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以社區為中心,居民在線上下單參與團購,再由團長進行商品管理和分發。」
在2019年幾乎歇了菜的「社區團購」,因為2020年的一場疫情,培養了百姓網上買菜的習慣,變得炙手可熱,引得資本們爭相下注。
熟悉的味道,不一樣的配方。價格戰,1元錢6個獼猴桃,你買不買?針對燒錢亂象,《人民日報》當頭一棒:「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就差指著鼻子罵了:國外的大佬忙著造火箭,搞人工智慧,你們呢?憶往昔,寶寶類貨基靠補貼收益達到年化8%,網約車5元打的,外賣10元吃到撐,共享單車免費騎,哪一個不是風風火火開始,最後落得一地雞毛。
社區團購為什麼要搶菜籃子生意?
流量。幾乎所有的市場都被搶佔了,而社區團購所瞄準的是下沉市場的新流量。消費分級致使社區團購有了明顯的受眾人群,一二線城市居民面臨高壓生活時,更看重購買效率,願意為便捷性支付溢價;三四線城市居民時間較為充裕,價格敏感度更高,且購買渠道有限,都為社區團購提供了條件。
而更主要的流量是老年人,老人為了一籃子雞蛋、前一天的打折麵包、買一送一的青菜,願意一早去排隊。疫情期間,為了使用新客的滿減券,很多不熟悉智能機的老人硬生生地學會了除了微信以外的首個app,並開啟了新世界。老人是老齡化社會的核心流量,無論是醫療、養老、保健品、老年大學等等都是潛在的變現渠道。
此外,巨頭們看中的不止是社區團購這樣簡單的商業邏輯,還涉及老百姓的菜籃子工程。掌握了居民的採購信息和糧油的銷售渠道,能影響到上遊的種植、養殖涉及糧食安全、蔬菜安全等國民口糧;下遊的消費涉及食品價格、CPI指數乃至影響國家的貨幣政策。補貼,價格戰,幹掉對手,壟斷市場,漲價收割,這些已經駕輕就熟,一旦壟斷後,供應商、消費者、渠道都只能俯首稱臣,對品類進行不同的定價策略,不但能決定老百姓吃什麼還能決定農民種什麼,中間環節想消滅誰就消滅誰。
誰在支持社區團購誰又在抵制?
支持方確實只是廣大消費者了,佔了便宜,但網際網路巨頭套路大家也懂,且佔且珍惜。與其說這是得實惠,不如說是階段性小利,叫魚餌。
反應最激烈的當屬凌晨就出門的底層菜販,這種赤裸裸的搶飯碗,既憤怒又無可奈何。巨頭們一出手就是10億20億的補貼,菜價比成本價還低,菜市場裡的個體戶哪有還手的能力?菜販只能感慨,跑不過網際網路巨頭,只能竭盡全力跑過同行就行了。
便利店和超市的老闆被迫成為團長,發現自己店裡的東西,平臺上更便宜,但自己不幹,別人也會幹,連便宜賣的機會都會被奪走。只有一些快幹不下去的小店能憑此消化積攢的庫存,回點血。社區的需求就這麼點,社區團購的出現對整個社區的消費進行了重新洗牌,從店家角度來說,也是喜憂參半,且團長也怕平臺過河拆橋,「以後都去app下單了,自己的門店只是個提貨點,但又別無他法。」
同時反對的還有並沒有收到社區團購衝擊的供貨商,華海順達和衛龍辣條,兩家都提到了「竄貨」和「低價」。和電商不同,線下銷售是一級一級的經銷體系,廠家會極力維護經銷渠道的利益格局,所以當經銷商中出現「叛變」,將貨供給社區團購平臺,引發降價銷售以及跨區域低價銷售,導致區域零售價格差異很大時,廠家第一時間表態。如若未來社區團購平臺上的銷量起來,經銷商體系瓦解,廠家將失去話語權和定價權。有律師表態,售價高於進貨價,法律不幹涉,但低於進貨價銷售,就違反了反壟斷法和價格法。
伴隨著《人民日報》的批評和媒體的發酵,很多民眾也開始抵制,「他們既不關心質量也不關心團長,他們只是要數據。」為什麼滲透家家戶戶的網際網路巨頭,遭遇很多人深深的不信任。
《人民日報》為什麼要錘社區團購?
除了反壟斷以及價格戰引起的不正當競爭外,更多的是堤防「內卷」。網際網路巨頭在享受了時代紅利後,不想著如何回報社會,造福於民,卻處心積慮地謀劃重新分配蛋糕,逼迫著一大批年齡較大就業困難的底層人群為己所用。有人會說,這是大勢所趨,社區團購減少了農民和消費者間的中間環節,未來集中採購將大大提升效率,任何新商業模式的出現,必然讓很多舊模式的消亡。
然而,中國真的缺效率嗎?網際網路介入社區團購確實更有利於資源的分配,但很多時候,效率並不是第一的。我們看到菜販寒風中瑟瑟發抖,現在你要搶走他的飯碗。服務好的店家貨物原本就很暢銷,卻被迫和服務差而貨物滯銷的店家,重新按價格搶客。
非要追求效率的話,我國應該打開國們,引進千萬東南亞廉價勞動力,大幅降低製造業成本,遏制勞動密集型企業向東南亞轉移,提升GDP和稅收。然而,國家拒絕了。因為產業發展和GDP增長都是為中國百姓服務的,單純提高效率致使大量百姓失業,這不是國之根本。比方美國,開放移民,造成底層海量白人失業,所以川普上臺後不顧一切地修城牆阻擋非法移民。再比方,中國是全球唯一的全民通電國家,90%通路通網,即便在偏遠的高海拔地區。這都是異常驚人的沉沒成本,上百年都收不回,但國家仍願意將大量資源投入到這些不見回報的地方。讓全國人民都吃穿不愁、衣食無憂、有書讀看得起病,這是公平。
我們國家有6億人月收入不足千元,他們中有很多人靠賣菜生活,巨頭們來了,他們只能沉默,只能自嘆無能。強者註定會去掠奪弱者,即便未必能賺到錢,我們的資本從來不講武德。你可以創新,但不能收割。不要賺走最後一個銅板,給別人一條生路,也是給自己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