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中麻瓜出身的巫師,你知道幾位呢? - 喵小斯的文化club

2020-12-13 喵小斯的文化club

在《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有一個所謂的巫師鄙視鏈,那就是:純血統>混血巫師>麻瓜出身巫師

當然,這個鄙視鏈只限於純血統巫師圈。他們如此厭惡麻瓜出身巫師,一方面是出於對自身血統的優越感,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對麻瓜出身巫師的畏懼。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國際巫師保密法》(1692年)頒布之前,大多數的巫師都認為麻瓜出身者比純巫師家族出身的巫師要有天賦得多。或許是畏懼自身被超越,純血統巫師們才更加「積極」地要對付麻瓜出身巫師。

我們回顧《哈利·波特》中出現的頂尖巫師會發現,他們中大多數都擁有麻瓜血統,例如鄧布利多、伏地魔、斯內普、哈利等等,混血巫師已經成為了魔法世界的中堅力量。

此外,麻瓜出身者中同樣不乏優秀的巫師。接下來,咱們就來盤點一下《哈利·波特》中出現的那些麻瓜出身巫師。

1、赫敏·格蘭傑

小說中最著名的麻瓜出身者,自然就是女主角赫敏。她雖然接觸魔法教育要晚於巫師家庭的孩子,但從小就好學的她,通過閱讀書籍自學的方法,不僅比同齡人更了解霍格沃茨的歷史,甚至在入學前就已經掌握了幾個簡單咒語。

讀書期間的赫敏,用自己的聰明與努力證明,她將會成為一名優秀的女巫。後來事實證明,她不僅很優秀,還有能力改變魔法世界的格局。因為她成為了歷史上第一位麻瓜出身的魔法部女部長。

2、莉莉·伊萬斯

哈利的媽媽——莉莉·伊萬斯,是《哈利·波特》中另一位有名的麻瓜出身者。她和赫敏一樣,非常的聰明,不僅擅於各種魔咒,魔藥學上也是一位尖子生。

雖然她很年輕就死了,但她曾三次從伏地魔的手下逃脫,最後更是用一種古老的咒語保護了哈利並「殺死」伏地魔。毫無疑問,她是一位優秀的女巫、偉大的媽媽。

3、桃金孃·沃倫

那個常年呆在二樓盥洗室的幽靈——哭泣的桃金孃,在生前也是一位麻瓜出身者。桃金孃是個內向、不擅交際,而且長相平平的女孩,加之她的麻瓜血統,時常遭到同學們的嘲笑。

和赫敏一樣,桃金孃會躲到盥洗室裡偷偷的抹眼淚。只不過,當她們都遇到危險時,赫敏有兩個小夥伴來救她,而桃金孃只能孤身一人面對蛇怪,最後不幸遇難。

4、瑪麗·卡特莫爾

大家一定還記得《死亡聖器》時,哈利他們喝下複方湯劑喬裝成魔法部的工作人員混入魔法部總部的場景。而瑪麗·卡特莫爾正是羅恩冒充的雷吉納爾德·卡特莫爾的妻子。

她是一個麻瓜出身者,明明是女巫,卻被烏姆裡奇誣陷是偷了別人的魔杖,想要將她關入阿茲卡班。而哈利他們搶奪烏姆裡奇脖子上的掛墜盒時,引起一陣騷動,間接地救下了瑪麗·卡特莫爾。

5、科林·克裡維

那個總是拿著照相機追在哈利屁股後面的小迷弟科林·克裡維,一定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個小可愛也是個麻瓜出身者,不僅是他,他的同胞弟弟丹尼斯·克裡維也是喲。看到兄弟倆都能成為魔法師,估計佩妮該氣死了吧。

這倆兄弟都非常神經大條,明明是很危險的事情,但在他們看來卻很有趣,例如掉進湖裡被大章魚救上來。

6、賈斯廷·芬列裡

出身於麻瓜家庭的賈斯廷·芬列裡,一開始是打算入讀英國著名的伊頓公學的,在11歲收到霍格沃茨的入學通知得知他是個巫師後,芬列裡的媽媽一度還很失望,因為在她看來,霍格沃茨哪有伊頓公學好啊。

賈斯廷·芬列裡在《密室》的時候曾誤會過哈利,但真相大白後,他真誠地向哈利道歉,並在之後加入D.A.軍,勇敢地對抗食死徒,不愧為是赫奇帕奇的一員。

7、泰德·唐克斯

尼法朵拉·唐克斯的爸爸泰德·唐克斯雖然是個巫師,但卻是麻瓜出身者,正因為如此,她的媽媽安多米達被布萊克家除名。

唐克斯很愛自己的父親,對外都讓別人稱呼她的麻瓜姓氏,如果有人叫她尼法朵拉,她會很不高興。不過,唐克斯先生在《死亡聖器》中躲避搜捕隊時還是被抓住殺害了。後來唐克斯和盧平的孩子取名泰迪,也是為了紀念她的父親。

8、坎德拉·鄧布利多

有些哈迷曾爭論過鄧布利多是不是純血統巫師,其實,從Harry Potter Wiki資料上看,他是個混血巫師,因為他的母親坎德拉·鄧布利多是麻瓜出身的巫師。

坎德拉應該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女巫,因為她生養的三個孩子在魔法上都非常有天賦,雖然最小的女兒阿利安娜很有可能成為了默然者,但也正是說明她的能力過於強大導致無法控制才造成了家庭的悲劇。

9、諾比·利奇

諾比·利奇,是一個創造歷史的人,他是英國首個麻瓜出身的魔法部部長。雖然數位極端的純血統威森加摩成員為此「憤然辭職」,但諾比·利奇還是頂著巨大的壓力,證明了麻瓜出身者的價值。

不過,諾比·利奇後來因病不得不提早結束任期,有懷疑說,這是阿布拉克薩斯·馬爾福密謀設計的。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麻瓜可以生出巫師?
    關於「哈利·波特」我們都知道,具有魔法能力的人被稱作巫師,沒有魔法能力的稱作「麻瓜」。巫師在人口中所佔比例很小,同時呈現家族聚集式分布,也就是說,巫師常常產生於所有成員都是巫師的家庭。從這一點來看,魔法能力似乎是可以遺傳的。
  • 為什麼哈利·波特能持續捲走麻瓜的錢?
    園區1:1還原了書中的對角巷、霍格沃德村、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禁林等標誌性場景,遊客可通過逼真的遊樂設施親身感受在霍格沃茨的種種驚奇體驗,可以在三把掃帚酒吧品嘗黃油啤酒,也能揮動內置傳感技術的魔杖,對周邊環境觸發神奇的咒語。工作人員會裝扮成巫師,以「麻瓜」來稱呼前來遊玩的客人。他們有一套嚴密的話術體系,來應對遊客的各種詢問,非常入戲。
  • 《哈利·波特》: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亦正亦邪的斯萊特林學院?
    身為哈迷,怎麼可能不知道霍格沃茨的四大學院。但如果問你,哪所學院的人氣最高?這個問題可能就很難回答了。因為每所學院都有無數優秀的巫師以及麻瓜粉絲。所以,我們換個角度來問,明明培養了大批的反派巫師,但為何斯萊特林的人氣可以與帶著主角光環的格蘭芬多比肩呢?
  • 艾倫·裡克曼逝世再引"哈利·波特"懷念潮(圖)
    艾倫·裡克曼一生演繹了很多角色,但這個斯內普,成為他一生最無法讓人忘卻的代表;而斯內普,這個自封的「混血王子」,也以一個配角的身份,完成了哈利·波特魔法世界裡的永垂不朽,成為哈迷心目中永遠的教授。如果你是一個資深哈迷,大可翻過此頁,但如果你還雲裡霧裡不知斯內普是誰,那不妨花費幾分鐘,跟我們重溫一下偉大的斯內普教授悲情而壯烈的一生。
  • 《哈利波特》:為啥飛天掃帚在魔法界那麼流行,飛毯卻遭禁呢?
    2020-04-19 15:32:41 來源: 喵小斯的文化club 舉報
  • 盤點《哈利·波特》中的5位好爸爸,反派不代表不愛自己的孩子
    雖然在《哈利·波特》的世界有一些像託比亞·斯內普、老巴蒂·克勞奇等等不稱職的父親,但也有很多寵愛孩子,為了自家寶貝可以與人拼命的好爸爸。今天,小斯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5位《哈利·波特》中的好爸爸。作為7個孩子的父親,他雖然無法給他們提供優越的物質生活,但他卻讓孩子們可以在一個溫馨、充滿愛的家庭中長大。韋斯萊先生從不會給孩子們灌輸些什麼,而是任由他們自由生長,因而7個孩子長大後不僅性格不一樣,而且興趣愛好也不相同,但他們都在各種的領域成為了優秀的人才,這讓韋斯萊家成為了第二次巫師大戰後最有影響力的家族。
  • 《哈利波特》:巫師與麻瓜的矛盾
    《哈利波特》描述了一個虛構的魔法世界故事,但就如同任何人類虛構的故事一樣,他都是有歷史文化原型的。正如《哈利波特》中的血統之爭,巫師與普通人的矛盾在歷史上也是真實存在的。即使在早期的童話中,女巫、魔法都是以反派的形象出現的,直到二十世紀初才有了以託爾金為代表的作家,正面描述魔法。而JK羅琳的《哈利波特》則將魔法發揚光大,以至於我們現在只要看到魔法這兩個字,就會想起《哈利波特》。所以巫師與麻瓜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 從《哈利·波特》看魔法界的報業發展情況
    它是否也會遭遇現實中傳媒生態中的問題?本期全媒派(qq_qmp)為你一文解析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扒一扒《哈利·波特》魔法界的媒體生態,順便重溫一下曾經痴迷過的魔法世界。大報?小報?魔法界裡那些著名的媒體先介紹一下哈利·波特系列故事的背景:哈利·波特生於1980年7月31日。
  • 《哈利·波特》中的愛情魔藥種類很豐富,但也製造了很多麻煩
    《哈利·波特》的故事中出現了很多魔藥,例如大名鼎鼎的複方湯劑,人人都想擁有的福靈劑,名字唬人實則只是安眠藥的生死水,等等。而有一種藥水,更是成為整個《哈利·波特》系列故事的「催化劑」,那就是「愛情魔藥」。
  • 以《哈利·波特》研讀課為例,談談為什麼文學研讀課是申請國外名校的制勝寶典 —— 高級能力篇
    ·波特》為例,講講文學研讀課的第二大目標我們知道,文學作品是文化和歷史的載體。脫離文化和歷史去看文學都是空洞和膚淺的。很難想像,一個對英語文化一無所知的學生能得到歐美頂級大學的青睞。《哈利·波特》的語言不算難,但羅琳在遣詞上確實費了不少功夫,她深厚的文化涵養都藏在語言細節裡。但很多時候這些「功夫」並沒有在中文文本裡翻譯出來。甚至,如果沒有老師提點,即使學生讀的是英文原版書,也讀不出書中很多精妙的地方。
  • 《哈利·波特》:巫師們的聖誕大餐,都有什麼好吃的呢?
    又是一年聖誕節,小夥伴們今年的聖誕大餐準備吃什麼好吃的呢?如果還沒有決定餐單的話,我們不妨來參考一下,在魔法世界裡,巫師們會把什麼好吃的擺上聖誕宴的餐桌呢?1、甜品:聖誕蛋糕(Christmas cake)在聖誕大餐中,最不可以或缺的就是蛋糕。無論是霍格沃茲的聖誕宴會,還是莫麗·韋斯萊為陋居準備的聖誕家宴,都少不了蛋糕的身影。魔法世界最常見的蛋糕就是水果蛋糕,例如草莓、檸檬等等。
  • 《哈利波特》:食死徒們是否知道伏地魔的混血身份?
    哈迷們都知道,《哈利波特》中的反派食死徒,是一群純血統的狂熱支持者,而且他們絕大多數都出身於「古老而高貴」的純血統家族(28聖族),只有極少數的巫師,例如斯內普,並非是純血統出身。但諷刺的是,食死徒們所追隨的主人伏地魔,他自己本身就不是純血巫師。
  • 《哈利·波特》:盤點魔法世界的「戀愛腦」女巫們
    在《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中,即便是巫師,也是有著七情六慾的普通人,也需要談戀愛。但有些巫師,似乎把談戀愛當作了人生最重要的事,每天想的就是和心上人膩歪在一起,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戀愛腦」。今天,小斯就來為大家盤點幾位魔法世界中的「戀愛腦」女巫。1、拉文德·布朗說到「戀愛腦」,相信很多小夥伴跟小斯一樣,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拉文德·布朗。她算得上是羅恩的初戀女友,而且還是她倒追的羅恩。
  • 《哈利·波特》中最不稱職的父親和母親是誰呢?
    《哈利·波特》中有很多非常稱職以及偉大的父親和母親們。不過,既然有稱職的父母,就難免會有非常不稱職的父母。今天小斯就來說一說魔法世界最不負責任的父親和母親是誰呢?可以說,就是因為他們父子之間的關係間接導致了小巴蒂這麼優秀的一個巫師
  • 哈利·波特全球魔法學校招生簡章
    即使你出身麻瓜,但一定會為我校歷史悠久的建築美學以及蘊藏的奇妙高深的古代魔法所傾倒,它的每一塊磚石,都滲透著時間、魔法和魅力。霍格沃茨,我、你,還有千百萬魔法師夢想開始的地方……進入 21世紀以後,我校師資隊伍不斷壯大,培養出的優秀學員桃李滿天下,為了滿足麻瓜們日益增長的求學需求,我校陸續開闢海外分校,在全球範圍內擴大招生名額,同時嚴格按照「公正、公平、公開」原則,求賢若渴,但寧缺毋濫。
  • 《哈利·波特》系列角色介紹|哈利·波特|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
    哈利·波特、赫敏·格蘭傑和羅恩·韋斯萊三個人被稱為「鐵三角」。赫敏是獨生女,出生在9月19日,處女座,頭髮是棕色的,非常濃密蓬鬆。她非常愛鑽研,有時顯得獨斷獨行。她的知識在他們許多的冒險之中證明有用。她唯一不喜愛的一個主科是佔卜學,認為是「不精確」的學問。赫敏的父母都是麻瓜牙醫,是《哈利·波特》系列中出現兩個的麻瓜巫師之一(另一個是哈利的母親莉莉·波特)。
  • 《哈利·波特》中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細節和伏筆?
    Hello大家好,我是喵星閃電俠,今天和大家分享《哈利·波特》中的一些精彩幕後故事和不為人知的小細節!如果大家喜歡這篇乾貨的話歡迎關注點讚收藏轉發,謝謝大家的支持啦!以下內容摘自《J.K.羅琳:生命是一個奇蹟》一書的附錄,多為羅琳訪談時的內容或Pottermore網站內容,如需轉載或引用請私信聯繫。
  • RPG遊戲《哈利·波特》即將公布,明年有望體驗
    分院帽的歌聲即將響起,你準備好面對來自魔法世界的挑戰了嗎?"哈利波特"電影系列可謂是全球電影史上最賣座的電影系列,J.K.羅琳帶給我們的魔法世界是那樣的令人著迷。其實在最開始的爆料中,玩家就得到了許多關於遊戲內容的信息,首先是遊戲的世界背景被設定在19世紀,在遊戲中這是一個巫師世界,整款遊戲的框架是第三人稱開放性RPG遊戲。不過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整個遊戲過程都將在巫師世界完成,至於玩家所想的去麻瓜世界捉弄怕是沒有辦法達成了。
  • 《哈利·波特》電影中,魔法部的大腦室,究竟有怎樣的作用?
    在《哈利·波特》電影中,裡頭的魔法部擁有著大量巫師的秘密,其中就包括在神秘事務司的大腦室,在電影和書中並沒有得到完全的解釋。在J.K.羅琳的魔法世界中,裡頭的魔法部有一個神秘的大腦室,但是《哈利·波特》電影中,裡頭的用途從未完全解釋清楚。
  • 哈利·波特,40歲生日快樂!(附《哈利波特》1-7季全資源)
    會有許多寫哈利的書,我們世界裡的每一個孩子都會知道他的名字!」"它和現實世界交錯呼應,如此類似卻又十分遙遠,留給讀者們無限的想像空間:比如在在小說裡,巫師世界和英國倫敦僅一牆之隔;巫師們的貨幣,對於麻瓜們(「非巫師人群」)貨幣也有一定的兌換制度;當麻瓜們為足球世界盃搖旗吶喊時,巫師們也正沉浸在自己的國際性體育賽事——魁地奇世界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