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產生惡性胸水怎麼辦?——胸外科專家沈曉詠科普系列

2020-12-20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專家簡介: 沈曉詠,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

肺癌的發生是由於支氣管黏膜上皮細胞的異常增殖。在男性腫瘤死因中已居首位,在女性中僅次於乳腺癌居第二位。在因癌症死去的每3至4人中,即有1人是肺癌。本病多在40歲以上發病,發病年齡高峰在55~65歲之間。目前已知肺癌的發生的危險因素包括吸菸,環境汙染,職業暴露,肺部慢性疾病和人體自身免疫力下降等,符合以上危險因素的人患肺癌的概率會比其他人高。肺癌早期最常出現的症狀有咳嗽、咯血、輕度胸悶等。事實上,肺癌早期無明確的特異症狀,凡是超過2周治療不愈的呼吸道症狀或原有症狀加重,都要警惕肺癌存在的可能。肺癌發展到晚期時,癌細胞轉移到肺多個部位,或肺周圍或心臟周圍積液,或經血流轉移至身體其他部位,多轉移到腦、骨、肝和腎上腺。

1. 惡性胸水的原因

惡性胸水是惡性腫瘤侵犯胸膜引起的胸腔積液。惡性腫瘤轉移到胸膜後,腫瘤結節侵犯和阻塞毛細血管和淋巴管,正常的血液循環和淋巴液循環受阻,管內壓力增大,液體滲出。故惡性胸水中含有大量蛋白質和血液有形成分,液體無法被及時吸收,失去了動態平衡,就容易發生胸腔積水。胸膜原發腫瘤和其他部位的惡性腫瘤晚期胸膜轉移均可以導致胸腔積液,最常見的原因是晚期肺癌。

肺癌起源於肺部支氣管的黏膜和腺體細胞,伴有較為嚴重的咳嗽和胸痛,不同類型的肺癌還會表現各自特定的症狀。肺癌是細胞異常增殖導致的癌症,不是細菌、病毒感染導致的疾病,所以不具有傳染性。肺癌是全世界範圍內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病情發展迅速,大多數患者在發現肺癌時,已處於肺癌的晚期。患者的預後極差,壽命一般有14個月左右,有一小部分的肺癌患者可以有較長時間的完全緩解。晚期肺癌的治療效果不佳,只能以控制症狀、穩定病情、延長生存期為主。如果醫生對患者做出了肺癌的診斷,伴隨出現的胸水症狀就足夠說明肺癌已經發展到晚期,並且惡性胸水對病人的危害甚至超過了肺癌本身。

2. 惡性胸水的症狀和診斷

胸腔積液壓迫雙肺、心臟和大血管,影響患者的呼吸和血液循環。臨床表現包括心悸、氣促、胸悶、呼吸困難、胸痛、乾咳、上腹飽脹感。症狀嚴重程度主要與積液產生的速度有關,而與積液的體積關係不大。普通胸水的預後良好,惡性胸腔積液預後較差。惡性胸腔積液的特點是胸液量大且產生速度快,一般的穿刺、引流的方法都難以控制積液的發展。血管和淋巴管滲出大量蛋白質和其他血液成分,也會影響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

少數肺癌患者在初次就診時,就已經出現胸腔積液,隨著肺癌的進展,很多病人都會出現胸腔積液。抽取積液進行檢查,如果發現了肺癌細胞,或者取胸膜活檢發現存在肺癌轉移,就可以診斷為惡性胸水。

目前胸膜活檢的取樣手段包括胸膜活檢針、小切口胸膜活檢、胸腔鏡胸膜活檢、開胸胸膜活檢等。臨床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胸膜活檢針,該方法安全方便,經濟實惠。此外還可以使用小切口胸膜活檢,此方法需要事先局部麻醉,或者在全麻下使用胸腔鏡取活檢樣。最後的選擇是在開胸手術後直視胸膜活檢。

3. 惡性胸水的治療

對惡性胸水是否需要進行積極的治療取決於胸腔積液導致的壓迫患者呼吸的症狀的嚴重程度。如果患者沒有出現呼吸症狀或肺癌已經進展到終末期,醫生不建議進行針對惡性胸水的特殊局部治療,只需進行對肺癌的治療即可。在臨床情況不明晰的情況下,適合進行單純的胸穿,去除胸腔內一定量的胸腔積液。若在胸穿後積液症狀得不到改善,則應考慮症狀是由肺氣腫、肺部腫瘤等肺部因素引起的。而且,雖然胸腔穿刺操作簡單,能有效緩解症狀,但無法根治胸腔積水,患者胸腔積水在數天內就會復發。反覆穿刺,患者失去大量滲出液,導致低蛋白血症,出現水腫等症狀。

在上述不建議局部治療胸水的情況之外,除了對肺癌的原發治療,還應針對惡性胸水本身進行有效治療從而減輕病人的痛苦,與肺癌的治療相互促進。治療的選擇包括:穿刺、引流、胸腔內注射抗腫瘤藥等,除此之外近年來快速發展的胸腔鏡手術使微創手術治療惡性胸水得到廣泛應用。

常用的治療方法是在抽吸胸腔積液後,向胸腔內注射阿黴素、順鉑、氟尿嘧啶、絲裂黴素、博萊黴素等抗腫瘤藥物,從而殺傷腫瘤細胞,從源頭上減少胸液等形成。此種治療方法還可以同時起到胸膜粘連的作用,博萊黴素是最常用的針對惡性胸水的化療藥,用於胸膜粘連的成功率較高。近年來,還可採用胸腔內注射生物免疫調節劑,如短小棒狀桿菌疫苗、幹擾素等。為了專門達到胸膜粘連,閉鎖胸膜腔的目的,可以胸腔內注射專門的胸腔粘連劑,如四環素、紅黴素、滑石粉等,從而閉合胸膜腔,防止胸腔積液再聚,以緩解症狀。

惡性胸腔積液的特點是胸液量大,產生速度快,靠一般的穿刺、引流方法難以控制。大置的胸腔積液影響呼吸和循環,病人可感到胸悶、氣短、喘憋,影響休息和進食,導致病人身體消耗、衰竭。胸腔鏡手術為這一類患者提供了一種有效的選擇,胸腔鏡手術是微創手術,創口小恢復快,術後一天就能下床活動。手術中,醫生在患者的胸部開2-4個小孔,放入帶有攝像頭的胸腔鏡。醫生在顯示屏的監視下手術,不僅可以直觀地觀察胸膜病變,還可以徹底吸去胸水,剝離肺表面纖維束帶,解除肺擴張限制。在胸腔鏡下還可以更均勻地向胸膜表面噴灑滑石粉,有效地產生胸膜粘連。胸腔鏡手術治療惡性胸水十分高效,避免了因反覆胸穿導致的液體、蛋白質的丟失,顯著改善病人的生活質量,並為進一步的腫瘤治療創造條件。

4、靶向藥物以及免疫治療對原發癌的治療

惡性胸水的治療,離不開原發癌的治療,原發癌症治療包括化療、放療、手術治療等方法。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是相對較新的腫瘤治療方法,目前已經開始應用在肺癌上。

靶向治療是以腫瘤細胞上的特異基因突變為「靶子」,精準殺死腫瘤細胞而不傷及其他細胞。以靶向治療應用最多的非小細胞肺癌為例,大部分患者是由於基因發生了特定的突變,例如EGFR、ALK、HER2和VEGF 等。我們把針對發生特定基因突變的細胞進行的治療稱為靶向治療。突變的基因及其蛋白就像一個靶點,靶向治療針對這種靶點進行精準治療。靶向藥只會對發生特定突變的細胞起作用,理論上不會傷及其他細胞。

免疫治療的作用點不在癌細胞,而是人體內正常存在的免疫細胞。惡性腫瘤細胞為了生存和生長,會採用各種方法抑制人體的免疫系統,、逃避免疫系統的查殺,所以腫瘤才能對人體健康「肆意妄為」。免疫療法藥物,如免疫檢驗點抑制劑,能幫助已經識別癌細胞但卻不能發起進攻的免疫細胞重獲戰鬥力。免疫治療則具有一定的普適性,能治療的肺癌種類比較多。而且由於人的免疫系統有記憶,免疫治療藥物停用後,療效還會繼續。

如果治療癌症是一場戰爭,那麼傳統的放療、化療就是狂轟濫炸,在殺滅癌細胞的同時也損傷了人體正常的細胞,出現嚴重的副反應,比如脫髮、嘔吐、腹瀉等。相比之下,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的優越性就很突出了:特異識別腫瘤細胞,對症下藥,精準殺滅癌細胞。

相關焦點

  • 胸腔鏡微創手術治療氣胸——胸外科專家沈曉詠教授科普系列
    我們的胸腔在正常情況下都處於負壓狀態,一旦氣胸,負壓就無法對肺產生牽引作用,嚴重的胸腔變為正壓,還會對肺產生壓迫。我們的肺容積就變小,就意味著我們呼吸的氣體急劇減小,血液中含氧量也降低。而同樣的,胸腔正壓還會對我們的心臟產生壓迫,對心臟的正常功能活動產生影響。其中,自發性氣胸是呼吸內科急診之一,嚴重時甚至威脅生命。因此積極治療是十分重要的。
  • 腫瘤常見併發症——惡性胸水的處理!
    如何選擇適合患者的處置方法,需要綜合其所患肺癌的病理 類型、導致惡性胸腔積液的具體原因及患者的一般狀態等。 肺癌是惡性胸腔積液產生的主要原因,約佔惡性胸腔積液的 24%~42%,尤其是肺腺癌多見。惡性胸腔積液對患者的呼吸功能影響較大,臨床症狀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發紺等,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 如何判斷肺結節的良惡性?關於肺癌的預防治療,聽聽專家怎麼說
    肺癌是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長最快,對人類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列惡性腫瘤之首。有數據表明,我國每年新發肺癌病例為70萬左右,因肺癌死亡人數約為30-60萬人,在過去三十年,我國肺癌死亡率上升了465%。
  • 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發生胸水、腹水該怎麼辦?
    部分癌種,如腹膜癌、肺癌、卵巢癌、肝癌等,發展至晚期出現惡性胸腹水的風險非常高,甚至可以達到60%以上。因此,如何改善這一症狀、迅速而有效地緩解患者的痛苦,成為了提升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質量的重點之一。不論是胸水還是腹水,其產生主要有兩種原因:漏出和滲出。
  • 七種抗體血液檢測提高肺癌篩查精準度
    新確診肺癌患者六到七成為早期七種抗體血液檢測提高肺癌篩查精準度隨著篩查診斷技術不斷進步,目前國內絕大多數醫院胸外科手術中,60%-70%的肺癌患者是首次胸部CT發現的肺部小結節,也就是在患病早期即被篩查出來。目前,臨床上已經在利用液體活檢新技術「7種肺癌自身抗體檢測」提升篩查精準度。
  • ——胸外科專家何志鋒科普系列
    專家簡介:何志鋒,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胸外科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近年來隨著篩查工作的廣泛開展以及多層螺旋CT的普及, 許多的患者在因身體不適就診或者是進行健康體檢的時候,高分辨薄層計算機斷層掃描檢查報告提示肺部有磨玻璃結節。肺部磨玻璃結節?
  • 疫情期間哈醫大二院胸外科專家詮釋肺癌的「前因後果」
    肺結節就是肺癌嗎?肺結節該如何治療?在疫情期間,這讓很多人心生恐懼和疑惑。還有些人長期咳嗽氣短卻因疫情緣故遲遲不敢就醫,以及一些肺癌術後患者耽誤了複查時間,出現了背痛等症狀,擔心是復發轉移了,遇到這些情況該怎麼辦?哈醫大二院胸外科二病房主任徐廣全教授為疫情期間出現肺部不適的患者解難題、支妙招,全面解釋了肺癌的「前因後果」。
  • 中國專家創新制定「磨玻璃結節型」肺癌診治策略
    腫瘤醫院供圖中國專家創新制定「磨玻璃結節型」肺癌診治策略 打破籠統定義獲國際關注中新網上海6月23日電 (陳靜 王廣兆 張揚)長期以來,「磨玻璃結節」困惑著不少人。記者23日獲悉,中國專家針對「磨玻璃結節型」肺癌開展了大量研究,率先系統定義該類型肺癌為一種特殊的臨床亞型,並針對其特性提出了分類而治的策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外科主任、胸部腫瘤多學科綜合診治團隊首席專家陳海泉教授領銜的團隊,制定出「磨玻璃結節型」肺癌診治的「復旦標準」。
  • 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但肺不會痛,如何發現早期肺癌
    發燒幾天就氣喘,胸部X線出現胸水 這種類型出現後診斷為肺癌的病例不少,且在年輕人中也不少見,惡性程度高。 肺癌胸水特徵:血性胸水,胸水生成速度快。當抽取胸水後,很快胸水又生成回來。 一、肺癌可有胸痛,但出現胸水後,胸痛可減輕或消失 肺不會痛,肺部疾病引起的胸痛是累及胸膜後引起,當胸水產生,會將胸膜髒層和壁層分開,胸痛就出現減輕或消失。
  • 體檢發現胸腔積液該怎麼辦?醫生告訴你胸腔積液的病因及如何診治
    看到這個診斷後拿起手機就開始搜,然後查到的都是肺癌導致胸腔積液,惡性胸腔積液這樣的消息,越搜越害怕。今天在這裡統一解答一下,胸腔積液不是患上肺腫瘤的原因,正常人都有胸腔積液。什麼是胸腔積液?胸腔積液是醫學術語,用咱們老百姓的話講就是胸腔有水。
  • 陳海泉談肺癌:良性不能當惡性開,早期不能當晚期開!
    在他的帶領下,復旦腫瘤醫院的胸外科發展迅速,如今已經是世界著名的胸外科中心,他們的研究成果體現在了肺癌的國際診治指南中,他提出的一些理念也正在影響改變著從事這個專業的醫生。他對於肺癌微創1.0時代的理解是,微創理念局限於「小切口」和「少打洞」的腔鏡技術層面,追求可見創傷的最小化;到肺癌微創2.0時代,專家們在追求可見創傷最小化同時,最大程度保留患者肺功能,減少臟器損傷。
  • 著名胸外科專家、原中國醫科大學校長李厚文逝世
    著名胸外科專家、原中國醫科大學校長李厚文逝世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2019-08-23 11:43 來源:澎湃新聞
  • 新民晚報數字報-肺小結節≠早期肺癌 但需及時隨訪
    對此,陳浩認為,由於切除整個肺葉將對患者的肺功能產生不可逆的損傷,因此肺部小結節應當引起足夠重視,但不能「一刀切」。專家表示,60%-70%的的肺部小結節屬良性病變,除了腫瘤,肺內很多疾病,如炎症、感染、結核、黴菌、出血等都會形成結節。「專科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年齡、職業、接觸史、吸菸史、小結節影像學形態及生長速度,對小結節的惡性概率進行評估,多數需要長期定時隨訪觀察。」
  • 科普大賽作品展|別怕,肺結節≠肺癌
    為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促進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協同發展,提高民眾健康素養,推動「健康中國」建設,更好地滿足公眾健康需求,挖掘、培育科普傳播人才,營造健康知識傳播氛圍,濱醫附院舉辦首屆科普大賽。在8月1日至7日報名階段,收到近百篇科普作品,根據原創性、科學性、趣味性、藝術性、觀賞性等原則,其中原創性為基本原則,經專家綜合評分後在近百篇科普作品中遴選出20篇優秀的科普作品,特在醫院微信公眾號上進行展播。如果您喜歡這篇科普文章,請在文末點擊「在看」或留言告訴我們哦~~~別怕,肺結節≠肺癌!
  • 國際知名專家、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外科專家陳海泉教授來我院...
    手術過程中,陳教授不吝賜教,讓我院胸外科團隊得到了一次寶貴的專家指導學習機會。通過上海專家來院手術,不僅使廣大患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知名專家的高水平醫療技術服務,同時也促進了我院相關專業技術水平的提高。今後,醫院將根據患者的要求,定期邀請國內知名醫院專家來我院出診、手術,為高唐及周邊地區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保駕護航。
  • 濱醫附院胸外科施行雙側胸腔鏡微創手術切除一例雙側中心型肺癌
    (原標題:濱醫附院胸外科施行雙側胸腔鏡微創手術切除一例雙側中心型肺癌)
  • 體內缺「鹽」竟是肺癌惹禍 專家:警惕肺癌不典型症狀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林琳 通訊員劉姍姍)53歲的王女士莫名頭暈、嘔吐,在醫院查出低鈉血症,起初以為是低鹽飲食導致,最後發現竟然是肺癌引起的副腫瘤綜合症。後湖的53歲王女士平時注重養生,堅持低鹽低脂飲食。
  • 終於明白了,CT上長這樣的肺結節才可能是肺癌
    所以這時候我們就可以看出:低劑量CT能發現更多的肺結節,但診斷效能比較低,也就是說並不是發現的結節一定是肺癌。那麼這時候問題就來了:單一用低劑量CT這一種檢查方法恐怕還不夠,可能還要藉助其它方法和低劑量CT結合起來提高診斷效能,這也是目前胸外科領域正在研究的問題。
  • 【曙光·新聞】曙光醫院順利完成達文西機器人肺癌根治術
    肺癌手術不僅涉及到游離及切斷血管、支氣管,還要進行淋巴結清掃,所以對術者技術水平及手術器械都有較高的要求。加之,術前檢查提示該患者肺質量欠佳,縱膈淋巴結腫大等問題,池浩主任與科室人員反覆研究討論後,最終建議患者行達文西機器人右肺癌根治術。術前,池浩主任團隊已經進行了充分的準備,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
  • 復旦腫瘤醫院定義肺癌特殊臨床亞型 早期「純磨玻璃肺癌」5年生存...
    圖說: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外科主任、胸部腫瘤多學科綜合診治團隊首席專家陳海泉教授 採訪對象供圖日前,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傳出消息,該院胸外科主任、胸部腫瘤多學科綜合診治團隊首席專家陳海泉教授領銜的團隊,針對「磨玻璃結節型」肺癌開展了大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