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銀針是綠湯嗎?不,真正的高山白茶白毫銀針茶湯是這樣的!

2020-12-20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時到暮春,人間芳菲盡,奼紫嫣紅繁花不再,會讓人生出空落落的感覺。

好花不常開,不少人在嘆息春花逝去的同時,卻少有留意,枝梢上的新綠,正散發著勃勃的生機。

好花還得綠葉扶,一直以來,默默充當配角的綠葉,常容易被人忽略。

待到枝梢繁花落盡後,錯落有致的枝梢,別有一番意蘊美感。

新葉勝花,新嫩鮮綠的葉,同樣有著它的精彩!

茶,就是天地萬物之間,最有靈氣的一片葉子,作為草木,行走於人世間。

茶,尤為是春季新茶,新梢上的那抹新綠,尤為撩撥人心。

不少人喝了多年春茶,綠葉綠湯的綠茶喝習慣後,免不了在喝白茶時,會套用上喝綠茶的經驗。

這不,有位喝茶觀察細緻的茶友,在留言裡就提到了這樣的問題。

同樣是春茶,白毫銀針是綠湯嗎?

這還真不一定,綠茶的湯色,根據不同的品類,有著綠豔、黃綠、淺綠、淺黃等顏色變化。

作為兩種不同的茶類,白茶和綠茶有著種種不同,單拿白毫銀針的湯色來說,就絕不會達到綠豔的湯色!

那麼,白茶當中,真正的高山白毫銀針,茶湯顏色該是如何呢?

《2》

真正高山白毫銀針,湯色該如何?

白毫銀針,外觀特徵一旗一槍特點顯著,肥壯的芽頭旁帶著還未發育成熟的小葉殼。

飽滿、厚實的芽頭上毫茸密披,白毫摸上去手感鬆軟,遠看上去銀光熠熠,帶著光澤,白毫銀針正是由此而得名。

燒水泡茶,注入沸水衝泡後,在盈盈的湯水間,白毫銀針正式展現著作為白茶驕子的光華。

注水,泡茶,注水,用蓋碗衝泡白毫銀針,將茶湯倒入透明的玻璃公道杯後,便可以開始觀察湯色。

根據日常喝茶的觀察經驗,白毫銀針在不同的儲存年份,不同的外觀形態下,有著不同的湯色變化。

白毫銀針的新茶,湯色是牙色偏嫩綠的。

白毫銀針的老茶,湯色是赤金色的。

若是白毫銀針拿去壓了餅,外觀形態發生改變後,茶湯顏色又會發生變化。

白毫銀針餅的新茶,湯色是黃綠的。

白毫銀針餅的老茶,湯色是深赤金色。

可見,真正的高山白毫銀針中,無論是新茶還是老茶,無論是散茶還是餅茶,都不會泡出綠湯來!

比起經過殺青的綠茶,白毫銀針作為微發酵的白茶,湯色呈現與綠茶有著很大的不同。

白毫銀針的茶湯顏色變化,主要和自身的制茶工藝、儲存年份、外觀形態,有著直接關聯。

《3》

白毫銀針湯色變化因素一:制茶工藝

白茶制茶工藝簡樸,只有萎凋和烘乾這兩步。

看要想將白茶作出好品質,難。

白茶制茶工藝簡樸≠工藝簡單,沒有技術含量。

自古言,大道至簡。

白茶的簡樸制茶工藝,反倒最為考驗制茶師傅們的功力和耐心。

對福鼎白茶來說,最好的,最為傳統的制茶加工工藝要求,在於日光萎凋。

在自然環境下,充分利用風力、日光、熱力的作用,與白茶的內質物質發生交換,形成反應。

自然簡樸的制茶工藝,能最大程度的保留白茶的天然風味,讓白茶中的茶氨酸和葉綠素得到充足的保留。

是以,日光萎凋下的白茶,由於內在葉綠素保留較多,經過沸水衝泡時,新茶時期的白毫銀針,內部的色素物質釋放溶入湯水後,能呈現出牙色微淡綠的湯色。

將茶湯倒入白瓷茶杯中,能清楚的觀察到,淳和清潤的茶湯中,帶著光感,得出來的湯色,猶如清輝冷月光,帶上了偏綠色的的濾鏡,空靈又清潤。

而若是室內萎凋出來的白毫銀針,制茶過程中缺少了日光的參與,茶青待在人工模擬風的環境下風乾,或是在室內依靠自然風力陰乾。

這樣制出來的茶,由於缺少了與陽光的交換和反應,葉綠色和茶氨酸會受到部分損耗。

是以,經過衝泡後得出來的茶湯,不及日光萎凋出來的那般清甜鮮爽。

在湯色呈現上,顏色會更深,不夠透亮,微微偏黃。

一杯湯水盈盈的茶湯,細心觀察其湯色變化,能看出這款茶是否在制茶過程中,得到精心呵護。

用心制出來的好茶,茶湯方能擁有更多的好顏色!

《4》

白毫銀針湯色變化因素二:儲存情況

白茶工藝簡樸,保留下大量的天然活性酶物質。

在後期妥當儲存的情況下,可以促使著白茶風味物質不斷發生良好轉化。

在儲存過程中,根據存放年份的不同,白毫銀針的湯色,同樣在不斷著發生著調整。

一般而言,在保存得當的情況下,白毫銀針的湯色變化,呈現出這樣的規律。

儲存年份越高,茶湯顏色的色號,更深。

這是因為,白毫銀針在陳化的過程中,在避光、密封、乾燥、清潔的儲存環境下,會與空氣中微弱的氧分子發生結合、交換、反應。

在活性酶的幫助下,不斷轉化出新的物質,呈現出不同的面貌。

這時,我們喝白茶,在不同的存放階段,能喝到白茶不同的風情呈現。

喝茶品茶時,一款還是牙色的白毫銀針,到了現在喝,茶湯顏色會呈現出赤金色,淺香檳色。

在白毫銀針的湯色不停變幻之間,我們能看出時光駐足之下,能其帶來的曼妙變化。

品質好,妥當保存下的白毫銀針,是會成長著,有著不同的風情變化。

而若是一款白毫銀針,保存不當,受到高溫、光線、水汽等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其中的色香味發生了改變。

相應的,白毫銀針的湯色,也會受到影響。

如,將白毫銀針放在不避光的玻璃罐中,在光線和熱力的侵蝕下,內在的葉綠素等被氧化分解,葉黃素、葉紅素含量增多,外觀模樣大變。

白毫銀針的芽頭,呈現出灰黑偏紅的色調,芽頭表面的白毫,失去了光潔鮮活感。

這樣存壞變質的茶,經過衝泡後,得出來的湯色,會呈現出微微不自然的偏紅。

《5》

白毫銀針湯色變化因素三:外觀形態

在福鼎白茶中,白毫銀針的具體外觀形態,可以分為兩種:散茶和餅茶。

散茶指的是,當年採摘下來的白毫銀針茶青,經過萎凋和烘乾之後,得出來的最為素樸本真的面目。

而餅茶則需要在白毫銀針陳化一段時間後,經過壓制後,形狀規整的模樣。

相對來說,銀針散茶更為原汁原味,衝泡出來的茶湯顏色,會更原生態。

湯色呈現會更自然,就像清水出芙蓉般,不加修飾。

而銀針餅,相對散茶狀態來說,發酵程度重了一分,得出來的茶湯顏色,會更濃,色號更深。

白毫銀針,從散茶到餅茶的形態變化中,湯色之所以會發生改變,在於壓餅工藝對白茶的影響。

白茶餅的壓制,需要先將茶葉適量的蒸軟過後,進行包揉、壓制定型後,再經過烘乾得來。

在這個過程中,白毫銀針的葉綠素會受到部分損耗,葉黃素更顯,是以,在衝泡後,湯水會看起來更濃,呈現出偏黃綠的顏色。

在壓制的過程中,白毫銀針內部的細胞液,部分的析出,黏附在茶葉四周。

在以餅茶的形態下存放時,這部分析出的細胞液發生了氧化,在後期儲存過程中與空氣中的氧分子發生交換,會發生使得湯色變深、變濃的反應來。

經過衝泡後,銀針餅茶能呈現出深赤金色。

白毫銀針的湯色變化,恰似美人千面,不同的形態下,能變化出不同的風姿!

《6》

風和日麗,春光明媚,春日遲遲。

春天一路走來,光照時間漸長,天氣趨暖,日光和煦,萬物欣欣向榮。

春日遲遲,閒來無事時,正是飲茶的好時機。

白毫銀針,作為白茶中的天之驕子,別有清新可人的風韻。

單從湯色看,白毫銀針並非像大多數綠茶那般,得出綠豔的湯色。

而是清淺的牙色,赤金色,黃綠色,淺香檳色等靈動的色彩,變幻呈現。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春和景明之際,不妨共賞清潤的白毫銀針。

遙以一杯好茶,敬無限好春光!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看圖說話,三招教你識別白茶家族裡的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
    拜白茶的山頭,自然要知道門在哪兒。介紹白茶,怎能錯過最新國家標準,這是權威部門為白茶頒發的一紙有力證書。如畢業證寫明某某某,在何時間段內,修煉何技能,已順利畢業。在白茶的這紙國家承認的「證書」裡,白紙黑字寫明了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的區別。
  • 五一外出喝茶,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該帶什麼白茶比較好?
    用這樣的方法,省去了不少在路上泡茶的麻煩,又能喝到風味正好合宜的茶湯。自然陳化出來的老白茶,茶味溫和,具有濃鬱的藥香與陳香。白茶經歷了歲月風華的洗禮後,變得更加嫻靜甘醇。湯水濃稠,滑潤,細膩,柔和。簡單幾步下,就能泡出一杯棗香氤氳、湯感稠滑、湯質細膩的好茶。從解茶癮的角度看,特別方便和省心!《5》第四類,舟車勞頓,緩解疲勞建議多喝白毫銀針。
  • 粗枝大葉的白茶才適合存,白毫銀針存久了只剩甜味,不好喝?
    梗粗葉大的白茶才能久存白毫銀針存幾年後只剩甜味這說法挺新奇小白還是第一次聽說真的是這樣嗎?「白毫銀針滋味淡!」,「不都是茶葉,白毫銀針憑什麼價格那麼高?」……這其中有太多太多的誤解,都扣在了白毫銀針頭上。看著它嬌嫩的模樣,明明是白茶界裡長相最柔弱的,收到的流言蜚語卻比誰都多,實在是太心疼了。誰還不是個寶寶呢,請善待我們的白毫銀針好嗎!
  • 告訴你,這是對白茶白毫銀針的最大浪費!
    聞言反問:優質的白毫銀針毫香花香清越,茶湯滋味鮮爽甘潤。用85℃水衝泡出來的白毫銀針,您嘗到這些滋味了嗎?W女士有些猶豫,隨即才說,喝那些茶她並沒有這樣的感覺。只是因為大家都這麼說,所以才覺得白毫銀針不能用沸水泡。白毫銀針只能用85℃左右的熱水衝泡,這是流傳得很廣的一句話。
  • 春壽眉成為入門茶的五大原因,看完,白毫銀針、白牡丹都甘拜下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茶園裡,熱鬧非凡。高山茶園裡的春壽眉,已經開採了。這款承載著茶友們與白茶緣分的茶,悄然登場。《2》白茶的家族,人丁興旺。這四類白茶當中,究竟哪種茶適合入門?很多人覺得,既然是入門,一定要選擇一款特別有代表性的茶,不然怎麼能代表白茶的最高水平。在這些白茶裡,白毫銀針當然是第一選擇啊!白毫銀針在白茶界的江湖地位,有誰不服氣的?說江湖地位,白毫銀針當仁不讓。
  • 對白毫銀針的四個誤解,一直在茶圈裡沒有淡去,屢屢有新茶友踩坑
    然而,當我們的味蕾從牡丹過渡到銀針,從牡丹的清新過渡到銀針的淳和時,那款三年陳的老白毫銀針,帶給了我們極大的心靈觸動。那種溫潤的湯,溫柔的湯,細膩的湯,果漿似的湯,真真是瞬間就俘獲了我們的舌頭。太好喝了。如果直接喝銀針,可能感覺還不會這麼強烈。
  • 白毫銀針有巧克力味?常遇「白茶」不淑,多半是掉進了這3個誤區
    事實上,認清了國標上的每一個字,卻不代表真正讀懂、了解。在白茶國標上確實寫著,白毫銀針是採自大白茶,水仙茶樹的單芽。但單芽不等於獨芽。可許多新茶友把單芽直接等同於了獨芽,這便是誤解產生的根源。實際上,白毫銀針並不淡,與白開水相比,它有著層次豐富的香氣,淳和的口感,飽滿的湯感,入口回甘……可為什麼那麼多人覺得白毫銀針淡呢?很簡單,因為沒喝懂。優質白茶的特點,是「鮮香醇爽」,而白毫銀針卻將「鮮爽感」表達得淋漓盡致。
  • 白毫銀針的香氣,是不是沒有壽眉強烈?十年老茶客說出了答案
    壽眉,是白茶裡的親民茶。它的外觀和白毫銀針,有顯著的區別。白毫銀針,芽頭胖嘟嘟,旗槍爭戰,除了芽頭旁帶有小葉殼外,沒有葉片,更沒有茶梗。用最簡單的形容定義白毫銀針的外觀,就是一個「嫩」字。採摘期靠後的壽眉,梗葉舒展,葉片多,茶梗明顯,而芽頭略微瘦長。梗葉粗獷,模樣不精緻的壽眉,和白毫銀針擁有巨大的差別。
  • 白茶裡,出現巧克力味的白毫銀針,不要喝,這是白茶受潮了!
    再說回到白茶上,不知道茶友們在喝白毫銀針時,有沒有遇見過這樣的味道?不論是在幹茶,還是衝泡過後的蓋香,都有著接近於不新鮮的巧克力氣息。在一款茶上,聞到這樣風馬牛不相及的氣味,一時間能讓人感到很意外。做出來的那批茶,香氣淺,湯水薄,同村的人說了不好喝,連他自己也不滿意。於是,很沮喪,受了打擊的S師傅,當天就去了方老師那請教經驗。得到的答案,只有一條。做白茶最緊要的,就是幹度要足夠。
  • 為什麼在美國白毫銀針被看作是藥而不是茶?
    白毫銀針茶葉在美國最初不是被當作飲料,而是被視為藥物放在社區藥店出售,中藥師會在茶葉中加上珍貴藥材,例如糖、姜、香料成為當時的成藥。現在不少歐美國家把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等白茶放在藥店和百貨商店的美容化妝品中出售,還成為家庭擺設中的工藝品,在美國甚至有這樣的說法,「你要外形美嗎?那就得喝白毫銀針」。
  • 白毫銀針沒有老茶是因為不好喝?
    就在一邊享受這老白茶的醇厚湯感的席間,有茶友提出來一個疑問:「為什麼我喝白茶這麼久,遇到的老白茶都是壽眉,偶爾還能遇到點牡丹,卻一回老銀針都沒見過」?是因為白毫銀針不適合存放成老茶嗎?白毫銀針只能喝當年的?話題一出,不少茶友隨即附和道:「確實如此啊,這是為什麼呢?」。
  • 月光白是白毫銀針?這五種茶圈的誤會,別再犯了!
    黃芽茶當中,有一類茶比較出名——君山銀針。君山銀針,屬於黃茶。而白毫銀針,歸類白茶。也就是說,白毫銀針≠黃茶。芽頭粗壯的白毫銀針,是白茶界的佼佼者。產自雲南的月光白,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白毫銀針。按照白茶的國家標準,白毫銀針擁有嚴格的界限定義。「白毫銀針是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樹品種的單芽為原料,經萎凋、乾燥、撿剔等特定工藝過程製成的白茶產品。」而月光白,樹種原料採用雲南大葉種茶,製作而成。
  • 頭採白毫銀針為什麼帶「小葉子」
    一旗一槍,芽頭旁帶著葉殼,是白毫銀針的標誌性特徵。那有茶友就問不都說白毫銀針是芽頭茶嗎?為什麼還帶一個小葉子呢。我們這裡說的小葉片,它並非真正意義上的葉片,尚未舒展,呈現殼狀。這個小葉殼也被叫做魚葉或者胎葉,這是隨著白毫銀針芽頭一起生長出來的,是守衛保護者芽頭的衛士,它的存在就如同花萼保護花蕾一般,呵護著芽頭茁壯成長,不受到病蟲害的侵蝕。這就是一槍一旗中的旗。那有茶友就問後期為什麼不處理殼葉呢?一般情況下是沒怎麼處理,雖然處理會提高品相,但是也會對茶葉口感造成影響,在有殼葉的情況下,白毫銀針的口感香味會更加豐富,會帶有花香。
  • 保存3年的白毫銀針味道「澀」正常嗎?教你怎樣區分收斂性和澀感
    白毫銀針是白茶中的佳品,茶湯清澈明亮,茶香清新淡雅,茶味較為清淡。大多數茶友都知道,隨著歲月的沉澱才能漸漸地喝懂了老白茶,喜歡喝老白茶的茶友,大都是成熟的成功人士,不浮躁、不顯露、不迷失,對世間的沉浮一笑而過。
  • 四個角度,揭開登上白茶大雅之堂的拼配白毫銀針餅,這是潛伏者!
    是的,現在,在白毫銀針的茶青價格年年飈升,白毫銀針成本一年比一年高的情況下,還能把銀針賣出前年的零售價,不在成本上玩點花樣,如何能實現這樣驚悚的效果呢?在這樣的市場大背景之下,拼配的白毫銀針餅,就應運而生了。正如當年,資訊不發達時,一部分人以賣黃牛票為生一樣。
  • 白毫銀針存出巧克力味很難得?教你一個方法,也能輕鬆「存」出來
    高山產區產出來的白毫銀針,因為山好水好環境好,先天的養分積累豐富,白毫層次足足有5-7層之多。 這樣的芽頭外型特點,決定了它不好烘乾。
  • 翻遍了生物和化學,村姑陳告訴你,白毫銀針的抗氧化不等於抗氧氣
    會把很多講不通的或不相干的道理、事情硬扯在一起,魚目混珠、混淆視聽,反而讓真正的真相,永沉海底。就像前段時間聽到的一個「笑話」:有人說,白毫銀針可以隔夜喝,因為,白毫銀針當中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因子,這些因子能保茶葉隔夜而不壞。當時,李麻花笑得捧著肚子,滾倒在軟榻上。
  • 白毫銀針的香氣是什麼樣的?毫香、稻穀香、鮮筍香?它還有梅花香
    乾旱+倒春寒,夾擊了今年的春白茶。大部分,都長殘了。但牡丹還好,長殘也不是很明顯。銀針就慘了。芽瘦了,也長了。小葉殼也長大了。頭採的米針,跟往年頭採結束後採下來的銀針,幾乎差不多。單看個頭,一般人還真認不出來它是頭採米針。
  • 無論白茶、巖茶、紅茶、普洱茶、綠茶,晚上喝茶,會失眠嗎?
    因為白毫銀針和白牡丹,它們的內部茶氨酸含量高。縱橫六大茶類而言,白茶的茶氨酸數量,一直是遙遙領先。傳統工藝的白茶,制茶步驟簡約,只有萎凋和乾燥兩道主要工序。在這樣特殊的加工前提下,不揉捻、不殺青,能夠最大程度的保留白茶內部的天然風味物質。
  • 為什麼白茶泡出來的湯色特別淺?有4大原因,與白茶名字無關
    我們都知道,按照採摘標準,白茶可分4大類型,分別是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和壽眉。其中銀針身上的白毫最為濃密,如銀似雪,看上去十分高貴。而白牡丹身上的白毫數量是僅次於銀針的,而基本上都是葉子的壽眉,白毫自然會比較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