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一
1、題幹:下列圖示中藥為杜仲的是
A、
B、
C、
D、
E、
向下滑動查看參考答案
↓
↓↓
↓↓↓↓
解析:由圖可知 A、 B、 C、 D、 E 分別是杜仲、通草、天麻、地骨皮、桔梗。杜仲斷面有細密、銀白色、富彈性的橡膠絲相連。
2、題幹:下圖顯示的藥材為
A、番瀉葉
B、淫羊藿
C、大青葉
D、側柏葉
E、羅布麻葉
向下滑動查看參考答案
↓
↓↓
↓↓↓↓
解析:番瀉葉分狹葉番瀉和尖葉番瀉。狹葉番瀉呈長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葉端急尖,葉基稍不對稱,全緣。上表面黃綠色,下表面淺黃綠色,無毛或近無毛,葉脈稍隆起。尖葉番瀉: 呈披針形或長卵形,略捲曲,葉端短尖或微突,葉基不對稱,兩面均有細短毛茸。
3、題幹:呈腎形,略扁,表面黑褐色,具細微網狀皺紋的是
A、地膚子
B、決明子
C、補骨脂
D、沙苑子
E、五味子
向下滑動查看參考答案
↓
↓↓
↓↓↓↓
解析:補骨脂藥材呈腎形,略扁,表面黑色、黑褐色或灰褐色,具細微網狀皺紋。
A.黃芩
B.當歸
C.續斷
D.香附
E.射幹
4、題幹:產地加工時,用微火烘至半乾,堆置「發汗」至內部變綠色時,再烘乾的是
A、A
B、B
C、C
D、D
E、E
向下滑動查看參考答案
↓
↓↓
↓↓↓↓
解析:續斷秋季採挖,除去根頭和鬚根,用微火烘至半乾,堆置「發汗」至內部變綠色時,再烘乾。
A.黃芩
B.當歸
C.續斷
D.香附
E.射幹
5、題幹:產地加工時,待水分稍蒸發後根變軟時,捆成小把,上棚,以煙火慢慢燻幹的是
A、A
B、B
C、C
D、D
E、E
向下滑動查看參考答案
↓
↓↓
↓↓↓↓
解析:當歸一般栽培至第二年秋末採挖,除去莖葉、鬚根及泥土,放置,待水分稍蒸發後根變軟時,捆成小把,上棚,以煙火慢慢燻幹。
中藥二
1、題幹:芎菊上清丸不具有的功能是
A、活血
B、清熱
C、散風
D、解表
E、止痛
向下滑動查看參考答案
↓
↓↓
↓↓↓↓
解析:芎菊上清丸功效:清熱解表,散風止痛。
2、題幹:八正合劑處方的君藥是
A、川木通、滑石
B、燈心草、瞿麥
C、川木通、大黃
D、瞿麥、炒車前子
E、川木通、炒車前子
向下滑動查看參考答案
↓
↓↓
↓↓↓↓
解析:方中川木通、炒車前子兩藥相須為用,清熱利尿通淋力強,故為君藥。
A、冠心蘇合丸
B、人參再造丸
C、通心絡膠囊
D、九氣拈痛丸
E、血府逐瘀口服液
3、題幹:某男,70歲,久患胸痺,症見胸悶,心前區疼痛。證屬寒凝氣滯、心脈不通,宜選用的成藥是
A、A
B、B
C、C
D、D
E、E
向下滑動查看參考答案
↓
↓↓
↓↓↓↓
解析:冠心蘇合丸主治:寒凝氣滯、心脈不通所致的胸痺,症見胸悶、心前區疼痛;冠心病心絞痛見上述證候者。
A、冠心蘇合丸
B、人參再造丸
C、通心絡膠囊
D、九氣拈痛丸
E、血府逐瘀口服液
4、題幹:某男,75歲,患冠心病多年,症見胸部憋悶,刺痛。固定不移,心悸自汗,氣短乏力,舌質紫黯有瘀斑,脈細澀。證屬心氣虛乏、血瘀絡阻,宜選用的成藥是
A、A
B、B
C、C
D、D
E、E
向下滑動查看參考答案
↓
↓↓
↓↓↓↓
解析:通心絡膠囊主治:心氣虛乏、血瘀絡阻證所致的冠心病心絞痛,症見胸部憋悶、刺痛、絞痛、固定不移、心悸自汗、氣短乏力、舌質紫黯或有瘀斑、脈細澀或結代。
A、冠心蘇合丸
B、人參再造丸
C、通心絡膠囊
D、九氣拈痛丸
E、血府逐瘀口服液
5、題幹:某女,80歲,中風半年,症見口眼喎斜,半身不遂,手足麻木,疼痛拘攣,言語不清。證屬氣虛血瘀、風痰阻絡,宜選用的成藥是
A、A
B、B
C、C
D、D
E、E
向下滑動查看參考答案
↓
↓↓
↓↓↓↓
解析:人參再造丸主治:氣虛血瘀、風痰阻絡所致的中風,症見口眼斜、半身不遂、手足麻木、疼痛、拘攣、言語不清。
中藥綜
A.肺
B.心
C.脾
D.肝
E.腎
1、題幹:稱為「貯痰之器」的髒是
A、A
B、B
C、C
D、D
E、E
向下滑動查看參考答案
↓
↓↓
↓↓↓↓
解析:津液代謝涉及多個臟腑的生理功能。就肺脾而言,肺氣宣降以行水,使水液正常地輸布與排洩:脾氣運化,散精於肺,使水液正常地生成與輸布。人體的水液,由脾氣上輸於肺,通過肺的宣發肅降而布散周身及下輸腎或膀胱。肺脾兩髒協調配合,相互為用,是保證津液正常輸布與排洩的重要環節。若脾失健運,水液不化,聚溼生痰,為飲為腫,影響及肺則失其宣降而痰嗽喘咳。是病其標在肺,而其本在脾,故有「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之說。
A.肺
B.心
C.脾
D.肝
E.腎
2、題幹:稱為「生痰之源」的髒是
A、A
B、B
C、C
D、D
E、E
向下滑動查看參考答案
↓
↓↓
↓↓↓↓
解析:津液代謝涉及多個臟腑的生理功能。就肺脾而言,肺氣宣降以行水,使水液正常地輸布與排洩:脾氣運化,散精於肺,使水液正常地生成與輸布。人體的水液,由脾氣上輸於肺,通過肺的宣發肅降而布散周身及下輸腎或膀胱。肺脾兩髒協調配合,相互為用,是保證津液正常輸布與排洩的重要環節。若脾失健運,水液不化,聚溼生痰,為飲為腫,影響及肺則失其宣降而痰嗽喘咳。是病其標在肺,而其本在脾,故有「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之說。
3、題幹:根據蒙醫傳統用藥的「服藥十則」,補養藥的服用時間是
A、食前服
B、食間服
C、睡前服
D、空腹服
E、夾食服
向下滑動查看參考答案
↓
↓↓
↓↓↓↓
解析:蒙醫傳統用藥的「服藥十則」是:
治療寒證及驅蟲藥,早晨空腹服;
補養或下清「赫依」(通便、通經)藥,食前服;
上行「赫依」 (理 氣)藥,食間服;
司命「赫依」(鎮靜)藥,食藥交替服;
平喘、祛痰或催吐藥,不定期服;
止逆藥,與食混服;
止噎或開胃藥,夾食服(飯前飯後各一半);
治「巴達幹」病或毒劇麻藥及催眠藥,睡前服。
4、題幹:某女,48歲。夜不能寐,虛煩不安,健忘,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應採用的治法是
A、健脾養心
B、疏肝解鬱
C、清心瀉火
D、滋陰養血
E、益氣養血
向下滑動查看參考答案
↓
↓↓
↓↓↓↓
解析:不寐:陰血虧虛
【症狀】不寐,健忘,心悸怔忪,虛煩不安,甚則盜汗、夢遺等。舌偏淡,苔薄少,脈細或細數。
【治法】滋陰養血。
【方劑應用】天王補心丹。
【中成藥選用】天王補心丹,養血安神丸。
5、題幹:能使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排洩減少,吸收增加,易引起暫時性或永久性耳聾的中藥是
A、芒硝
B、雄黃
C、硼砂
D、石膏
E、硫黃
向下滑動查看參考答案
↓
↓↓
↓↓↓↓
解析:鹼性中藥如硼砂、紅靈散、女金丹、痧氣散等,能使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如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阿米卡星等排洩減少,吸收增加,血藥濃度上升,藥效增加20~80倍,同時增加腦組織中的藥物濃度,使耳毒性增加,造成暫時性或永久性耳聾,故長時間聯用應進行血藥濃度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