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越哄,孩子越愛哭!很多家長都做錯了這幾步

2022-01-04 錢志亮工作室

預計閱讀時間6分鐘

孩子愛哭,是很多媽媽頭疼的事情。

有的孩子一哭就沒完,越哄哭得越厲害;

有的孩子越哭脾氣越大,一點不順著他就滿地打滾;

還有的孩子非常玻璃心,話說重一點就掉淚珠子..

因為愛哭,孩子常常被大人們評價為脆弱、敏感、脾氣差、被慣壞了等等。

但其實,我們都太武斷了。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帶著一聲哇哇大哭來宣告自己的存在,童年裡,哭泣是他們最常使用的「語言」。

為人父母,要試著讀懂孩子哭聲背後的需求,才能在孩子哭泣的時候,更有效地「哄」好他/她。

2歲以下的孩子,哭鬧很多時候是在跟父母表達自己的生理需求,餓了、渴了、想要睡覺了、身體不舒服.他們用哭鬧吸引父母的安撫。隨著孩子的長大,淚水背後隱藏著越來越複雜的東西,有的孩子哭鬧只是表達強烈情緒,比如生氣了、委屈了、害怕了、因願望不能滿足而感到無力了.有的孩子哭鬧則是一種要挾,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比如想要玩手機,哭不是因為多悲傷,他知道自己哭,父母可能會因此滿足自己。

面對孩子哭鬧,我們要看到孩子哭聲背後的需求,而不是想方設法阻止孩子哭。溫格·霍伊斯在《為什麼只有人會哭》中指出:「在人類漫長的童年時代,孩子只要流一滴眼淚,母親多半就知道她在難受了。」越愛哭,越難帶的孩子,越是需要爸爸媽媽耐心的安撫。在處理孩子哭的問題上,父母最容易犯的錯就是不把孩子的感受當回事,理所當然地認為那些讓孩子感到難受的人和事,都不值得一提。但孩子終究是孩子,你眼中的小事,帶給他們的悲傷和恐懼卻是真實的。曾經在醫院遇到過一對母子,孩子剛剛打完針,哭得撕心裂肺,他想告訴媽媽:他很疼,很害怕。這等於在暗示孩子:你的感受不重要,你的感受是錯的。在大人眼裡,哭被視為軟弱的標誌,尤其是對男孩子來說。有部《Boys Don't Cry》(男孩不哭)的影片,片中的媽媽教育孩子要堅強,要勇敢,孩子委屈的時候,媽媽告訴就告訴他:不能哭,要做一個大男孩。

孩子學會隱藏了眼淚,可備受壓抑的他,最終卻把拳頭狠狠地揮向了周圍的同學。當孩子認為自己的情緒是不好的,很容易爆發羞愧感和自卑感,在成長過程中,很難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不讓孩子哭,並不能成功養出一個堅強的孩子,相反,在未來成長的路上,童年的脆弱會以想像不到的方式爆發出來。
有這樣一個話題曾經引起廣泛爭議:孩子哭了要不要馬上抱?

不少人反對孩子哭泣的時候馬上就去安撫孩子,哭了不抱,不哭才抱,這樣的孩子長大了才好帶。

他們以為,不理孩子,等他哭夠了,事情就自然解決了,這樣就不會嬌慣孩子。
擁抱是孩子能獲得安全感最簡單的方式,如果得不到滿足,對2歲以下的孩子是一種極大的傷害。即使大一點的孩子,父母完全無回應也容易讓孩子陷入自我否定:我的痛苦和絕望都不被重視。

精神分析學派中有一句名言:「無回應之地,即是絕境」。

冷處理不失為一個辦法,但它不是冷暴力。但我們想讓孩子冷靜下來,最好是要陪在孩子身邊,輕輕拍拍他的肩膀,而不是不理他,冷漠地和他較勁。

愛哭的孩子有很多,為了避免孩子把哭當成要挾的手段,就要求父母有原則、有底線。
很多家庭裡,孩子的哭鬧之所以會成為一個教育問題,就源於父母在孩子哭鬧時,立馬滿足和補償。孩子一旦嘗到甜頭,下次就會接著用同樣的方法讓大人滿足自己的要求。

美國發展心理學阿爾黛·索爾特博士說:「哭泣是機體在進行重新構建時所做的努力,他是進行自愈的一個程序。」

因為年齡和認知,孩子往往無法通過精準的詞彙詮釋自己的感受,只能用哭來表示,父母的態度,決定了孩子和情緒相處的能力。

那麼,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1.先處理好父母的情緒

德國心學家卡羅拉.舒斯特說:「孩子哭的時候,最先需要處理的是父母的情緒。」


有的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哭就焦慮得不得了。

我們希望孩子在我們面前要表現的快樂,當他們悲傷的時候,潛意識裡會懷疑自己養育孩子的能力,產生挫敗感和焦慮感。

比如看到孩子因為打針而哭個不停,父母之所以會罵他,其實是源於內心的心疼、焦慮和無能為力。

我們接受不了的不是孩子的淚水,而是自己的情緒。

所以面對孩子哭,父母能做的第一步是先讓自己平復心情,只有足夠冷靜,我們才能夠更好地擁抱孩子,安撫孩子。


當一個成年人哭泣的時候,最差勁的安慰方式是對他說:這沒什麼大不了的!這沒什麼可傷心的!小孩子也一樣,他想要的不是父母的指責和否定,也聽不進去任何的道理。最好的方法是陪伴,靜靜地陪著他,在安全的大前提下,給他時間去哭。告訴孩子,「我知道你難過,你哭一會沒關係,媽媽會一直陪著你的。」孩子愛哭,有時候是因為語言表達能力弱,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感受,一著急,就只能哭了。所以,父母應該教會孩子如何用合適的語言表達自己的內心訴求。不妨適當地教孩子一些禮貌用語和情緒詞語,當孩子能理智地表達出自己的需求,就能避免因憤怒而導致的哭鬧、哭泣。

防止錯過消息,記得點讚和【在看】哦~

相關焦點

  • 孩子愛哭不好哄?教家長用「鐘擺效應」,幫教孩子控制好情緒
    自從開通了私信權限,我時不時就會收到家長們關於對孩子的問題的諮詢和吐槽,而在其中問題比較常見的就是「孩子太愛哭了怎麼辦?」。而實際上這一問題也的確是很多家長共同頭疼的問題。這孩子遇上點事就哭,自己做錯了事,我還沒說上兩句呢,就大哭一場。有次在幼兒園做手工,一不小心剪壞了一張紙,也是哭得不行,老師哄了半天才哄好。家長們面對孩子如此愛哭,往往會擔心:這要是什麼事都哭一場?以後可怎麼辦?
  • 孩子夜裡不睡覺,可能家長做錯了這幾步,或者孩子在這幾個階段
    孩子越睡越晚,可能不是孩子故意鬧,而是孩子正處於某個生長階段,或者是家長做錯了某一步。02孩子入睡難,可能是家長做錯了這幾步孩子入睡難,越睡越晚,排除身體生病不舒服的原因外,需要家長再看看是長時間問題,還是一天兩天
  • 孩子遇事大哭,家長越哄越哭,聰明的家長都是這樣做的
    小輝和小廣是從小的玩伴,也是同班同學,所以小輝和小管會有很多的話題一起聊。小輝和小廣的關係平時也非常好,很多時候,小輝和小廣都是一起走出教室,一起進教室。但是小廣的媽媽發現一個問題,不管怎麼怎麼去哄,孩子就是不聽,而且越哄越哭。這讓小廣的媽媽不知道怎麼辦好了。
  • 孩子動不動就哭,還總發脾氣?家長巧用這四步,幫他改變愛哭習慣
    很多父母都發現自己的孩子,在某個階段會變得特別難搞,動不動就開始哭。孩子愛哭是一件父母反而讓別人更煩的事情,尤其是家裡是男孩子的。家長總覺得男孩子愛哭是脆弱的表現,所以總是用訓斥、勸說、甚至哄騙的方式來阻止他哭。
  • 愛哭的孩子長得快?孩子的生命力越強,越健康,他就哭得越厲害
    弄清楚孩子哭鬧的原因之後,父母就應該知道,孩子哭不一定都是不好的,不是所有的哭都需要及時遏制的,哭也有一定的作用和好處。二、孩子愛哭不一定是壞事,還有這些好處日本人教育孩子有句名言就是:愛哭的孩子長得快。
  • 你家的孩子愛哭不是為了讓你哄,您是否忽略了孩子會感統失調?
    剛開始以為是從小帶得比較嬌氣,把他慣壞了,可是現在孩子都5歲了,還是一樣愛哭愛鬧。以前孩子哭我還會哄哄他,現在每次哭,我都會不管他,讓他使勁哭,哭累了自己就不哭了。因為越哄他,他就哭的越起勁,何況還是個男孩子,真的是沒辦法了……」
  • 每位家長都希望孩子懂事,你越吼孩子越不聽話,試試這幾個方法!
    你越吼孩子越不聽話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懂事、上進,但有時候孩子們「熊」起來油鹽不進,你怎麼說他都不聽,終於成功的激起了你的怒火,「咆哮」了起來。方法一:提出要求不說無意義的話,別讓你的嘮叨佔據孩子的注意力,簡潔乾脆的提出要求,告訴孩子你希望他怎麼做。
  • 孩子哭鬧時,別用這3種方法哄孩子,這是火上澆油
    不少家長在面對寶寶發脾氣時,會感到束手無策,看著寶寶哭地上氣不接下氣,十分心疼,耐心地和寶寶講道理、哄寶寶,卻常常事與願違,越哄哭得越厲害。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讓寶寶不哭了呢?3種錯誤的哄孩子方法,讓孩子越哄越哭孩子越哄越哭,說明我們哄孩子的方法有問題,家長朋友們在哄孩子時,經常會犯三種常見的作用。1.
  • 越批評孩子表現越差?心理學「標籤效應」:別輕易給孩子貼標籤
    "你看這孩子就是腦筋轉不快,做什麼都是慢吞吞的""又忘了帶校卡?記性差就是你的老毛病!""你真是個粗心的孩子,這道這麼簡單的題都能做錯?"……這樣的話我們常常都能聽到,還會每天都掛在嘴邊。很多家長習慣性地給孩子"貼標籤",這已經成為一種習以為常的思維模式。
  • 孩子不聽話,越吼越叛逆?家長學會這幾點,你會發現孩子聽話多了
    孩子不聽話,家長越吼娃越叛逆,次數多了孩子甚至會頂嘴,或者直接和家長反著來。可以說不少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遇到這樣的難題,此時家長應該怎麼做呢?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話題。②孩子犯錯一次,家長就否定他們的全部,讓其無奈又反感不得不說,不少家長在吼孩子的時候,總是會在孩子犯錯誤的一件事情上,尋根究底,說出很早之前孩子做錯的各種事情,一次做錯就否定孩子的全部。並且這些還都是通過「吼」來展示出來的。可能一開始孩子還會感覺難受,時間長了他們也就對家長愛搭不理的,無形中孩子自己也就會更加叛逆。
  • 孩子越哄越哭怎麼辦?喝水緩解情緒就用這款美國兒童水杯
    最近有個家長在朋友圈裡說了這樣一件事:兒子在家裡玩,發現自己的小車少了一個輪子,玩具箱都倒出來了也沒找到,又是哭又是鬧,不依不饒,耐著性子哄了好久,結果越哄越哭,哭的越發地來勁了,最後忍不住把他打了一頓……
  • 「顱內出血致死」,孩子跌落床後,第一步不是哄,多少人做錯了
    有了孩子以後,家長總有為孩子操不完的心,特別是孩子能爬會走的時候。這時候他們都比較好動,好奇心也比較旺盛,有的時候家長一個不注意,寶寶就會遭遇危險。所以家裡的安全問題,也是家長們都要注意的。寶寶跌落床後,家長第一步不應該是哄寶寶,而是進行觀察,很多人都做錯了。
  • 孩子愛哭如何是好?這樣做你可以讓孩子變得堅強又樂觀
    看著她眼淚汪汪的樣子,好像受了極大的委屈,弄得我都緊張了。後來從家長那裡知道,這孩子非常愛哭,在家裡每天都要哭好幾次。一說就哭,像個淚包。有些年紀小點的孩子,當自己的某一個要求達不到時,就有可能哭鬧。更多的時候,小孩子受了委屈,就會用哭來表達心中的不滿,這都是很正常的。我發現身邊很多家長對孩子的哭鬧多數都是這樣的處理:1、有的家長對孩子的哭鬧非常厭煩,嚴厲地大聲制止。我家樓上有一個4歲的男孩,一直是媽媽帶著的。
  • 孩子哭泣時別「哄」,越哄越「懦弱」,聰明的父母會用這3個辦法
    導讀:孩子哭泣時別「哄」,越哄越「懦弱」,聰明的父母會用這3個辦法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哭泣時別「哄」,越哄越「懦弱」,聰明的父母會用這3個辦法!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公共場合大哭大鬧?哄、打、吼!都不如這一招
    孩子在公共場合突然大哭大鬧?費盡十八般武藝,好生哄著,但孩子卻不領情,越鬧越厲害~一下子火氣上來,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不許哭」「再哭我不要你了」,才勉強安靜下來。然而看著孩子那委屈的小眼神,又覺得自己好像做錯了~心疼不已~
  • 這3種哄睡的方式,越哄寶寶越不睡,正確的方法是這樣的
    哄寶寶睡覺真讓人頭疼這不,張女士就遇到了這麼一個問題,孩子剛出生兩個月,喝奶都比較正常,但是卻在睡覺上讓張女士一家人非常頭疼。這是怎麼回事呢?而且這樣做的話,寶寶的自身發育也會比其他人差很多。這些哄睡方式是錯誤的1)抱著睡很多時候,孩子睡覺不老實,或者哭的時候,大人們怕哭壞孩子,立刻就會把孩子抱起來,哄著睡,一直讓孩子睡著。
  • 孩子總是愛哭,別急著哄,這樣做才更有效
    孩子總是愛哭,別急著哄,這樣做才更有效孩子愛哭,是很多媽媽最頭疼的事情,特別是有的孩子一哭就沒完,越哄哭得越厲害。為什麼我們越阻止孩子哭鬧,孩子的情緒越不穩定?爸爸媽媽們到底應該怎麼辦呢。所以很多時候只要一哭,做父母的就會有點兒無所適從,根據研究發現,導致寶寶愛哭的原因通常有兩種,一種為生理原因,另一種為病理性原因。
  • 補課越補越差?家長孩子都該仔細想想!
    暑假要不要給孩子補課?很多家長都做錯了!盲目亂補,孩子抗拒不想學;花冤枉錢,成績卻越補越差;機構忽悠,老師水平差太多!這些都不是個例,是90%的家長都會遇到的問題!想讓孩子提分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千萬不要心急亂補課。筆者身邊曾經有一些同學補課 就是越補越差,後來問過一些同學原因。多數是因為心理原因,他們之中很多抱著的想法就是:上課開小差沒問題,反正下課會補。
  • 為什麼越哄,孩子哭鬧得越兇?很多家長大錯特錯!
    書和文章看過很多,方法也學了不少,好聲好氣「共情」了半天,孩子的情緒就是無法平復。有時幾個小時過去了,地上的娃還在撕心裂肺地哭鬧,父母的耐心被徹底耗盡,情緒也跟著崩潰,真的太難了!▲孩子哭鬧一個多小時被家長摔出去動手之前,這位爸爸已經哄了孩子一個多小時,為什麼最後還是訴諸暴力?面對失控的孩子,實在是太考驗爸爸媽媽對於情緒的調節和掌控。
  • 愛哭的寶寶是否更聰明,家長先別急著否定,寶寶愛哭並不是壞事
    愛哭的寶寶是否更聰明,家長先別急著否定,寶寶愛哭並不是壞事孩子的臉有時候說變就變,經常會莫名其妙的哭鬧。如果孩子們精力旺盛,開始活動,哭起來就沒完沒了,那麼家長們就會很頭疼,面對周圍變化的孩子們非常敏感。即使有一點不舒服,也很難安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