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丨走出心理創傷的6種方法

2020-08-20 刀尖舞者

心理學上將「創傷」定義為:

超出一般常人經驗的事件。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或多或少的受傷。

創傷本身並不可怕,

學會客觀的看待它,

並通過自己的努力療愈與轉化,

就會將創傷化為今生寶貴的財富。

提到心理創傷,我們就會想到戰爭,洪水,地震、火災及空難等等,其實心理創傷遠遠不只是這些重大的事件。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會長期經歷的忽視、情緒虐待、軀體虐待或者暴力……都會促進心理創傷的形成,尤其是現代人浮躁的心理,更容易造成心理創傷的發生。

心理創傷發生以後我們要怎麼辦呢?如何療愈與清理自己?如何在創傷中蛻變?活出真正幸福的人生?

今天,給大家介紹6種實用的療愈方法。

01 覺察過去的傷痕

心理調節的第一個步驟就是「自我覺察」,了解自己在成長曆程中曾發生的事,並用現在的眼光去檢視,回顧心理歷程很重要。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使一個人特別憤怒或過度受傷的「情緒過激」反應,通常與小時候的原生家庭有關。

人要學習用現在的、較成熟的、更客觀的立場審視過去所發生的事情。

「看見」即療愈,真實的看見,是一切療愈的開始。

02 了解自我防衛的三種型態

人際互動時,有三種自我防衛的型態,了解這三種型態,分析自己屬於哪一種,然後清楚地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第一種是「討好型」

以「討好人」來保護自己,這種人總是笑嘻嘻的,保護自己的方式就是甜言蜜語,主動上前和人握手、打招呼。

用「只要我乖,人就愛我」的內在誓言,

希望天下所有人都愛他。

但若是一直採用同一種方式面對問題而沒有彈性時,就會出現狀況。每個人應該不斷成長,學習用更成熟的心態與方法去解決問題。

第二種是「攻擊型」

在人還沒有指責他之前,先兇狠的指責別人,與每個人保持距離。

用這種方法可以隱藏自己的軟弱,不輕易被人刺傷,但付出的代價太大了,因為他內心其實很需要愛,卻用攻擊的態度拒人於千裡之外。

第三種是「隔離型」

既不攻擊也不討好別人,只是把自己隱藏起來,保持遙遠距離,冷眼旁觀。

其他類型

有的人是「電腦型」,凡事用邏輯分析,過度運用理性,以隔離感情的方式保護自己,不和別人互動,也不把心事告訴別人,似乎離群索居,很難與人深交;

有的人是「小丑型」,雖然表面上嘻皮笑臉,卻從不開放自己的內心世界,他可以把你逗得哈哈笑,可是根本不分享心事。如此一來,雖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但享受不到與人心靈相契的喜樂。

03 寫情緒日記能更了解自己

除了了解上述基本的心理防衛方式之外,我們還可以多看書,多聽有關人際、心理的演講,也可借情緒日記與生命線分析,更深入了解自己的情緒及與他人之間的心理互動。

嘗試寫「情緒日記」,

仔細思索生活中到底有哪些事會讓你有情緒過激的反應。

把這類事情記錄下來,借著情緒日記,可以幫助我們省察、思考,對於自己的成長、心理復建很有幫助。

04 運用生命線回溯過去

追溯記憶中悲傷或快樂的事件和過去的家庭歷史,可以做生命線的分析或心理歷史的分析,方法如下:

在紙上畫一條橫線,左端寫零歲,右端是現在的年齡。線的上方記錄生命中較喜樂、有建設性的事件,下方則寫下曾受傷害的歷史。

05 找到一個安全的人保守秘密

情緒性或經驗性上的學習遠勝過只在知識性上的學習。當你在回顧時,身旁最好有個安全的人,這個人是很了解你的朋友,也是可以讓你做真正自己的人。

這個人可以是親人、朋友,也可尋找專業心理諮詢師的幫助。當我們能真正傾聽、接納、了解彼此時,便在其中獲得醫治。

而這種心靈相契、具矯正性的情緒治療經驗,是心靈醫治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

06 改變生命密碼,重塑自我

大部分的創傷都可以通過正確的方法,比如通過:冥想、內觀、特定的療愈釋放法等來療愈自己。

但有一些比較深沉的創傷,則需要借著專業輔導幫助你走出傷痛,你可以加入某些值得信賴的療愈課程或者團體(如工作坊),共同來進入療愈,有人同行便不覺得那麼孤單,也更有力量面對難題。

在治癒心理創傷的過程中,如果所遇到的只是些小小的不愉快,可以自己進行調整。

若是比較大的傷害,譬如曾被襲擊、死亡恐懼、性侵害等,就需要找專業人員(心理諮詢療愈師)來協助。

但不管是運用哪種方法,不管曾經的創傷有多大——請你一定相信:它都可以被療愈。

只要如今的你,願意帶著一點點勇氣、一點點耐心,去探索和療愈內在受傷的部分——像擁抱一個受傷的孩子那般去擁抱你的內在——一切的傷痕,都會隨著療愈與成長,慢慢被撫平,成為你今生豐富閱歷中寶貴的財富!

療愈與蛻變,從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

【微信號:skdjwz】

主 辦:北部戰區空軍政治工作部

刊 期:959

文章來源:慈潤心靈家園

本期編審:侯豪傑

責任編輯:李俊林

文字統籌:劉若男 丁玲 石歆

投稿郵箱:skwxgzh@163.com

分享

在看

相關焦點

  • 心理科普:走出心理創傷的6種方法,建議收藏
    下面6種方法幫你認識並走出心理創傷。提到心理創傷,我們就會想到戰爭,洪水,地震、火災及空難等等,其實心理創傷遠遠不只是這些強大的事件。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會長期經驗到的忽視、情緒虐待、軀體虐待或者暴力……都會促進心理創傷的形成,尤其是現代人浮躁的心理,更容易造成心理創傷的發生。
  • 如何走出心理創傷帶來的負面影響?
    心理創傷,顧名思義,是指精神上受到的傷害。潛心研究創傷,一紮根就是20多年,幫助了近萬人走出陰影,療愈內心,成了來訪者心中最受歡迎的「創傷治療大師」。認識和體驗症狀背後的情感、願望和創傷經歷,重新理解創傷,才是真正療愈的方法。
  • 心理學:創傷後應激障礙,該如何走出心理陰影?
    個體長時間處在心理陰影中,哪怕事件已經結束很多年,仍然會心有餘悸。不僅影響了正常的工作生活,也不利於個體的成長和發展。一個總是抱著過去不放的人,他的心理年齡也就停留在了那一刻。那麼,經歷過創傷後,產生應激障礙該如何走出自我呢?完全沉浸法個體產生心理陰影之後,在腦海中呈現的往往只是創傷事件中的幾個片段。
  • 走出心理創傷,重新獲得對生活的掌控感
    早年的心理矛盾,要麼化解,有所成長;要麼毀滅,導致心理固著。遭受童年創傷的個體,在成年後多半會成為愛無能者。 首先必須強調的是,創傷不是說比誰更傷誰更慘的比賽。對某個人來說,關係的破裂或結束可能會給他帶來一種解脫,而對另一個人則可能是世界末日般的打擊。
  • 疫情之下,我們該如何應對心理創傷
    近日,有心理諮詢專家表示:「隨著危險的解除,真正的創傷,會浮出水面。」學會調整心態,正視問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災難、病痛、事故等重大事件面前,人類的心理狀態是什麼樣的?忽略心理創傷會有怎樣的弊端?身處危機之中,人類真的會自我修復嗎?我們該如何自救與幫助別人?
  • 如何療愈心理創傷?
    其他可引起明顯心理影響的事件:比如高考失利,考試掛科,感到非常疼痛的手術,關係親近的人突然離世,與朋友、戀人等的親密關係破裂,性騷擾或性侵。我們每個人對於創傷事件的身體和情緒反應都不盡相同,感受沒有對錯之分,所以你無需為自己的反應感到內疚和羞愧,這些都是對「非常」事件的「正常」反應。
  • 《身體從未忘記》丨一本幫助你走出心理創傷的書
    外在的突發事件,天災人禍,自己或者親人患病,其實都是讓自己心裡經歷創傷的經過。有了這樣的經歷後,我們在某些特殊場所會引發過激反應。因為對自己患病,不接受,不理解而產生的心理焦慮,不知不覺會對周圍的人的態度有所影響。這也是心理創傷的一部分。這本書也給出了如何治癒心理創傷的小貼士。
  • 打破原生家庭的強迫性重複和情緒習慣,別讓心理創傷「代代相傳」
    然而,有些受到過原生家庭嚴重心理創傷的人,很少或者幾乎沒能得到過父母的愛。以上這段話摘自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家心理督導師金尚老師的《重啟人生·如何走出原生家庭陰影》一書,本書對代際創傷的概念、原因、表徵、影響、內容、療法等,都有著極為詳細的論述。尤其是書中列舉的代際創傷療法,實用性和操作性很強,是受創傷者可以直接使用的方法。
  • 專訪災害防禦心理專家祝卓宏:疫情會留下怎樣的心理創傷?
    心理學服務平臺「壹心理」在全國範圍內發放了超過11萬份問卷,分析2020年2月10日至13日大眾的心理健康狀況。數據顯示,超過25%的人心理狀態堪憂或不佳,憤怒是排名第一的負面情緒。非典時期的許多研究指出傳染病會留下嚴重心理問題。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的一項調查表明,SARS痊癒出院的病人在三個月內表現出抑鬱和焦慮狀態的比例分別是16.4%和10.1%。
  • 運用心理補償走出逆境的4點方法
    過重的壓力,長期的緊張狀態,都有害身體健康。因此,運用心理補償是迅速適應意境生活。走出逆境的較好方法。通過心理補償的方式進行調節,使心裡恢復正常。如兩個人失去親人,異常痛苦時,此時朋友的關心和安慰會為撫平他(她)心靈的創傷,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痛苦,這是一種心理取代方法。此外還有心理升華,心裡轉移等。逆境中運用心理補償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 如何走出心理創傷所帶來的陰影?
    知名心理學家約翰·格羅赫爾在一次訪談中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了5個建議:1 下決心擺脫傷痛格羅赫爾教授認為,想要走出過去的陰影,除非我們有意識地做出擺脫傷痛的決定,否則,傷痛是不會自行消失的。做出走出傷痛的決定,意味著這是我們自主選擇的,不是被動接受的結果。當你感到痛苦的時候,想起自己的承諾,就會更加積極地面對傷痛。2 用健康的方式表達傷痛我們可以通過唱歌、畫畫、向朋友傾訴等方式來表達傷痛。
  • 走出原生家庭的心理創傷(1):認識情感勒索,一種被綁架的愛
    原生家庭的100種心理創傷我們首先必須要接受這種自己生命的不完美,放下執著和幻想,這是走出傷痛的第一步。第二步,是認識到我們身上目前仍然在發生著影響的,來自原生家庭的心理創傷。我們常別以為孩子太小,不經世事,但有時父母一個難看的臉色,一個粗暴的動作,一次強迫性的行為,都可能給孩子內心深處留下不可磨滅的創傷。以下是來自原生家庭的100種造成孩子心理陰影的可能:1. 父母經常吵架,擔心他們離婚2.
  • 心理健康知識科普
    01一、什麼是心理健康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而且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心理健康是一種持續良好的心境,個體在這種狀態下,其認識活動、情緒反應、意志行動處於積極狀態,而且具有正常的適當的調控能力,並能充分發揮其身心的潛能。
  • 心理創傷,書法可以做點什麼?
    不知道他們要多久才能走出傷痛呢?然而,有一部分人,經過了一段時間,不但沒有走出陰影,反而發展成了創傷後應激障礙,即便他們很努力地避免提起、想起與地震相關的事情。但是那些傷痛事件,還是經常出現在他們的夢中,讓他們常常半夜驚醒。
  • 性侵發聲:關注男性受害者的心理創傷
    這是國內首例走上司法途徑的男生性侵案,以前我們關注的是女生被性侵後的心理創傷,但其實男生被侵害之後心理創傷更加嚴重。言下之意,男孩子被性侵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但其實正因為他們是男性,站在一個相對較強的位置,在受到傷害之後,才更難以走出心理陰影。
  • 心理創傷究竟是誰造成的?阿德勒給了我答案
    當事情發生不順時,你會假裝一切都好,沒有積極健康的方式來應對你的創傷,最終會壓抑負面情緒,從表面上很難識別一個人是否有心理創傷,尤其是在我們內心深處的創傷。你是否有見過這9種跡象的人呢?1.抗拒積極的改變。2.給每件事都做計劃。3.對失敗有強烈的恐懼感。4.對成功有強烈的恐懼感。5.很難專注。
  • 心理創傷後的身體復原自助策略
    心理創傷會拉開自我與身體的聯繫。如果創傷事件涉及身體傷害,例如遭遇襲擊等,身體就會不斷地提醒我們曾經歷過的恐懼。因此,經歷心理創傷的人可能會通過避免感受自己的身體,來有意無意壓制關於受創的記憶。創傷後的壓力反應也在身體中留下了印記,例如淺呼吸和較快的心率。這些物理指徵常讓人想起經歷過的創傷,更促使人們切斷與身體的關聯。
  • 童年心理創傷怎麼破?巧用復原力打造幸福人生
    媽媽不想讓失去爸爸這個創傷對點點產生太大太久的影響,所以這段時間對點點都是百依百順、有求必應。但媽媽也覺得總這樣也不行,除了自己特別累,對孩子的成長也不好。於是,問題來了,如果孩子在童年時的心理創傷已經存在,那麼如何才能幫助孩子走出困境,追求幸福的人生呢?方法總比問題多,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童年心理創傷怎麼破?一、傷害本身就只是傷害嗎?
  • 疫情應激狀態過後心理問題或集中爆發,枸杞原漿解決心理創傷
    疫情中,很多人都可能產生創傷後應激障礙或創傷性再體驗等症狀,焦慮、失眠、記憶閃回等情況也是心理問題的徵兆。對於突然失去親人,甚至沒能正式告別的人們來說,心理創傷的修復將是一場持久戰。
  • 童年心理創傷怎麼破?巧用復原力打造幸福人生
    媽媽不想讓失去爸爸這個創傷對點點產生太大太久的影響,所以這段時間對點點都是百依百順、有求必應。但媽媽也覺得總這樣也不行,除了自己特別累,對孩子的成長也不好。於是,問題來了,如果孩子在童年時的心理創傷已經存在,那麼如何才能幫助孩子走出困境,追求幸福的人生呢?方法總比問題多,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童年心理創傷怎麼破?一、傷害本身就只是傷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