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下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復興門辦公區)音樂廳內,「中小學語文示範誦讀庫」首批100篇音頻作品正式上線發布。方明、傅成勵、於芳、康輝、海霞、肖玉、彌亞牛、雷鵬等8位老中青三代著名播音員、主持人現場演繹了中小學課文經典片段,用「中國好聲音」向中華優秀語言文化致敬。
打造「最好聽的語文」
說起語文,很多人會背誦課本中優美的句子和段落,能夠體會課文中滲透的豐富情感,有的人還把語文傳達的價值觀作為精神財富珍藏一生。
據了解,為落實《國家語言文字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重點工作,提升中小學師生普通話水平和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服務社會對優秀語言文化欣賞的廣泛需求,2016年12月,教育部、國家語委與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現併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籤署開展《中小學語文示範誦讀庫》建設合作備忘錄,正式啟動項目建設。
「中小學語文示範誦讀庫」組織70多位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優秀播音員、主持人和頂級錄音師錄製,其目的是傾力打造一部高標準、高品質的「有聲語文教材」。誦讀庫內容涵蓋教育部審定的全部中小學語文課文,將惠及全國1.5億中小學生和900餘萬教師。
誦讀庫審核專家委員會負責人之一、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負責人表示,打造聲音版教材,是中小學語文教育的一項重要基礎工程,對於孩子們通過中國最優美的聲音,更好地理解課文內涵,進而提升中小學語文教學質量,都至關重要。
參加現場展演的北京市育民小學的教師代表認為,朗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中小學語文示範誦讀庫」對教師非常有益。中國人民大學附屬小學的學生說,這是最好聽的語文。
權威專家把關每一篇課文
為確保「中小學語文示範誦讀庫」的權威性和高品質,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教育部專門成立了由播音界和語文教育領域權威人士組成的審核專家委員會,對每篇課文都認真審核把關,達到國家規範讀音及表達標準。
據審核專家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教材局巡視員申繼亮介紹,整套作品體現了4個最,即由最權威機構來組織製作、最權威的專家來朗讀、用最高的標準和最嚴格的程序來審查,從而保證了高質量、高水平。
誦讀庫審核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盧靜說:「通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播音員、主持人的朗讀,讓大家充分體會到了中國語言文化的生動和感染力。」
《論語》片段、《觀滄海》、《愛蓮說》、《白楊禮讚》、《金色花》……著名播音員、主持人現場朗讀的一篇篇熟悉的課文,讓人們沉浸在優美的意境之中。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播音員與小學生共同誦讀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激發了現場聽眾的愛國熱情。
「中小學語文示範誦讀庫」還助推「讓所有的孩子都能聽到標準的中國聲音,享受到平等的教育資源」進程。公眾可通過央廣網、央視網、國際在線、教育部官方網站等新媒體平臺點擊收聽「中小學語文示範誦讀庫」首批100篇音頻教材。
著名播音員雅坤說,誦讀庫不僅有益於廣大學生與教師,還對全民學習有幫助。
《 人民日報 》( 2018年05月24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