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這座荷蘭最大的博物館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荷蘭「黃金時代」那些鼎鼎大名的人物的作品都在這裡展出——倫勃朗的《夜巡》和維米爾的《倒牛奶的女僕》並稱為該館的鎮館之寶。
和人山人海的羅浮宮、梵蒂岡博物館相比,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就安靜多了。
館中收藏的維米爾的《倒牛奶的女僕》,這是17世紀荷蘭人的日常生活場景,畫作中的光線堪稱絕美。
在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裡參觀的小朋友,看得還挺認真。
我在倫勃朗的《夜巡》(De Nachtwacht)前矗立了很久,和羅浮宮「莎姐」面前永遠的人山人海相比,倫勃朗的這幅絕世名畫簡直讓人有包場看展的錯覺。
關於《夜巡》的梗,大家或許都耳熟能詳——這幅絕世名畫其實所描繪的並不是夜晚的場景,而是白天的「民兵隊大遊行」,只不過因為光線昏暗而被誤認為是描繪的夜間。而且,這還是一幅「眾籌」的群像,類似於今天的集體照,而出錢最多的兩位,自然就是畫中的核心人物——繫著紅披巾的隊長和旁邊側臉的副隊長,後來當隊長的那位,還成為了阿姆斯特丹的市長……
梵谷的《自畫像》——這位荷蘭的國寶級藝術家,在國家博物館裡,就只有這麼一幅神情靦腆的作品展出,他的大部分畫作,都放在專門的梵谷博物館裡。
荷蘭國家博物館中的另一種館藏珍寶是荷蘭人引以為豪的「代爾夫特藍陶」,要說起來,這和遙遠的中國還有千絲萬縷的聯繫——簡單地說,就是它其實是景德鎮陶瓷的山寨品……
圖中是個牛奶罐,瓶上人物的服飾很東方。話說當年歐洲人對中國陶瓷的迷戀和推崇已經到了狂熱的迷信程度,連中國瓷器有擁有超自然的魔力這種話都說出來了——比如用中國瓷器吃飯喝水可以使身強體壯,碰到毒藥馬上能變黑可以用來防毒……在這樣的風潮下,中國瓷器的價格也一度超過了黃金,成為貴族們炫耀身份和財富的象徵。
中國陶瓷產生的巨大利潤,讓當時的歐洲人也很眼紅,「原裝進口」太貴,那我們就自己山寨唄。這一山寨,還弄出了個歐洲「景德鎮」——荷蘭代爾夫特,沒錯,看看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裡的這些代爾夫特藍陶,相信你也能猜出,這個荷蘭小鎮是靠山寨中國青花瓷起家,為了以假亂真,他們還通過荷蘭東印度公司進口了一批中國白色釉料和青花顏料。
代爾夫特藍陶的代表作,青花瓷花塔。代爾夫特藍的藍色比中國的青花瓷更為濃鬱,它與中國的青花一樣在製作時使用含有氧化鈷的材料,在燒制過程中,氧化鈷發生化學反應,顏色從黑色變為著名的「代爾夫特藍」 。
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外是一座巨大的廣場,「I amsterdam」的雕塑字上人頭攢動,無數人在上面爬上爬下,甚至還有新婚的夫婦,在這裡拍攝婚紗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