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31日專電(記者史競男、周瑋、彭卓)「100個形式大同小異的《白雪公主》,孩子們圍著跑下舞臺的大灰狼起鬨,60分鐘的演出40分鐘都在做遊戲……」有人這樣描述當前的兒童劇市場現狀。
兒童節將至,帶孩子去劇場過節、接受藝術薰陶成為不少家長的選擇,但面對看似繁榮卻充滿隱憂的市場,到了該冷靜反思的時候:中國兒童劇如何回歸理性,用原創精品寓教於樂、攀上藝術「高峰」?
相互模仿甚至抄襲 「寫劇本」變成「攢劇本」
中國兒童劇市場近年來發展迅猛,年演出量突破萬場,增速在各演出門類中處於領先。火爆背後,卻是魚龍混雜、良莠不齊。業內人士指出,兒童劇的情節一般比較簡單,可有些兒童劇的製作混淆了「簡單」和「粗製濫造」之間的關係,覺得劇本「隨便弄一弄就好」,甚至在其中傳遞錯誤的價值觀。
瀋陽的陳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帶孩子去看一部兒童劇,孩子看得熱熱鬧鬧,自己卻無聊得昏昏欲睡。「我在國外看到,很多兒童劇都是一家人一起去看,孩子看場面熱鬧,家長看故事內涵並講給孩子聽,可咱們有的劇是把『弱智』當『幼稚』。」
「兒童劇立意、製作發生偏頗,都與劇本的薄弱有關。」在遼寧藝術研究院從事兒童劇專業創作的編劇鍾一鳴看來,現在的兒童劇不是「寫劇本」,而是「攢劇本」:隨便套用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故事模式,再加幾個「喜羊羊」「光頭強」等當下風靡的元素吸引眼球,故事缺乏原創性。
據一位劇院經理透露,目前中國兒童劇創作表演存在相互模仿甚至抄襲現象,內容也趨於同質化。「一個白雪公主,千百家劇院都在演。有的機構臨時攢一個隊伍,兩周就排出一部戲,質量怎麼能好?」
「偽兒童劇」充斥 「教育戲劇」怎能以功利心態對待
據了解,在歐美發達國家,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接觸並參與「教育戲劇」,在中國兒童劇雖然起步較晚,但近兩年發展迅猛勢頭強勁。據統計,2014年全國兒童劇演出多達10377場,觀眾數量逾480萬人,總票房為3.26億元,同比增長24%;2015年全國兒童演出市場產值同比上升26%,增幅在各演出門類中處於領先。
市場火爆帶來了可觀的經濟回報。由於兒童劇演出一般是家長帶著孩子觀看,假設票價為100元,三口之家就要花費300元,有些票價甚至超過千元。加上兒童劇風險和成本較低,一些非專業機構也加入兒童劇創作和演出行列中,質量難以保證。
「家長不捨得自己看話劇,但是捨得給孩子買票。所以很多人認為,現在戲劇行業不景氣,唯有兒童劇可以賺錢。大家都看到這一點後,就衝著『金錢至上』的模式來製作。」鍾一鳴表示,這種「不健康」的創作狀態,是導致市場混亂的根本原因。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曾直言不諱地指出,由於巨大的商業利潤的誘惑,國內一些兒童文學作家把太多心思用到獲得商業利潤上,忘記了根本使命,忘記了兒童文學對孩子、對民族、對人類所承擔的巨大責任,「這個局面需要得到調整」。
兒童劇市場也存在類似問題。專家指出,為兒童創作是要有責任感的,兒童劇需要「慢工出細活」,不能以功利心態對待。
天津市兒童藝術劇團團長王衛中表示,兒童劇不能僅僅是娛樂,它的教育功能是潛移默化的,一切以失去詩情、純美、本真為代價的兒童劇都是偽兒童劇。「兒童劇從製作開始就要思考劇目的教育意義,從業者必須有這根弦。寓教於樂、弘揚真善美,好的兒童劇是有藝術品格的,成人也可以看。」
「不附庸市場,不盲目跟從,堅持為孩子創作有價值觀、人生觀的能讓他們認識生活的高品質作品,用責任感堅守劇目質量。」北京兒童藝術劇院總經理董寧說,兒童劇事關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要做真正的人民戲劇、兒童戲劇。
呼喚原創 引領孩子們進入藝術殿堂
以美德少年為原型,講述路邊棄嬰「田夢兒」跟著爺爺進城求學的經歷。去年9月推出的兒童劇《田夢兒》至今已上演260餘場,場場爆滿。一名老師看後說:「這一場演出比我們上100堂思想教育課還要起作用。」
江蘇省少年兒童文化藝術促進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張鋒認為,開發兒童劇演出市場,首先要有優秀的兒童劇目作支撐,但目前來源於生活的優秀劇目太少。「《田夢兒》講述發生在孩子們身邊的感人故事,目前演出場次一增再增。可見,貼近生活、貼近現實,好的原創劇目可以既叫座又叫好。」
而這樣的現實主義題材原創劇目,正是當下中國兒童劇市場最欠缺的。北京醜小鴨劇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李平說,對孩子和家長都知道的經典題材比如「白雪公主」等,在改編題材的推廣營銷上比較容易,好比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且孩子喜歡重複看熟悉的東西。所以原創劇推廣頗不易,這是原創不足的重要原因。
據《田夢兒》編劇薛梅回憶,她是看著兒童劇長大的,一些經典劇目至今記憶猶新。「《寶船》《馬蘭花》《宋慶齡和孩子們》……我收藏的節目單摞起來有1米高,這是我最珍貴的財富。」
歷史上經典迭出,而今天又該如何繼承創新呢?
李平認為,堅持原創才能走出中國兒童劇自己的一片天地。如今,北京醜小鴨劇團成立10年,創作出很多孩子喜愛的原創劇目,已成功登陸新三板,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實現「雙贏」。
「一定要了解生活,從傳統中汲取營養,要有文化自信,也要對西方文化相融兼得。」在薛梅看來,創作兒童劇不但要有技術,更要有情懷。她指出,優秀的兒童劇應該引領孩子們進入藝術的殿堂,抵達高雅的境界,那裡有道德之美和藝術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