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古鎮
千百年間
用其獨特的方式訴說著古老的故事
看,她用古樸的建築展示著中國的文化
聽,她用潺潺流水講述著古城的歷史
聞,她用淡淡清香展現悠然的生活
說到江津的古鎮
白沙古鎮有其獨特的韻味
白沙古鎮,距離重慶主城73公裡外,地處江津西部。因此地陽光照射江畔,沙粒呈現白色而得名。
漢時這裡有了村落,宋時開始建鎮,明時將這裡改為水驛,清末它系四川著名的四大集鎮之一。曾有釀酒作坊三百多家,街上燈光閃爍,人頭攢動,酒香撲鼻,暄聲嘈雜……
白沙古鎮歷史悠久,人民勤勞、智慧,民風淳樸,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至今還保留著許多文化底蘊深厚的民俗活動。其中包括白沙燒酒釀製、名吃製作、楹聯文化、古老的民間傳說、廟會祭祀、傳統婚俗、薅秧山歌、川劇座唱、划龍船、鬧元宵、金錢板、手工書畫裝裱等等。
每年的白沙新年群眾文化活動周、元宵節、端午節、抗戰文化藝術節,數萬遊客集聚白沙,群英薈萃,共慶盛典。
白沙古鎮內山景,碼頭,梯坎,溪水,燒酒,各種東方文化一應俱全,有著與現代文化脫軌,卻自成一派的江湖氣息。
這個國慶
小編已經為大家準備好白沙遊最強攻略
記得收藏哦
主要景觀
黑石山
白沙鎮南郊,有一個中國最奇特秀麗的天然景觀——黑石山風景區,入選美國出版的《世界風景名勝辭典》。滿山黑石,星羅棋布,古木參天,鳥語花香。山中有古老的明清寺廟和聚奎書院。
驢溪河
位於白沙鎮的中心位置,從驢溪河溯流而上,沿河水系有驢溪半島、黑石山風光,有高洞、蟾魚洞、狗跳洞、二重灘、老鴉灘、螺螄灘六處瀑布,有人高山石人的神話傳說,有千擔崖漢代崖墓,有張公山仙女洞,有鵝公場千年黃桷樹等人文與自然景觀。
千年黃桷樹
位於千擔巖前頭的鵝公場上,有一棵大黃桷樹,樹幹粗大,約6.7人才能合抱,傳說是北宋年間所栽,人稱「千年黃桷樹」。此樹雖飽經滄桑,歷盡風雨,卻枝繁葉茂,神韻獨具,當地人視為神樹,甚為愛惜,倍加保護。
鄰母洞
位於白沙鎮三口村昆家石壩外延半巖壁處。為天然石洞,深32米,口寬16米,底寬8米,高6米,面積400平方米。洞上建築分上下段,分洞外口和內壁,高3米,上壁呈弧形。洞口較大,內壁較小,洞口左側有一泉水,終年流水不斷,泉水清澈可口,洞內夏涼爽,冬暖和,實為遊覽勝地。
張爺廟
建於明代,是古鎮白沙中唯一尚存、較完好的的原型原貌的殿宇框架廟,該建築有全國罕見的十一滴水直簷式圓穹式(貓拱背)雙重封火牆,因此免遭1934年白沙特大火災。張爺廟由當時屠宰行業人員籌資修建,供奉張飛,因此名為張爺廟。張爺廟具有重要的歷史、宗教、藝術和科學價值,對研究江津乃至我國抗戰時期的教育狀況,尤其是白沙在重慶作為抗戰陪都時所發揮的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夏公館
又名「徳廬」,是抗戰名將,重慶民革創始人和卓越領導人之一夏仲實先生的舊居。夏公館建於1929年,坐南朝北,建築面積2814平方米,為一樓一底土木石結構,硬山式屋頂,圓穹式封火牆,是上廳、下廳、天井及兩側廂房組成三重堂四合院,擁有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走馬轉角樓。整個公館布局嚴謹,設計巧妙,較好的結合了中式和西式建築優點。
第二陸軍醫院
軍政部第二陸軍醫院舊址位於江津區白沙鎮陳家坡朱家洋房,重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39年,陸軍第十六後方醫院遷至白沙,院長為戴莜農。建於清末民初建築為合院式民居,帶有歐式建築風格。
東華街
建於明代,主街巷長達2500米,寬3米,街道用青石板鋪就,充滿了古典韻味。古鎮當中巷道錯綜複雜,閣樓鱗次櫛比,具有典型的川東山地居民古建築風格。那裡有全國吊腳最長的吊腳樓,高度達到20米。
朝天咀碼頭
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在明清時期,這裡一直是白沙米、鹽的重要輸出港口。到了抗戰時期,這裡作為長江上遊以及抗戰後方重要的戰略運輸港,曾經運送過大量的軍事物資出川,也曾接納了全國各地的流亡師生來白沙躲避戰亂。
重慶影視城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 白沙,是抗戰時期的大後方區域性行政、經濟、文化和援戰中心,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擁有眾多抗戰遺址。 2011 年 3 月 , 由著名導演黃力加指導的 30 集紅色電視劇《霧都》在白沙拍攝。 為了劇情需要,劇組投資 500 萬元在白沙搭制場景,在糖廠打造初具規模的老重慶一條街,還原了抗戰時期的重慶解放碑街景,如周邊的國泰大劇院,新華日報社等,形成了重慶影視城雛形。
特色美食
臊子麵
老白沙臊子麵是遠近聞名的美食,歷史悠久。臊子由新鮮豬肉、野生香菇、煙燻豆腐乾、醃製大頭菜、明筍、雞蛋、鮮辣泡椒等製成,辣而不燥、鮮香爽口、營養豐富,是重慶特色小面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板板街鱔魚面
在白沙眾多鱔魚面當中,以板板街的鱔魚面最為美味。據說上世紀初,板板街一位張姓大姐因其孩子生病,改良的鱔魚面做法,因味道鮮美廣受熱捧。在初秋的古鎮街頭,點一碗鮮香十足的鱔魚面,滿滿一大碗下肚,仿佛和遙遠的童年,打了一個照面。
鄒記水晶涼糕
從最初的沿街叫賣到後來的固定攤位,已歷經了數十餘載。涼糕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和大米,製作工藝簡單,首先將事先泡好的糯米和大米研磨成漿,其次將石灰水放入鍋中煮沸,然後將米漿過濾,加入石灰水中煮沸,最後用小碗呈出定型,待其冷卻,配上紅糖水,可口的涼糕就做好了。
豆花飯
豆花鮮嫩,蘸水香辣,清爽可口,素而不淡,經濟實惠,營養開胃,促進消化,是當地人喜愛的日常快餐。
和和菜
和和菜,起源於白沙,是上世紀初期白沙的街邊美食,因其原料是紅蘿蔔、白蘿蔔和在一起,故取名為和和菜。和和菜口感爽脆、麻辣鮮香,在當時小有名氣,更是一度成為宴請賓客的開胃菜,被廣為流傳。
江湖土黃鱔
江湖土黃鱔是白沙當地一道獨具風味的美食,採用鮮活土黃鱔,剖腹去骨,斬去頭尾,輔以青紅辣椒、鮮花椒、西芹、姜蒜、豆瓣等食材,鮮香味美,口舌生津。
包穀粑
本地包穀粑又名熨鬥粑,是發酵的大米漿、雞蛋、糖汁、熟清油和豬油調製的混合油烙炕而成。糕體細、不沾牙,清香可口,甜而不膩,軟和香脆,營養價值高,是最好的早餐食品。
購物指南
江小白
江小白是江記酒莊推出的一款清香型小麯酒,採用當地富硒土壤種植的紅皮糯高粱為單一原料,配合當地清洌軟水,在青石板窖池中純淨髮酵,傳承白沙古鎮精益釀造蒸餾工藝提香去雜,最終釀得具有清香純正、入口順滑、口感淨爽、獨特風味的單純高粱酒。
遠洋花生
江津區遠洋花生選用優質花生果,顆粒均勻、果仁豐滿、酥脆可口,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誠為饋贈佳品。
富硒金銀花
富硒金銀花是藥食兼用植物,花開時先為白色,其後變黃。因其生長於環境清新的山區,大量吸收土壤中的「硒」元素,所以被稱為富硒金銀花,具有清熱解毒、降血壓、抗氧化、雙向調節免疫系統等功效。
旅遊路線
一日精品遊:重慶影視城糖廠拍攝區——東華古街和朝天咀碼頭——黑石山風景名勝區
二天一晚遊:第一天:重慶影視城糖廠拍攝區——東華古街和朝天咀碼頭——黑石山風景名勝區。第二天:四川省立重慶女子師範學校——夏公館——張爺廟
三天二晚遊:第一天:聚奎中學——重慶影視城糖廠拍攝區——東華古街和朝天咀碼頭;第二天:張爺廟——夏公館——四川省立重慶女子師範學校——卞小吾故居;第三日:滾子坪風景區——挪威森林觀光園。
記者:鄧浩
編輯:陳玲 編審: 吳 剛
值班編委:賀寶勝
總編輯:羅玉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