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Winter Is Coming!縮招裁員潮來襲網際網路企業如何應對?
傳統行業的日子不好過,網際網路的日子就好了嗎?然而並沒有。阿里有意縮減社會招聘的消息剛剛過去,日前,坊間又傳出百度將暫停大規模社會招聘一事。有媒體引用了一封由百度主管人力的副總裁劉輝發布的郵件,稱鑑於當前的業務形勢,經公司研究決定,從即日起停止招人,已發出的招聘Offer繼續有效,其他的則需要劉輝和CEO李彥宏特批。
巨頭們尚且縮緊了口袋,其他的網際網路企業甚至被迫走到了裁員的地步。有著「中國外貿電商第一股」之稱的蘭亭集勢日前曝出,自今年6以來,大部分員工都是只發底薪,員工對公司前景的悲觀情緒正在加重。這也導致蘭亭集勢員工正在加速離職,該公司一個離職員工微信群的成員數已經接近500人。
而信息分類網站58同城的兩項O2O業務——58到家的美甲業務和58汽車陪練的員工也與公司就裁員問題開始了糾紛拉鋸戰。據58到家美甲的員工表示,近期美甲業務方面離職的人很多,原因主要是「無法完成規定的任務」。
無論縮招還是裁員,歸根結底是資本市場遇冷的一種體現。上半年資本市場的過熱,讓整個網際網路行業都忙著快速擴張,爭搶市場,其中不乏大量並沒有解決剛需與痛點的業務被瘋狂押注,例如58同城在O2O領域不斷嘗試後進行業務收縮,被普遍認為是一種試錯的舉動。
缺少了資本的注入,面對不斷下滑的業績和日益縮小的市場份額,縮招和裁員確實起到立即減負的效果,也被大多數企業所採用。其實,對於許多企業來說,縮招和裁員是迫不得已的行為,因為公司照顧不了這麼多的員工,只能裁員來降低成本,保存生存實力。也有人認為企業家應該時刻保持一種憂患意識,並且需要牢記的是:企業任何時候生存都是第一位的,離開了生存談發展,都是扯談。
有評論認為,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對於企業而言,縮招和裁員也許是縮減成本度過寒冬的一種選擇,但處理不好,卻可能引發無窮的危機。企業、員工雙方均會留下創傷。有投資人也曾坦言,企業在面對諸多壓力時,要優先考慮員工利益和社會利益,處理危機時應該承擔更多社會責任,而並非純粹的賺錢或牟利。
對於是否裁員,不同人確實有不同的態度。也有人認為,裁員或許可以一解公司燃眉之急,但如此循壞下去,只會令員工對公司失去信任。在公司陷入困境的時候,經營者明智的選擇不是裁員,而是和員工結成一條心,攜手共渡難關,只有這樣,員工才會對公司產生一種歸屬感,並願意通過自身的努力將才華傾力奉獻給公司。
BAT的另一巨頭騰訊,日前就針對百度和阿里的縮招作出回應,宣布騰訊正式員工招聘不會停止,目前社招還有1000多個崗位在熱招中,今年的招聘量與去年相比有40%的增長。校招已經進行到尾聲階段,按照原計劃與規模發出了2000個Offer。
同樣宣布擴大招聘的還有移動特賣電商楚楚街,從10月開始,楚楚街在北京、浙江、武漢、大連等多個城市進行大規模招聘。不過仔細觀察會發現,楚楚街招聘的崗位以研發類崗位為主,並且許諾,這一類崗位的年薪均不低於20W。這種招聘策略,反映了在大環境下,網際網路公司從「瘋狂擴編」,進入「隊列整理」期,加強了對高端優質人才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