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麼口碑與小紅書聯手發力本地化內容,日前,二者首次合作的網紅餐廳榜已上線。
進入口碑榜單廣場,「小紅書網紅餐廳榜」置於頁面首頁。餓了麼方面表示,首個榜單綜合了筆記推薦、買單人氣、消費後評論等多維度內容,針對其他榜單類產品普遍存在的「刷榜」等痛點,為消費者提供真實的網紅避雷指南。
榜單截圖
小紅書要搶大眾點評的生意?
「網紅餐廳榜」規則表明內容有:首先是強強聯合定義「網紅餐廳」;其次是打造生動有趣的種草內容;最後是力求涵蓋豐富多元的餐廳類型。
榜單規則進一步表明,餓了麼口碑與小紅書的此次合作,立足點在於打通店鋪推薦與內容生產之間的壁壘,實現用戶留存與流量激增的雙重目的。
截止目前,餓了麼口碑與小紅書的第一期合作榜單已於12月15日發布,現已涵蓋北京、上海等15個城市。餓了麼口碑強調,此榜單採取公平公正統一的評分機制,無商業化幹預榜單結果,門店無論大小新老,憑實力上榜,並每日更新排名。
評分機制到底是否能做到絕對的公平公正暫時難有定論,但可以明確的是,餓了麼口碑正在全面加速拓展本地生活服務行業覆蓋場景的步伐,而小紅書也正在試水場景化服務推薦,打起了搶奪大眾點評生意的主義。
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總裁王磊曾公開表示,靠補貼獲取流量從而帶來行業整體高速增長的時代結束,以往外賣行業的競爭是把各家商戶的折扣券放在一起,比誰的折扣和營銷力度大,接下來應當拋棄這種低水平的競爭,轉向推動商家更深層次的數位化上。
而所謂的「深層次的數位化」如今看來即是對消費者的智能化推薦、場景化服務,對商家的一站式服務。當然最後的著眼點還是「流量」。
「網紅」榜單如何激起水花
對於主打本地生活的一眾APP來說,「榜單」成為流量匯聚的重要數位化場景。
美團打造起「美食排行榜」、「北京黑珍珠餐廳榜單」、大眾點評搭建著「必吃榜」、「必住榜」、「必玩榜」涵蓋衣食住行的各類榜單。
餓了麼口碑與小紅書合作,是餓了麼口碑增強用戶粘性、吸引商家用戶入駐的嘗試。打造「小紅書網紅餐廳榜」,餓了麼口碑看準的就是小紅書優質的種草能力。
成立於2013年的小紅書,因為一篇《小紅書出境購物攻略》而出圈,力圖專門為走出國門的中國消費者提供最基礎購物指南為主。截至2019年5月,小紅書用戶量超過2.5億。除了龐大的用戶數量,小紅書最讓其他資本眼紅的在於其用戶的分享熱情、獨特的種草形式。
有人這樣形容:小紅書在形式上通過內容、敘事的方式呈現,讓商品以人的方式站出來"說話講故事"。用敘事的形式將商品融入到了有溫度、有感知的生活切片中,觸動了人們最原始的情感本能,從而提高帶貨效率。
然而,近年來小紅書的發展並不順暢,「種草筆記灰產事件」、「用戶私密信息被洩露」、「假冒偽劣產品難管制」等負面新聞頻頻出現。
與此同時所謂「網紅店」的生意也並不好做。近日,某網紅火鍋店因被查到出售的牛蛙使用被禁用的獸藥而登上熱搜。此外,網紅店也曾因衛生或質量問題上了熱搜的現象屢見不鮮。
「小紅書網紅餐廳榜」內的網紅店到底是打卡一次即可還是經久不衰,直接決定了榜單向平臺引流實現的可能性。不走出「流量邏輯」,實現商家、消費者、平臺的良性互動,「小紅書網紅餐廳榜」最終可能還是難以激起水花,被各式各樣的新興榜單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