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位牛津大學教育學博士,首次公開講述牛津大學的教育秘密

2020-12-15 嗨玩英語

先說幾個名字,大家肯定都聽過:亞當·斯密、史蒂芬·霍金、奧斯卡·王爾德、瑪格麗特·柴契爾、翁山蘇姬、錢鍾書……

他們的名字都在人類歷史上熠熠生輝。

再來說說他們有什麼共同點

他們都很出名、很有成就。

還有一點,他們都畢業於牛津大學

牛津大學人才輩出,47位諾貝爾獎獲得者、53位來自各個國家的總統和首相、各行各業的精英,都畢業於此。每年,全世界最優秀的學生在這裡匯聚、成長、離開,成為改變世界的人

岡田昭人,就是從牛津走出去改變世界的人之一。

岡田昭人出生於1967年,現任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綜合國際學研究院教授。他是日本第一位在牛津大學取得教育學博士學位的人,畢業後專注於對日本人和留學生的跨文化交流教育。他的研究室學生眾多,人氣很旺。

在他的著作《牛津的6堂自我精進課》中,岡田教授以一位牛津畢業者的親身經歷為基礎,首次向世人講述了牛津大學獨特的人才培養體系。

一、舉世聞名的小課堂

與世界上大多數要求學生上課籤到聽課的學校不同,牛津大學以小課堂教學聞名世界。如果一個牛津的學生從未接受過小課堂訓練,那他就不算真正的牛津人

岡田教授為我們講述了牛津小課堂的運作模式:

小課堂每周一次,每次一個小時,1個(或者2-3個)學生和導師進行面對面交談。在每周小課堂之前,導師會要求學生閱讀大量文獻並根據導師提出的課題撰寫論文。在小課堂上,導師和學生則根據學生寫的小論文進行問答、討論。

這樣的小課堂,對導師和學生的要求極高,但培養效果也極好。

每周5-10篇的文獻閱讀、課堂上導師專業而犀利的提問,充分培養了學生分析、整合、批判、思考、討論、解決問題等能力。這些能力不僅在考試、學術研究中需要,在解決實際問題時顯得更為重要。

其實這是一種古老的學院教學法,中國古代的孔子和古希臘的蘇格拉底都曾這樣培養自己的學生,通過不斷地提問和討論,培養每個個體的思考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如果我們的老師也能這樣培養學生,上司能夠這樣培養下屬,想必更多的人才會被培養出來。

二、追求真知的牛津人

牛津有一個口號就是「打破常識」。打破常識,意味著不被固有的知識、思想所束縛,只追求真知

牛津大學開展的各種課程都致力於訓練學生「打破常識」的思考方法。例如,通過小課堂,將各種國家的、社會的、政府的的事務與學生的研究課題相結合,訓練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岡田教授在《牛津的6堂自我精進課中》總結了在牛津學到的批判性思考的4個步驟

試著思考一下常識的相反面;2.批判由常識主導的行動;3.批判常識的時候思考對應的解決方案;4.構建新的常識並檢驗其效果。

打破常識的思考方法,使牛津學生擁有了源源不斷的「創造力」和犀利而紮實的「分解力」。他們不僅能懷疑約定速成的東西,還能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實踐為世界創造更好的東西。

三、勇於擔當的牛津人

牛津的學生從來都不是象牙塔裡的書呆子,而是擁有有智慧、有擔當、有行動力的社會精英。二戰期間,無數出身高門的牛津學子為了正義奔赴戰場,揮灑青春熱血,承擔他們認為他們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

「位高則責重」是在牛津學子心中代代相傳的理念。這句話的意思是:

在國家或社會中處於上層地位的人,在得到高報酬或享受榮譽的同時,也有義務和責任正確引導大眾,甚至不懼犧牲自己。

這樣高貴的理念,培養了牛津學子天然的領導力他們清楚地知道自己對社會的責任和義務,因而不會僅僅執著於個人私利;他們被教育公平地對待各種人,因而在人群中擁有公信力;他們胸懷寬廣,關注他人的需求,友善、禮貌地對待他人,對他人的缺點也會進行忍耐,因而能團結他人

和領導力相伴的,還有戰鬥力冒險力表現力

我們總是被教育要忍耐、中庸,但牛津的學生卻被訓練得富有戰鬥力、敢於冒險、敢於表現自己。結果我們都知道了,我們被訓練為了庸碌的普通人,而牛津人則被訓練成了在人類各個領域閃閃發光的人。

有人可能會說,牛津的學生之所以優秀,和他們招收的學生本身就比普通人優秀有很大關聯。但我們都知道,即使是最優秀的人,缺乏適當的教育也會歸於平庸。而天資一般的人,通過用心的教育,也能夠成為在某個領域有所建樹的人

世界上能夠去上牛津大學的畢竟是少數人。但從《牛津的6堂自我精進課中》,我們可以學習牛津的教育方法、牛津的教育理念。老師和家長可以使用牛津的方法來教育自己的學生和孩子,成年人則可以對照牛津的理念不斷實現自我精進,實現個人的終身成長。

相關焦點

  • 牛津大學和普通大學到底有啥區別?
    《牛津的6堂自我精進課》是由日本首位牛津大學教育學博士岡田昭人所著。他通過分享自己在牛津大學讀博時的見聞和帶有教育學專業背景的經驗總結,得出了實現自我精進的6大關鍵能力和42種具體的能力培養方法。如果你有成長需求,又苦於投入了大量時間精力進行自我投資與學習,卻依舊收不到想要的回報,可以試試從這本書中找到合適自己的精進之路與具體的操作指南。
  • 國學教育如何啟蒙?聽聽牛津博士怎麼說
    聽聽牛津博士怎麼說 《HI天津》 帶您一起歡樂度周末 1 喬思 牛津大學語言教育學的在讀博士 現在致力於
  • 棕櫚大道留學offer捷報 丨 英國牛津大學博士劍橋大學碩士
    (圖片來源於網絡)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在文理工商多個領域享有崇高的學術地位及廣泛的影響力。錄取標準極高,競爭極其激烈,常年在「超難申」大學榜單佔有一席之地。截至目前,棕櫚學員在今年申請季中幸運地拿到了 7 枚牛津、劍橋的高含金量 offer。
  • 牛津大學教育理念及其啟示
    一流大學應堅守精英教育傳統 牛津大學在其發展過程中,在人才培養上一直秉承著精英教育的傳統,始終以培養精英型人才作為培養目標而不動搖。根據這一傳統,牛津大學在人才培養中採用學院制和導師製作為保障,培養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富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高級人才,長期穩居世界一流大學的位置,成為英國思想、學術中心。
  • 牛津大學教育學碩士「牛筋媽」的胎教心經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小牛筋Andrew微信牛津大學教育系
  • 柯林頓難當牛津「掌門」 -校長,柯林頓,牛津,牛津大學,學校,總統...
    英國著名學府牛津大學校長傑金斯勳爵1月8日病故,有關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將成為新校長的傳聞甚囂塵上。然而牛津人對柯林頓的顯赫聲名以及堅強的財政後盾並不「感冒」。越來越多的教職員工加入到反對柯林頓的行列裡,他們甚至喊出口號:「要女校長,不要玩弄女性的校長。」牛津大學校長一職是終身制,通常是由牛津大學校友會成員選舉產生。
  • 牛津大學與清華大學碰撞的通識教育
    新雅書院是清華大學通識教育的實驗區,而《大學之道》則是新雅書院的一門新雅人文社科通識課。作為一門新生研討課,《大學之道》承載著開拓同學們視野、啟發他們對大學進行深入思考的特殊作用。他們的課堂不僅在清華園。最近,選修《大學之道》的新雅大一同學們在老師們的帶領下,將課堂「搬到」了世界名校——英國牛津大學,在那裡,他們收穫了什麼,又體會到什麼?
  • 維基精選:【牛津大學】
    文藝復興自15世紀起大大影響牛津大學的教學。這個時期的駐校學者包括為希臘文復興作出很大貢獻的威廉·格羅辛,以及著名的聖經神學家約翰·科萊。隨著宗教改革以及大學與羅馬天主教廷的斷交,一些深感不滿的學者離開牛津前往歐洲大陸,多半最終安定於杜埃大學。牛津大學的教育最後也從中世紀的經院哲學改為文藝復興模式,雖然部分與大學有所聯繫的機構因而喪失一些土地與財產。
  • 在牛津讀大學的中國人有自己的圈子
    作為最古老和最富有的學院之一的莫頓學院,在英國政府宣布削減2010/2011年度教育撥款後,其網站上公開發表文章,稱將繼續保持並完善導師制。正如牛津大學新學院大衛·帕爾弗雷曼博士的描述一樣,導師制是牛津大學這一高等教育桂冠上的璀璨珠寶。作為自由教育傳統中的一個典範,導師制所倡導的思辨精神,對於高等教育的發展和完善具有深遠的意義。
  • 「共度時艱:倫敦·重慶大轟炸」展覽在牛津大學舉行
    新華社英國牛津4月30日電(記者桂濤)英國牛津大學和重慶圖書館主辦的「共度時艱:倫敦·重慶大轟炸」展覽4月30日在牛津大學開幕,以紀念兩座城市的人民在二戰期間遭法西斯國家轟炸時表現出的不屈精神。在牛津大學中國中心展出的73張歷史圖片中,部分圖片是首次公開。牛津大學中國中心主任、中國現代史教授拉納·米特在開幕式致辭中說,此次展覽的目的是展現倫敦與重慶作為同盟國一部分遭受大轟炸的情景,講述這段二戰時的悲劇故事。
  • 《牛津筆記》講述英倫制度文明 日記裡有不一樣的英國牛津
    9月20日,「你不知道的英國&牛津——《牛津筆記》新書分享會」在單向空間杭州樂堤港店舉行,活動由學林出版社與單向空間共同主辦。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張力奮帶來了自己的新書《牛津筆記》,與該書的特約編輯、資深媒體人、專欄作家陳季冰暢談你不知道的英國和牛津,同讀者分享創作背後的故事。兩個資深老媒體人,一個在牛津生活學習多年,一個熟悉英國多次探訪牛津,在他們眼中,牛津不只是一個地方,它還是一種文化、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生活態度。
  • 牛津大學5連冠
    英國的牛津大學連續5年蟬聯該排名首位。在今年的這版排名中,前100位大學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而所有參與排名大學覆蓋93個國家和地區。《泰晤士報高等教育》2021年世界大學排名前十的高校是:牛津大學、史丹福大學、哈佛大學、加州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劍橋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芝加哥大學。
  • 來自牛津的自我精進課
    《牛津的六堂自我精進課》最初選來讀時,是被名字吸引。來自世界頂級學府——牛津,會教什麼呢?自我精進,對於渴望自我成長的人來說總是有特別的吸引力。就這樣這本書就到手邊了。這本書作者岡田昭人是日本首位畢業於牛津大學的教育學博士。
  • 英國牛津布魯克斯大學好嗎
    英國牛津布魯克斯大學還是不錯的。學校共有四個校區,主校區位於牛津市Headington區,距牛津市中心僅有十分鐘的車程,是一所綜合性公立大學。這裡學風濃鬱、精英薈萃,歷來為求學聖地。  英國牛津布魯克斯大學績點要求
  • 牛津大學Wellbeing研究中心攜手首控探究幸福對教育有何意義?
    牛津大學Wellbeing研究中心成立,攜手首控集團探究幸福對教育有何意義?導讀:9月7日,「牛津大學哈裡斯·曼徹斯特學院香港校友會攜牛津大學Wellbeing研究中心成立全球發布會」在香港金鐘港麗酒店隆重舉行。
  • 牛津布魯克斯大學什麼專業比較強勢?
    談到牛津,很多人會想到牛津大學,其實除了牛津之外,還坐落著一所著名的公立綜合性大學—牛津布魯克斯大學,因其優質的教育與研究水平以及與商業和各行業內的緊密聯繫而譽享全球。那麼,牛津布魯克斯大學什麼專業比較強勢?接下來,就隨小編來看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牛津大學執行校長拉爾夫·沃勒:友誼是我們教育的核心
    「友誼」是我們教育的核心——專訪牛津大學執行校長拉爾夫·沃勒  新華網北京10月27日電(記者劉欣)「教育絕不僅是讀書、寫作和思考。」牛津大學執行校長拉爾夫·沃勒說,「在學校,更重要的是交到情投意合的朋友,進而互相激發學術靈感。」  一套花呢西裝、一雙鵰花皮鞋、一頭花白的頭髮,沃勒是一位典型的英國紳士。這是他第一次來到中國,此行是為了出席「2015中國國際教育年會暨中英創新創業國際教育論壇」,同時在中國推介和啟動「牛津大學榮譽研究員(訪問學者)項目」。
  • 牛津大學VS劍橋大學,誰才是英國大學的No.1?
    提起英國的頂尖大學,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總是被同時想起,兩所學校也被合稱為「牛劍」。從發展歷史來看,牛津大學早於劍橋大學。劍橋大學的創辦,是因為牛津大學的學者和當地普通居民的矛盾衝突升級,為了躲避與當地居民的爭鬥,牛津大學的一部分教授停止講課並離開牛津來到劍橋郡,在1209年創建了劍橋大學。
  • 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
    項目研究的支點,將針對法律從業人員應用科技、及程序設計人員服務法律業時的培訓和教育需求 。針對這些需求,研究團隊將開發配套的教學和培訓方案,供大學和私營企業加以應用實施。4月|牛津獲得億萬捐贈打造全球領袖中心2019年4月25日,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宣布,其冠名創始人瓦菲克· 賽德先生與大學籤署了一份金額達150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3億元)的捐贈契約,以支持將牛津的奧斯內電站樓改造成牛津大學嶄新的全球領袖中心(Global Leadership Centre),為商學院享有盛譽的高管教育提供全新的教學和住宿場所。
  • 【重磅】超難申牛津 Ph.D 項目到手!QS 全英 Top 1,牛津大學材料學博士 offer 報導!
    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是一所世界頂尖的公立研究型大學,採用書院聯邦制,坐落於英國牛津。與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帝國理工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同屬「 G5 超級精英大學」。作為世界最頂尖的院校之一,牛津大學在各項權威排名均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