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p裁員,應屆生和試用期員工佔大頭,網友:不負責任,一生黑

2020-12-20 職言脈語

這幾天,健康APP"keep"裁員的消息在網絡上蔓延開來,脈脈上也出現了非常多關於keep裁員的帖子,裁員真實性、裁員人數、裁員對象、裁員賠償等都成了大家討論的焦點。

關於裁員真實性,很多keep員工都表示,裁員消息屬實。面對部分脈脈用戶"好幾個帖子都被爭議,等實錘"的質疑,多位keep員工均表示:有什麼可實錘的?裁員就是實錘,當天下午陸陸續續很多人都在收拾工位,當場給賠償和離職證明。也有keep員工表示:與自己對接的同事,半個小時前還在討論方案,半小時後就走了……

之後,keep公司創始人發布的內部信在網絡流傳開來,文中"我們送別(優化)了不少同事,其中有很多是三年以上的同事,也有很多是校招的學生"的說法,也從側面證實了裁員的真實性。

關於裁員人數,此前有消息稱:keep此次裁員涉及到300多人,但此消息遭到了keep公司及員工的否認。多位keep員工都在相關帖子中評論稱:並沒有裁這麼多人,100多人的樣子。Keep官方則表示,網傳的300多人並非真實數據,此輪優化實際佔800人的10%-15%。但也有人表示,裁員尚在進行中,具體人數尚未有定數。

關於裁員對象,有keep員工表示:目前裁員對象涉及到技術和運營崗位,但後續也有可能涉及到人力、財務、行政等等。關於裁員賠償,則有keep員工稱按照法律規定,給被裁員工N+1的賠償,即便是試用期的員工,也給了1個月的賠償,所以,走的人大都挺滿意。

看到這裡,很多人可能都會說:經濟形勢不好、公司發展不好,裁員也無可厚非,相比於很多不想給賠償、想盡辦法噁心人,逼著員工自己走的公司來說,keep算是比較良心的了。但實際上,這也只能算是裁員的正常操作而已;只不過,不要臉的公司太多,顯得keep這樣正常操作的公司良心而已。

而在大家都在討論keep裁員的原因以及良心賠償之外,部分脈脈用戶卻將目光聚集在了被裁的應屆生身上。在他們看來,裁應屆生真的是非常不負責任的行為,且如今已經快到年底,工作越加不好找,這對於這些被裁的應屆生而言,無疑是非常沉重的打擊。

但現實情況是,不管被裁對於應屆生而言意味著什麼,但很多企業在裁員時,確實將應屆生作為了首選。所以,在裁員時,企業將應屆生作為首選裁員對象,到底對不對呢?對此,脈脈用戶則觀點不一。

在部分脈脈用戶看來,企業並非是慈善機構,裁員也並非企業所願,但總要找到被裁的對象。而相比於成熟的員工,應屆生的產出相對較低,但工資並不低。基於此,裁掉應屆生似乎確實是更好的選擇。

但更多的脈脈用戶則表示:年底裁員無人性,裁應屆生無人性翻倍,裁應屆的公司都是垃圾。在他們看來,很多被裁的應屆生當下都處於試用期,而根據法律規定,試用期優化可以無條件執行,所以,6個月試用期已經被濫用。雖然相比於很多公司而言,keep對被裁應屆生給予1個月的賠償的行為,確實可以稱得上良心。

但對於這些被裁的應屆生而言,以後的求職壓力將會更大。因為,已經畢業的他們,即便還是應屆生,但已然沒有了校招的優勢,再次尋找工作也只能以畢業生的身份、通過社招的渠道來進行。但在當前經濟形勢不好的情況下,很多企業都已經關閉了社招通道,對於大部分應屆生而言,想找到好工作還是有些難度。

同時,也有一部分脈脈用戶表示:如果管理者無能,就算裁掉應屆生,也並不能讓公司變得更好。就像keep創始人在內部信中提到的:管理者要對招來的員工負責,要關注員工成長,管理者的無能是對團隊最大的傷害。在這些脈脈用戶看來,管理者無能,就應該裁掉無能的管理者;應屆生被裁,老闆收穫了經驗和教訓,真是"誠意滿滿"……

總之,裁員首選應屆生似乎已經成了很多企業心照不宣的規則。而對於此次keep裁員,則有keep員工猜測:這並不是第一波,雙十一之後可能還會裁一波兒商城,之後宣布加班996逼走一波兒,年終獎超低再走一波兒……

相關焦點

  • 畢馬威被指變相裁應屆生 試用期將滿就叫走人
    畢馬威被指變相裁應屆生試用期將滿就叫走人每經記者 朱小雯 發自北京近日,去年9月入職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的2008年應屆畢業生陳麗(化名)向《每日經濟新聞》反映,到今年3月3日,她6個月的試用期就滿了。被裁員工:將申請勞動仲裁陳麗告訴記者,公司沒有給一分錢的賠償,「公司在忙季用完了人,又趕在試用期結束前把人裁掉,告別這樣的公司也未必是壞事。」她表示將就賠償金問題和公司談判,如果協商不成,她將申請勞動仲裁。據她和許多畢馬威內部員工了解到的情況是,12個業務組,平均每組有2到3人被裁。
  • 華為員工感慨:公司裁員進行,內部論壇天天溝通感言,一片負能量
    近日,網上一直流傳著華為裁員的消息,雖官方多次否認裁員,筆者也無從考證真實性。不過按照一些平臺的規則以及華為內部論壇的爆料,包括公司制度等,如果不是華為內部員工,筆者真還編不出來的。在網際網路職場論壇,一位華為員工發帖吐槽到。
  • Keep瘦身過冬,能否抵禦資本嚴寒?
    近日,有網友在脈脈職言曝出,Keep突然裁員300人,之後不斷有認證為Keep員工的用戶評論證明裁員確有其事。因為正好趕上程式設計師節,而傳言被裁的大部分是技術程序開發員,因此不少網友戲稱Keep這次是「開猿節流」,引起了網友們廣泛的「聲討」。
  • Keep回應裁員 正常優化調整商業化試水繼續
    原標題:Keep回應裁員 正常優化調整商業化試水繼續     針對昨日「keep突然裁員,涉及人數或有兩三百人」的消息,Keep方面今日早間回應媒體表示,「是正常的組織優化和調整。」     據鈦媒體報導,keep方面稱其目前處於高速成長階段,「效率就是生命」,優化人才結構提升組織效率是公司長期發展的管理必要項。「每年旺季一過,沒驗證通過的業務關掉,績效差的優化,每個人都合理補償,好聚好散,公司的正常運營現象,比例在10-15%,是合理的。     1024「程式設計師節」當天,keep被曝開啟一大輪裁員。
  • 裁員?應屆生值得考嗎?
    從今年整體的銀行考試情況來看,招錄對象主要是應屆生。對於應屆生來說,報考優勢較大。關於銀行降薪、裁員這些事今年受疫情影響,很多行業都受到了衝擊,銀行業多少也不例外,網上就有說銀行員工出現降薪或者裁員,但是實際上並非如此,至少小編從身邊在銀行工作的人了解到的是,降薪和裁員目前並未大範圍出現。有影響和變化的是銀行人員的工作方式與工作的開展上有難度。
  • keep員工哀嘆:2點通知,3點談話,4點走人,vp在線裁人!
    這樣的爆料也是瞬間引起了網友的圍觀與議論,我們再來看看網友們都是怎麼說。有網友就說到。9月上旬,Keep剛搬進望京4層的新大樓,包含約摸 1500 工位,逾百個會議室。本次裁員前,2 樓工位利用率估計不足 30%,4樓無任何人使用。網上傳的300人不是完全真實數據,此輪優化實際佔800人的20%-25%。
  • keep大「瘦身」,keep還能keep住嗎?
    但是現在,學英語的韋博跑路了,很多健身房也關門了,就連做健身的keep也開始裁員了。keep的瘦身來得猝不及防。10月24日程式設計師節,有網友在脈脈職言上爆料,keep突然裁員300人以上,多數是技術開發,從業務上來說,課程、商城等能為keep帶來收入的部門受影響較少,而一些創新性質的用戶產品則遭遇了比較嚴重的裁員。
  • 這些舉動儘量不要做,否則在試用期內會被辭退!
    最近群友和讀者中,在試用期被辭退的現象增多,這一定程度上跟每年的「年關」相關。企業要制定來年的預算,有些今年的開支和人工成本,就會想著明年避免或者砍掉。因此,每年元旦和春節之前的這11、12和1月,歷來都是一年一度的裁員時期。
  • 單位在試用期內辭退員工,需要提前幾天?
    好了,雞湯不多說,我們來糾正幾個錯誤認知,用到自己的職場行動之中,懂得如何應對裁員,知道如何保住工作,這才是我們開發副業尤其保證主業在軌的基礎。第一個要糾正的是試用期賠償問題,你記住:試用期被辭退也有賠償。文章寫過多次,勞動法也明確寫了,試用期被企業解除勞動合同,企業需要賠償員工半個月以上的工資作為賠償金。
  • 網友:健身keep是生活的一份子,殊不知keep正面臨怎樣的危機
    百度搜關鍵詞「keep」,展現的都是好評,有網友甚至稱:keep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像談戀愛一樣,已經很難分開了。然而,小編在此告誡大家:「理性消費,不要過於依賴一個健身房app,容易一葉障目。」網友離不開的keep ,如今已經危機四伏,估計裁員和關店才是他們的宿命。
  • 應屆生拒絕「996」被辭退 申通:試用期不合格才辭退?當事人稱將用...
    來源:時代財經作者:時代財經 廖維 編輯:高秋榕來源:pexels.com近日,應屆生拒絕996被申通快遞辭一事引起了輿論熱議與網友圍觀。事發後,「申通快遞官微」被網友「攻陷」,吐槽聲連連。有網友表示,如今996似乎成了青年工作的標配,很多人迫於領導的要求繼續加班,但是一味的忍受只會助長這種不良風氣。
  • 被裁員了,面試時該如何表達離職原因?
    今天我們來討論一下其中的一個特殊現象:被上家辭退或是被裁員時,面試時該如何回答?下面我們可以分兩種情況進行討論。第一種情況:表面上看,個人主動提出的離職有時候公司勸退員工,為了某種原因希望員工自己主動提出離職,而個人權衡再三後最終也同意了。表面上看,離職的意願是個人方提出的。
  • 申通回應「應屆生拒絕996被辭」:系試用期工作結果不達標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申通回應「應屆生拒絕
  • 試用期應該知道的8個問題
    A: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只籤訂試用期合同,意味著籤了一份沒有試用期的勞動合同。A:重要的問題已經說到第三遍,試用也是用,試用期的員工也是員工。
  • 程式設計師節裁掉程式設計師 Keep回應:正常組織優化和調整
    10月24日是程式設計師節,在許多程式設計師開心慶祝終於不用加班時,「健身App」Keep卻被曝開啟裁員,人數或有兩三百人。據一位當天下午被裁掉的開發崗keep員工稱,被裁掉的兩百多位員工裡,多數是技術開發,「裁掉了一百多技術,但保留了一些運營」。對此,Keep方面回應,目前在高速成長階段,部分人員變動屬於正常的組織優化和調整。
  • 《華盛頓時報》計劃裁員370人 佔員工總數40%
    《華盛頓時報》計劃裁員370人 佔員工總數40%   【TechWeb報導】12月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為實現公司傳媒企業戰略目標,《華盛頓時報》(The Washington Times)周三宣布裁員370人,約佔員工總數的40%。
  • 百度"裁員事件"風向突變 勞動仲裁被裁員工勝訴
    原屬百度產品推广部門的W於今年5月12日被裁員。之後7月10日,百度又採取了讓業界譁然的閃電裁員——4個小時內,除運營總監外,企業軟體事業部(ES)部門的30名員工被遣散乾淨。對此,百度的官方理由是——該部門長期虧損、且與百度目前主要提供的搜尋引擎服務不相吻合。  「如出一轍,我們事先毫不知情。」W稱,百度做法不符合《勞動法》相關規定。
  • 網站裁員再吃官司 15名員工起訴「找到啦」
    22日早回京的市場拓展總監被告知因公司投資方決定停止資金注入,公司即將關閉,先行將市場和銷售人員辭退,他是被裁第一人。當時,公司沒有給其支付經濟補償金,但讓其帶走了一臺工作電腦。同時,公司通知處在試用期期間的新員工不必再來上班了。    9月24日,公司以業績不佳為由,將上海分公司的4名員工全部辭退,也沒有給予任何經濟補償金。上海分公司當即關閉。
  • Keep要瘦身
    keep官方如此回應此次裁員。資本寒冬、效率提升、重新聚焦成了這次裁員的大背景。Keep曾今披露過一個重要的數據,它的總營收中,第一是運動消費品,第二是會員,第三是廣告,第四是Keepland,其中在運動消費產品的營收中,智能硬體佔35%,訓練裝備佔40%,食品佔25%。
  • 試用期內可以隨時隨意解除勞動合同嗎?
    在工作中,有很多用人單位認為員工在試用期內,因此可以隨意終止試用、解除勞動合同,但這其實是一個認識上的誤區。從現實案例來看,很多用人單位在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被認定為是違法解除的,因此需要向員工支付賠償金,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就算員工是處在試用期內,用人單位也是不能隨意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在試用期中,除勞動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