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對孩子的期待歸零,每天發現孩子的成長和改變!媽媽的兩封信

2020-11-05 阿湧叔叔

【辣媽有信】

學會對孩子的期待歸零

每天發現孩子的成長和改變

文中有阿湧叔叔親子教育建議

最近,#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的熱搜沸沸揚揚,媒體也指出問題的矛盾點在於:本應是家校溝通橋梁的家長群,無形間成為「壓力群」。

拋開現象看本質,家長和老師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扮演著不同角色,並不能簡單地用「可以彼此代替」來畫等號。相比於老師,家長陪伴孩子的時間更多,情感聯繫也更為緊密,在孩子不斷變化的成長期內,家長要承擔得顯然更多。

像很多家長一樣,胡可昕媽媽對自己女兒有很高的期待和要求,她希望孩子優秀,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發現曾經帶給她驚喜和驕傲的孩子暴露出越來越多問題,也越來越「泯然眾人」,當她試圖管教的時候,卻發現孩子開始不受控……

這一問題在家庭教育中其實極具代表性,阿湧叔叔和他的團隊在分析了母女倆的問題之後,提出了相應的建議,以下是媽媽給孩子寫的兩封信,記錄了她和孩子這一階段的變化。

可昕,親愛的寶貝:

當你剛剛開始學會走路時,媽媽就一直盼望著你長大之後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孩子,比如與眾不同,或是驚豔群芳。

幼兒園時期的你一直乖巧懂事,深得老師同學喜愛,還拿到過《故事大王》的獎狀。那時候我便開始帶著你進出各種興趣班,學舞蹈、學鋼琴……

在媽媽的陪伴和你的努力下,你從一個只會跟著DVD唱唱跳跳的小女孩,變成一個能落落大方地在新區小學舞臺上展示蒙古舞的小舞者,我是驕傲的。你日復一日地練習著鋼琴老師布置給你的學習任務,即便枯燥困難,但在你刻苦堅持下,你作為琴行的代表學院之一斬獲少兒組的一等獎。那一首《牧民歌唱毛主席》的旋律至今迴蕩在媽媽的腦海裡。當看到你領取獎盃的那一刻,我是自豪的。

但是近兩年,由於工作原因,媽媽對你的陪伴變少了,你在學習中的問題也逐漸暴露,我開始沒有耐心,也多了很多責怪。而當我倆之間的關係逐漸走向劍拔弩張的時候,你的一句話點醒了我:

「先有一百分的家長,才有一百分的孩子!」

這句話是阿湧叔叔在教我們如何調和家庭親子關係時說的,沒想到你記在了心上,我甚至能感受到你對我說這話時還帶著一點埋怨和委屈。我開始意識到作為一個母親,我或許太過專斷,卻忽略了你的感受。

於是我想到了求助阿湧叔叔和小花姐姐,他們都是會為你排憂解難的人,你信任他們,願意與他們傾訴。在接受阿湧叔叔表達訓練不長的時間裡,我驚訝於你已經能如此敞開心扉了,或許我做得不足的地方以及應該如何改變自己,能從他們那找到答案。

媽媽愛你,所以願意為你而改變!

媽媽:王蘇蘇

2020年10月23日

阿湧叔叔有話說:

這位媽媽的焦慮來自於孩子從「突出」到「平凡」的落差,但稍一分析,就可以找到其中的認知誤區。孩子的第一次學習、第一次登臺、第一次獲獎,之所以會令人驚喜,是因為那是從0到1的突破,而後有了「已達成成就」的基礎,孩子的進步似乎就「變小了」,而他的止步不前和落後就會被無限放大。

所以我給到家長的建議是:學會對孩子的期待歸零,每天發現一點孩子的改變,並加以鼓勵。這不僅能扭轉家長長期以來對孩子的過度緊張,也能夠重塑孩子的信心,讓雙方在較為平和的環境中重新開始。


可昕,親愛的寶貝:

細數下來,這已經是我們按照阿湧叔叔約定好的第三個周末了,這段時間裡,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阿湧叔叔的神奇力量,也終於明白為什麼有那麼多小朋友喜歡他,那麼多家長信任他。

在阿湧叔叔和小花姐姐的幫助鼓勵下,你這段時間有了明顯的進步,比如做作業專注度提升了,也更自律了,不再需要我一遍遍地催促。偶爾偷偷從門外看你一眼,也都是認真專心的模樣,不需要我瞎操心。

英語一向是你的短板,但這次期中測試,你擠進了班級前二十,真的讓我既興奮又驚喜,這是你堅持下來的成果,也希望你能繼續保持對學習的熱情,不斷進步。

成績是一方面,但你另一個讓我驚喜的變化是你變得開心了!有一天你放學回來,告訴我:「媽媽,我終於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你不再是埋頭跟功課死磕,你會主動思考,也會去詢問求教,還會通過和同桌遊戲這樣的方式勞逸結合。

這才是學習!媽媽希望你能越學越快樂,能發現生活中更多的樂趣,你快樂所以我快樂!

媽媽:王蘇蘇

2020年10月30日

阿湧叔叔有話說:

孩子願意主動學習,並且能找到學習的興趣,絕對是我們喜聞樂見的,這意味著孩子能夠更加自律和堅持。當他們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兒,而不是家長或老師強加的任務時,他們會更有興致和動力去學習。

相應的,當孩子往良性的方向發展,家長的焦慮和擔憂自然而然能得到緩解,從而能夠更加在意到孩子的改變和進步,並予以鼓勵和欣賞,這對於孩子來說也是動力。

比起一開始就站在高峰無法再繼續向上,一起登頂的過程反而更能給人成就感。在登頂的過程中,會有障礙和困難,會被別人趕超,會有分叉口讓人難以抉擇,但正因困難重重,每往上一步都會讓人倍加驚喜,那是通過自己的付出與堅持,那是通過大家的相守與扶持,才獲得的突破。

這樣沒有傳奇色彩,但卻足夠真實動人的,才是我們大多數人的生活,不是嗎?

相關焦點

  • 學會改變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長
    我雖然是一個教育工作者,但有時候真的不太知道該怎麼和自己的小孩兒相處,我的女兒還不到六歲,但我感覺班級裡的四五十個孩子都不如自己的這一個孩子難管,這大概是很多家長面臨的局面吧,所以在孩子不聽話時,我也經常會對孩子說,「再這樣我就給老師打電話了」這一招百試不爽,這讓我既感到好笑,又覺得很無力。
  • 家長總對孩子發脾氣?可以從以下3點出發,改變和孩子的相處方式
    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在被人消極情緒影響的時候帶來的心裡陰暗面也是影響非常大的,家長總是克制不住對孩子各種的嫌棄和抱怨,但是孩子內心所接收到的負面信息就是我的父母不愛自己,總是嫌棄自己,總是看到自己的缺點。
  • 見信如面丨母女倆的兩封信
    朗讀者:新媛 FM102.4南京交通廣播 《吃喝玩樂走江湖》 主持人 大家好,我是FM102.4南京交通廣播的主持人新媛,今天我和殷若然小朋友一起為您朗讀兩封信,一封信是房奕岑小朋友寫給支援黃石戰疫一線的媽媽李娜的信
  • 優秀的父母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並勇敢地表達對孩子的讚美與期待
    閨蜜最近有些煩惱,女兒今年6歲了,孩子很乖也很聽話,但朋友一直不敢大膽的表揚女兒,總是擔心表揚會讓女兒驕傲自滿。所以,每次女兒表現很好的時候,她也都是不鹹不淡的兩句話就打發了孩子。之前沒感覺這樣有什麼不妥,現在明顯感覺女兒和自己疏遠了很多,她想要為此做出改變,但是又不知道從何下手。
  • 出差4年,媽媽給孩子寫了100封信,這樣的家教堪稱教科書!
    她不想因此缺失了對孩子的陪伴,所以,每次出差前,她都會給兒子寫一封信,4年時間裡,她足足寫了上百封信。為了增加和孩子的互動,這位媽媽還結合孩子喜歡的遊戲,專門設計了有趣的內容,比如,「藏寶」、闖關、做任務等。在信裡,留下一些線索,告訴孩子有「寶藏」可以尋。
  • 「兒子,你的樣子裡藏著媽媽的期待」:媽媽這封信火了(家長必看)
    做世俗的男子漢,做媽媽的小孩子。可能面對你,媽媽總是會變得很貪心。兒子,世界中的我和你,聯結成我們的世界。這封信,寫給你,也寫給媽媽,希望我們能一起努力,做彼此的後盾。接受才能改變,改變才能進步。這一點,是媽媽最引以為傲的一點,也是希望你能做到的一點。做個溫暖的孩子,像個小太陽,照耀身邊的人,讓身邊的人被愛意包圍,自己也能學會如何愛人。做個堅定的人,不會隨意突破底線,有自己的立場和主見,會遵從內心,忠於自己。溫暖和堅定並不衝突,溫暖的人有一顆赤紅的心,堅定的人擁有一個深藍的腦。有溫度又足夠理智,才是媽媽最希望你有的樣子。
  • 允許孩子平凡和對孩子有期待,這兩件事並不衝突
    都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類拔萃,成為人生贏家。但父母的這份期許,不應該是對孩子的綁架。有的父母,的確很愛孩子,對孩子也付出了很多,但卻會對孩子說這樣的話:「你一定要過得好,不要讓我操心了。」「只要你能找到好對象,我就不用天天睡不好了」「你工作的不順心,讓我天天都頭疼吃止疼片,你不要再讓我頭疼了。」
  • 逆商培養——南翟營小學致家長的第九封信
    ♦  盡職盡責——南翟營小學致家長的第三封信♦  感恩有你——南翟營小學致家長的第四封信♦  家校互助——南翟營小學致家長的第五封信♦  心理疏導——南翟營小學致家長的第六封信♦  心靈守護——南翟營小學致家長的第七封信♦  老師媽媽——南翟營小學致家長的第八封信♦  點左上角藍字「行唐縣南翟營小學
  • 最溫暖的見字如面:成都媽媽4年給兒寫信近百封
    當我做了媽媽,因為出差要離開兒子,便希望兒子也能感受到我曾經感受過的溫暖。」龔女士說,從第一次無意識地寫卡片,到現在每次出差給孩子寫信絕不遺漏,她只是希望儘可能多陪伴孩子的成長。  據粗略估算,4年出差期間,龔女士一共給孩子寫了近百封信。
  • ​媽媽的情緒對孩子成長至關重要
    如果我們認識到所有事物,包括想要的和不想要的,都是在吸引力法則的作用下來到你身邊的,包括你孩子將來的樣子。一個女人最重要的財富就是好的情緒,如果我們每天溫和細雨,家庭一定充滿溫馨和諧,如果我們每天暴躁易怒,那麼孩子們又怎能有安全感呢?
  • 寫給孩子的一千封信
    孩子,昨晚,你嘴裡一直念叨著:「I have a dream. I have a dream."我說:「老墨家族今天的《狗帶貓鈴》提到了馬丁.路德.金的演講《I have a dream》。」爸爸說:「昨天28日是演講紀念日,他演講的內容是關於黑人種族平等。」你稚氣地問爸爸:「爸爸,爸爸,What is your dream?」
  • 孩子包容媽媽成長,媽媽幫助孩子改變,這親子關係令人羨慕
    最近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做《媽媽真棒》,故事講的是初中生梓明與他仿生媽媽互換位置後愛與成長的故事。,在接她回家的途中想趁機趕走媽媽,被爸爸及時發現。仿生人開始只會模仿別人的行為,讓梓明驚訝的是,自己剛彈過的曲子,仿生媽媽竟然可以準確無誤的彈出來。而自己的媽媽只會阻攔他彈鋼琴,正是這一幕讓他重新審視了新媽媽。梓明和新媽媽在學會互相包容下,不僅新媽媽的幾輪考核都順利通過,同時梓明的學習成績上升了不少。在他們的影響下,思想頑固的班主任老師也學會了包容班裡的學生。
  • 初一入學時,給班爸班媽的六封信
    所以,在這封信裡,我想談一談對於考試和考試分數的一些想法。    先從我的故事開始講起。    2012年9月,我兒子進入了我所在的海南中學。10月10日,第一次考試,年級二百多名,這成績遠遠低於我對他的定位。當孩子一臉茫然無知的樣子看著我時,職業本能告訴我,他的心智發育還沒有能趕上初中優秀學生的行列。
  • 與孩子一道成長,不要停止對孩子的鼓勵,學會理解孩子最重要
    與孩子一道成長:作為母親,在迎接孩子誕生的那一刻,歡樂與憂慮、責任與驕傲、付出與犧牲伴隨孩子的到來一齊來到你的身邊。你需要與孩子一道成長。讓歡樂勝過憂慮孩子因愛而誕生,他將帶給你無窮無盡的歡樂並伴你一生。雖然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困難和麻煩,但都是暫時的。最重要的是,你是他的母親,你擁有他,你只能給他愛。而孩子回報你的就是他的成長。
  • 如何提升自我的能量,學會放空自我,真正內在的成長才會發生
    而事實上某天當我放下成見,自己去察覺的時候,我認為她並不是賴床,而是一個孩子正式醒來是需要一定時間的,當我沒有主觀看法去看待孩子的行為,我內心充滿祥和和安靜。而我也會每天在孩子醒來的時候,給予了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 後來,我和孩子相處非常的愉快,彼此都說話很溫柔,不再像過往每天懟來懟去。 真正的看見,首先來自我們內心的放空。
  • 《爸爸的16封信》,是寫給孩子的,還是寫給家長的?
    本書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林良和女兒林櫻為這本書寫的序;第二部分是櫻櫻的話和16封信的內容;第三部分是附錄。 02 我覺得,有必要先介紹一下林良先生——本書的作者。  本書的扉頁上,林先生是這樣說的:「中小學生所想到的問題和所遭遇的困惑,如果有人聽他談談,陪他談談,分析他的想法,解除他的困惑,那該有多好。寫《爸爸的16封信》和《林良爺爺的30封信》這兩本書,我承擔的就是這樣的角色——做中小學生的好朋友。」 林先生認為孩子跟大人一樣,有思想、有想法。小孩子有些事情想不透,發生困惑,很自然地就會向父母傾訴。
  • 敬一丹母親用1700封信闡釋,睿智的母親懂得培養孩子和父親的感情
    央視主持人敬一丹曾在講座中,分享了自己與父母相處的一個細節:「我家有1700多封信,有很多次,我媽媽給我爸爸寫信的時候,最後都有孩子附上一行字,這都是我媽媽讓我們這樣做的,她讓我們和爸爸之間有一個表達」。
  • 好媽媽要學會陪孩子快樂成長
    其實,選這本書來讀,是因為我也還有困惑,孩子讀高中後,青春叛逆暫別了,然而,他又增添了七情六慾,沒辦法,孩子總要長大,他也要經歷屬於他的彷徨和困惑,對於他來說,這種經歷或許還很美妙。我的妹妹曾向我訴苦,孩子大了,卻不懂事了,每天沉迷遊戲,不能自拔,只有發表成績時,才會有些許失落,可沒多久,他又會沉迷於遊戲的世界裡。我兒子也好,我妹妹家孩子也罷,他們真的就不想好好學習嗎?
  • 孩子花錢買媽媽時間:沒有一個孩子,不期待媽媽的關注!|媽媽雞湯
    仔細想想,爸爸媽媽每天起早貪黑、辛苦賺錢,就是為了讓孩子過上吃喝不愁的生活,為了讓孩子能夠得到更好的教育。可是如果為了賺錢,忽視孩子,與孩子生出嫌隙,那賺再多的錢又有什麼意義呢?她還說:小時候的她,大部分時間都在冷臉冷眼、輕視責罵,以及無限的期待與要求中度過,沒有感受過溫情,也不知道被人抱在懷裡沒事兒親一口是什麼感覺。童年的她,多麼期待媽媽的愛和關注。
  • 「皮格馬利翁效應」應用:良好的期待,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相比之下,沒有得到老師和家長這種積極期望的孩子智力的發展並不明顯。而兩類孩子原來並沒有什麼差別。兩類孩子幾乎是在完全相同的教育環境中成長。因而他們智力發展的差異只能由家長和教師的期望不同來解釋。這種期待也被稱為「皮格馬利翁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