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專家:當孩子遇到"發飆的老師"時,如何快速修復其心靈創傷?

2020-08-22 月悅心理

前段時間日,網上流傳的一段視頻火了!在山西省朔州市一個小學的畢業典禮上,某位女老師因為生氣學生只給班主任張老師送花,而沒有給自己送花,勃然大怒。

在畢業典禮這樣一個溫的場所裡撒潑大鬧:怒砸花朵、讓全班學生起立罰站,不斷惡罵送花同學:&34;並向其吐口水。

更過分的是,在送花同學打電話讓其媽媽再送一束花來學校時,該老師奪過手機破口大罵家長: &34;......

事情發生後在全國引起了軒然大波。

這位&34;,成為了大家口誅筆伐的對象。

蔡元培曾說過:要有良好的社會,必先有良好的個人,要有良好的個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

老師作為教育孩子的靈魂工程師,如此行徑處事,大家的憤怒可想而知。

當大家把注意力全部放在譴責該教師身上時,我卻很擔憂孩子在這件事中所受的創傷是否能得到科學有效的修復?

作為心理諮詢師,接觸了很多經歷這樣創傷事件中的孩子,如果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疏導、修復心理創傷,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孩子何辜?要遭遇這樣的羞辱和惡罵?孩子們該有多害怕、恐懼、羞愧難當?

這麼沉重的負能量要怎樣疏導?孩子的家長知道怎樣幫助孩子渡過這樣的應激創傷事件嗎?

帶著這樣的擔憂,我上網搜了當事人家長的一些資料:

當事學生家長向記者道出了事發詳情:17日,朔州市朔城區第六小學組織畢業典禮,分別之際,家長買了一束鮮花,囑咐孩子小a送給老師,感謝恩師的教育之恩。

旁邊的數學老師王老師看到後不樂意,當場暴怒,認為小a買了一束花,只謝班主任梁老師而不謝她,是對她人格的侮辱。

隨後就出現了視頻中的一幕,開始罵街、吐口水,並揚言:今天她收不到花,誰都不能回家!

無奈,小a打電話通知媽媽再送一束花來。王老師搶過電話,辱罵小a媽媽。

說到這,小a媽媽情緒激動,淚在眼眶打轉,稱第一次被人如此侮罵,對方還是一名教師。

小a說,王老師有時候講課講錯了,學生指出來,她就打學生,讓學生星期天去她家花錢補課,他們不敢去,也在班上罵同學們,學生們都怕她。

目前這件事已嚴重影響到孩子幼小的心靈,家長迫於各方面壓力,不願再接受採訪。

很明顯,孩子幼小的心靈已經受到了影響。家長壓力很大。

不僅當事人受到影響,很多看到此視頻的家長的們也開始焦慮。

朔州市民孫先生說,看到視頻中的老師舉動,他既氣憤又無奈。

朔州市民趙先生今年28歲,他也看到了這次事件的視頻。趙先生的孩子還在讀幼兒園,他擔心今後自己的孩子遇到視頻中的老師該怎麼辦?老師沒有師德,會給孩子造成深深的傷害。

俗話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雖然身邊很多令人尊敬的老師,但誰也沒有辦法保證,自家孩子不會遭遇此等低素質&34;。

當孩子遇到&34;時,家長如何快速幫孩子修復心靈傷害呢?

以下是乾貨,建議收藏,適用於大部分負性創傷性事件的心理修復。家長們按指導來操作:

01 先處理孩子的情緒

  • 感受情緒、命名情緒。

家長引導孩子把眼睛閉上,以舒服的姿勢躺好,深呼吸,全身放鬆。

讓孩子的思緒回到過去發生的負性事件中。認真感受自己的情緒,給它一個名字。是憤怒?焦慮?悲傷?委屈?

也許,這件事摻雜了很多種不同的情緒。那就選擇其中讓你感受最明顯、最強烈的情緒,給它命名。

心理學上說給情緒命名,就不容易被情緒綁架。

  • 感受不舒服的情緒在身體的哪個部位——定位情緒

讓孩子覺察自己的身體,感受這種不舒服的情緒在身體的哪個部位最明顯?不管是哪種情緒,都會在身體相應的承載部位顯示:比如憤怒或胸悶。感受這個部位是哪種不舒服:是疼痛、緊張、憋悶抑或噁心?

  • 把關注點放在身體不舒服的位置——釋放情緒

接下來,讓我們把關注點放在身體不舒服的位置。如果感到這個部位很難受,就安撫孩子:我知道這件事讓你特別難過,承受了這麼多不舒服,我好心疼你。

通常這個時候孩子會有眼淚出來,這時候就是情緒得到宣洩了。然後讓孩子想像負面情緒像沙子把它埋進土裡。

當孩子遭遇惡罵吐口水等侮辱性行為時,會有很多情緒:害怕、恐懼、羞愧難當等,當這些情緒處理好了之後,憤怒就會浮現出來,再把憤怒發洩出來後,孩子基本就恢復正常了。

此情緒管理的途徑分別是發現情緒、定位情緒、安撫釋放情緒。來自於海藍博士的書,這個方法適用於管理大部分的情緒創傷。

02 關注孩子的認知和信念。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埃裡斯提出了一個著名的ABC療法,屬於認知行為療法。

其理論認為,負性情緒不是由於外界某一刺激事件直接所引起,而是由於當事人對它的看法、評價等認知所引起的,因此要改變情緒困擾不是致力於改變外界事件,而應該改變認知,通過改變認知,進而改變情緒。

用ABC來表示:A代表誘發事件;B指當事人對這一事件的想法、評價,;C則代表當事人情緒

舉個例子:通常人們會認為誘發事件A直接導致了人的情緒和行為結果C,發生了什麼事就引起了什麼情緒體驗。

然而,你有沒有發現同樣一件事,對不同的人,會引起不同的情緒體驗。

同樣是報考英語六級,結果兩個人都沒過。一個人無所謂,而另一個人卻傷心欲絕。

為什麼?一個人可能認為:考不過也沒關係,下次可以再來。

另一個人可能覺得這是背水一戰,不能失敗。

於是不同的認知B帶來的情緒C大相逕庭。

可以看出,情緒是由人的認知所引起的, 而認知是自己可以掌控的。

所以埃利斯認為每個人都可以對自己的情緒負責。

在這個事件中,家長要和孩子溝通,去覺察孩子有沒有類似:&34;&34;這樣不合理的認知和觀念。

這些負性的信念一定破除,轉變,才能讓孩子不背上自卑自責羞愧的情感包袱。

03 關注孩子的行為

吃一塹長一智,家長幫助孩子總結經驗。萬一以後遇到類似的事情,可以通過什麼方法行為去應對 、去處理、去避免傷害。


所以,總結下來就是:從情緒聚焦、認知調整、行為重塑三方面入手修復孩子的心理創傷。

如果以上操作還是不能讓你的孩子從創傷中恢復過來,去找專業的心理醫生或心理諮詢師,他們會給到專業的幫助。

每個人一生中都或多或少地遭受一些心理創傷。然而,創傷在帶給你痛苦的同時,還有可能會使你的人生發生一些積極的變化,比如:更加珍重家人和朋友,能夠更成熟地應對危機和困難,對他人更富有同情心和信任感

尼採說:那些沒有殺死我的終將讓我更強大!

願每一個孩子都能茁壯成長。

相關焦點

  • 心理專家:當孩子遇到「發飆老師」時,如何快速修復其心靈創傷?
    更過份的是,在送花同學打電話讓其媽媽再送一束花來學校時,該老師奪過手機破口大罵家長: 「你孩子能念出來什麼書?」......事情發生後在全國引起了軒然大波。當大家把注意力全部放在譴責該教師身上時,我卻很擔憂孩子在這件事中所受的創傷是否能得到科學有效的修復。作為心理諮詢師,接觸了很多經歷這樣創傷事件中的孩子,如果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疏導、修復心理創傷,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何辜?要遭遇這樣的羞辱和惡罵?
  • 心理專家:孩子遇到重大打擊(創傷)時,如何快速修復其心靈創傷
    在山西省朔州市一個小學的畢業典禮上,某位女老師因為生氣學生只給班主任張老師送花,而沒有給自己送花,勃然大怒。在畢業典禮這樣一個溫的場所裡撒潑大鬧:怒砸花朵、讓全班學生起立罰站,不斷惡罵送花同學:"你真噁心!"並向其吐口水。更過份的是,在送花同學打電話讓其媽媽再送一束花來學校時,該老師奪過手機破口大罵家長: "你孩子能念出來什麼書?"......
  • 如何修復孩子的心理創傷?
    或許現在的我們已經為人父母,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還是會有意無意傷害自己的孩子。童年時期的心理創傷會伴隨一個人一生,會對一個人生活的各個層面產生影響。那麼,該如何療愈孩子內心的創傷?如何療愈自己童年受到的傷害?以下六句話,正是針對「內在小孩」的矯正性治療,通過內在小孩的療愈語言,修復內在小孩的創傷。
  • 心理治療師——心靈創傷的偉大修復者
    國家衛健委派出的專家組成員中,就有著名的北京安定醫院臨床心理中心的專家。這說明國家對於現代醫學模式的認知已經從生物醫學階段實現了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重大轉變。如果說臨床醫生、護士和藥劑師是生物疾病的偉大修復者。
  • 創傷無小事,面對欺凌和傷害,父母該如何安撫孩子受傷的心靈
    很多影視劇及新聞故事裡會提到一些孩子在被欺凌時不反抗,不掙扎。孩子的父母知道後即心疼又痛心地罵孩子,為什麼不告訴老師?為什麼不反抗?不是他們不做,而是他們做不到。知名創傷治療師巴塞爾曾接待過一名經歷車禍的女子。事故發生後,其他人都在呼救逃亡,這名女子卻呆呆坐在車上不動。事故之後,女子面對極小的刺激,也很容易進入「入定」一樣的狀態。
  • 修復孩子內心創傷的六句話,一生受用
    那麼,該如何療愈孩子內心的創傷?如何療愈自己童年受到的傷害?創傷心理學認為:處理創傷最有效的方式,是讓受傷者感受到安全感,讓其建立正性體驗,暫時遠離負性體驗,讓其感覺到安全與支持。很多來訪者在諮詢室裡痛訴自己的成長經歷時,經常會提及家長如何一而再再而三地傷害自己的心靈。
  • 如何走出心理創傷帶來的負面影響?
    心理創傷,顧名思義,是指精神上受到的傷害。心理創傷,就像身體傷口一樣,如果不被及時處理,一旦遇到——創傷後,如何自我修復?心理學有研究統計,全世界大約有80%的人,會在一生中遭遇至少1次重大的創傷事件。
  • 如何安撫孩子的心理創傷?
    自己花錢檢查完,對方也不給出錢,本想找他父母理論,老師怕事弄大影響她晉升職稱,最後弄成我們忍受痛苦,花錢與受氣(因之前理論時對方出口傷人)。本想孩子能好好學習也就無所謂,可孩子也不好好完成作業,結果憤怒都衝向孩子,現在孩子身上又痛,心靈又受傷害,我們夫妻互相傷害,日子都沒法過了,我該怎麼辦呀?
  • 疫情之下,我們該如何應對心理創傷
    近日,有心理諮詢專家表示:「隨著危險的解除,真正的創傷,會浮出水面。」學會調整心態,正視問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災難、病痛、事故等重大事件面前,人類的心理狀態是什麼樣的?忽略心理創傷會有怎樣的弊端?身處危機之中,人類真的會自我修復嗎?我們該如何自救與幫助別人?
  • 心理防禦過重,是創傷療愈和身心成長的無形阻礙
    是大腦為了規避痛苦、減輕焦慮,以恢復心理安定與平衡的一種防禦保護機制。 簡單解釋就是大腦為了規避我們再一次遭受痛苦,幫我們抵擋傷害,使我們暫時得以有力量去面對現實,而產生的一種本能反應。其作用就好比汽車裡的防撞氣囊,當心靈遭遇到強大撞擊時,心理防禦能保護心靈不至於被瞬間撞得粉碎。
  • 如何激活自我的潛能:學會看見你的內在小孩,修復成長的創傷
    一個人的潛能受限,往往來自我們內在小孩的成長創傷。如果我們內在成長創傷沒有得到修復,我們內在就會受阻,這份成長的受阻往往影響我們自身的探索。如果我們想要讓自己恢復自我的具足,從本質上來說,就是深入內心深處看見內在小孩,我們越能深處看見,我們越能收穫豐盛的自我。
  • 如何激活自我的潛能:學會看見你的內在小孩,修復成長的創傷
    一個人的潛能受限,往往來自我們內在小孩的成長創傷。如果我們內在成長創傷沒有得到修復,我們內在就會受阻,這份成長的受阻往往影響我們自身的探索。 如果我們想要讓自己恢復自我的具足,從本質上來說,就是深入內心深處看見內在小孩,我們越能深處看見,我們越能收穫豐盛的自我。
  • 見圳40 | Zvika Frank:天生使命感的舞者,用藝術療法治癒心靈創傷
    Zvika擁有深厚的心理治療功底, 他曾在荷蘭鹿特丹的一所心理醫院工作了28年,在醫院工作期間認識到了各種各樣的客戶,那些人共同的特徵是心靈都受到過創傷,飽受邊緣性人格障礙之苦。心理創傷所導致的心理疾病最難治癒,天生溫暖熱情的Zvika面對他們的遭遇更加加深了自己用舞蹈治癒他人的念頭,「我在這個世界上就是為了幫助他人的,這是我一出生就肩負的使命。」 在2008年四川大地震後,Zvika被邀請來中國協助醫院安撫傷者,「當時有很多倖存者在做著救援的工作,他們也因此而遭受心理創傷的折磨。」
  • 各位家長,如何修復您對孩子造成的心理創傷呢?
    或許現在我們已經為人父母,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我們會不會無意傷害到孩子呢?童年時期的心理創傷會伴隨一個人一輩子,會對生活的各個層面產生影響,甚至會造成一個循環......那麼我們該如何治癒孩子內心的創傷呢?
  • 牛津大學給「雪花一代」學者提供心理諮詢 防止心靈創傷
    為了保護學者們的身心健康,牛津大學將給本校的研究生和學者提供心理諮詢服務,防止他們在研究中心靈受傷。批評者認為,此舉是向這些情感脆弱的「雪花一代」妥協。牛津大學擔心本校有經驗的學者在研究中心靈受傷,將為其提供心理諮詢服務。
  • 打破原生家庭的強迫性重複和情緒習慣,別讓心理創傷「代代相傳」
    然而,有些受到過原生家庭嚴重心理創傷的人,很少或者幾乎沒能得到過父母的愛。以上這段話摘自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家心理督導師金尚老師的《重啟人生·如何走出原生家庭陰影》一書,本書對代際創傷的概念、原因、表徵、影響、內容、療法等,都有著極為詳細的論述。尤其是書中列舉的代際創傷療法,實用性和操作性很強,是受創傷者可以直接使用的方法。
  • 童年遭遇情緒創傷?用這三種幹預法,幫孩子快速療愈情緒問題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日常生活中,父母們應該如何識別孩子的情緒創傷以及情緒創傷的修複方法。③ 社會危機事件大家都知道,孩子如果遭遇到惡劣的校園霸凌或者老師虐待事件,肯定會造成情緒創傷,當然這種情況遇到的概率還是比較小。但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孩子很可能會受到一些嘲笑和委屈。比如,上課時因為問題回答錯而受到周圍同學的嘲笑。再如,被誤會偷了東西或者受到了什麼不公正的待遇。
  • 心理健康丨走出心理創傷的6種方法
    提到心理創傷,我們就會想到戰爭,洪水,地震、火災及空難等等,其實心理創傷遠遠不只是這些重大的事件。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會長期經歷的忽視、情緒虐待、軀體虐待或者暴力……都會促進心理創傷的形成,尤其是現代人浮躁的心理,更容易造成心理創傷的發生。心理創傷發生以後我們要怎麼辦呢?如何療愈與清理自己?如何在創傷中蛻變?活出真正幸福的人生?
  • 身體不舒服去醫院檢查不出來,可能是心理創傷
    心理傷痛有很多,一般可以把一個人經歷的心靈傷害分為兩種,大到天災人禍等「急性創傷」,小到一句惡言惡語留下的「隱形創傷」。當長時間經歷創傷後,人的心理也會有不同程度損害,在臨床上很多人會發現身體莫名其妙的不舒服,可去醫院後又檢查不出來,其實這可能就是心理創傷在身體中的表現。
  • 孩子有心理陰影怎麼辦?運用「心靈溝通」,幫助孩子抹去陰影
    成人在受到刺激時會產生心理陰影,那麼同樣孩子的心靈在受到激烈的震蕩或者受刺激時也會產生陰影,比如看到恐怖畫面,父母激烈的爭吵等等都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晚上妞妞睡到半夜的時候突然大叫一聲,緊接著不停的抽泣,媽媽被她的聲音給吵醒了,抱著她哄了半天也沒見好,就索性把她叫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