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六個層面理解股權激勵

2020-12-25 騰訊網

導讀:

企業作為人才的聚集體,高水平的人力資本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體現。

對於企業家來說,可行有效的激勵機制設計能夠將人資資本與企業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使人才竭力為企業奉獻,維持企業最佳利益,而股權激勵無疑是一個重要選項。

股權激勵顧名思義就是以股權為工具,為留住企業核心人才而推行的一種長效激勵機制。雖然很多企業家意識到實施股權激勵的必要性,但往往在實踐過程中難以落地,其重要原因:一是對法律法規吃不透,二是對如何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選擇有效的股權激勵模式不清楚。

很多企業家知道股權激勵是什麼,基礎概念是什麼,但落在自己企業這邊就感到無從下手,不知採用哪種股權激勵更好一些。那麼究竟該如何理解股權激勵呢?

一、管理層面:分配機制

股權激勵的本質是激勵,激勵的標的是股權,是一種相對長期價值的分配行為。既然是分配,首要考慮的是公平性問題,即分給誰、分多少、多少錢的問題。

所以,在做股權激勵時,必須首先建立統一的、相對科學客觀的價值衡量標準,根據標準來選擇激勵對象,根據標準來確定分配數量,同樣根據標準來設計進入和退出的價格。

二、金融層面:投資行為

股權具有金融資源的屬性,在資本市場上能獲得成倍的溢價。如在實施中涉及激勵對象掏錢購買,則購買股權某種程度上具有投資性質,可視為員工的一種投資行為。投資者投資時,最關心的是安全、風險、回報和流動。

所以做股權激勵,首先要讓員工覺得資金是安全的,這就需要企業老闆有較好的口碑、企業有良好的文化,不能讓員工有「是不是要上賊船」的感覺。

如果員工普遍對老闆不信任,股權激勵是起不到效果的。其次,對風險要客觀揭示,不能承諾收益。對收益要合理預測,通過對企業價值的塑造激發員工信心。在流動性上,保障員工入股自願、退出通暢,設計好不同情況下員工退出的通道。

三、心理層面:博弈結果

股權激勵的理論基礎之一,是經濟學中存在「委託—代理」矛盾,通過股權激勵將委託人和代理人的利益訴求、信息不對稱進行統一。

但是基於理性人假設,在實施股權激勵時,在對具體要素的確定上,作為股權授予方的股東和作為股權受讓方的員工必然會存在一定分歧,比如股份數量、價格、鎖定期等等,這就需要雙方拿出共贏的智慧,做出最有利的選擇。

選擇的結果可以稱作是是一種雙方博弈的結果。如果做股權激勵時,有一方沒有共贏的意識,堅持不讓步、不妥協,多數情況下也是起不到效果的。

四、實施層面:遊戲規則

股權激勵對公司和股東而言,並非法定義務,完全是股東個人為公司長期發展所作出的決策,對員工是一種增量。所以,某種程度上,股權激勵可視為公司制定的一套遊戲規則。規則是不可能做到絕對公平的,但是規則的導向是可以做到完全正確的。

設計方案時,希望絕對的公平是不現實的,但是所有規則的導向一定要正確——就是股權激勵的終極目的——促進企業健康、持續、快速的發展。既然是遊戲規則,強調的是你可以不參與遊戲,但是一旦參與,必須接受遊戲規則的約束,這就給眾多非公眾公司在設計股權激勵方案時提供了很大的靈活性,當然前提是方案有正確的導向。

五、監管層面:合規文件

股權代表的是企業的所有權以及附著在所有權上的一系列權利,在其變更時必須遵守《公司法》、《合夥企業法》等法律法規。對上市公司而言,還需遵守證監會的相關規定;對國資而言,還需遵守國資委的相關規定。同時,股權變更涉及很多會計、稅務、工商上的處理,還需遵守財務部、稅務總局、工商總局等相關政策規定。

實踐中,我們也遇見很多因為股權激勵不規範導致扯皮甚至是影響企業資本運營規劃的案例。總之,股權激勵激勵是本質,但合規是底線。

六、法律層面:合同約定

股權激勵是股東、員工雙方達成的一種契約,明確了各種權利義務關係,所以從法律層面來講,股權激勵是股東與員工之間的合同約定,必須遵守《合同法》——儘管這種契約的表現形式並非一定是以合同文本的形式體現。

股權激勵的具體實施需按照雙方約定的權利義務執行,任何一方違反約定,均要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來源:國鼎企業上市培育

【版權聲明】

本文圖文轉載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禁止用於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責任編輯:智飛微信通-小吳

【智飛微信通-專注律師微網站建設與營銷】

相關焦點

  • 從2018年股權激勵實踐情況看國有企業股權激勵
    2018年,伴隨著《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修訂,《公司法》修訂等多個政策的出臺,A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數量也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截至目前,A股上市公司2018年已公告了397份股權激勵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在國企改革不斷深化的大背景下,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數量也呈現了爆發式增長。
  • 股權激勵的激勵原理
    股權激勵的激勵原理股權激勵的激勵邏輯就是指股權激勵的方式是怎樣傳導和影響公司與個人價值的提升,我們可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維度來分析理解。股權激勵傳導閉環首先,股權激勵的激勵對象籤訂有效的股權激勵契約,本身就改變了企業的治理結構,一方面企業減少了代理成本,另一方面個人獲得了股權性收益
  • 中小企業核心員工股權激勵
    一、 股權激勵的主要形式1、設立有限合夥企業一般通過設立有限合夥企業,公司實控人(公司老闆)作為合夥企業GP,核心員工作為合夥企業LP,通過該有限合夥企業持有公司10-15%左右的股權。一些公司選擇在股份制改制時或是合適的時點,成立有限合夥企業作為持股平臺。具體取決於公司實際控制人的戰略需求和決策。
  • 股權激勵=發紅包?「金手銬」解鎖門檻可不低
    具體來看,在行權條件方面,公司層面以2019年的淨利潤為基礎,2021年至2022年考核淨利潤分別不低於3億元、3.6億元。上述解鎖業績條件相當於其2021年和2022年淨利潤較2019年分別增長不低於71%、105%。同時,公司還對子公司層面和個人績效考核做出要求,滿足三項考核後,激勵對象方可「落袋為安」。
  • 瀾起科技推股權激勵計劃 業績考核、激勵對象幾乎覆蓋全體...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吳凡)訊,繼樂鑫科技、光峰科技相繼披露的股權激勵計劃(草案)獲得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後,10月21日晚間,瀾起科技(688008.SH)推出了科創板市場第三份股權激勵計劃。96.84%的覆蓋度雖然《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以下簡稱「上市規則」)以及《科創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備忘錄第四號--股權激勵信息披露指引》規定,企業仍然可以選擇「第一類限制性股票」,但是從三家已披露股權激勵計劃的科創板公司中看到,「第二類限制性股票」成為了香餑餑,前述激勵工具似乎更受科創板公司的「青睞」。
  • 天喻信息推另類股權激勵 旗下板塊蓄勢待發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王宏斌) 天喻信息近日披露了一份「另類」的股權激勵框架方案,擬由各子公司各自對其經營管理層和核心員工實施股權激勵。由於公司正處於轉型關鍵期,此番股權激勵預計對其旗下各大業務板塊吸引人才、實現突破式發展將產生重要作用。
  • 信託是最適合實施股權激勵的方式
    股權激勵的目的是為公司建立一種長效的激勵機制,從而保持公司的長期穩定發展。我司目前的股權激勵項目大都在三年以上,每年按照一定的業績規定將股票分批過戶到激勵對象名下,有的項目甚至在整個存續期間只向激勵對象分配股票的收益,信託期限結束後才根據公司業績要求將股票過戶到激勵對象名下。公司回購股份顯然無法滿足股權激勵計劃的長期性要求。
  • 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所得稅優惠政策解答
    隨後,稅務總局制發《關於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所得稅徵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62號,以下簡稱「62號公告」),對有關政策細節和稅收徵管問題作了進一步明確。為便於廣大納稅人準確理解和適用稅收優惠政策,汕頭市國家稅務局、汕頭市地方稅務局對相關優惠政策要點解答如下。   1.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所得稅優惠政策出臺的背景是什麼?
  • 華為科學分錢:股權激勵的具體操作流程| 連載第26篇
    股權激勵並非簡單的直接給予實際股權,而是有多種方式達到分紅效果,股權分配方式通常有實際股權、虛擬股權、期權等,不同方式對應收益、權利、購入方式、退出方式、風險等均有所不同,企業在設計時需考慮以單一模式或是混合模式進行股權激勵。
  • 孫子兵法與股權激勵
    此五者,知勝之道也」,這句話什麼意思,和股權激勵又有什麼聯繫呢,下面我們一條一條的說。我認為做股權激勵的時候,一定要知道什麼樣的公司可以做股權激勵,比如說國有企業,資源驅動型的企業,並不適合做股權激勵;比如說企業長期不盈利,員工的企業的未來沒有信心,這種企業不適合做股權激勵;還比如說企業財務不透明的,賺多少錢員工不知道,也不適合做股權激勵,曾經有這樣一個案例,企業實施股權激勵後,我們對員工進行回訪時,發現當時股權激勵對象很多都離職了,我聯繫了其中一位,他說「我們幹的很努力,也感覺在賺錢
  • 稅務總局關於股權激勵有關
    (二)個人在納稅年度內兩次以上(含兩次)取得股票期權、股票增值權和限制性股票等所得,包括兩次以上(含兩次)取得同一種股權激勵形式所得或者同時兼有不同股權激勵形式所得的,上市公司應將其納稅年度內各次股權激勵所得合併,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股票期權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國稅函〔2006〕902號)第七條、第八條所列公式計算扣繳個人所得稅。
  • 《基於頂層設計的股權激勵定製方案》
    3  圖為劉老師講課場景圖  首先,劉建剛老師不厭其煩的為學員梳理四天《基於頂層設計的股權激勵定製方案》學習內容,並以總結性的觀點為學員加以解析,幫助理解,對重點、難點問題深入淺出的重點突破,旨在理清整體思路,加強記憶和熟練度,提高股權激勵定製方案製作的落地行與可行性。
  • 【股權激勵】第一課:實股還是虛股?
    【股權激勵】第一課:實股還是虛股?  序:上兩周,合作單位人力資源的同事約我們了解有關股權激勵實施方式的內容,隨著近兩年股權激勵逐漸從高冷範兒走下神壇,走向了更多的企業,我們也幫助我們合作單位陸續都實施了股權激勵,於是有了就股權激勵寫一系列文章的想法。
  • 證監會提高股權激勵行權門檻 凸顯監管四大意圖
    證監會提高股權激勵行權門檻  股票期權等待期或限制性股票鎖定期內,各年度淨利潤不得低於授予日前最近三個會計年度的平均水平且不得為負  □本報記者 謝聞麒  證監會昨日公布《股權激勵有關事項備忘錄3號》,將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計劃的行權和解鎖條件與公司淨利潤掛鈎。
  • 我所律師應邀參加「企業股權激勵法律實務」主題沙龍
    8月21日,「企業股權激勵法律實務」 主題沙龍活動成功舉辦。本次主題活動由安徽省律師協會公司法專業委員會和合肥市工商聯聯合主辦。、留住人才,維持企業的長遠發展,提高企業團隊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但是由於很多非上市公司缺乏對股權激勵的專業認知,不知道如何選擇建立激勵模式。
  • 老虎證券ESOP:如何篩選合格的股權激勵對象
    這時,處於基層的核心員工也需要納入股權激勵的選擇範圍,激勵員工在崗位上更加勤勉盡責,為企業創造財富。如果企業資金量和實力允許,核心員工的範圍可以擴至最大。 成熟期的股權激勵對象是企業生命周期中最齊全的,不僅包括核心部門的核心管理層,也包括核心員工。 衰退期 當企業進入衰退期,股權激勵已經很難促進企業發展了。
  • 央企股權激勵實操方案來了,五大央企詳解各自招數
    來源:中國證券報尚未嘗試實施國有科技型企業股權和分紅激勵的中央企業,原則上在2019年都要求實現「破冰」。今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覆蓋面將力爭比去年新增數再增加50%,即努力新增30戶左右。針對科創板上市的央企控股公司股權激勵,翁傑明稱:「結合科創板改革推進情況,近期將研究出臺支持科創板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的政策措施,明確業績考核及收益方面的支持政策。」會上,翁傑明以及5位中央企業負責人針對市場關注的員工持股及股權激勵的進展和實施情況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 如何設計股權激勵?激勵對象怎麼選?股權功能這三要素不得不考慮
    一、股權功能三要素我們認為好的股權比例和股份對象組合要滿足三個功能,才能使得整體最優:激勵性、制衡性和互補性。1、激勵性根據不同的對象的實際情況分配不同的比例,這一比例應兼顧其激勵效果,股份多少儘可能以提高其積極性為目標。
  • 有限合夥在股權激勵中的適用
    現今,為了優化股權結構、吸引人才提高企業競爭力、提高員工歸屬感,大量企業採用股權激勵計劃。目前,企業股權激勵計劃的員工持股方式主要分為三種:員工直接持股、持股平臺間接持股、代持。該持股平臺設立後,並不經營實際業務,而是認購目標公司發行的新股即目標公司通過增資方式實行股權激勵;或創始股東受讓部分股權給該持股平臺即通過股權轉讓方式實行股權激勵。但有限合夥持股平臺通過該方式實行股權激勵時,對於新三板企業有一定限制,下文詳述。
  • 我愛家教:如何設計股權激勵進入條件
    我愛家教:股權是一家公司最重要的資產。他也是少數經營才享有的資源,在任何時候做股權激勵,我們都要確保他的激勵性和稀缺性。結合大家未來的貢獻作適當的股權調整6. 制度大於人情,這六條原則是我們選擇合伙人時必須要考慮的,那麼如果我們是激勵內部的核心團隊呢,要參考哪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