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設在青海師範大學的我省高考閱卷現場向媒體記者和十餘名考生家長代表開放。今年全省普通高考網上閱卷工作繼續由青海師範大學承擔,這已經是該校第七次承擔網上評卷工作了。為保證評卷工作正常順利進行,該校今年成立了專門的領導小組,設置了17個學科評卷組,成立了7個保障組。今年我省共有高考試卷152628份,參加評卷的教師約284人,其中中學教師35人,佔評卷教師的比例為13%。學校為網上評卷工作專門配備了7個機房,400臺電腦。目前,閱卷工作進展順利,預計整個評卷工作將於6月20日前圓滿結束。當日,我省高考各閱卷組組長還對考生答卷情況進行了精彩點評,可供後來高考考生借鑑,並對推進全省教學有重要參考價值。
語文:作文題旨比較容易把握
語文學科組組長:語文閱卷老師由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師和中學語文老師組成。語文閱卷在廣泛試評的基礎上,制定了翔實又具操作性的評分細則。從目前閱卷情況看,我省高考作文題旨比較容易把握,側重從結構、語言、文體以及使用材料的準確性方面進行考量。古詩詞鑑賞有一定難度,其他題目難易程度適中。成績預計比往年有提高。閱卷進度目前已接近80%,估計兩日內可全部完成。
數學:整體難度與去年相比持平
數學學科組組長索南仁欠:總體來看,今年的數學試卷設計合理,覆蓋面廣,以重點知識構建試卷的主體,既注重基礎,又考查了能力。整體難度與去年相比持平。坡度適中,層次鮮明,穩中求變,難度與能力要求適合我省考生。試題的命制突出了日常教學以課本為主線的特點,堅持對基礎知識、數學思想方法進行考查,寬角度,多視點,有層次地考查了考生的數學理性思維能力。同時試題中也有變化和新意。
重點知識點分布在函數、三角、概率統計、數列、立體幾何、解析幾何、參數及極坐標、不等式,基礎知識點分布在集合、複數、向量、算法、二項式、線性回歸。
英語:部分考生作文顯得空泛
英語學科組組長範榮玲:今年英語試題的難易程度與往年持平,主要考查考生對語篇的結構、邏輯、銜接的了解。具體表現如下:●語法填空方面——在閱卷中發現部分學生平時不太注意單詞的正確拼寫,如ability, using, natural,所以丟分嚴重。●短文改錯方面——學生回答較好的是名詞複數概念和介詞用法;動名詞用法、名詞性從句(賓語從句)中關係代詞的用法、並列關係中動詞不規則變化、冠詞用法、人稱代詞用法等的掌握較差;大部分學生能夠識別第10小題出現錯誤,卻不會正確拼寫單詞;近一半的學生對不規則動詞過去式形式的掌握較差,因而丟分較多。●作文方面——有的只給出了兩個要點,地點和節日都沒有單獨列出來,雖然已經給出英文,但是部分考生作文還是顯得空泛。和去年相同的是,多數考生能夠完成要點並嘗試使用轉承詞和表達,使作文顯得更加緊湊,層次更加分明而富有邏輯性。由於複雜語法結構和高級詞彙的使用不當而影響了作文理解的考生也比較多。
文綜:歷史地理政治各有千秋
文科綜合評卷組負責人符松濤對考生歷史、地理、政治答題情況分別進行了點評。
●歷史——評卷過程中,發現學生一般能回答相關問題,整體情況良好。但是有的學生歷史基礎知識不牢靠,因此不能準確地作答。同時,考生一般都是闡述當時歷史事實,而缺乏分析和歸納。根據改卷發現的問題,對今後的教學有如下建議:加強解題中的審題訓練;提高新情境下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提高主觀題答題的規範性。今年歷史試題的特點有:考查範圍廣泛;試題難度沒明顯降低,與往年基本持平;隱性介入熱點問題,引導關注社會生活。今年的考題要求高中歷史學習不能盲目,要更加注重基礎知識,對於歷史事件必須有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的認識,同時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地理——今年的地理卷在注重考查學生對知識掌握的同時,繼續強化能力的培養,強調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注重過程與方法。彰顯了文科綜合考試所考查的能力要求:「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描述和闡釋事物的能力」、「探討和論證問題的能力」。今年的文綜地理卷難度不低,區分度和難度都體現了高考試卷的選拔功能,試卷抓住了時代的脈搏,對教學有很大的挑戰,更有對教學的創新及感悟。總體來說,今年的試題注重學生的讀圖、材料分析能力,根據材料要得到信息,但是學生的讀圖分析材料的能力相對較弱,有學生直接抄錄材料且對於東北開墾荒地背景知識掌握較差,導致答題得分率低。
●政治——就試卷而言,本年度的政治試題符合大綱基本精神,難度和往年基本持平。著重考查考生識記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命題科學,知識面覆蓋廣,達到了選優拔尖的基本要求。總之,今年的政治高考試題體現了「注重能力考查,力求平穩過渡」的理念,少了難偏怪題,更注重考查學生的學習品質。(得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