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學執行校長拉爾夫·沃勒:友誼是我們教育的核心

2020-12-13 新華網客戶端

  「友誼」是我們教育的核心——專訪牛津大學執行校長拉爾夫·沃勒

  新華網北京10月27日電(記者劉欣)「教育絕不僅是讀書、寫作和思考。」牛津大學執行校長拉爾夫·沃勒說,「在學校,更重要的是交到情投意合的朋友,進而互相激發學術靈感。」

  一套花呢西裝、一雙鵰花皮鞋、一頭花白的頭髮,沃勒是一位典型的英國紳士。這是他第一次來到中國,此行是為了出席「2015中國國際教育年會暨中英創新創業國際教育論壇」,同時在中國推介和啟動「牛津大學榮譽研究員(訪問學者)項目」。

  據介紹,此項目在牛津大學已有80多年的歷史,但與中國結緣尚屬初期,旨在為中國創新、創業及創投領域的人才搭建與世界英才交流合作的平臺。

  師生間的關係從來不是考試和評比

  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沃勒一再表示,師生間的「情誼」是牛津大學教育理念的中心,這也成為該校長期以來吸引世界上優秀人才前來就讀的重要原因。

  「包括中國學生在內的世界英才相聚在牛津,他們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正因如此,他們可以互通有無、互相借鑑。即便是畢業後,他們仍然是好朋友。這對學生本人、學校和國家都是重要的財富。」沃勒說。

  「辦好一所高校,肯定需要有最好的硬體保障,因為這樣能吸引最好的師資力量,進而吸引最好的學生。」沃勒說,「在牛津,教授和學生永遠是在一起的,他們之間的關係從來都不是考試和評比。」

  「美國當然也有世界上最好的高校。」沃勒說,「但牛津的38個學院之間相對獨立,並且每個教授通常專注於一到三名學生。這就讓師生之間的交流更加順暢。特別是學生,能更了解自己的教授,從而直接地得到鼓勵和支持。」

  「師生們在牛津發揮著自己的創造力,並代代相傳。」沃勒說。

  中國學生努力、認真、彬彬有禮

  沃勒指出,牛津不會將招生聚焦和局限在某個國家和地方。「我們願意培養各國優秀人才,他們畢業後將服務於各國的發展與建設。

  沃勒介紹說,牛津的學生來自134個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海外生源中美國人最多,其次就是中國學生。中國學生在牛津就讀的專業廣泛,包括科技、工程、數學、經濟、社會等諸多領域。

  在日常教學和交往中,沃勒發現,中國學生最大的特質就是努力、認真,並且彬彬有禮。「如果想在學術領域取得成功,努力絕對至關重要」。

  中國孩子比英國同齡人更具國際視野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出席了文化、教育和人文領域的交流活動。對此,沃勒感謝習近平主席對兩國教育領域交流的重視。

  據介紹,牛津為任教老師提供赴中國學習交流的機會,了解中國的教育制度和教學方法。「我們已經收到了不少教師的申請」。

  沃勒此次到訪中國,參觀了北京的小學,了解到學生們在科技創新方面進行的嘗試。期間,中國學生可以用流利的英文向他介紹自己的創新成果,講述他們對英國的印象,這讓沃勒難忘。

  「中國孩子對英國的了解,遠勝於英國同齡人對中國的認識。」沃勒說,「他們更具國際視野,他們讓中國前途光明。」

相關焦點

  • 來牛津,思維能力最重要——專訪牛津大學校長Andrew Hamilton
    2004年10月至2008年10,他是耶魯大學的教務長(Provost)。2008年6月3日,被正式認命為為牛津大學校長。2009年10月6日正式成為牛津大學第271任校長。牛津大學價值的傳遞牛津(Oxford)字面意思指牛可涉水而過的地方,也是唯一一個意譯過來的外國大學的名字。牛津大學是英語系國家中最古老的高校,久遠的建校日期連他們自己都無從考證。
  • 用教學構建核心競爭力 英浦教育聯合牛津大學出版社開展教師技能...
    會議期間,成都知名中小學校長、教育界學者、中小學公立學校英語教學負責人和英語教研員,英語培訓機構的廣大一線的教師和教學主管就如何回歸教育初心,發展學生21世紀核心技能各抒己見。大家一致認同英語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 柯林頓難當牛津「掌門」 -校長,柯林頓,牛津,牛津大學,學校,總統...
    英國著名學府牛津大學校長傑金斯勳爵1月8日病故,有關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將成為新校長的傳聞甚囂塵上。然而牛津人對柯林頓的顯赫聲名以及堅強的財政後盾並不「感冒」。越來越多的教職員工加入到反對柯林頓的行列裡,他們甚至喊出口號:「要女校長,不要玩弄女性的校長。」牛津大學校長一職是終身制,通常是由牛津大學校友會成員選舉產生。
  • 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席酉民:大家需要自問,我們真的重視教育嗎?
    2020亞洲教育論壇上,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英國利物浦大學副校長席酉民在開幕式和高等教育論壇B上呈現了精彩的演講,下文為搜狐教育觀察對席酉民校長的專訪。整個東亞儒家文化圈,都特別重視教育。中國父母尤其捨得給孩子做教育「投資」,因為他們相信,教育能夠改變人的命運。
  • 牛津大學教育理念及其啟示
    由於環境和條件的差異,我國大學難以實行牛津大學的導師制和學院制,但它們所體現的以學生為本和精英教育的理念卻很值得我們借鑑。我國一些追求建設高水平包括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學,將科研放在第一位,將教學放在第二位;將研究生教育放在第一位,將本科教育放在第二位,與牛津大學的教育理念與實踐相去甚遠。
  • 牛津大學James Crabbe教授一行來昌樂二中訪問交流
    9月21日下午,世界著名大學英國牛津大學James Crabbe教授等一行
  • 2021牛津大學放榜;愛文中學核心師資首亮相;博納國際藝術學院正式起航; 教育部建立不提倡低齡出國學習制度政策|一周要聞
    會上介紹了愛文世界學校的基本發展概況以及創新性的教育模式,深圳校區初高中項目將中國義務教育內容融合於愛文全球課程體系,以及愛文創新性的跨學科課程,導師會定期與每位愛文學生一對一會面。在此次分享會中,愛文中學部的三位核心成員也首次亮相,分別為:愛文深圳中學部執行校長MattScott、愛文深圳初中部年級主任李斌以及愛文深圳初中部年級主任吳迅。
  • 美國哈佛校長出狂言 英國牛津劍橋大學不服氣
    如今面對美國哈佛大學同行的冷嘲熱諷,這兩所大學首次站在了同一陣線上,發出了憤怒而無奈的抗爭———囊中羞澀的英國大學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哈佛校長  論「財」排輩  引起英國學術界同仇敵愾的不是別人,乃是哈佛大學即將離任的校長尼爾·魯登斯坦。尼爾有足夠的底氣說這番「狂言」,因為在他就任哈佛校長期間,哈佛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富有的大學。
  • 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院長莊蒙德爵士訪問西交利物浦大學
    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院長莊蒙德爵士訪問西交利物浦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席酉民教授會見了來訪客人,並與其會談。   席酉民校長對莊蒙德爵士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席校長表示,從2003年10月首次訪問蘇州工業園區到2008年7月卸任英國利物浦大學校長,莊蒙德爵士為西交利物浦大學的創立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隨後,席校長從西交利物浦大學的願景與使命、獨特的五星育人模式、畢業生深造、校園建設及大學戰略規劃等方面向莊蒙德爵士做了詳細的介紹。
  • 中國網2017中國好教育盛典訪談:北外青少英語執行校長吳侃
    北外青少英語執行校長吳侃接受中國網專訪主持人:歡迎您來到「中國好教育」年度盛典的現場,請您介紹一下您的機構我來自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教育學院,任院長助理,同時也是北外青少英語的執行校長。下面我簡單跟各位介紹一下我們北外青少英語,北外青少英語是由北京外國語大學和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共同創立的,隸屬於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在課程體系上,以語言素養、學科素養和人文素養為三大支柱。面向中國4-18歲青少年,提供國際素養成長教育。我們希望用國際標準定義孩子的英語學習和成長。
  • 國內這所一流高校,和牛津大學達成戰略合作
    2020年2月14日,校長馬懷德代表學校在北京籤署了中國政法大學與英國牛津大學聖艾德蒙學院之間的《中國政法大學和牛津大學聖艾德蒙學院學術合作框架協議2020》、《中國政法大學和牛津大學聖艾德蒙學院學術合作具體內容和技術細節協議2020》、《中國政法大學和牛津大學聖艾德蒙學院中國經濟學術教育委員會學術合作具體內容和技術細節協議
  • 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
    在農曆新年辭舊迎新之際,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邀請大家一起來回顧商學院在過去12個月中那些重大新聞、研究成果以及最值得聆聽的嘉賓演講,並以此展望鼠年送上我們的新年祝福!1月|牛津大學啟動AI與法律研究在2019年1月,牛津大學啟動了一項針對人工智慧與法律服務的研究項目。
  • 【訪談】老牌基督教大學鮑瓊斯大學校長:教育核心是敬畏耶和華
    (圖:基督時報/施迦南) 「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這也是教育的核心所在。目前,對於中國的基督徒父母來說,讓孩子接受純正的基督教教育,是他們內心的一大訴求。
  • 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席酉民在2020亞洲教育論壇年會開幕式上的...
    在2020亞洲教育論壇年會開幕式上,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英國利物浦大學副校長席酉民發表了講話。我今天跟大家一起思考一下用什麼樣的辦法解決回歸和重塑的問題,剛才有校長講到了中外合作大學,我們學校也是中外合作大學,他講的是第一個中美,實際上早期有兩所,我們是早期的兩所之一,我們當時在辦這個學校的時候,我們的定位是什麼,不能簡單的靠背外國大學,因為全球需要重塑,所以給了我們一個機會,這個機會就是讓我們怎麼樣去撬動這個教育,我們把自己定義為教育的變革者,我們要找一個支點,這個支點就是通過辦這個學校,
  • ...作為負責任公民的道德觀」——訪牛津大學校長路易絲·理查森
    新華社倫敦4月24日電  專訪:「成功的大學應著眼培養學生作為負責任公民的道德觀」——訪牛津大學校長路易絲·理查森  新華社記者桂濤 顧震球 朱頔  牛津大學校長路易絲·理查森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一所成功的大學應賦予學生批判思考的能力以及培養學生作為負責任公民的道德觀
  • 專訪寧碧執行校長許益楊:和「洋校長」一起,與世界相擁
    寧鄉市碧桂園學校執行校長、國際高中部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教育人的探索。2019 年夏天,新加坡人許益楊成為寧鄉市碧桂園學校(簡稱「寧碧」)第一任「洋校長」。這在寧碧是第一次,在湖南教育界也史無前例。於許益楊而言,這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戰。教師有國界,教育無國界。本科階段,許益楊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主修化學和生物,研究生階段,他轉向教育領域。
  • 日本首位牛津大學教育學博士,首次公開講述牛津大學的教育秘密
    岡田昭人,就是從牛津走出去改變世界的人之一。岡田昭人出生於1967年,現任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綜合國際學研究院教授。他是日本第一位在牛津大學取得教育學博士學位的人,畢業後專注於對日本人和留學生的跨文化交流教育。他的研究室學生眾多,人氣很旺。
  • 陳雨前校長應邀訪問泰國東方大學
    應泰國東方大學校長薩姆努科的邀請,5月16日至5月20日,我校校長陳雨前率團訪問泰國東方大學,參加中泰高校藝術教育論壇,並受聘為該校博士生導師
  • 牛津大學出版社專家談:vipjr給中國孩子最好的教育
    牛津大學出版社高級教學職業發展顧問Ron Molenda說,「牛津大學出版社的教材是有技術含量的,更高階的教材會讓你更進一步。」牛津大學出版社隸屬牛津大學,以環球出版為志業,弘揚牛津大學卓於研究、博於學術、篤於教育的優良傳統,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大學出版社之一。
  • 專訪西交利物浦執行校長:一流大學不會想著「我要排到一流去」
    近日,《中國科學報》帶著這些問題專訪了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席酉民教授,他以辦學實踐影響中國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誓言在國內獨樹一幟。「想要建成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高校一定不能忘了自己的初心。只有改變當下的資源配置體系,堅守教育本質的高校才能越來越多,並最終形成燎原之火。」席酉民這樣總結他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