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來賓、老師、同道好友:
大家上午好。
在這個承載著春的希望,醞釀著秋的殷實的季節裡,我們共聚於此,共賞雅事,快哉!樂哉!
2020是特殊的一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像是給這個世界按下了暫停鍵。經過短短數月,我們國家已基本控制了病毒的蔓延。在此,我懷著一顆感恩之心,感謝黨和國家,感謝站在一線同病魔做鬥爭的白衣天使們。疫情無情人有情,有了他們的努力,才能讓我們站在這裡,交流學習,晤面會心。
為了響應國家提倡的「大力推動文化建設,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號召,我們應天印社精心籌辦的第三屆篆刻展於今天隆重開幕!在此,我向蒞臨指導的各位老師和社會各界的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問候!
自成立以來,應天印社秉承著「德不孤必有鄰」的社訓,在社長老驥先生領導下,積極舉辦了各種有益於薰陶和影響大眾的篆刻藝術活動,得到了社會一致好評。尤其是在社長老驥先生的協調推動下,應天印社攜手帝和置業精心打造的詩經篆刻文化園也在去年對外開放,成為市民休閒娛樂,陶冶情操的好去處。印社以此為契機,編輯出版了《閒話詩經刊石》大型圖書,這些成果無一不見證著應天印社的發展。
今天我們又一次相聚在第三屆篆刻展開幕現場,我想就篆刻本身,談談個人的一點拙見,誠惶誠恐,還望各位老師多多指教。美的作品是個體的表現,也是共性美的傳達。共性美即是傳統的部分,因此,學習篆刻應紮根傳統。技巧來源於周而復始的熟練,而藝術審美來源於人的思考和認知的高度,不可同日而語。一個人的思考認知決定了他作品的面貌,勤奮程度決定了技術的熟練程度。審美與技巧應共同提高、相輔相成才是。作品風格方面,我認為工穩和寫意之間並沒有絕對的界限。不同時期的文字風貌決定了印式,印式又承載詮釋著不同風格,並不能簡單的把他們劃分為兩派,要相互融合相互學習,兼收並蓄,在審美高度統一的前提下更要學會「拿來主義」。在正確的道路上堅定的走下去,打好堅實的基礎,功不唐捐,玉汝於成。
回首過去,展望未來,在社長的帶領下,我們將繼續發揮印社小組的作用,多雅集,共提高,多碰撞,共前進。更加積極的,努力的宣揚篆刻文化,讓更多的人喜歡篆刻,學習篆刻,擴大篆刻藝術的影響。
最後,祝大家吉祥順遂,藝業精進!謝謝!
(撰稿:王騰威、老驥;圖片:印社社員;編輯:劉樹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