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社區團購的果蔬比較便宜?社區團購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2020-12-18 老妹聊財

最近兩天,很多朋友在討論在哪個平臺上買菜更便宜,是美團買菜,快團團,還是盒馬優選...

不管是美團買菜,還是快團團,或者是盒馬優選,都可以稱之為社區團購品牌。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聽起來很玄乎的「社區團購」是什麼,對我們普通人有什麼影響。

社區團購怎麼玩?

社群團購與傳統菜市場相相別,後者主要是線下流程,前者側重線上流程。

以蔬菜為例,從原產地到大批發市場,再到二級批發商,最後才是我們消費者常見的超市、攤販和蔬果店。這就是傳統菜市場模式。

而社群團購相對就比較簡單一些:從大批發商直接到團購平臺和外包倉配系統,我們消費者組團購買果蔬,派出一個團長到團購平臺那裡下單和取貨。

目前來看,社群團購節省了中間的二三級經銷商,價格會比較低一些,再加上現在阿里、騰訊、京東等入局補貼,通過社群團購方式購買果蔬的價格就更低了。

這些巨頭之所以入局社群團購,是因為畢竟社區團購預期35萬億的市場容量≈7個阿里巴巴。

社區團購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社群團購,目前正在影響我們,比如你是否越來越頻繁地使用盒馬、美團買菜、多多買菜等工具來購物,相應減少了在攤販和超市購買的次數。

但對於未來社區團購具體會如何影響我們,目前還未可知。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講,競爭激烈的社區團購,意味著我們可能能以更低的價格買到果蔬;但如果未來社區團購形成壟斷,也許我們購買的成本會更高。

對於小攤販來講,這些社群團購的加入,讓他們的利潤空間大大被壓縮,甚至可能產生虧損。所以呢,老妹覺得這些攤販其實現在可以直接轉去社區團購。

綜自度小滿金融有錢花、康波財經。老妹聊財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和學習交流之用,不對您構成任何決策建議。

相關焦點

  • 當我們討論社區團購時,我們到底在討論什麼?
    從歷史經驗看,一個熱門概念至少需要熱上兩年左右,才能比較充分地被研究、理解。雖然「社區團購」這個業態早在2018年就誕生了,但是確實是在2020年的「宅家紅利」期間成為風口的;所以悲觀估計,我們大概要到2022年才能把這個業態理解的比較透徹(如果屆時還有人在做社區團購的話)。
  • 我考不上大學都是「社區團購」給影響的
    晚上回家正好碰見家裡領導在給一個中學生補課,就隨口問了問他社區團購對他的生活有沒有影響,然後他十分肯定地得出個哭笑不得的結論就是:我考不上大學都是社區團購影響的……作為一個策劃人,要時時刻刻保持年輕的心和接受各種事物的心態,甚至還得有超級大的腦洞才能有好的思路;但是面對一個上初二的學生,這個腦洞大的小編真的是無以言表,這個奇葩邏輯產生是這樣的
  • 我來說說社區團購!
    關於社區團購,我很想說點什麼。我是一個普通的消費者,在這個月以前,我不知道社區團購什麼,社區團購是怎樣的模式,社區團購為什麼生鮮賣得如此便宜?偶爾的機會,在百度上看到關於社區團購的文章,點開看了,逐漸明白了其中的道道。現在看來,其實自己已經參與了社區團購,今年年初的疫情期間,通過社區團購購買了不少的蔬菜,只是當時沒有意識到這就是社區團購,只把它當作非常時期的權宜之舉。
  • 社區團購浪潮裡的「團長」們
    但另一方面,不管是武漢、長沙,還是成都、濟南,很多果蔬商超老闆卻紛紛抱怨,認為社區團購搶了他們的生意,弔詭的是,這些受到衝擊的店老闆們有不少人也不得不加入到社區團購的陣營…… 誰在做團長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走上團長道路,雖然他們背景各異。
  • 什麼是社區團購,能為我們帶來哪些好處?
    摘要:在線下消費中,5公裡範圍我們稱之為「商圈」,1公裡範圍範圍我們稱之為「社區」,100米範圍我們稱之為小區,社區團購的優勢是什麼,一個字「近」,這可以說是網際網路在下沉市場中的一個屏障,但現在這個屏障在巨頭們的攻克下載慢慢消失。
  • 為什麼北京沒有社區團購?
    來過陸玖財經做客的朋友們都知道,我們的夥食很好,因為我們有自己做午餐的習慣,美團買菜、每日優鮮都是陸玖財經經常用的買菜軟體,我們經常也是頭天晚上下單,第二天早晨讓平臺送貨到公司,所以公司大伙兒始終都很疑惑,為什麼北京沒有社區團購,難道北京人民不配享受這項服務嗎?
  • 社區團購,瘋了
    這或許是繼O2O團購、外賣、網約車之後,中國網際網路最慘烈的一場戰役,而當前顯然還處在最混亂的早期階段。如今,大家都知道社區團購很熱鬧,行業很瘋狂,大佬很重視,巨頭要搞事情,但社區團購到底是什麼,巨頭的打法有何差異,用戶層面的體驗如何,少有人系統講清楚。深燃試圖穿過熱鬧的表象,還原一個真實的社區團購江湖。
  • 社區團購給下沉市場帶去了什麼?
    此前疫情期間,各地封城人們足不出戶,社區團購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人們的燃眉之急,如今疫情得到控制,突然對社區團購進行抨擊,著實不應該。對問題要二分的去觀察,先不管巨頭們的下場,社區團購的發展對下沉市場真的毫無價值嗎?就這一點開始展開討論。 社區團購給下沉市場帶去了什麼?
  • 他們為什麼要抵制社區團購?
    事實上,不只是賣白菜水果的小攤小販,便利店、超市、菜市場,以及一些日用品廠商,都在抵制社區團購。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深燃,烏魯木齊的一些便利店和超市店主,已經成立「反社區團購」聯盟,起因是拼多多旗下的多多買菜進入當地市場後,打起了價格戰。那麼問題來了,抵制社區團購,他們到底是在抵制什麼?價格戰不是新鮮玩意,巨頭搶市場也司空見慣,為什麼這一次的牴觸情緒如此高漲?
  • 火熱的社區團購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這雖然不是社區團購的模式,但不可否認,社區團購就是有從一家有貨源,然後在微信群中聯繫買家這種方式發展壯大起來的。 社區團購興起於2016年,到了18、19年,這樣的原生社區團購平臺在全國已有上千個,超過60%分布在三線及三線以下城市。
  • 社區團購價格戰套路被看穿 消費者:肯定不會一直便宜
    不論如何,前有平臺經濟反壟斷條例徵詢意見,後有人民日報的一篇重磅評論 「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更令人心潮澎湃」,也許在預示著,已經把「衣食住行」都擼了一遍的巨頭們,在布局社區團購的未來走向中,都會增添幾分渺茫與不確定性。島城社區團購市場如何?菜農、農貿市場批發商、各商超商店的菜販是否受到一定影響?
  • 怎麼做社區團購?如何做好社區團購?
    如今,新零售好像已經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彙,這個概念已經廣泛地融入我們的生活。社區團購是新零售模式之一,很多網際網路巨頭也把手伸向了社區團購,一時間它成為了一個新的風口。那麼,怎樣做社區團購呢?如何開做好社區團購?今天這篇文章為大家揭曉。
  • 為什麼說社區團購企業應該發展社區超市?
    考慮到電商逐漸降低的增速,與社區超市逐漸走高的增速,未來社區消費的市場空間是有很大概率超過電商的。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統計,2019 年我國連鎖便利店品牌門店最多的易捷擁有 27600 家店,在一線城市比較知名的羅森是 2629 家,7-11 是 2147 家,都排名前十,而他們大多分布在寫字樓周邊。
  • 社區團購的一些基礎認知-虎嗅網
    我在不久前也開始加入戰役,很難說已經有了充足的認知,只簡單說說一些基礎的輸入,對行業外的朋友可能會有幫助。一、社區團購的核心業務模式是什麼?另外,社區購物的入口一旦建立,很可能會蠶食傳統電商和本地生活的市場,因此樂觀情況下的預期會更加誇張。四、用戶價值是什麼?從消費者視角看,產品價值最主要的當然是便宜。
  • 「社區團購,我們不幹了!」
    不過,近日有供貨商「懟」起了社區團購。據媒體報導,滄州市華海順達糧油調料有限公司、漯河市衛龍商貿有限公司、山西紫林醋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下通知要求經銷商給社區團購平臺斷供超低價商品。滄州市華海順達糧油調料有限公司下發的通知顯示:近期收到眾多投訴,社區團購平臺出現嚴重低價現象,甚至個別品項遠低於出廠價,影響嚴重,損害客戶的利益。「任何客戶操作社區團購平臺,必須有我司授權,否則視同竄貨;不管平臺有沒有補貼,價格不得低於我司終端零售價。」
  • 郭德帆:為什麼北京沒有社區團購
    來過陸玖財經做客的朋友們都知道,我們的夥食很好,因為我們有自己做午餐的習慣,美團買菜、每日優鮮都是陸玖財經經常用的買菜軟體,我們經常也是頭天晚上下單,第二天早晨讓平臺送貨到公司,所以公司大伙兒始終都很疑惑,為什麼北京沒有社區團購,難道北京人民不配享受這項服務嗎?
  • 社區團購「不香了」?人民日報評論聚焦「社區團購」,都說了啥?
    A股投資者對於社區團購也頗為關注,在深交所互動易中搜索「社區團購」顯示,近一年有關「社區團購」的投資者提問有208條,上證e互動中相關結果有118條,內容多為有無布局相關業務、有無與大型的社區團購平臺合作等。
  • 社區團購為什麼迅速竄火?
    社區團購發展現狀:在線上流量成本越來越高的今天,綜合成本低、有流量紅利、基於鄰裡之間相互信任的「社區團購」模式正在興起。目前,全國有數百家社區團購,玩法上基本趨同,「寶媽+社群」發展社區團購業務,在拓城市速度、跨區域管理能力、供應鏈能力、商品體系、技術能力、品牌力等方面各有長短。1.
  • 社區團購誰在支持誰又在抵制?
    社區團購為什麼要搶菜籃子生意?流量。幾乎所有的市場都被搶佔了,而社區團購所瞄準的是下沉市場的新流量。消費分級致使社區團購有了明顯的受眾人群,一二線城市居民面臨高壓生活時,更看重購買效率,願意為便捷性支付溢價;三四線城市居民時間較為充裕,價格敏感度更高,且購買渠道有限,都為社區團購提供了條件。
  • 社區團購的品牌商家們
    首先,我們明確了社區團購流量的獲取並不是用低價的商品,而是通過團長獲取流量,團長在小區裡、電梯間、樓道裡貼二維碼,在小區裡派二維碼讓用戶掃碼加群。那大家為什麼要加群呢?我覺得有兩個目的的:第一個目的是大家都有社交需求,都知道一下這個小區到底住了哪些人,有交友的這種需求,所以會好奇加進去。那另外一個目的則確實想看一下有什麼好的、便宜的東西,在這兩種驅動力下就加進去了。其次,購買習慣一旦形成,低價的心智一旦養成,消費者會產生消費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