕累託法則表明,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非常有限的,要想真正"做好每一件事情",就要學會合理地分配時間和精力。
  • 帕累託法則:除了努力,還需要學會時間管理
    一、帕累託法則與學習的關係。1897年,義大利經濟學者帕累託發現,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這就是著名的帕累託法則,又名二八定律。帕累託法則表明,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非常有限的,要想真正&34;,就要學會合理地分配時間和精力。
  • Excel圖表神技:如何快速搞定一張高大上的帕累託圖?
    這個現象很有趣,但有客觀說,中國老話就叫:「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而在西方,義大利學者帕累託稱之為「二八法則」。因為是他老人家提出來的,因此這個現象也叫「帕累託法則」。在工作中,當我們通過數據分析得到了一個「帕累託」式的分析結論時,該如何呈現給領導,以便引起其重視,快速採取有力措施,防止問題的擴大呢?
  • 二戰以後的帕累託法則
    原標題:二戰以後的帕累託法則 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1909年發表了一篇關於人類財富分配規律的研究,徹底改變了他在經濟學史上的地位。 帕累託發現財富分配的一個重要規律——不管什麼樣的社會,大部分人將在底層掙扎,只有少數人能離開貧窮環境邁入小康,更少的人能再從小康變成富人。何以如此?帕累託的解釋說起來也很簡單:一個有一塊錢的人要賺到兩塊錢,他創造財富的「條件機率」,跟一個有一億元的人要賺到兩億元是同樣的。錢滾錢,小錢只能滾小錢,大錢卻能滾大錢。這是不是自由市場經濟分配財富的一個自有規律?
  • 【維修英文】帕累託分析在維護中的威力
    一些非常重要的維護行動,需要在時間上與精力上進行相當多的投入。例子包括:給庫存物件命名,設立預防性維護(PM)計劃,以及制定備件清單。如果你知道最大的機會在哪的話,這些維護行動可以得到極大的簡化,得到諸多的好處。最佳的入手點,可以通過實施「帕累託分析」進行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