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國新開551個購物中心 有哪些趨勢

2020-12-23 聯商網linkshop

聯商網消息:據聯商網&搜鋪網統計,2016年全國新開業大中型商業項目多達551家(商業面積在3萬平方米及以上,含存量資產升級改造重新開業項目及試營業項目),商業總體量超過4600萬平方米。

且該數據尚不包含各類專業市場及商業面積在3萬平方米以下的小型商業項目,否則2016年全國新開業商業項目總數將超過850家。

總體而言:

從項目背景來看,擁有百貨、超市、家居背景的商業項目以及奧特萊斯數量大幅增加,存量資產改造重開項目也有十來個。

從區域分布來看,新增商業項目及供應仍主要集中在華東、華南兩大區域。其中尤以華東為甚,新開業大中型商業項目幾乎佔據2016年半壁江山。

從項目體量來看,商業面積在5萬平方米及以上的大中型商業項目成為主流。但未被統計的面積在3萬平方米以下的小型商業項目也多達近兩百個。

區域供應:華東一騎絕塵 上海力壓北廣深

事實上,根據聯商網&搜鋪網此前的統計數據,2015年全國新開業大中型商業項目(商業面積在3萬平方米及以上)達408家,若再加上2016年新開業的551家,則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國已開業大中型商業項目數量已超過4000家。

增長速度之快,不可不謂之驚人。僅就開業項目數量這一項而言,2016年全國開業大中型商業項目就比2015年多143個,增幅高達35.05%(如果剔除存量改造項目及試營業項目,則增幅還是在20%左右的正常偏高範圍內)。

從區域分布來看,除了東北地區大幅銳減,華東、華南、華北、華中、西北、西南六大區域的2016年開業商業項目數量均較2015年有不同幅度的增長,這大概是因為東北三省近幾年來商業體扎堆入市、遍地開花,促使各大開發商步入觀望期。

再來看2016年開業數據,華東區域依舊遙遙領先,華南次之,東北吊車尾。第一名和第二名拉開近3倍差距,而第一名跟最後一名中間的差距則需要「華北+華南+華中+西北」才能填補。

且根據搜鋪網在2016年末統計的全國主要城市2017年預計開業商業項目數據顯示,2017年華東以及西南商業地產市場仍將處於開發&開業高發期。

從城市貢獻來看,一線城市中僅上海維持高增長高供應,2016年新開業45個大中型商業項目,力壓北京、深圳、廣州,穩居一線城市首位。

其他2016年新開業大中型商業項目超過十個的城市依次為:重慶(17個)、深圳(16個)、杭州(16個)、蘇州(16個)、北京(15個)、天津(13個)、佛山(13個)、南京(12個)、廣州(12個)、武漢(12個)、西安(12個)、長沙(10個)、成都(10個)。

其中,「新一線」城市共有9個(根據《第一財經周刊》定義的「新一線」城市共15個,分別是:成都、杭州、武漢、天津、南京、重慶、西安、長沙、青島、瀋陽、大連、廈門、蘇州、寧波、無錫),無論是新開業商業項目數量還是新增商業體量,都已經趕上甚至超越一線城市。而北京、廣州、深圳新增項目數量則趨於放緩,回歸理性。

幾乎不難預見,只要這些新一線城市繼續保持強勁增長,極有可能成為商業地產下一個爆發市場。

企業貢獻:萬達連續四年奪冠

從企業背景來看,大型商業地產開發集團及連鎖企業表現搶眼,69家企業總計貢獻了211個大中型商業項目,佔2016年新增總量的38.29%。其中萬達廣場一家獨大,全年新開53個大中型商業項目(含南昌萬達城、合肥萬達城)。住宅龍頭萬科則採用兩步走進行商業擴張,一個是自建(2016年新開業十個大中型商業項目),一個是併購(收購印力商置)。華潤、大悅城、恒隆等知名企業的發展則相對謹慎緩慢。

註:

1、以上購物中心數量只含面積在3萬平方米及以上的大中型購物中心,故剔除了蘇寧、萬科、嘉凱城等集團的部分小型購物中心。 

2、部分大型集團以分公司合併數據計算,例如保利、世茂、香港新世界、華潤集團麾下各有兩大公司,又如華潤含萬象城、五彩城及部分華潤萬家旗下樂都匯購物中心。 

3、百貨購物中心原則上只計算面積在5萬平方米及以上的項目。 

另據聯商網&搜鋪網統計,在2013-2016年四年間,全國新增開業項目超過20個的集團只有為數不多的5家,即便將條件放寬至10個也只有19家,除了萬達、華潤、寶龍三大常年上榜的巨頭之外,銀泰、蘇寧、綠地、興隆、BHG、步步高、萬科也成功上榜;新增5至9個開業項目的集團則有20家,如新城控股、世茂集團、紅星商業,而超過2個項目的集團也僅有99家。事實上,如果剔除萬達,則百大集團2016年市場集中度實際要比2015年低。

整體來看,2013-2016年全國新開業購物中心呈現出商業零售商、購物中心開發商、住宅開發商三分天下的趨勢。其中,專業購物中心開發商主要還是央企(如華潤置地、大悅城地產等)和外資企業(如凱德、太古、新鴻基、恒隆、瑞安、嘉裡等)以及民營巨頭(如萬達、寶龍、紅星等)的天下,而以住宅為主業的萬科、世茂、中海等集團也均加大了購物中心的開發,使得住宅開發商和購物中心開發商的邊界越來越難區分。

與此同時,隨著跨界成為普遍現象,越來越多的零售、餐飲等企業進入商業地產領域。目前,擁有品牌資源優勢的百貨如銀泰、王府井、衣之家、天虹,超市如華潤萬家、步步高、永旺、沃爾瑪,家居如紅星、宜家,電器如蘇寧、賽格、美的,餐飲如海底撈,服飾如韓國衣戀、報喜鳥等企業均已自建購物中心。只是,商業地產行業對於資金、運營能力的要求之高,再加之市場競爭愈來愈激烈,這勢必將成為傳統零售業跨界商業地產的最大障礙。

趨勢解讀:

1、奢侈高端購物中心大幅減少 奧萊大幅增加

在零售業日益疲軟的大環境下,2016年新開業的奢侈品高端購物中心較前幾年大幅減少,但奧特萊斯卻借勢崛起。據聯商網&搜鋪網統計,2016年全國有將近30家奧特萊斯項目開業。代表項目如:北京昌平樂多港奧特萊斯、合肥砂之船、濟南海那城百聯奧特萊斯廣場、鄭州杉杉奧特萊斯、成都花樣世界奧特萊斯、西安王府井賽特奧萊·機場店。代表奧萊連鎖品牌如:砂之船、優客城市廣場(城市奧萊)、杉杉奧萊、王府井賽特奧萊、百聯奧萊。

2、存量改造項目、輕資產項目增加

隨著部分重點城市商業地產發展漸趨成熟,不少在過往行業競爭中被淘汰的存量資產,也往往因為佔據核心商圈、地鐵等優勢被其他開發商看上,歷經升級改造或者更名更換運營商之後重新回歸。

據聯商網&搜鋪網統計,2016年全國有將近20個存量資產改造項目重新開業,如上海百聯嘉定購物中心(原方舟廣場)、南翔太茂商業廣場(原金地廣場)、新薈廣場(原梅隴易買得)、南站匯金奧特萊斯(原南站誠泰奧特萊斯),杭州蕭山恒隆廣場(改造升級)、解百新元華(存量資產改造重開),長春歐亞優客城市廣場(原來歐亞奧萊存量資產翻牌)等等,在商業地產市場掀起不小的水花。

另一方面,不少商業地產開發企業迫於拿地成本、人工成本、運營成本等重重壓力,動起了「輕資產」的小心思。因其投資少、靈活性強、風險低等優點,所以最近這幾年,不僅萬達、紅星、華潤、萬科、保利、印力、陽光新業、同昌盛業(新薈城)、永旺(夢樂城)等巨鱷均在運作輕資產模式,百聯、首創、砂之船等旗下奧萊也啟動了輕資產布局,甚至還有陽光城等集團採用小股操盤等靈活的合作模式介入。

3、大中型購物中心是主流

由於消費者需求漸趨多元化、細分化,一站式大而全的商業項目也愈來愈多。據聯商網&搜鋪網統計,在2016年全國開業商業項目中,商業面積在10萬平方米及以上的大型商業項目超過190個,其中巨型購物中心更是有將近70個(商業面積在15萬平方米及以上)。諸如大連恒隆廣場、北京龍湖大興天街、SM天津濱海城市廣場、唐山愛琴海購物公園、台州銀泰城以及多個萬達廣場等。

4、小而精的社區商業項目愈來愈多

雖然我們沒有具體盤點商業面積在3萬平方米以下的小型商業項目,但這並不妨礙大家關注到金地商置旗下金地商街、藍光集團旗下藍光耍街、金科集團金科金街、萬科2049萬科集、萬街集團壹號街、嘉凱城等一系列面積在3萬平方米以下的社區商業中心、鄰裡購物中心大量出現。據聯商網&搜鋪網不完全統計,2016年全國新增的面積在3萬平方米以下的小型商業項目多達近兩百個。

其中,在上海等地,還出現了一批專門運營小型社區商業、鄰裡商業項目的企業,如弘基企業、北翼等,使得原先被一賣了之的小型商業地產項目也得以成為整體運營的社區購物中心、鄰裡購物中心,重新推出市場。

5、購物中心越來越重視創新主題、原創業態

對於老生常談的同質化問題,各大商業項目也不再固步自封,開始主動出擊。諸如以文旅主題吸引遊客到訪,如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南昌萬達城、合肥萬達城、泉州石獅世茂摩天城;或者推出特色業態形成市場差別,如重慶K-Land小時代夢想藝術樂園打造10萬平方米兒童主題商業,引入自營樂園、莫莉幻想、添寶力少兒運動館等品牌,天津和平大悅城開業打造「超級工廠」「南岸裡」「Hi內」「復古街區」等特色主題街區...

附:2016年全國新開業大中型商業項目盤點表格

備註:以上數據均來自媒體公開報導及集團官方公布。如有紕漏,懇請指正!

(來源:聯商網&搜鋪網  郭歆曄、劉萍萍)

相關焦點

  • 上半年新開哪些購物中心 我們看到這些趨勢
    聯商網消息:2016年上半年三四線城市購物中心不斷發力,一二線城市相對緩和。一二線城市住宅行情火爆,使得開發商對於利用購物中心拉動住宅銷售熱情反而不大。從深圳地產爆開後,南京等二線城市接力,全國人口不斷向一二線城市繼續流入,隨著可售資源的不斷減少,價格不斷飆升。三四線城市成為庫存重災區,開發商為了拉動銷售,緩解區域人口外流,啟動購物中心去化動機不斷升級。
  • 全國8月新開21個購物中心,多以中小體量為主
    全國8月新開21個購物中心,多以中小體量為主來源:聯商網2019-09-12 08:16聯商網消息:在「金九銀十」熱潮即將席捲而來時,8月份商業地產市場中新購物中心供應迎來暴風雨前的寧靜。一、開業量維持在近五年的基礎水平線上8月份新開21個商業項目的數量,基本在近五年的基礎水平線上,尤其是2016年至2019年8月份的開業量都在20-
  • 新開門店314家,深圳36個購物中心上半年調整報告
    據贏商網不完全統計:深圳36家代表性購物中心2020上半年新開門店314家,其中新開首店品牌36個;品牌新開店也逐漸上升,5月-6月是上半年新店開業高潮;在業態方面,主要以零售、餐飲、生活服務類品牌為主;在新開店鋪上,壹方城表現最為活躍,開出44家新店。其次是布吉萬象匯、卓悅中心。36家商場中有12個新開品牌門店超過10家。
  • 北京主要購物中心青睞哪些書店?我們作了統計
    面對「走下坡路」的趨勢,實體書店開始尋求新的出路。隨著越來越多的購物中心引進文創業態,「書店+咖啡店+零售」的複合型書店開始在購物中心興起。《聯商網》統計了北京21家購物中心的書店, 發現大部分購物中心都只引進了一家書店, 僅長楹天街引入中信書店和西西弗2家書店,而藍色港灣字裡行間暫停營業後,區域內也僅剩西西弗1家書店。
  • 2021年全國計劃開業購物中心曝光
    >受疫情黑天鵝影響,2020年全國商業地產呈現明顯的分化趨勢。據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統計,2020年上半年全國新開業的商業項目數量僅63個(不含專業市場、酒店及寫字樓,商業建築面積≥2萬方),但在下半年迎來報復性反彈,預計全年超300個新項目問世。走過了不尋常的2020,2021年的商業地產增量市場將是何光景?全國將有多少新商業體開業?區域之間的角逐戰將呈現怎樣的差異化?商企巨頭之間的較量將迸發出哪些新的火花?
  • 太瘋狂|近百種新奇業態殺入2016新開Mall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前3季度,全國新開購物中心總計近302家(不含各類專業市場),其中,華東區獨佔鰲頭,新開項目近127家。 而在新開購物中心中,華潤萬象城、凱德MALL、龍湖天街等標杆項目紛紛引進新奇業態,從而強化主題特色,實現市場競爭活力: 2016年1-9月新開標杆Mall
  • 2021年,鄭州計劃新開15座購物中心!
    2020年對商業市場充滿了挑戰,面對疫情,購物中心經營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現象且隨著新一年的到來,相信還會愈發凸顯。資源豐富、實力雄厚的購物中心客流旺盛、經營紅火;而大量規模不大、實力不強、專業經驗不足的「散兵遊勇」式購物中心則是苦苦支撐,面對未來仍會是一片的茫然。 頭部企業在這一過程中,業績不斷提升、品牌不斷優化的同時也做出了對未來購物中心模式的思考與探索。
  • 全國Top20購物中心pick了哪些有性格的化妝品店?
    4月,《化妝品財經在線》團隊走訪全國購物中心和百貨過程中發現,美妝品類成為吸客利器的背景下,購物中心正越來越重視美妝區布局,多個單品牌精品店加上兩到三個集合店是常見的搭配模式。精品店的選擇上,大多數購物中心正跟著消費升級趨勢走,而目前中國市場內的高端美妝均集中於歐萊雅、雅詩蘭黛、資生堂、寶潔、愛茉莉太平洋等國際巨頭,這導致各商業體的品牌高度同質化。
  • 2017年開了323個大型購物中心,三線城市佔30.6%
    聯商網消息:2017年,全國商業地產仍高速發展,商業項目蜂擁開業。據聯商網數據中心統計,2017年全國新開業的大型商業項目高達323家(商業面積≥8萬方,個別產品線項目或特色項目商業面積<8萬方),新增商業建面體量超4189.9萬方,大型項目平均建面近13萬平方米,大型化趨勢可見一斑。
  • 深圳/東莞/惠州2020年度新開購物中心觀察|總結2020
    在2020年這特殊的一年,大部分購物中心都在掙扎求存。有消息稱,2020年全國多數企業因疫情影響,推遲了新項目開業計劃,截至12月月末,全國新開商業項目同比減少約35%。儘管如此,回顧這不平凡的一年,我們仍然看到中國商業地產的韌性,也感受到了實體商業的強大後勁。
  • 2018年1月全國新開哪些購物中心?這份報告收藏好
    據聯商網&搜鋪網統計,2018年1月全國新開業的各類商業項目50個(含部分存量改造項目,且商業面積≥2萬㎡),新增商業體量超350萬平方米。包括深圳深業上城、烏魯木齊德匯萬達廣場、天津魯能城購物中心、大同魏都愛琴海、嘉興海寧人民廣場愛琴海、武漢首創奧特萊斯等大型購物中心。
  • 14個首店品牌亮相,深圳代表性購物中心12月新開品牌84個
    據贏商網不完全統計,12月份,深圳29家代表性購物中心新開品牌共84個。   在業態表現上,零售業態依然是主力,新開品牌46個,佔總體約54.7%。其中,新開服裝品牌20個,且以女裝品牌為主,新開12個。另外,美妝護膚品牌新開6個,較贏商網此前調研數據,12月新開數量有所減少;   餐飲業態上,新開品牌22個,佔總體約26.2%。
  • 革新者勝 | 2017成都高端購物中心現狀與發展趨勢研究
    本報告從成都經濟、消費力,以及六家高端購物中心的現狀,解析成都高端購物中心未來的發展趨勢。 同時,四川有1950位億萬富豪,佔全國的2.9%,排名第八名。其中,成都市有1.62萬位千萬富豪,980位億萬富豪,且該數據成逐年上漲趨勢。高淨值入群的聚集、中產階級家庭的崛起,是高端購物中心崛起的先決條件。
  • 上海30家購物中心計劃今年開業,浦東數量最多,分別位於
    還有哪些「浦東亮點」,小布帶你來看~新環廣場等5家購物中心擬開業受疫情影響,上海購物中心新開進度總體放慢,2020年新建新開27家、存量改造升級3家,這組數字在2019年分別為32家、10家,明顯低於上年。
  • 2016年深圳新開12家購物中心 KK ONE、卓悅匯等位於福田
    贏商網特別策劃「2016年年終盤點」系列報導,推出2016年商業地產大事件盤點,全國重點城市2016年開業項目及2017年開業項目盤點,品牌首店盤點等系列報導。   2016年即將進入尾聲,即將過去的一年,據贏商網不完全統計,開業項目中,深圳商業面積超過3萬平米的購物中心共有12個,商業面積超60萬方。
  • 2020年包郵區新開購物中心集合,哪些項目值得期待?
    4月初,上海購物中心協會發布《2020年度發展報告》,宣稱受疫情影響,新開購物中心進度總體放緩但亮點十足,南翔印象城、東渡蛙城、青浦綠地繽紛城、北外灘來福士等原計劃上半年開業的購物中心,將推遲到下半年與大家見面。即將開業的新 Mall 在哪裡,又有哪些亮點?
  • 9月長三角新開購物中心和重磅品牌盤點
    作為線下消費的重要據點,全國商業體也在加快釋放供應。長三角作為全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剛剛過去的9月,商業地產市場表現如何?新開了多少大型商業體?又迎來了哪些重磅品牌?
  • 全國餐飲最多的購物中心有哪些? 上海日月光拔頭籌
    (贏商網浙江分站報導)中國商業地產的發展,離不開零售業態,每個購物中心或商業綜合體都有多種業態組成,傳統的有百貨、超市、餐飲、零售、休閒娛樂等五大業態,隨著購物中心的發展,業態組合也開始變化,出現快時尚、兒童業態、文化主題體驗等等,以前的主力業態百貨、超市在購物中心的地位有所減輕,特色餐飲、快時尚、集合店、兒童業態則成為當下購物中心最青睞的業態。
  • 銥星周報 | 2019年全國新開521個購物中心、華僑城中山摘地或建...
    銥星導讀本周項目動態:2019年全國新開521個購物中心、世茂與福晟聯合打造「世茂福晟」新平臺、華僑城16.8億摘中山商住地、業內傳長實集團擬收購上海真如項目剩餘40%股權、武漢綠地漢口中心·熙街開業;本周品牌動態:THE COLORIST調色師北京首店亮相、麥吉machi machi
  • 贏商大數據:服飾業態迎來新浪潮 購物中心渠道是品牌發展趨勢
    本屆商業地產節為期3天,由商業推動地產論壇第13屆年會、第五屆CREE商業地產博覽會、餐飲/服飾時尚/兒童產業與購物中心渠道論壇、新零售商業發展趨勢論壇、商業跨界發展趨勢論壇等五大行業分論壇、企業專場定製沙龍以及中國商業地產「金坐標」頒獎盛典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