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查出這9種病,基本不用治,不要自己嚇自己!三甲醫院專家聯合...

2020-12-11 澎湃新聞

一年一度的體檢季來了,打開體檢報告時的緊張程度,堪比查高考成績。「甲狀腺結節」「肝囊腫」……這些疾病會癌變嗎?一張小小的體檢報告單,常常給大家帶來很多「危機感」。

其實很多疾病根本不需要治療,只是名字聽起來嚇人。非要治?那就是瞎花錢!

1、甲狀腺結節

95%都是良性

甲狀腺結節是體檢報告上的常客。很多人體檢一查出有「甲狀腺結節」就非常緊張,認為要馬上治療,非常擔心變成「甲狀腺癌」!

事實上,1釐米以下的「甲狀腺結節」完全不必擔心,也不需做進一步檢查。95%的甲狀腺結節都是良性的,更不會變成「甲狀腺癌」。

據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甲狀腺外科主任李志輝介紹,就算是甲狀腺癌,大多數也是很「溫柔」的,生長很緩慢,可以幾年、十年潛伏在人體內,也相對穩定、聽話。甚至部分低危險組的患者,可以長期觀察而不需手術。

2、宮頸糜爛

只是名字嚇人

要怪就怪這個醫學詞語太嚇人,「糜爛」一詞給人很不好的聯想,還容易和宮頸癌聯繫在一起。其實,這只是醫學史上一個命名的大失誤。

如今「宮頸糜爛」這個名稱已經被正式取消,改為「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在女性的一生中,隨著雌激素水平的變化,兩種上皮覆蓋區域會發生動態變化。

據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李喬介紹,「宮頸糜爛」大部分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需要結合宮頸細胞學結果來進一步判斷,如果細胞學和HPV檢查結果沒有異常,就無需特殊處理了。

3、子宮肌瘤

5cm以下一般相安無事

據統計,30歲以上的女性約20%有子宮肌瘤,即每五個女性中就有一個中招。「子宮肌瘤」這個詞實在太容易讓人聯想到癌症了!其實,此「瘤」非彼「瘤」,子宮肌瘤的瘤多數是良性的。

據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婦科主任醫師王薇介紹,如果近絕經期、肌瘤較小、沒有症狀,已經妊娠且肌瘤沒有發生紅色變性等情況,可以觀察等待,每3~6個月複查一次即可。

但是子宮肌瘤患者準備妊娠時,若肌瘤直徑 ≥ 4 cm,最好及時手術切除。

4、肝臟鈣化灶

一般無需治療

肝內鈣化灶在肝病患者中檢出率較高,可能與先天發育、鈣磷代謝紊亂等因素有關,也可能是肝臟創傷癒合過程中組織纖維化,形成瘢痕,鈣鹽沉積形成。

據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肝臟外科劉暢醫生介紹,肝臟鈣化灶既不會自行消退,也很少繼續發展,一般沒有症狀,不會對身體造成明顯的不利影響,所以無需治療。

但有的鈣化灶靠近肝內膽管,超聲檢查時容易和肝內膽管結石混淆,就需要進一步進行CT或MRCP鑑別。

5、骨刺

是人體的自我保護

大多數人常常會把它和「骨裂」聯繫到一起,擔心是不是「骨裂」導致的細小「骨刺」?其實大家完全被「骨刺」的名字欺騙了。

骨刺就是骨質增生,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反應。骨刺會長在各種地方,比如頸椎/腰椎/膝關節等處。

如果只是體檢發現的骨刺,生活中並無不適症狀,不痛不難受,就不用緊張。但如果因為骨刺,引起了骨性關節炎,那就需要進一步治療。

6、乳腺增生

正常的生理現象

一個體檢下來,10個女性8個有「乳腺增生」問題。「乳腺增生會不會癌變成乳腺癌?」、「吃點什麼藥才能治好增生」?這些問題的答案很多時候都是:不用治療。

據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乳腺外科陳潔醫生介紹,乳腺增生並不會增加乳腺癌的發病率,也不會導致乳腺癌。

乳腺增生常見於20多歲並且沒有生育過的女性以及處於更年期前後的女性。這兩個時期,女性由於體內激素的變化,乳房會有疼痛,有時會摸到一些包塊,有時乳房會變大等,這些其實都是正常的生理過程。

只要每天保持良好心態,少吃含激素較高的食品,堅持適量運動就能有效緩解乳腺增生。

7、盆腔積液

3釐米以下不用治

「盆腔積液」聽起來非常可怕,其實人體的盆腔、腹腔並不全是實心的組織,腹膜、大網膜、腸管等都會分泌一些液體,這些液體通常起到潤滑和保護盆腹腔器官和組織的作用。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科主任張頤介紹,幾乎每個女性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積液,一般女性都在3釐米以下。3釐米以下可以視為正常範圍,如果沒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狀,是不需要治療的。

如果是排卵期、月經期或者月經剛結束的時候,積液可能會略有增多,但如果沒有其他任何異常,即使稍微多於 3cm 也不必大驚小怪。

8、單純性肝囊腫

小於5釐米不用治

很多人體檢查出了「肝囊腫」,就以為得了肝癌一樣絕望,其實大可不必。

肝囊腫大多是先天性的,即「娘胎裡帶的」,並且生長非常非常緩慢,多數人更是無明顯症狀。如果不是體檢時偶然發現,有些人甚至一輩子都不會發現。

據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肝膽外科彭偉醫生介紹,體檢查出肝囊腫,大多不用擔心。絕大部分肝囊腫是不需要藥物或手術治療的,只需要定期隨診觀察。

僅有一小部分人需要手術,其中包括:囊腫直徑>8.0cm並有臨床症狀;囊腫合併出血、感染;囊腫無法與肝膽管腺瘤鑑別;多囊肝病導致門脈高壓及功能損害者。

9、心臟早博

沒症狀不用治療

心臟在正常跳動時,如果提前出現一些跳動,就像是演奏舞曲節奏亂了點,這種情況被稱為「心臟早搏」。

很多人認為查出「心臟早搏」往往會和心臟病聯繫起來,其實,心臟早搏本身不是病,多是心臟其他問題的伴隨症狀。

據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劉劍雄介紹,早搏一般是良性的,大多數的早搏不會引發心臟病, 偶爾出現心慌或者心臟「咯噔一下」,不用太過緊張。

但如果經常有類似不適,還是儘快去醫院的心內科諮詢下醫生比較好。

總結:體檢出以上疾病,大部分情況下不需要處理,做好每年的健康體檢,監測身體變化就可以了。

來源:掌上內蒙古

-第1290期-

欄目:微分享

編輯 王曉麗 主編 烏蘭 審核 陳小龍

新聞·生活·公告·文化·旅遊·文明·學習

烏審旗發布 烏審新媒體引領者

轉載需經得同意並註明出處

烏審旗融媒體中心

原標題:《體檢查出這9種病,基本不用治,不要自己嚇自己!三甲醫院專家聯合忠告轉給所有人》

相關焦點

  • 體檢查出這9種病,其實基本不用治,純屬自己嚇自己
    一張小小的體檢報告單,常常給大家帶來很多「危機感」。 其實很多疾病根本不需要治療,只是名字聽起來嚇人。非要治?那就是瞎花錢。 本文指導專家: 李志輝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甲狀腺外科主任; 王 薇 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婦科主任醫師; 劉 暢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肝臟外科主治醫師; 陳
  • 體檢查出這9種病,大多不用治!不要自己嚇自己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打開體檢報告時的緊張程度,堪比查高考成績。「甲狀腺結節」「肝囊腫」……這些疾病會癌變嗎?一張小小的體檢報告單,常常給大家帶來很多「危機感」。其實很多疾病根本不需要治療,只是名字聽起來嚇人。非要治?那就是瞎花錢!
  • 體檢查出這9種病,不用治,純屬自己嚇自己!
    體檢過後,打開體檢報告時的緊張程度,堪比查高考成績。「甲狀腺結節」「肝囊腫」……這些疾病會癌變嗎?一張小小的體檢報告單,常常給大家帶來很多「危機感」。其實很多疾病根本不需要治療,只是名字聽起來嚇人。非要治?那就是瞎花錢。甲狀腺結節是體檢報告上的常客。
  • 體檢時查出了這6種病,可能並不需要治,但是很多人被坑了
    現在人們對於身體健康確實是十分的關注,而且有許多人每年都要去醫院進行體驗。不過許多人對於體檢報告卻並不會看,有些體檢報告上會有一些聽起來十分嚴重的病,但其實它根本不需要治療,下面小編來給大家一一分析一下。
  • 體檢報告的箭頭代表啥?偏高偏低要緊嗎?這7種不算病,不用治!
    體檢報告拿到手你都能看懂嗎?年末很多單位都會組織體檢,也有很多人給自己、給家人安排一個體檢,好健康安心迎新年。很多人的體檢報告上會出現一些聽起來怪嚇人的名詞,其實不用緊張,很多情況其實是不需要治療的,以下7種就是其中比較多見的,非要治療那是瞎花錢:1、甲狀腺結節95%都是良性甲狀腺結節是體檢報告上的常客
  • 這10種病,千萬別自己嚇自己!自己嚇自己,沒病也給嚇出病來了
    來源:健康時報 很多時候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醫學知識,不能自醫,有一點毛病就要去醫院。但在醫生看來,很多病聽著挺嚇人,其實不用治,都是瞎花錢。 5、甲狀腺結節——95%都是良性 另一個體檢「高頻」疾病就是——甲狀腺結節。很多人體檢一查出有「甲狀腺結節」就非常緊張,認為要馬上治療,非常擔心變成「甲狀腺癌」!
  • 網傳「中醫真心話」稱體檢沒用 專家:有病不治才冒險
    摘錄《我為什麼從不體檢——關於體檢的反思》這兩天,單位組織職工體檢,往年,這是我一年中最期待的一件事情,希望通過醫院裡先進的儀器和一本詳盡的檢查數據給自己一些健康方面的安慰或警示。可是,每次翻開體檢結果,心裡都是愁腸百結,數據顯示我的身體總是有問題。
  • 在醫院檢查出這幾種瘤,先別自己嚇自己,醫生:可能壓根不用治
    很多人都害怕去醫院檢查身體,無非就是擔心自己有個三長兩短,可是人吃五穀雜糧哪能不生病呢。疾病的種類千千萬,有些名字聽起來很嚇人的病,實際上可能都不用治療,簡單給大家科普一下這類疾病,如果以後有人遇到了,也不至於緊張焦慮到覺得自己沒救了。
  • 在醫院查出這幾種病,覺得自己完了,醫生表示:別自己嚇唬自己
    小病磨人,大病要命。就連這小小的感冒都讓人渾身難受,就更不用說各種重大疾病給身體帶來的折磨。所以說每個人都害怕生病。但是,人體各個器官非常複雜,就像一個機器,多多少少都會存在健康問題。有些疾病聽起來很嚇人,其實身體上並無大礙,不過是自己嚇自己。就像有些癌症,癌細胞控制的很好,但是有些患者自己心理這一關過不去,從而導致小病惡化。
  • 為何現在人都害怕體檢?體檢單上的幾種病,看似嚇人,其實不用治
    而現在很多人是不願意去體檢的,特別是八零後、九零後,主要是因為不少人其實都知道自己的身體如何,平時不良的生活習慣,熬夜、抽菸喝酒等等,使得身體處於一個亞健康的狀態,去體檢的時候,就怕查出問題。其實在體檢的時候,雖然會查出一些問題,但這也是身體給出的提示信號,及時的調理,也是可以提高身體素質,減少損害的出現。
  • 體檢查出這11種病,聽著可怕,其實大部分不用緊張!
    每年體檢總能查出各種小毛病,不少人為此惴惴不安。其實檢查單上有些看著嚇人的名詞,不少都不用怎麼治,快別自己嚇自己了。 乳腺增生:正常的生理現象 一個體檢下來,10個女生8個有「乳腺增生」問題。這時,很多女性往往會跑去醫院問醫生「乳腺增生會不會癌變成乳腺癌?」「吃點什麼藥才能『消滅』增生?」其實,大部分乳腺增生的患者根本不用治療。 在醫學上,有些乳腺增生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最典型的莫過於經期引起的乳腺增生,女性月經前乳房會特別不舒服,感覺脹脹的,還有點痛,但生理期過了,脹痛就漸漸消失。
  • 有病檢不出,沒病亂編病,你的體檢報告可能是假的!
    近日,北京市民楊先生在某體檢機構體檢,結果顯示患有B肝,但他在北京某三甲醫院檢測完全正常,體檢機構有可能存在造假行為再次受到關注。此前已經有多起案例證明了體檢機構有病測不出,沒病測出病的情況了。沒病檢出病,嚇也嚇死了!近日北京市民楊先生在某體檢機構進行了體檢,體檢結果中「B肝五項」有二項為陽性,但楊先生在公立醫院檢查發現自己並未感染B肝病毒。據楊先生介紹,自己2013年打過疫苗,本次只是心血來潮,想看看疫苗是否還在發揮作用。
  • 又到一年體檢時,如果查出這9種病,先別慌,可能虛驚一場!
    其實 這9種名字嚇死人的病 並不需要太擔心! 乳腺增生 正常的生理現象 一個體檢下來,10個女性8個有「乳腺增生」問題。「乳腺增生會不會癌變成乳腺癌?」「吃點什麼藥才能治好增生」?這些問題的答案很多時候都是:不用治療。
  • 微信傳「中醫真心話」:從不體檢,沒用 專家解析:有病不治才是「大...
    微信摘錄  《我為什麼從不體檢——關於體檢的反思》  這兩天,單位組織職工體檢,往年,這是我一年中最期待的一件事情,希望通過醫院裡先進的儀器和一本詳盡的檢查數據給自己一些健康方面的安慰或警示。可是,每次翻開體檢結果,心裡都是愁腸百結,數據顯示我的身體總是有問題。
  • 享三甲醫院專家服務,煙臺毓璜頂醫院體檢中心用心為市民管理健康
    在這方面,煙臺毓璜頂醫院的探索和努力早在2005年就已經 開始。在著眼疾病治療的同時,煙臺毓璜頂醫院體檢中心引進高科技人才和先進設備,完善檢前、檢中和檢後的各個環節, 提高疾病早期篩查和發現率的同時更關注慢病管理和居民健康管理,為市民提供全方位的健康保障。
  • 體檢報告上的這6種病,聽著嚇人,但不一定要治!坑了太多人
    導語:隨著人們思想意識的逐步轉變,現在的人們也特別注重身體的健康,在平時都會有每年去醫院進行體檢的習慣,其實這是對身體負責任的表現。而且在體檢的時候有些病其實不需要治療,今天我們不妨來了解一下。體檢報告上的這6種病,聽著嚇人,但不一定要治!坑了太多人1、心臟早搏其實人的心臟跳動是有一定的節律的,如果提前跳動的話就稱為早搏,但是早搏和心臟病之間差著很遠的距離。
  • 寶雞民營醫院亂象調查:沒病查出有病 小病說成大病
    近日,本報記者不斷接到有關寶雞民營醫院「沒病查出有病」、「小病說成大病」的投訴。5月4日,記者分別對群眾投訴比較集中的幾家民營醫院進行了體驗式暗訪,結果發現這些情況確實存在。寶雞泌尿專科醫院:健康身體被查出前列腺炎 5月4日上午,記者來到寶雞泌尿專科醫院,稱不舒服需要體檢、診治。該醫院專家門診室一名男醫生大致地詢問了記者的病情後,便開出檢查單。讓記者先去繳費、體檢,然後根據檢查情況再具體診斷病情。 記者交了222元體檢費後,醫院收費窗口出具了一份收費票據。
  • 體檢有異常,不必心慌慌!你的情況可能根本不用治,別自己嚇自己
    體檢結果出來後,有些人發現自己「轉氨酶高」,或者「血色素低」、「心臟出現早搏」……那麼,這些是不是得了某種病的信號或患重病的前兆?接下來該怎麼辦?三弟越多越好,它可勸阻兩位大哥不要堵塞交通。
  • 18種病,大多不用治、都是瞎花錢
    ▲很多時候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醫學知識,不能自醫,有一點毛病就要去醫院。但在醫生看來,有些病聽著挺嚇人,其實大多不用治,都是瞎花錢。 5 甲狀腺結節:95%都是良性 另一個體檢「高頻」疾病就是——甲狀腺結節。很多人體檢一查出有「甲狀腺結節」就非常緊張,認為要馬上治療,非常擔心變成「甲狀腺癌」!
  • 哪些病查出不用治?哪些病一定不能「拖」?醫生教你巧分辨!
    現在人們越來越意識到體檢對身體的重要性,結果拿到體檢報告時卻發現患有某種疾病,有的人會一直拖延不治療;但有的人卻相反,出現過度治療的情況。其實有的病查出後根本不需做特殊治療,但有的疾病卻不能拖延,以免拖成大疾病。 哪些疾病查出不用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