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孩子內心創傷的六句話,一生受用

2020-10-14 啟達小學小芒果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童年,每個人的童年都會或多或少的受到傷害。


或許現在的我們已經為人父母,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還是會有意無意傷害自己的孩子。


我們都知道,童年時期的心理創傷會伴隨一個人一生,會對一個人生活的各個層面產生影響。


那麼,該如何療愈孩子內心的創傷?如何療愈自己童年受到的傷害?


以下六句話,正是針對「內在小孩」的矯正性治療,通過內在小孩的療愈語言,修復內在小孩的創傷。


01

對不起


「對不起「,是多少孩子期盼能從家長口裡說出來的話語。


每個孩子都不希望自己被指責,尤其是當家長誤解自己的時候。孩子渴望家長的那句「對不起」的背後,無非是想得到家長的理解,證明自己是值得被愛的。


然而,當這句「對不起」被家長隱藏的時候,孩子內在的傷痛,也正隨著憤怒、悲傷、委屈等情緒一點點地累積著。


當家長意識到自己的言行已經誤解了孩子,應當及時道歉。


道歉不僅能及時消除誤解,

還能樹立家長勇於擔當、以身作則的形象,這對孩子的影響無疑是正面且積極的。


當遭到父母的誤解時,無論是哪種方式的誤解,每個孩子渴望的無非都是家長真誠的道歉,填補內心深處的那個缺口。

「對不起」儘管只有三個字,傳遞的信息卻是:你沒有那麼糟糕,我誤解了你,甚至傷害了你,我有不對的地方,我承認我的錯誤,並向你真誠道歉。


每個家長曾經也是個孩子,

回首自己的童年,

是否也被自己的家長誤解?


當我們自己被誤解時,

是否也曾渴望家長跟自己道歉?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內在很深創傷的修復,

有時僅僅只需要一句:「對不起」

02

這不是你的錯


孩子內心受傷的原因有很多,可能來源於外部,也可能源於內在。


當孩子受傷時,常常伴隨的是恐懼、悲傷、自責等負面情緒,而且往往容易將矛頭指向自身,認為自己很糟糕,爸媽會因此不愛自己,厭惡和否定自己。


創傷心理學認為:處理創傷最有效的方式,是讓受傷者感受到安全感,讓其建立正性體驗,暫時遠離負性體驗,讓其感覺到安全與支持。


因此,當受傷的孩子責難自己的時候,家長應直接告訴孩子「這不是你的錯」。


也許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受傷確實是因為他自身的某些問題,這時告訴他不是他的錯,不是助長他推卸責任嗎?於是很多家長可能會利用此時進行說教,試圖讓孩子達到痛定思痛的效果。


殊不知此時的做法,如同火上澆油,雪上加霜。


試想,當你處於強烈的負性情緒體驗中,此時有人還在你耳邊進行指責或說教,你的感受是什麼?
「這不是你的錯」直接傳達的信息是:我沒有指責你的意思,並不會因為這件事情否定你這個人,我依舊是愛你的。


並且,在此基礎上,對孩子說一些鼓勵性的言語,效果會更好。


當家長的指責和訓斥,

轉變成一種包容與理解時,

孩子的傷害很快就被療愈了。


父母與孩子之間,
孩子和他人之間的感情,

就會自然的流動下去。


03

這種事情不會再發生


當家長意識到自己的言行已經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傷害時,應該第一時間堅定而決絕地告訴孩子「這種事情不會再發生」。


很多來訪者在諮詢室裡痛訴自己的成長經歷時,經常會提及家長如何一而再再而三地傷害自己的心靈。


家長自己卻從未意識到,或者意識到了卻沒有任何的反應與表示,甚至搪塞、否認、狡辯。


比如,一個來訪者的孩子說,母親曾經拆過她的信件,並且因此侮辱她。但母親卻矢口否認,表示沒有這回事,孩子當時臉憋的通紅,眼淚一下就掉下來了。


對於孩子而言,儘管從輩分上自己未能與家長平起平坐,但是在他們的心裡,常常有著一桿天平,自己在這頭,家長在那頭。


孩子渴望能夠與家長平等、真誠地溝通。而當天平常年失衡時,家長看似是贏了、戰勝了孩子,但孩子的心,早就對父母關閉了。


如果說「對不起」是一顆救心丸,

那「這種事情不會再發生」就是一顆定心丸。


在孩子受傷時,

「這種事情不會再發生」的分量重如泰山,


一是修復現實的創傷,

二是給予了孩子希望。


這是一句一言九鼎的話,需要家長自身的反省、擔當和魄力。


作為靈丹妙藥,使用需要謹慎。假如家長總是不停地重複保證,卻依舊故伎重演,那麼孩子的信任也將隨著家長的失信而下降。


04

我愛你


「我愛你」——


這是多少孩子夢寐以求能從家長口裡說出來的一句話,

是多少家長想表達卻深埋心底的一句話。


當孩子受傷時,特別是當孩子覺得自己犯了錯、闖了禍、變得糟糕透頂、不可饒恕時,往往沉浸在擔心、害怕、恐懼中,覺得家長不會再愛自己了。

曾經看過一個故事:


義大利的一對夫妻,結婚多年後生了一個男孩。夫妻恩愛,孩子可愛。孩子兩歲時,有一天,丈夫出門的時候,看到桌上有一瓶打開蓋子的藥水,他大聲地提醒妻子記得把藥瓶收好,然後匆匆趕去上班。
妻子在廚房忙得團團轉,忘了丈夫的叮嚀。男孩拿起藥瓶,被藥水顏色所吸引,一口氣喝光了藥水。由於藥的成分劑量高,孩子雖然及時送到醫院,但已經回天乏術。
妻子被突然發生的意外嚇呆了!


她不知道如何面對丈夫,陷入了巨大的恐懼中。當丈夫接到消息第一時間趕到醫院時,面對孩子的屍體,儘管他也很傷心,但是他擁抱住妻子,在妻子耳邊說了一句話「我愛你」。


這個故事,何其感人與震撼。丈夫對妻子的愛,向我們展示了什麼是無條件的愛,在巨大的傷痛面前,「我愛你」這句話充滿著溫暖的治癒性,簡單直接、直抵心靈。


當孩子受傷時,一定是他最虛弱時,請用愛為他作最好的治療。心理學家說卡爾·羅傑斯說:「愛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納」。


「我愛你」這簡單的三個字,傳遞出來的信息就是:我理解你此刻的難受與傷痛,我願意接納這樣的你,無論你做了什麼,變成什麼樣,你永遠都是我最親愛的孩子。

每個孩子,都值得擁有無條件的愛,

不管他做了什麼樣的事情,都是值得被愛的。


縱使有千言萬語,

抵不過一句「我愛你」。


05

我為你感到驕傲


在心理諮詢室裡,無數的來訪者提及自己的成長經歷時,總會因為自己的努力與成績沒能得到家長的肯定而潸然淚下。


有多少孩子,終其一生的努力拼搏,僅僅為了獲得家長的一句肯定。


受傷的孩子,內心脆弱時,更需要家長的及時肯定。假如孩子總是得不到家長的肯定與鼓勵,除了一根筋死磕到底證明自己以外,還可能走向極端,自暴自棄,或破罐子破摔。
面對受傷的孩子,「我為你感到驕傲」這句話所傳遞的信息是:你的努力和付出,你的成績和進步,我看到了,你很棒!


在「看到」的基礎上「肯定」,是家長需要傳遞給孩子的態度。但大多數的父母在孩子達不到自己的期望時,就會表現出指責、不耐煩、失望的態度。


儘管在一定程度上這種態度可能會促進部分孩子發憤圖強,但是往往也傳達了一種「你是優秀的我才愛你」的信號,潛臺詞就是「如果你不夠優秀,我就不愛你了」。


對於孩子而言,在有條件的愛中成長,

時常會感覺到受傷,質疑家長愛的是否是自己。


「我為你感到驕傲」是一種價值鼓勵,

讓孩子覺得他是優秀的、被愛的、值得被愛的,


將來,他就會成長成一個

充滿自信、充滿愛能量的人。


想像當年你的父母對自己說「我為你感到驕傲」時你的內心體驗,或許你很快就明白了這句話的力量。


06

我永遠不會離開你


當孩子受傷時,常常會有強烈的恐懼與焦慮,擔心家長拋棄自己,其狀態往往是退行到一個嬰兒的狀態。


孩子的這種擔心被家長拋棄的感受,追根溯源,源自最初與撫養者之間的依戀。


一般小孩在6個月的時候,就會與母親(或最初的撫養者)之間建立起依戀關係,當母親消失在視線中的時候,孩子會哭鬧,此時會有一種被遺棄的感覺。


如果在最初階段母嬰間的依戀關係沒有處理好,對孩子而言,內心會留下一種創傷。


當日後再次出現創傷性事件時,孩子就會重新體驗到被母親拋棄時的創傷性場景,痛徹心扉。


因此,當孩子內心受到較大的創傷時,此時孩子的心理狀態與嬰兒無異,作為家長,應讓孩子體驗到一種被完美的愛照顧著的感覺。
「我永遠不會離開你」,能把孩子帶到與母嬰一體化的那個溫暖、舒適的場景中,讓孩子在正性的體驗中,修復根源於童年早期時的創傷。

「我永遠不會離開你」,

傳遞的更多是一種精神上的陪伴與關懷。


即便在現實層面,我離開了你,

但是我對你的愛,將會內化為一種力量,


在你心底,陪伴著你,

溫暖著你,滋養著你。


每個人的內在,都有一個"內在小孩"。每個人的"內在小孩",都或多或少的受到過傷害,都需要被療愈和被滋養。


如果你已為人父母,以上的六句話,


可以多講給孩子聽,療愈孩子的創傷、讓親子之間的愛可以重新順暢流動;


也可以多說給伴侶和自己,療愈自己的內在小孩,用愛和理解包裹自己、療愈自己,擁有更加幸福快樂的生活。

相關焦點

  • 治癒孩子內心創傷的4句話,一生受用
    或許現在的我們已經為人父母,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還是會有意無意傷害自己的孩子。我們都知道,童年時期的心理創傷會伴隨一個人一生,會對一個人生活的各個層面產生影響。那麼,該如何療愈孩子內心的創傷?如何療愈自己童年受到的傷害?以下六句話,正是針對內在小孩的矯正性治療,通過內在小孩的療愈語言,修復內在小孩的創傷。
  • 如何修復孩子的心理創傷?
    或許現在的我們已經為人父母,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還是會有意無意傷害自己的孩子。童年時期的心理創傷會伴隨一個人一生,會對一個人生活的各個層面產生影響。那麼,該如何療愈孩子內心的創傷?如何療愈自己童年受到的傷害?以下六句話,正是針對「內在小孩」的矯正性治療,通過內在小孩的療愈語言,修復內在小孩的創傷。
  • 能及時撫平孩子心理創傷的6句話,九成父母都沒勇氣對孩子說
    以下六句話,正是針對「內在小孩」的矯正性治療,通過內在小孩的療愈語言,修復內在小孩的創傷。01對不起「對不起「,是多少孩子期盼能從家長口裡說出來的話語。每個孩子都不希望自己被指責,尤其是當家長誤解自己的時候。
  • 吼完孩子之後,父母該怎樣修復孩子內心的創傷呢?要做到這幾點
    很多心理專家基本上都是要求父母,不急不吼的來教育孩子。無論孩子多麼的調皮搗蛋,也無論孩子是多麼的超出想像的無理,都要求家長要接納孩子,用對方法。相信很多家長這時候會說,專家的孩子才會如此有修養的教育吧?誰苦誰知道。自己的孩子什麼德行,什麼樣子,有時候不吼不叫根本絲毫不管作用。
  • 請寵愛你內心的小孩
    LOVE我們都知道,童年時期的心理創傷會伴隨一個人一生,會對一個人生活的各個層面產生影響。那麼,該如何療愈孩子內心的創傷?如何療愈自己童年受到的傷害?這六句話,是針對「內在小孩」的矯正性治療,通過這個方法,修復內在小孩的創傷。讓我們看看你做到過嗎?1 對不起每個家長也都是從孩子長大,回想自己的童年,是否是被自己的家長誤解?
  • 6句話,治癒了孩子的心,也治癒了與孩子的關係
    我們都知道,童年時期的心理創傷會伴隨一個人一生,會對一個人生活的各個層面產生影響。  那麼,該如何療愈孩子內心的創傷?如何療愈自己童年受到的傷害?  以下六句話,正是針對「內在小孩」的矯正性治療,通過內在小孩的療愈語言,修復內在小孩的創傷。
  • 星雲大師:我一生最受用的「十句話」
    星雲大師說:我這一生,尤其是在佛教學院就讀時,有很多人的話影響了我的一生,今天就將對我一生受用很大的「十句話」轉送給大家,但願大家也一樣受用。六、心甘情願:凡事尤其是弘法利生,都要本著心甘情願去做事,不計較名利好處。因此做事要有原則,即使別人多麼榮華富貴,也要忠於職守,心甘情願淡泊過一生,不為外界所動。
  • 【好文推薦】星雲大師:10句話受用一生
    我這一生,尤其是在佛教學院就讀時,有很多人的話影響了我的一生,今天就將對我一生受用很大的「十句話」轉送給大家,但願大家也一樣受用。
  • 司馬懿告誡兒子的2句話,每句都是大智慧,讓孩子受用一生
    司馬懿告誡兒子的2句話,每句都是大智慧,讓孩子受用一生諸葛亮聰明蓋世,為什麼蜀國最先滅亡?司馬家族卻能一統天下!答案是,司馬懿更加的會培養人才。諸葛亮去世後,蜀國再無人才,人稱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這樣的管理方式就和現在很多的父母管理一樣,習慣性的包攬孩子的各種問題,這樣只會剝奪了孩子嘗試、獨立的機會,在孩子遇到任何的困難,家長都會出面去幫助孩子解決,即使孩子成年了,卻依舊在操心孩子的就業、婚姻。
  • 心理專家:孩子遇到重大打擊(創傷)時,如何快速修復其心靈創傷
    老師作為教育孩子的靈魂工程師,如此行徑處事,大家的憤怒可想而知。當大家把注意力全部放在譴責該教師身上時,我卻很擔憂孩子在這件事中所受的創傷是否能得到科學有效的修復。作為心理諮詢師,接觸了很多經歷這樣創傷事件中的孩子,如果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疏導、修復心理創傷,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何辜?
  • 不想孩子走彎路?別再泛泛而談了,這三句話才是娃受用一生的忠告
    「文/育兒女神Miss劉,歡迎個人轉載、分享」「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出處」,孩子是父母夢想和生命的延續,從孩子呱呱墜地那一刻起,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仿佛就成了父母的終極目標。但父母用自己所謂的「過來人經驗」指導孩子的人生,也會讓孩子陷入成長的誤區,每個人的人生路線都是不可複製的,更何況時代變化,父母老一套的經驗如今看來很可能已經走不通了。專家建議:有遠見的父母,應該讓孩子記住這三句話,才能不走彎路受用一生。
  • 晨茜語言矯正:孩子掌握這六種技能,一生受用
    培養孩子,最重要的是什麼?相信每個家長都會明白:成績和分數不是最重要的,能力,才是培養每個孩子最重要的核心。尤其是有語言障礙的特殊需要孩子,家長則希望提高孩子解決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從而讓孩子變得更加自立。
  • 讓孩子擁有受用一生的獨立資本
    在這本書裡,通過2大教養根基,3個人生維度,21個日常妙招,幫助孩子從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到培養社交能力,讓孩子學會受用一生的獨立資本。不管面對什麼困難,孩子依然能努力生活,孩子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努力活出真實的自己。 那麼獨立自信的孩子,除了學習主動性更強,還有哪些獨立的資本呢?我們是不是也能成為同樣獨立的人呢?
  • 心理專家:當孩子遇到"發飆的老師"時,如何快速修復其心靈創傷?
    老師作為教育孩子的靈魂工程師,如此行徑處事,大家的憤怒可想而知。當大家把注意力全部放在譴責該教師身上時,我卻很擔憂孩子在這件事中所受的創傷是否能得到科學有效的修復?作為心理諮詢師,接觸了很多經歷這樣創傷事件中的孩子,如果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疏導、修復心理創傷,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何辜?要遭遇這樣的羞辱和惡罵?
  • 孩子渴望父母說這5句話,說過之後讓孩子終身受益
    在孩子受傷時,「這種事情不會再發生」的分量重如泰山,一是修復現實的創傷,二是給予了孩子希望。這是一句一言九鼎的話語,假如家長總是不停地重複保證,卻一直不停地故伎重演,那麼孩子的信任也將隨著這句話頻率的提高而下降,其功效也將逐漸喪失。
  • 心理專家:當孩子遇到「發飆老師」時,如何快速修復其心靈創傷?
    當大家把注意力全部放在譴責該教師身上時,我卻很擔憂孩子在這件事中所受的創傷是否能得到科學有效的修復。作為心理諮詢師,接觸了很多經歷這樣創傷事件中的孩子,如果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疏導、修復心理創傷,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何辜?要遭遇這樣的羞辱和惡罵?
  • 孩子一生受用的英文課
    · 家長應該試著將英語學習融入孩子熟悉的日常趣味遊戲之中,像是共讀英語繪本、朗誦英語童詩、享用「英語」點心。· 在這些活動的期間,家長可以一邊使用正常英語解釋現況,一邊使用父母語展開彼此的對話。
  • 孩子渴望父母說這5句話,您說過了嗎?
    以下5句話,你常說嗎?1、對不起每個孩子都不希望自己被指責,尤其當家長誤解自己的時候。孩子渴望家長的那句「對不起」的背後,無非是想得到家長的理解,證明自己是值得被愛的。然而,當那句「對不起」被家長隱藏的時候,孩子內心上的傷痛,也正隨著憤怒、悲傷、委屈等情緒一點點地累積著。當家長意識到自己的言行誤解了孩子時,應及時道歉。
  • 童年創傷,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一個人的一生?(上)
    另外從經驗上講,所謂擁有幸福童年,就是這些人在孩提時代就有很多的機會去觀察和模仿人與人之間如何相親相愛地相處,自然而然地就掌握了一些良好相處的技能;而童年充滿虐待的孩子如果一個性格外向開朗活潑的孩子受到傷害,他也會有防禦心理產生,但他會主動表達自己的意願和想法,而不是一直處於被動弱勢的狀態。
  • 各位家長,如何修復您對孩子造成的心理創傷呢?
    或許現在我們已經為人父母,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我們會不會無意傷害到孩子呢?童年時期的心理創傷會伴隨一個人一輩子,會對生活的各個層面產生影響,甚至會造成一個循環......那麼我們該如何治癒孩子內心的創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