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17 來源:安徽省教育廳
安徽師範大學堅持理論育人、文化育人、典型育人和實踐育人,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
一是堅持理論育人,強化理想信念教育。依託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力量,針對不同專業學生特點,採取「一本多綱」、分類教學;建立思政課情景模擬實驗平臺,將教學內容情景化、信息化、案例化;建立名師工作室,讓黨的十八大代表房玫、全國師德標兵路丙輝等名師走上思政課講臺,打造名師名課。以重要節慶、重大事件、重要活動等契機,抓好日常思想教育。如結合十八大、中國夢等專題教育活動,組織宣講團,強化理想信念教育;結合「七一」、「五四」紀念日等,開展主題黨日團日活動,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成立赭麓菁英學校,實施「青馬工程」,培養青年馬克思主義者。
二是堅持文化育人,強化時代精神教育。注重傳統文化教育,成立國學研究所和中華傳統文化促進會,開設國學選修課程和「學海導航」系列講座,舉辦「道德大講堂」、「經典天天讀」,開展徽學宣講營、歷史文化街、漢文化巡演等特色活動,引導學生弘揚傳統美德。精心打造校園文化精品,組建大學生民樂團、青年交響樂團等團體,打造校園話劇節、戲曲節、電影節、高雅藝術進校園等文化活動品牌,提升大學生人文素養。主動拓展網上育人陣地,構建校、院、班網上矩陣平臺,舉辦微直播、微課堂等活動,打造主流輿論場;製作微電影,講述「師大故事」,廣泛傳播正能量。
三是堅持典型育人,強化示範引領作用。建立德育基地、實踐基地等育人平臺500多個,通過校園精神文明「十佳事跡」、「十佳大學生」、創業之星、自強之星等評選活動,以及「中國好人榜」、「安徽好人榜」、「我最感動的江淮志願服務」等典型推薦活動,構建多渠道典型培育機制。組織優秀學生報告團,舉辦巡迴報告會、赭麓大講堂、「青春導航」事跡宣講等活動,引導大學生共享成功、共促成長。把身邊的典型搬上舞臺,以房玫、吳青山、108位學子愛心接力助學等為原型,創作了《房媽媽的一天》、《太陽》、《紅心108》等話劇,在大學生中產生了積極反響。
四是堅持實踐育人,強化責任擔當意識。把社會實踐活動作為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平臺,著力打造「五四愛心學校」、「平民電腦學校」和江淮環保行等志願服務品牌,每年組織數百支實踐團隊,近萬名學生參與,實現所有學生全覆蓋。組織思政課教師、專業課教師和輔導員、班主任作為「實踐導師」,與學生同吃同住同實踐,引導青年學生理解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責任編輯:牛京陽(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