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解讀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的異同!

2020-12-19 生物谷

2020年3月5日訊 /

生物谷

BIOON /——最近幾周,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成為了新聞頭條,但還有另一種病毒在世界各國肆虐:流感病毒。但是這些病毒差異大麼,哪一種更令人擔憂呢?


到目前為止,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已經導致全球超過89000人患病,3000人死亡。但這和流感比起來就不值一提了。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數據,僅在美國,這一季流感就造成了約3200萬人患病,31萬人住院,1.8萬人死亡。


儘管如此,科學家研究季節性流感已有幾十年了。所以,儘管有危險,我們對流感病毒有很多了解,知道每個季節會發生什麼。相比之下,人們對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及其引發的疾病知之甚少,這種病毒被稱為COVID-19,因為它是一種新病毒。這意味著COVID-19在傳播的範圍和造成的死亡人數方面是一個未知數。


1月31日,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Anthony Fauci博士在白宮新聞發布會上說:"儘管流感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很高,但今後肯定是季節性流感。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們,隨著進入3月和4月,流感病例將會下降。你可以相當準確地預測死亡率和住院治療的範圍。" Fauci說。"現在(COVID-19)的問題是,還有很多未知因素。"

圖片來源:https://cn.bing.com


科學家們正在努力尋找更多關於COVID-19的信息,隨著新信息的出現,我們對這種病毒的了解以及它所造成的威脅可能會發生改變。根據我們目前所知道的,以下是它和流感的特點比較。


症狀和嚴重程度


季節性流感病毒(包括A型流感和B型流感病毒)和COVID-19都是可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傳染性病毒。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說,典型的流感症狀包括發燒、咳嗽、喉嚨痛、肌肉酸痛、頭痛、流鼻涕或鼻塞、疲勞,有時還會嘔吐和腹瀉。流感症狀常常突然出現。大多數患流感的人將在兩周內康復。但是對一些人來說,流感會引起併發症,包括肺炎。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數據顯示,到目前為止,在這個流感季節,大約有1%的美國人出現了足以住院治療的症狀,這與上個季節的比例相似。


對於COVID-19,醫生們仍在試圖了解疾病症狀和嚴重程度的全貌。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說,患者報告的症狀從輕微到嚴重不等,可能包括發燒、咳嗽和呼吸短促。


根據2月28日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上的一篇關於COVID-19的綜述性研究,總的來說,對住院患者的研究發現,約83%至98%的患者出現發燒,76%至82%出現乾咳,11%至44%出現疲勞或肌肉疼痛。其他症狀,包括頭痛、喉嚨痛、腹痛和腹瀉也有報導,但不常見。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研究人員對2019年12月31日至2020年2月11日期間的44,672例確診病例進行了分析。在這些病例中,80.9%(或36,160例)被認為是輕微的,13.8%(6,168例)是嚴重的,4.7%(2,087例)是危急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文章表明:"關鍵病例是那些表現出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和/或多器官功能障礙/衰竭的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根據世衛組織的說法,由於呼吸道病毒引起相似的症狀,僅根據症狀很難區分不同的呼吸道病毒。


死亡率


據《紐約時報》報導,在美國,季節性流感的死亡率通常在0.1%左右。COVID-19的死亡率似乎高於流感。


在2月18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表的研究報告中,研究人員發現,在中國大陸,COVID-19的死亡率約為2.3%。2月28日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另一項針對中國約1100名住院患者的研究發現,總體死亡率略低,約為1.4%。


不過,COVID-19的死亡率似乎因地點和個人年齡等因素而異。例如,在疫情爆發的中心湖北省,死亡率達到2.9%;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每周的研究顯示,在中國其他省份,這一比例僅為0.4%。此外,老年人受到的打擊最大。80歲及以上人群的死亡率飆升至14.8%;在70-79歲的人群中,中國COVID-19的死亡率約為8%;60到69歲的人是3.6%;50至59歲人士的1.3%;年齡介乎40至49歲的人士為0.4%;10到39歲的人只有0.2%。沒有9歲以下兒童死亡的報告。

圖片來源:Alfred Pasieka Science Photo Library via Getty Images


病毒傳播


科學家用來確定病毒傳播難易程度的方法被稱為"基本傳染數",即R0。此前報導稱,這是對從單個感染者身上感染病毒的平均人數的估計。據《紐約時報》報導,流感的R0值約為1.3。


研究人員仍在努力確定COVID-19的R0。根據2月28日發表的《JAMA》評論研究,初步研究估計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R0值在2到3之間。這意味著每個感染者平均傳播了2到3人。


需要注意的是,R0不一定是常數。此前報導稱,不同地點的估計值可能不同,這取決於人們相互接觸的頻率以及為減少病毒傳播所做的努力等因素。


感染的風險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估計,平均每個季節約有8%的美國人感染流感。


截至3月2日,美國共有91例COVID-19病例。儘管如此,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數據顯示,這類新出現的病毒總是會引起公眾的健康擔憂。該機構說,目前還不清楚美國的這種病毒情況將如何發展。一些人,如衛生保健工作者,暴露於COVID-19的風險增加。


大流行


值得注意的是,每年都會導致流感爆發的季節性流感,不應與大流行流感或一種與通常流行的流感毒株非常不同的新流感病毒的全球爆發混為一談。這種情況發生在2009年的豬流感大流行期間,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估計,全球死於豬流感的人數在15.1萬至57.5萬人之間。COVID-19目前還沒有發生流感大流行。


COVID-19尚未被宣布為大流行。但在1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爆發的COVID-19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該聲明主要是由於擔心病毒會傳播到衛生系統較弱的國家。


2月24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說,這種病毒"絕對"具有大流行的潛力,各國、社區和個人應該集中精力為COVID-19做好準備。


預防


與季節性流感不同(季節性流感有疫苗可以預防感染),沒有針對COVID-19的疫苗。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研究還處於研發的早期階段。官員們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啟動針對COVID-19的潛在疫苗的一期

臨床試驗


一般來說,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議以下方法來防止呼吸道病毒的傳播,包括冠狀病毒和流感病毒:經常用肥皂和水洗手至少20秒;避免用未清洗的手觸摸眼睛、鼻子和嘴巴;避免與病人密切接觸;生病時呆在家裡;對經常接觸的物體和表面進行清潔和消毒。(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相關焦點

  • 一文詳解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的異同!
    但這和流感比起來就不值一提了。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數據,僅在美國,這一季流感就造成了約3200萬人患病,31萬人住院,1.8萬人死亡。儘管如此,科學家研究季節性流感已有幾十年了。所以,儘管有危險,我們對流感病毒有很多了解,知道每個季節會發生什麼。相比之下,人們對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及其引發的疾病知之甚少,這種病毒被稱為COVID-19,因為它是一種新病毒。
  • 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有什麼不同?
    因此,儘管流感病毒很危險,但我們對它們已經有了很多了解,知道每個流行季會發生什麼。相比之下,很少人知道2019新冠病毒(國際病毒分類學委員會將其命名為「SARS-CoV-2」,但強調這一名稱與SARS疾病之間沒有關聯),因為它太新了。這意味著,這種病毒在傳播範圍和致死人數方面都是未知數。
  • 外媒解析:新冠病毒會否與流感病毒重組
    參考消息網10月5日報導 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4日刊載題為《弗蘭肯斯坦式病毒:新冠病毒會和流感病毒結合形成一種病毒嗎?》的報導,作者系記者貢薩洛·洛佩斯·桑切斯,文章指出,一些科學家正在討論新冠病毒是否可能在這個冬天經重組後產生顯著改變。
  • 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集合了,我們該如何應對
    最近鍾南山院士提出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集中在一個人身上,這種情況已經發生在多個病人身上。流感看到這樣的例子確實讓人感到揪心,由於天氣寒涼,氣溫開始明顯的下降,流感病毒泛濫,很難以區分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因為兩者都屬於病毒感染之後症狀非常相似,短時間內無法進行明確的判斷
  • 庫裡感染甲型流感病毒 無新冠病毒跡象 新冠病毒與流感病毒有哪些...
    聲明全文如下:「在今早的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後,庫裡被診斷為感染甲型流感。 世衛組織:新冠病毒與流感病毒存在7個區別世界衛生組織6日晚發布的每日疫情報告說,新冠病毒與流感病毒雖然都會引起呼吸系統疾病,但兩者存在以下區別:首先,傳播速度不同。新冠肺炎傳播速度慢於流感,但中位潛伏期更長。第二,患者傳播病毒的時間不同。
  • 新冠病毒跟流感病毒有什麼不同?傳染性等很強
    因此,儘管流感病毒很危險,但我們對它們已經有了很多了解,知道每個流行季會發生什麼。相比之下,很少人知道2019新冠病毒(國際病毒分類學委員會將其命名為「SARS-CoV-2」,但強調這一名稱與SARS疾病之間沒有關聯),因為它太新了。這意味著,這種病毒在傳播範圍和致死人數方面都是未知數。
  • 世衛組織:新冠病毒變異速度比流感病毒慢得多
    當地時間12月21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表示,新冠病毒的變異速度比流感病毒慢得多。即使目前已出現許多變異,沒有一種對治療藥物或正在研發的疫苗產生重大影響,希望情況會繼續如此,但必須不斷監測新冠病毒。
  • 新冠病毒遠比「非典」病毒更容易感染人類結膜和上呼吸道
    (健康時報記者 王振雅)5月8日,香港大學醫學院官網發布了一項最新研究,研究發現,新冠病毒遠比「非典」病毒更容易感染人類結膜和上呼吸道,新冠病毒的感染程度與2009年甲型H1N1流感感染程度相似。該研究已於5月7日發表在權威雜誌《柳葉刀·呼吸醫學》上。
  • NBA球星庫裡患甲型流感,新冠病毒與流感病毒存在7個區別
    延伸閱讀:世衛組織:新冠病毒與流感病毒存在7個區別世界衛生組織6日晚發布的每日疫情報告說,新冠病毒與流感病毒雖然都會引起呼吸系統疾病,但兩者存在以下區別:首先,傳播速度不同。新冠肺炎傳播速度慢於流感,但中位潛伏期更長。第二,患者傳播病毒的時間不同。
  • 日本市議會議長同時感染新冠和流感病毒
    #日本市議會議長同時感染新冠和流感病毒#) 【太罕見!日本市議會議長同時感染新冠和流感病毒】近日,日本媒體報導稱,琦玉縣和光市市議會議長59歲的吉田武司同時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和流感病毒。吉田議長表示:「我自己也嚇了一跳,難以置信」。
  • 這個冬天真的需要擔心新冠+流感病毒的「雙疫情」嗎?
    隨著季節性流感季節的到來,人們開始擔心新冠病毒和流感同時流行的所謂「雙疫情」(Twindemic)問題,新冠病毒+流感同時感染病例的討論成為了一個輿論熱點。 由於都是難以防範的呼吸道傳染病,同時感染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的事件在所難免,但是從人群流行病學角度看,這個冬天我們真的需要擔心「雙疫情」嗎?
  • 流感疫苗能不能預防新冠?專家:都是病毒但差別很大
    11月1日—2日,2020世界流感大會期間,傳染病防控專家為公眾一一解讀。流感疫苗防不了新冠病毒 「要跟老百姓澄清一下,流感疫苗只能防流感。」王大燕特別強調,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是完全不一樣的。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新冠肺炎是由新冠病毒引起的。
  • 俄醫生比較新布尼亞病毒和新冠病毒的危害
    俄新西伯利亞國立醫科大學醫學系副教授弗拉迪斯拉夫米特羅欣向網際網路媒體Ura.ru表示,在中國傳播的新布尼亞病毒比新冠病毒的危害要小。 SPUTNIK / VALERY MELNIKOV此前,《環球時報》報導了中國發生了新布尼亞病毒,超過60人被感染,其中7人死亡。蟬蟲是這種感染病毒的載體,它還可以通過血液或黏膜在人與人之間傳播。據悉,患者會出現咳嗽、發熱、白細胞和血小板水平下降等症狀。
  • 新冠病毒在皮膚上會保持多久?殺菌漱口水可以中和新冠病毒嗎?
    日本研究團隊從死亡大約一天的遺體解剖樣本中選取皮膚做測試,發現引發流感的病原體可在皮膚上保持活性大約1.8小時,而引發新冠的病毒株存活時間長達9小時。 「相比甲型流感病毒,新冠病毒可在人體皮膚上存活9小時,這可能增加接觸傳播風險,進而加劇疫情擴散,」研究報告寫道,「但保持手部衛生可降低這一風險。」
  • 專家指出:流感和新冠病毒並發感染可能性不大
    外媒稱,巴塞隆納全球健康研究所日前發表了一份關於如何應對新冠病毒大流行背景下的流感疫情的指南。該研究所警告說,雖然流感和新冠病毒同時並發感染的可能性不大,但依然存在這種可能,而且可能增加併發症和死亡的風險。
  • 世衛稱英國新冠病毒變體傳播力增強,變異速度比流感病毒慢得多
    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表示,新冠病毒變異速度比流感病毒慢得多。即使目前已出現許多變異,沒有一種對治療藥物或正在研發的疫苗產生重大影響,希望情況會繼續如此。延伸閱讀英國新冠病毒變異可能源自某個長期慢性感染新冠患者其實英國早在9月份就檢出了這一變異毒株。
  • 日本一市議會議長同時感染新冠病毒和流感:我自己都嚇了一跳
    圖源:NHK據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NHK)22日報導,日本埼玉縣和光市宣布,該市市議會議長吉田武司(59歲)同時感染了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埼玉縣當局稱,在同一時期感染(兩種病毒)的情況很少見,「將(對民眾)認真採取預防接種等應對措施」。據和光市政府稱,吉田從本月14日開始反覆發燒,本月17日更是燒至38.1度,在前往醫療機構接受檢查後確認感染了流感病毒。此外,他還在同時接受了新冠病毒抗體檢測,其結果呈陽性。
  • 在豬身上發現可能感染人的新流感病毒?專家:無需過度解讀,可放心...
    非瘟和新冠對生豬業的影響還沒結束,又來一個「新型豬流感」來湊熱鬧? 近日,一篇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的論文表示,中國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可能引發大流行病的新型豬流感病毒。一時間,整個行業炸開了鍋。
  • 新冠病毒會否常態化流行或變成慢性病?專家一一解答
    新冠病毒會否常態化流行或變成慢性病?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莉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4月2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冠肺炎防控的科學知識普及。流感病毒具有高變異性、高傳染性的特點,例如今年人群對流感免疫,但明年流感病毒可能發生變異,產生新的毒株,導致再流行。目前沒有發現新冠病毒具有流感病毒這麼高的變異性,因此常態化的可能性不太大。也有專家認為新冠病毒傳播能力高,已有四種冠狀病毒為季節性流行,新冠病毒形成季節性流行,有一定的可能性。
  • 研究新冠病毒和SARS異同有何意義?來聽專家的解讀
    到底該專家會上公布的大量專業數據是什麼意思,研究新冠病毒與SARS病毒的相似度又有哪些意義呢?陳煥春在發布會上表示,新型冠狀病毒使用與SARS冠狀病毒相同的細胞進入受體,與蝙蝠中發現的SARS相關病毒擁有87.1%的相似度,與SARS病毒有79.5%的相似度,與一個雲南的蝙蝠樣本中發現的冠狀病毒的相似度高達96%。分析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屬於SARS冠狀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