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地頭的野蒜,味道鮮美,中醫裡竟是良藥,行氣止痛,價格很高

2020-12-22 養生巷子

在家鄉的田野裡,藏著很多的自然美味,瓜果野菜,樣樣盡有,而且還夾著自然的鮮香味到,很是讓人懷念。

在山坡上會經常看到一簇簇鬱鬱蔥蔥的野蔥野蒜,樣子和我們吃的蔥蒜有點相似,只不過略微袖珍了一點,但是味道可沒得說,鮮美辛香,做菜用來提味很是誘人,能下不少的飯。可如今再想吃,已經很難找到了,故鄉的田野裡已經很少有這種讓人回味無窮的山珍野味了。

小時候我們只知道這種小蔥蒜好吃,卻不知它叫什麼只因為長得像蔥蒜便以此稱呼,沒想到後來發現它們竟然還是一種行氣的良藥,有一個很悅的名字---薤白

當然,也並非所有的野蔥野蒜都可入藥為薤白,中醫裡面薤白指的是小根蒜的乾燥鱗莖,其實這個小根蒜並不是蒜,而更像小蔥一樣,葉子是中通的,而非像蒜葉那樣扁平而實。

中醫裡面薤白的藥用價值很高,也是很常用的一種行氣散結止痛藥材。薤白味辛略帶苦,性溫通散,可以通陽散結、行氣導滯,常用來治療胸口痺痛、脘腹脹滿等病症。

有的人心眼較小,容易生氣,經常生氣的人很容易導致胸陽不振、胸悶刺痛,而薤白正好可以散胸氣之凝結、通胸陽之阻滯,能夠寬胸散結、行氣除滯,可以很好的緩解胸悶刺痛的症狀。比如中醫方劑中常見的枳實薤白桂枝湯、瓜蔞薤白半夏湯等都是利用了薤白的這種治療作用。

薤白不但可以除胸悶之氣,還可以除胃寒之氣、脘腹脹氣,像有些胃寒不舒的人常會氣滯胃中,導致脘腹脹滿疼痛,此時用薤白搭配一些行氣之藥就可以很好的緩解。

現代的藥理學研究發現薤白提取液還有一定的抑制細菌的作用,比如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都可以抑制其生長增殖,記得小的時候有人痢疾後重就會到野地裡找些野蔥蒜來吃,現在看來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另外,薤白還有一定的降壓、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可以有效的預防血管粥樣化的發生,我想以前人們身體健康的原因一定和很多的野菜離不開關係吧。

可惜的是現在環境汙染嚴重,田間地頭已經很難再找到這種成片的鬱鬱蔥蔥的野蔥蒜了,零零散散的幾顆也即將奄奄一息,我想不久的將來想要再品嘗這種山野美味,也只能停留在回憶裡了吧。野生的薤白已經很少了,真正的野生薤白賣的也很貴,數十元上百元一斤,曾經大自然饋贈與我們的自然美味,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被人類損耗殆盡,假如我們還不加緊保護環境的步伐,想必大自然也一定會收回對人類的呵護。

相關焦點

  • 一味行氣止痛的良藥,李時珍稱其可通三焦之氣,還能消食化積健脾
    在中醫裡面,有這樣一味良藥,它具有極好的行氣止痛的作用,常被人們用來治療各種氣滯疼痛,效果很好。此外,這種中藥在行氣之餘還有一定的消食化積,強健脾胃的作用,可見其藥用價值還是非常值得人們學習的。在中醫裡面,人們認為木香的味道很苦,還帶有一種濃烈的辛香走竄之味,其藥性溫通,具有行氣止痛、消食化積、健脾胃的功效。木香行氣的作用很強,不管是脾胃積滯之氣、腸胃不和之氣,還是肝膽不利形成的氣滯都有很好的治療作用。木香辛散濃烈,苦降溫通,對脾胃不和氣滯導致的脘腹脹痛、嘔吐噁心等症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 錯過季節就沒有的野味,它叫野蔥,味道不僅鮮美還有食療作用
    錯過季節就沒有的野味,它叫野蔥,味道不僅鮮美還有食療作用春天萬物生發,各種蘊藏積攢了一個冬季的勃勃生機都隨著氣溫的回升爆發了出來。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款非常好吃且可愛的野菜。它叫野蔥,味道不僅鮮美還有食療作用。比韭菜盒子好吃百倍,清香的很。根部洗淨醃起來可下飯啦,放點麻油或辣椒油,太美味。野蔥原產於氣候冷涼的高海拔地區,海拔高度2000米以上,低海拔地區很少見到,即便有,生長細弱,品質也不好。現在也有在低山區人工栽植的,但是風味變化很大,基本上和香蔥相差無幾,所以購買者就不必要花大價錢購買了。
  • 春的珍貴野菜小野蒜,做道「野蒜炒雞蛋」,營養美味又有食療價值
    我口中的「小野蒜」即薤白,又名野小蒜,小根蒜。長成後蒜頭極小,在城市草叢,鄉村原野、坡地,人煙稀少的丘陵、山谷野生,喜陰溼環境。中醫說它性味辛溫,能溫陽散結。現代研究,它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小貼士小野蒜,纖維較多。不易嚼爛,要切得細小一些。雞蛋具有滋陰潤燥,養血補虛的功效,小野蒜與雞蛋搭配,可為人體提供豐富的營養成分,具有滋陰潤燥,行氣散結的功效。
  • 這個時節的野蒜最好吃,對人體有6種好處,但有3類人不宜食用
    二三月,春回大地,草長鶯飛,各種植物都從土裡冒出來,開始瘋狂的地生長,此時也正是挖野菜吃野菜的好時節。有一種自帶天然香氣的野菜,在田坎山坡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因其形狀與小蔥相似,很多人叫它們野蔥,四川等地還有狗屎蔥、野香蔥的叫法。
  • 一種靈魂有香氣的根,行氣止痛的效果都不錯
    中醫認為,木香性味辛、苦、溫,歸脾、胃、大腸、三焦、膽經、具有行氣止痛等功效。木香氣芳香而辛行苦洩溫通,善於行脾胃氣滯,是行氣止痛的要藥。治療脾胃氣滯的脘腹脹痛,可以單用,或如《證治準繩》中的木香順氣散,與陳皮、枳實、厚樸等溫中行氣止痛藥物一起使用。治療食積氣滯的脘腹脹痛、惡嘔噯氣、大便腐臭,比如《局方》中的木香湯,與麥芽等消食導滯藥物一起使用。
  • 一味被人忽略的良藥「通氣滯而解胸腹脹痛,燥溼氣而愈皮膚疹癬」
    民間百草良藥多,可惜至今無人識。閒暇輕擷三兩味,偶見疑難也能醫。人們常說「高手在民間」,要我說世間這無數神奇的中醫良藥,才是真正的隱藏在「民間」。可惜的是現在很少有人去特意的認識和學習這些民間的中醫良藥,漸漸地人們就忽略了這些中草藥的存在。今天就和朋友們分享一味在民間常見,可惜又常被人們忽略的一味良藥,它就是「楝實」。
  • 一味行氣寬胸散結的良藥,能行胸中之氣,燥體內之溼
    但在中醫裡面,卻是有很多可以針對緩解此類症狀的藥材。在中藥裡面,有一味叫做厚樸的中藥材,對於此類病症就有很好的效果。中藥材厚樸是用植物厚樸的乾燥樹皮製作而成的,厚樸皮採收之後需要經過水煮、發汗至內皮變為褐色等步驟才能入藥。而樹皮一旦水煮發汗之後,很容易捲曲,因此我們常看到的厚樸藥材大多都是成捲筒狀的。
  • 農村的這種野生植物,果實似南瓜,在民間是治療牙痛的良藥
    在我國廣大農村的大山裡,生長著各種各樣的野生植物,在這些形形色色的野生植物資源當中,其中有不少植物對人類的作用巨大。有的可當作美味野菜食用;有的長得非常美麗,可作盆景供人欣賞;也有的是非常好的藥材,可治療各種病症。
  • 「失笑散」——只有2味藥的小方子,卻能快速止痛,留下你的笑顏
    今天就和朋友們分享一個中醫裡面常用來幫助人們緩解氣血瘀滯之疼痛的良方——失笑散。中醫方劑的名字起的是非常有內涵的,失笑散正是取其能助人快速止痛,使人流出笑顏之意。了解中藥的朋友可能會知道,五靈脂乃是中醫裡面常用到的一味行氣止痛、化瘀止血的良藥,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之中介紹五靈脂的時間曾說到,五靈脂可解「血瘀氣滯諸痛」,入藥能緩解「男女一切心腹、胸脅、少腹疼痛」。
  • 用啤酒做出的羅氏蝦,味道鮮美,口口留香
    肉質鮮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用啤酒煮羅氏蝦,不用放水,其味道香醇,蝦肉鮮美,老少皆宜。羅氏蝦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營養價值很高,其肉質和魚一樣鬆軟,易消化,而且無腥味和骨刺,同時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如鈣、磷、鐵等),海蝦還富含碘質,對人類的健康極有裨益。
  • 農村石頭縫裡的野草,長滿倒刺,人稱「透骨草」,是筋骨止痛良藥
    而且很多野草生長不挑地方,有一點點泥土就能長,常常紮根在石頭縫裡,常被農民朋友忽視。在農村有一種看起來很不起眼的野草,人稱「透骨草」,它也是長在石頭縫裡,很少有人會注意它,但它卻是筋骨止痛良藥。透骨草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每年6月份開始開花,花朵非常小,有點像益母草的花,如果不仔細看的話,可能都不知道它開花了。
  • 王清任的一個方劑,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
    血府逐瘀湯為理血劑,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桃紅四物湯是出名的活血化瘀之劑,現代臨床用極其廣泛,以活血祛瘀為核心,輔以養血、行氣。本方主治諸症皆為瘀血內阻胸部,氣機鬱滯所致。即王清任所稱的「胸中血府血瘀」之證。
  • 甘松/行氣止痛,開鬱醒脾
    臨床應用 1.脘腹悶脹,疼痛。本品味辛行氣,芳香醒脾,性溫散寒,故能行氣消脹,醒脾開胃,散寒止痛。治寒凝氣滯之脘腹脹痛,不思飲食等,可與木香、砂仁、陳皮、厚樸等同用。 2.思慮傷脾,不思飲食。本品有開鬱醒脾、行氣消脹之功。治療氣機阻滯之胸悶腹脹,納呆,可與柴胡、鬱金、白豆蔻等同用。 3.溼腳氣。
  • 海鮮菇這樣做,家人搶著吃,蒜香濃鬱,味道鮮美
    海鮮菇這樣做,家人搶著吃,蒜香濃鬱,味道鮮美我家基本上每天都是我在買菜,所以我對於菜場很熟悉,一般都有一個專門賣菌菇類食材的地方。比如有香菇,海鮮菇等,海鮮菇就是菌菇類的一種,烹飪好之後不僅口感軟糯,關鍵是十分的鮮美,可以單獨的炒,也可以和其他的食材一起搭配,這樣味道就更鮮,雞精有不需要另外加。海鮮菇常見的就是炒,其實還能有其他的方式,比如直接蒸,可能有些人沒有試過這種吃法。蒸出來的海鮮菇會更加原汁原味,當然不是單獨的蒸海鮮菇,裡面還需要加一些蝦皮。
  • 一味被人忽略的良藥,溫化肺中寒痰、行散胸中氣滯、通調一身經絡
    比如這味叫做「白芥子」的中藥材,就是一種價格低廉,但藥用價值卻非常高的中醫良藥。中藥白芥子源自於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種子,古人認為白芥植物的葉子顏色發白,故而稱它為白芥,而其種子自然也就是白芥子。而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之中更是詳盡的記載到,白芥子可「利氣豁痰,除寒暖中,散腫止痛」,此時對於白芥子的藥用價值總結的已經非常細緻。而現代中醫裡面在汲取古人的經驗之後認為,白芥子乃是一味辛溫行散之藥,入藥有溫化肺中寒痰、行散胸中氣滯、通調一身經絡等功效,可以說此物還是一味非常值得人們學習和應用的良藥。
  • 被人忽略的一味良藥,形似「廢柴」,入藥活血化瘀,療傷止痛
    隨著中醫藥文化的普及,人們現在對中醫和中藥也越來越熟悉。但是中藥的品類繁多,常人很難去熟知每一味中藥的形狀以及功效,生活中我們不妨留心,會發現自己的身邊存在著很多不被我們熟知的中藥材。蘇木略帶一種植物特有的芬香之味,在中醫裡面人們認為它的味辛略帶鹹,藥性平和,主要用來活血化瘀,接骨療傷,是一味治療血瘀的良藥。蘇木的味道辛散通達,藥性可達血分而通散血瘀,特別是對於一些跌打損傷導致的皮膚內血瘀、皮膚紅腫疼痛,蘇木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在一些嚴重的跌打損傷造成骨折斷裂、疼痛紅腫的時間也可以用蘇木來治療,能起到活血止痛,接骨療傷的效果。
  • 你不知道的一味良藥:它形似人手,可「疏肝氣、和胃氣、化痰氣」
    今天就在這裡和朋友們分享一味可以助人「通氣滯」的養生良藥---佛手。中藥佛手長得比較有特色,因其外形酷似人的手掌,且手指分明,故而古人形象地稱之為佛手。自古以來,佛手因為具有較好的行氣之效而常被醫者應用。
  • 價格便宜,味道鮮美,大白菜的花樣吃法
    價格便宜,味道鮮美,大白菜的花樣吃法大白菜是最受歡迎的蔬菜之一。一般來說,大多數人喜歡大白菜主要是因為它價格便宜,味道鮮美,可以做成的菜式又多,但人們往往不會過多關注大白菜到底對人有什麼好處,這次,我就來介紹一下大白菜,順便介紹兩道好吃的大白菜菜式。事實上,大白菜含有很多營養,比如蛋白質、多種維生素、粗纖維,以及鐵、鈣、鋅等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
  • 蒸雞蛋羹時,多加這一料,味道更鮮美,有它能吃3碗飯
    春天裡的野菜,最愛的就是野蒜了,香氣獨特,當配料添加到菜餚裡,有著很好的提鮮作用。在我家,經常會用它來蒸雞蛋,不得不說,這添加了野蒜的雞蛋羹,味道更贊了,十分開胃,每次做它,孩子總能多吃一碗飯。我覺得喜歡吃雞蛋羹的朋友,不妨也試試把野蒜加入到雞蛋羹裡,說不定你也會愛上這樣的新奇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