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鄉的田野裡,藏著很多的自然美味,瓜果野菜,樣樣盡有,而且還夾著自然的鮮香味到,很是讓人懷念。
在山坡上會經常看到一簇簇鬱鬱蔥蔥的野蔥野蒜,樣子和我們吃的蔥蒜有點相似,只不過略微袖珍了一點,但是味道可沒得說,鮮美辛香,做菜用來提味很是誘人,能下不少的飯。可如今再想吃,已經很難找到了,故鄉的田野裡已經很少有這種讓人回味無窮的山珍野味了。
小時候我們只知道這種小蔥蒜好吃,卻不知它叫什麼只因為長得像蔥蒜便以此稱呼,沒想到後來發現它們竟然還是一種行氣的良藥,有一個很悅的名字---薤白。
當然,也並非所有的野蔥野蒜都可入藥為薤白,中醫裡面薤白指的是小根蒜的乾燥鱗莖,其實這個小根蒜並不是蒜,而更像小蔥一樣,葉子是中通的,而非像蒜葉那樣扁平而實。
中醫裡面薤白的藥用價值很高,也是很常用的一種行氣散結止痛藥材。薤白味辛略帶苦,性溫通散,可以通陽散結、行氣導滯,常用來治療胸口痺痛、脘腹脹滿等病症。
有的人心眼較小,容易生氣,經常生氣的人很容易導致胸陽不振、胸悶刺痛,而薤白正好可以散胸氣之凝結、通胸陽之阻滯,能夠寬胸散結、行氣除滯,可以很好的緩解胸悶刺痛的症狀。比如中醫方劑中常見的枳實薤白桂枝湯、瓜蔞薤白半夏湯等都是利用了薤白的這種治療作用。
薤白不但可以除胸悶之氣,還可以除胃寒之氣、脘腹脹氣,像有些胃寒不舒的人常會氣滯胃中,導致脘腹脹滿疼痛,此時用薤白搭配一些行氣之藥就可以很好的緩解。
現代的藥理學研究發現薤白提取液還有一定的抑制細菌的作用,比如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都可以抑制其生長增殖,記得小的時候有人痢疾後重就會到野地裡找些野蔥蒜來吃,現在看來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另外,薤白還有一定的降壓、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可以有效的預防血管粥樣化的發生,我想以前人們身體健康的原因一定和很多的野菜離不開關係吧。
可惜的是現在環境汙染嚴重,田間地頭已經很難再找到這種成片的鬱鬱蔥蔥的野蔥蒜了,零零散散的幾顆也即將奄奄一息,我想不久的將來想要再品嘗這種山野美味,也只能停留在回憶裡了吧。野生的薤白已經很少了,真正的野生薤白賣的也很貴,數十元上百元一斤,曾經大自然饋贈與我們的自然美味,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被人類損耗殆盡,假如我們還不加緊保護環境的步伐,想必大自然也一定會收回對人類的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