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又上熱搜了。
不過這次,是因為幾年前的一條微博被翻了出來。
「兒子問我結婚什麼感覺,我拿過他的ipod刪光了所有的歌,只留一首,設成無限循環播放,直到電池用完。」
比喻精準,字字珠璣。
寥寥幾句話,便道出了婚姻的本質。
在後來的採訪中,寧靜也解釋了自己對於婚姻的這種看法:
並非出於悲觀,也不是對婚姻本身的排斥與否定;
而是對現實的一種客觀描述。
沒有驚喜,沒有變化,循環往復,直到盡頭。
這種深深的無力感,既是許多人內心深處抗拒婚姻的原因,也與下面這部新片的內容不謀而合——
《棕櫚泉》
Palm Springs
這部由新人導演執導,沒有大牌明星挑梁的低成本愛情喜劇。
在今年的聖丹斯電影節,賣出了2200萬美金的天價發行權,創下影展最高紀錄。
近日,影片上線之後,更是出乎意料地獲得了爛番茄93%新鮮度和90%爆米花指數。
可謂叫好又叫座。
電影套用了一個常見的故事模板:
「時空循環」。
故事開始於一場無趣的婚禮。
我們的主人公薩拉,並不是這場婚禮的主角。
而是作為妹妹的伴娘,一個興致缺缺的旁觀者。
薩拉不受家族的待見,自然對家人也沒什麼感情。
參加婚禮只是迫於義務。
不過,在這場婚禮上,她卻意外遇到了一個有趣的男人,奈爾斯。
兩人聊得十分投緣,一時天雷勾動地火。
當即決定,天為被地為席,來一場生命的大和諧。
可還沒等他們發生點什麼,奈爾斯剛把褲子脫了一半,身上就中了一箭。
箭?
沒錯,弓箭的箭。
不知道從哪裡,突然鑽出來一個神秘人。
身著迷彩服,臉塗得黝黑,手持一把弓,瘋狂地追殺奈爾斯。
最後兩個人都逃進一座山洞,消失了?
薩拉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這都什麼鬼?!
她尾隨奈爾斯走進山洞,只見洞裡紅光閃閃。
還沒反應過來,便失去了意識。
這個神展開聽起來是不是很像一場荒誕的春夢?
更荒誕的還在後面。
第二天,薩拉醒來。
震驚地發現,時間又回到了妹妹婚禮當天的早晨。
準確來說,也就是「昨天」。
一頭霧水的薩拉四處找人求證。
而周圍人卻完全不懂她在說什麼。
正在暗自懷疑人生之時,她再次碰到了奈爾斯。
顯然,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怪事,與這個男人脫不了干係。
她要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然而奈爾斯的回答卻令她更加崩潰:
很不幸,她掉進了一段無限時間循環之中。
造成這種時間循環的罪魁禍首,就是那晚讓二人消失的山洞。
而奈爾斯本人,同樣是這個山洞的「受害者」。
凡是走進過山洞的人,此後的人生便不再有「昨天」「今天」和「明天」。
都會被定格在進入山洞的那天,開啟周而復始永無休止的循環。
薩拉一時間無法接受,打算回到昨晚那個神秘洞穴一探究竟。
身為「過來人」的奈爾斯,抱著看熱鬧的心態,勸她不必浪費時間。
回到洞穴只會讓這一天提前結束,開啟新的循環。
正如奈爾斯所說。
進入山洞後的薩拉睜開眼,果然再次回到了婚禮當天的早晨。
她仍然不甘心,繼續嘗試其他方法衝破時間循環。
不眠不休地遠離婚禮現場,回到自己家中,剛一閉眼卻又再次回到了原點。
當然,自殺也沒用。
這些都是奈爾斯玩剩下的手段。
最慘的是,雖然死不了,但疼痛卻真實存在。
經歷無數次失敗之後,薩拉終於不得不接受自己被困在時間循環中的現實。
整日愁眉苦臉,生無可戀。
而一盤的奈爾斯卻截然相反。
吃喝玩樂全不耽誤,甚至還頗有幾分享受。
奈爾斯已經在這裡呆得足夠久。
早已開發出各種各樣的奇妙玩法。
比如,他把婚禮當天的男女老幼,能泡到的幾乎都泡了個遍。
而且,當循環得足夠久,便可以對這一天發生的事情瞭若指掌。
換言之,你就是這一天裡不老不死,無所不能的神明。
完全不用擔心任何意外發生。
只要隨便找個辦法提前結束這一天,便可以重啟開始新的尋歡作樂。
儘管只能停留在這一天,但卻在這個限制條件下,實現了最大程度的自由。
在奈爾斯的影響下,薩拉的態度也逐漸轉變。
從最初一心想要逃離,到開始試著接受現實。
在日復一日的循環中,逐漸發現新的快樂和驚喜。
薩拉與奈爾斯的關係也在發生微妙的變化。
這樣的陪伴實在太過獨特。
沒有盡頭的無限輪迴,唯一停留在身邊的只有彼此。
一同經歷這段瘋狂循環的兩人,順理成章地互生情愫。
從一夜露水的遊戲情人,真正走到了一起。
幸福甜蜜地留在時間循環中,聽起來似乎也是個不錯的結局。
前提是,沒有回到現實世界的辦法。
只是,命運慣會和人開玩笑。
通過自學理論物理學知識(雖然很難,但人家畢竟有無限時間的bug)。
薩拉終於找到了逃出時間循環的方法。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
這也是類似設定中的常見套路了。
根據薩拉學到的知識,二人之所以會產生無限時間循環,是因為被困在了一個能量場中。
所以,如果他們能夠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摧毀能量場,就能夠從時間循環中逃出生天,重獲自由。
簡單來說,就是「我炸我自己」。
沒想到,這個辦法還是過於硬核了一點。
對於要不要嘗試,兩人產生了分歧。
薩拉的態度不必多說。
在她看來,這個無限循環的世界,也意味著無限的虛無。
即便再美好,也沒有任何意義。
奈爾斯卻不願跨出這一步。
一方面,這個瘋狂的理論並不能確保成功。
沒人知道爆炸之後,會是什麼結果。
他們可能被送到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甚至可能直接葬身於爆炸中。
另一方面,在奈爾斯看來,無限循環並沒有什麼不好。
留在這裡能夠獲得的快樂,遠比現實世界要多。
既然如此,又有什麼回去的必要呢?
兩人意見無法統一,只能不歡而散。
薩拉與奈爾斯作別,獨自執行自己的逃離計劃。
奈爾斯則在薩拉離開後,陷入了深深的糾結。
作為一部輕鬆歡快的愛情喜劇,電影的結局並不難猜。
奈爾斯在一番掙扎後,終於看清了自己的內心。
現在的他,已經沒有辦法將薩拉從自己的生命中剝離。
獨自活在一個沒有薩拉的世界才是真正的不能承受之重。
最終,兩人重新走到一起。
一邊幸福地擁吻,一邊堅定地按下了炸彈按鈕…
後面的劇情是什麼,其實已經不重要了。
誠然,這部電影的科幻概念,算不上有多新鮮。
「同一天循環」這個敘事模板,早已在《原始碼》《忌日快樂》《土撥鼠之日》等等前作中被反覆使用。
但不可否認,這樣的經典套路本身仍然具有獨特的魅力。
在搭配上「愛情」「喜劇」「驚悚」等等不同元素後,更是能夠碰撞出不同的精彩火花。
1993年的《土撥鼠之日》
不僅如此,雖然這個梗被玩了很多回,但《棕櫚泉》還是玩出了新意。
之前的故事,身陷循環的基本都是主角一個人。
這回則變成了多人一起循環,正所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循環的人多了,有趣的故事也就更多了。
除了男女主角之外,困在這一天的還有個倒黴蛋,就是故事開頭追殺奈爾斯的那個神秘人。
他有一次和奈爾斯嗑嗨了,結果被後者帶入山洞中去。
從此以後,他將自己身陷循環的煩惱全都怪罪於後者身上。
想盡辦法折磨奈爾斯,進行復仇。
這個人物特別有趣。
飾演他的正是J·K·西蒙斯——《爆裂鼓手》裡的魔鬼導師。
另外,可能還有一些隱藏的身陷循環的角色,需要待挖掘。
例如,婚禮上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奶奶。
影片剛開始不久,她第一次出場就說了這句話:
「我這輩子參加的婚禮,多到超出你的想像。」
顯然,不知道後面劇情的觀眾肯定不會拿這句話當回事。
但就在故事進入尾聲,大家都快忘了這個奶奶時,她又出現了。
並說了一句十分古怪的話。
不得不讓人猜想她是否也是循環中的一員。
所以,影片的題材雖然老套,但整個劇情設計卻充滿了驚喜。
再加上,拍得也很有靈氣。
調皮的剪輯為影片增添了許多樂趣。
影片的主題也與過往不太一樣。
它觸及到了婚姻與生活的本質。
尤其是將無限循環的這一天,設定在一場婚禮上,別有用意。
步入婚姻,往往就意味著步入無法回頭的愛情墳墓。
當激情漸漸消退之後,日復一日枯燥的重複才是其主旋律。
或許,學會正視與悅納這份平淡,才是每個人的人生必修課。
在無限循環的過程中,奈爾斯苦中作樂。
得過且過的小確喪,十分符合許多現代年輕人的心態,也容易引起共鳴。
在面臨是否要離開時間循環時,他本能地表現出猶豫和抗拒。
顯然是一種逃避現實的態度。
看似受到時間循環的束縛,卻也在體驗著每一天的無憂無慮。
不用考慮未來,只圖享受現在。
無論闖了什麼禍,都可以重頭再來,而不用承擔任何後果。
這樣的心態,恰恰是因為他不敢面對未知,只想躲在舒適圈中。
這不正是隱射了感情關係中,不夠成熟和不負責任的那一方麼?
事實上,人生總有遺憾。
婚姻也不會例外。
面對過去的錯誤,現在的煩惱,並不應該選擇忽視,假裝看不見。
那樣只會故步自封,停滯不前,而問題卻依舊存在。
生活當然就這樣不斷循環下去。
而像薩拉那樣,鼓起勇氣,正視自己,付出行動。
才能真正解決問題,踏入新的明天。
婚禮的意義也在於此。
誓約的目的不是為了兩人從此逍遙快活,毫無煩惱。
而是為了握緊雙手,共同探索未知的生活,乘風破浪。
人生若只是無限重來,那該多無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