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淪陷,白宮遭火燒,美利堅慘遭民兵蹂躪?

2020-12-11 騰訊網

眾所周知,美國現在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在國際事務上可謂是橫行霸道、無所顧忌,即使把時針再向前撥幾十年,冷戰時期蘇聯最強盛時,也只能做到略微壓制美國。至於更多的時候,美國處理事情只需要簡單地橫著走就完了,特別是在蘇聯解體之後,更是再無短時間內的強敵。

從入侵伊拉克,到轟炸利比亞,再至介入敘利亞內部事務,美軍用教科書式的外科手術精確打擊以及跨代際的武器裝備碾壓更是給其它國家深深地上了一課。一時之間,氣焰無雙,在民主的大旗下四處煽風點火,扶持代理人,它國稍有不服從的苗頭,少則經濟政治制裁大棒揮舞而下,多則直接率領一眾小弟赤膊上陣,以北約的名義直接進行軍事幹預。

鋪天蓋地的美軍空中武裝力量

不過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在數百年前,強大如斯的美國也曾被一群民兵揍得滿地找牙,甚至連自己的首都華盛頓都淪陷了,總統居住的白宮也被憤怒的敵人放火焚燒。

那是1812年的事情了,適時正值英法戰爭期間,英國人的力量極大地被法國人牽制在歐洲區域,北美防務略顯空虛。也就是在1803年,美國人剛剛花費1500萬美元就從法國手中購買到了路易斯安那,因而此時的美國上下摩拳擦掌,準備給予英國人致命一擊。

一方面可以擴張西部邊界、開疆拓土,另一方面也能肅清西北部印第安人的武裝抗爭,維護合眾國的統一與華盛頓的權威。特別是對以特庫姆塞為首的部族武裝更是視若心腹大患,他們長期煽動印第安原住民反抗華盛頓的統治,襲擊商旅、軍隊,此次誓要將其一舉剷除,一勞永逸。

美國領土擴張圖

至於為何此時會牽扯到加拿大人與英國人,我們就不得不提到美國建國時代了,是時,華盛頓領導的聯軍擊敗了英軍,英國人元氣大傷,被迫承認了美國的獨立。但仍有一部分人忠於大英帝國,他們選擇北上加拿大,在五大湖區域定居,對新成立的美利堅持敵視狀態。

英國政府雖然將軍隊撤出來了,但仍未放棄重新佔領的想法,屯兵於美加邊境,不時騷擾美方,令美方不勝其擾,這也是促成華盛頓下決心解決該問題的原因之一。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準備工作一步一步也在不斷完成。1812年6月1日,國會通過了麥迪遜總統關於對英宣戰的提議,6月18日,美國正式對英宣戰,史稱第二次美英戰爭。

事實上,早在1812年初,美國陸軍部即制定了關於對英作戰的方略,首要戰略目標:奪取加拿大。此時因為歐洲局勢的緊張,英軍在加拿大的駐兵僅有4500人,還分散在不同的位置上。在美國人看來,侵佔加拿大是手到擒來的事情,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美加戰爭中的軍人

戰爭伊始,一切都在朝著既定的方向前進著,因為早有預謀,美國在短暫的時間內,緊急總動員擴軍,使得由正規軍與民兵組成的志願軍總數到達65000之眾,同時還擁有強大的海上打擊力量:包括10艘軍艦,150艘快艇和318艘私掠船。

此時的英國正在因歐洲亂狀而焦頭爛額,無暇顧及北美,因而,美軍勢如破竹,僅半年的時間,就在大西洋上取得了擊沉敵艦3艘,俘獲船隻500多艘的輝煌戰果,可謂大勝。

至於加拿大呢?縱然是通過緊急動員也只募集到1萬民兵,英國也僅能從北美洲其它殖民地調動來2500名士兵(所以現在英軍共7000人 加上1萬加拿大民兵)。在大家看來,接下來的劇情都不用看了,肯定是美軍如摧枯拉朽般,橫掃英軍,佔領加拿大。

但是我們可以看看現在的世界地圖,加拿大仍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屹立在美洲大陸上。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美軍在陸上分三路自美國西北部入侵加拿大,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想像中的凌厲攻勢並未到來。英國人只花費了很少的代價就擊退了美軍醞釀已久的進攻,不但如此,英軍還乘勝追擊,跨越邊境線將戰場推進到了美國境內。

一舉攻佔美國西部數個重要的軍事堡壘,更糟糕的是,美國陸軍戰鬥意志之弱令人髮指,簡直是不堪一擊,駐守底特律的2500名美軍一槍未發就向「包圍」他們的700名英軍投降,其表現比之二戰中的義大利陸軍也是不遜風騷。

中路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由史蒂芬·范倫塞勒率領的約3100名先頭部隊渡過尼亞加拉河後,在高地懸崖上建立陣地,這次是據險防守情況應該會好些了吧?

事實並非如此,12日夜,1000名英軍擊潰了3000名美軍,兵敗如山倒,許多美軍在雙方還未交火之時,就開始逃跑,逃兵嚴重影響了其他士兵的戰鬥意志,美軍一觸即潰,而就在附近的紐約民兵卻對此視若無物,眼睜睜的看著友軍為英軍所擊潰。

雙方鏖戰於郊外

形勢愈加糟糕了起來,情況陷入了焦灼狀態,東路攻勢同樣未能達到既定的目標。美軍與各地民兵的配合「默契」之至,令人嘆為觀止。

開戰次年,大英帝國的海軍開始發力,大批英國軍艦遊蕩在美國東海岸上,美軍喪失了制海權,僅數月就有200多艘美國艦艇被捕獲。美國海軍龜縮於各港灣內,無多大的作為,唯有極個別的艦艇得以突破英軍封鎖,但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陸上,美軍開始組織力量反攻重要的工業城市底特律,此次還是分三路進攻,其中兩路為英軍擊破,但有一路在哈裡森將軍的指揮之下,佔據了伊利湖附近,切斷了英軍的戰略供給線,失去了補給的英軍只好撤出底特律。美軍3500餘人乘勝追擊,10月5日雙方激戰於莫拉維安,英軍陣亡500餘人,被俘600餘人,美軍取得了一場大勝。英軍的盟友,印第安人著名領袖特庫姆塞也在這場戰役中陣亡,被美軍殘忍的處置了,這引起了印第安原住民極大的憤慨,他們紛紛投向英軍。

美軍共1.3萬人分兩路再次侵入加拿大,劍鋒直指蒙哥馬利,然而,戲劇性的結果再一次出現了,英加聯軍以僅2000人的兵力,擊潰美軍.到了年底,戰場再一次轉移到了美國境內,英軍全線開始反攻.同時,英軍開始在美國東海岸進行試探性的登陸嘗試,這段時間裡,雙方互有勝負,在諾福克保衛戰中,美軍取得了勝利,擊退了2000名英軍進攻.

一次戰役中的雙方

然而,勝利的天平並不是總在美國這一方,在米克斯堡戰役中,印第安原住民組成的軍隊擊敗了美軍,一舉殺敵400多人,並俘虜500多人.8月19日,羅斯將軍率4000人於切薩皮克灣登陸,直插首都華盛頓.情況讓美國人不得不做出反應了,美軍集中精銳兵力與民兵共7000人與英軍大戰.本以為,這是保衛首都的戰爭,美軍的表現會稍微好一些,結果卻令人大跌眼鏡.英軍一支僅300人的先頭部隊一發起衝鋒,美軍就四散而逃.

時任美國總統麥德遜與幕僚們倉皇逃竄至維吉尼亞山區.英軍幾乎沒受到多少抵抗就佔領了華盛頓,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為了報復美軍當年縱火焚燒加拿大多倫多市國會大廈之仇,憤怒的加拿大人放火燒掉了美國的總統府邸:白宮、權力機關代表地表:國會大廈.一直到現在白宮裡面也有一些細節的地方可以看出被燒過的痕跡,也許就是為了不忘掉過去的恥辱. 此役之後,美國人徹底放棄了對加拿大的覬覦之心,將自己的目光轉向了印第安人的土地,以及同為鄰居的墨西哥.

在烈火中熊熊燃燒的白宮

不過,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雖然在美加戰爭之中,美國人被打怕了.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工業革命在美國廣泛開展,極大的推動生產力的發展,美國的國家實力也一升再升.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奉行孤立主義因而得以遠離戰爭的漩渦,歐洲的老資本主義強國們都因為戰爭的原因,元氣大傷.美國卻大發戰爭財,一步一步的替代了英國的地位.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著各殖民地的紛紛獨立,大英帝國榮光不再,日漸淪為美國的附庸.雖然美其名曰:盟友,但是大家都知道,美國的崛起之勢已不可阻擋.時間到了20世紀80年代,加拿大正式成為了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但此時的美國早已對那片貧寒之地失去了原本的興趣,加拿大日益淪為美國的小弟,甚至將雙方邊境線的所有軍隊都撤走,將自己的國家安全託付給了美國,真可謂世事難料!

雖然時光已過去許久,但是作為初生的美國所發動的第一次對外戰爭,這段歷史還是值得被我們所銘記.

相關焦點

  • 趁著英法火拼,美國挑釁加拿大,結果華盛頓被偷襲,連白宮也被燒
    沒能打贏韓戰的確是美軍歷史上極為恥辱的一幕,但和那把在華盛頓燃起的熊熊大火相比,那就完全是小巫見大巫了。有什麼能比得過首都被佔領,白宮和國會大廈等重要建築全被付之一炬更加讓美國臉上無光的事情呢?事情還要從19世紀初說起。
  • 伊拉克民兵武裝再遭美軍空襲,華盛頓進入戒備狀態
    繼伊朗高級軍官被襲身亡後伊拉克民兵武裝再遭美軍空襲據海外網援引今日俄羅斯、路透社等媒體報導,當地時間4日凌晨1點12分左右,伊拉克民兵武裝「人民動員部隊」(PMF)一支車隊在巴格達遭遇空襲。少將遭美軍空襲身亡伊朗誓言「狠狠報復」此前不久,當地時間3日, 美軍對伊拉克巴格達兩個與伊朗相關的目標進行打擊,當時前往機場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聖城旅」指揮官卡西姆·蘇萊馬尼的伊拉克「人民動員部隊」民兵和兩輛汽車停在巴格達機場附近的一條通道上
  • 「美利堅大學」知多少?距白宮4英裡
    這所坐落於美國的政治中心華盛頓特區,距白宮4英裡,距離中國駐美大使館館不到10分鐘車程的大學就是「美利堅大學」(為了與統稱的「美國大學」區分開來)american university,簡稱au,校園安全係數賽高!
  • 美國民兵組織震撼發聲,國防部調兵6千協防華盛頓特區
    近日,由美國8個右翼民兵組織和團體組成的民兵組織聯盟「美國愛國者行動」(PAFA)的官網上,近日曾發表一份聲明,宣布如果在1月16日前,聯邦政府不能阻止拜登上臺,他們將從這一天開始「採取行動」捍衛憲法。
  • 美國小弟加拿大,曾經暴打美國火燒白宮,為何如今屈於人下?
    不過咱們也別小瞧加拿大,人家曾經打到過美國首都華盛頓,這事一般人能做到嗎?美國一直被認為是天賜之國,佔據著世界最好的戰略位置,尤其是瀕臨兩大洋,建國兩百多年來,幾乎沒有什麼國家能打到美國本土,在二戰時,日本拼命地想進攻美國,也才打到夏威夷,距離本土還遠著呢。所以一直以來美國在陸地上唯一有威脅的只有北邊的加拿大。
  • 美利堅大學研究生申請條件
    美利堅大學研究生申請條件 基本要求 美利堅大學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規定的基本申請條件如下: 正規大學四年制本科畢業並取得學士學位 GPA要求:不得低於3.0分
  • 美利堅大學:總被誤解成野雞大學,我太南了!
    A:」哦,美利堅哪所大學啊?「 B:「就美利堅大學啊。「 雖然美利堅大學這個名字滿滿的山寨感,但它卻是一所名副其實的受國家教育部認可,在老美口中評價相當不錯的學校。學校的強勢學科是國際關係,公共關係和商科。
  • 位於美國首都的美利堅大學有哪些優勢?
    美利堅大學的地理優勢。美利堅大學是一所地理位置與學術實力都十分優秀的美國大學。i01華盛頓特區是美國及至整個世界的標誌性城市;這裡是政府部門和上百個國家大使館的所在地,一些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領導人在此會晤討論全球事務和政策決議;華盛頓特區還是商業、傳媒、創新、技術和交流的中心,擁有無與倫比的實習和實踐學習機會;華盛頓特區的都會區是一些全球領軍企業的所在地,其中包括洛克希德
  • 剛剛,白宮淪陷,全面惡化
    至於外界開始擔心白宮內部的情況,隨著奧布萊恩感染新冠病毒,白宮的高官是否已經大面積感染便成了所有人好奇的地方,如果奧布萊恩是在白宮感染的新冠病毒,那麼整個白宮就淪陷了。一旦白宮淪陷,那麼白宮就要陷入停擺,這意味著美國將陷入大亂,因此白宮的新冠肺炎疫情即使很嚴重,白宮也要大事化了,小事化無,這一次也同樣不例外,總之白宮是不能成為疫情中心的,川普是不可能感染新冠病毒的。於是,這一次白宮表示,奧布萊恩是在參加家庭聚會的時候感染的新冠病毒,是他在上大學的女兒傳染給他的,這意味著白宮就不需要嚴格的隔離了,這拯救了白宮。
  • 美國敗的最慘了一次:300人的軍隊打進華盛頓,還燒了白宮!
    美加戰爭是第二次美英戰爭的一部分,這場戰爭是獨立不久的美國為了領土擴張、乘英國正陷於拿破崙戰爭之機而發動,最終由加拿大民兵、原住民武裝和英軍組成的聯合軍隊打退了美國的入侵。華盛頓之後的美國總統亞當斯曾說過:「美國命裡註定將擴張到北半球的整個西部。」很顯然,在美國人的眼中,加拿大應該是屬於美國的國土。1812年初,美國陸軍部就擬定了奪取加拿大的戰略計劃。
  • 兩百年歷史建築,白宮附近「總統的教堂」遭縱火
    (觀察者網訊)「今日俄羅斯」6月1日報導,在抗議示威者聚集的白宮附近,多處遭人縱火,其中被稱作「總統的教堂」的聖約翰教堂也沒能倖免。聖約翰主教教堂位於白宮北面的拉斐特廣場,距白宮僅300米。福克斯新聞記者在拍攝白宮附近的縱火點時指出:「看來聖約翰教堂也著火了。」隨後記者走下樓梯,拍攝到教堂一間地下室的門被人砸開,屋內架子燃起大火。福克斯新聞網視頻截圖華盛頓特區消防和EMS部門6月1日發推,證實聖約翰教堂地下室起火。
  • 美國總統的家人為什麼也要入住白宮?白宮裡的趣事多
    總統家人入住白宮? 安保更方便  白宮在很久以前不稱為白宮,而被稱作「總統大廈」、「總統之宮」。  1792年,總統大廈始建時是一棟灰色的沙石建築。從1800年起,它是美國總統在任期內辦公並和家人居住的地方,在美國歷史上,除了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之外,其他歷屆美國總統以及家人都會在白宮居住。
  • 衰漫畫:金金「寶貝手機」慘遭蹂躪?另類拯救毫無用途
    衰漫畫:金金「寶貝手機」慘遭蹂躪?另類拯救毫無用途各位童鞋們大家好,手機我們必不可少,而在父母小的時候,手機可是一個非常稀少的東西,這不金金買了一臺手機,就跟寶貝一樣愛護,誰知道被校長蹂躪了一番,當校長把手機還給金金之後,金金就開始拯救手機,但是手機已經被校長蹂躪得一乾二淨,金金的另類拯救也毫無用途,只好一個人在廁所默默的哭泣。
  • 不僅衝入了美國國會,連白宮都給燒了?發生了什麼,誰幹的?
    更重要的是英軍都是職業軍人,而美國軍隊幾乎都是民兵組成的,相比之下,這幫牛仔的槍法出色,單兵戰鬥能力強,但合在一起就是一盤散沙。一盤散沙的軍隊加上猶猶豫豫的將軍,使美國軍隊在這場關鍵的戰役中被打得落花流水。
  • 白宮到底是不是美國總統府
    川普住白宮。白宮在哪?如果想給大統領川普寫信(有點土哈)地址如何寫,白宮的地址是: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賓夕法尼亞大街1600號。白宮是真正意義上的美國總統府。美國總統全家都住在這裡。但白宮實在一棟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房子。與美國超級大國身份相比確實有些寒酸。白宮其實不是宮,也不是白色的。最初的美國總統府是棕色的。
  • 美利堅大學為您解讀
    在美國Top50-100大學裡,美利堅大學無疑是最具突出優勢的大學。美利堅大學幾乎擁有一切大多數留學生選校時想得到的東西:名聲、地理位置、機會、安全、學習氛圍等。美利堅大學位於美國政治、文化和最佳就業的城市華盛頓。距離白宮僅4英裡,離新建的中國大使館10分鐘路程。
  • 加拿大首都靠近美國,火燒白宮之後,他們為何不遷都?
    還有1812年的美加戰爭,也是以英國和加拿大軍隊攻入華盛頓而告終。當時英加軍隊,甚至一把火燒了美國總統官邸,導致美國不得不使用白色塗料重新粉飾牆壁。所以為了保障首都的安全,把首都設置在遠離邊境的內陸地區,無疑是一個好的選擇。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當國家遭到入侵的時候,國土的縱深,可以有效延緩敵軍的推進時間。
  • 讀特筆記︱川普時代:B面美利堅
    蘇扎也曾在裡根執政時期擔任攝影師,他本無意置喙政治,然而川普執政後,他猛然發現白宮的主人居然可以如此不同,不同於他曾見過的任何一位無論民主黨還是共和黨的總統。從此,他在圖片應用Instagram上貼出的圖片變得耐人尋味:每一張歐巴馬總統白宮歲月的圖片都在講述川普的執政故事;圖片的每一個配文都看似無意,實則精心。
  • 軍武次位面:白宮當年居然被加拿大燒掉,為遮醜才塗成白色的
    1814年8月,4000名英軍和加拿大民兵從海上登陸,直撲華盛頓,這些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戰鬥力很強。 美軍主力都在前線,老家靠民兵防守,儘管人數有七千之眾,卻只是在華盛頓附近的布萊登斯特堡(上圖的紅標記處)勉強抵抗了一下就潰散了,麥迪遜總統和政府成員倉皇逃往維吉尼亞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